CN201437029U -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37029U
CN201437029U CN2009201606757U CN200920160675U CN201437029U CN 201437029 U CN201437029 U CN 201437029U CN 2009201606757 U CN2009201606757 U CN 2009201606757U CN 200920160675 U CN200920160675 U CN 200920160675U CN 201437029 U CN201437029 U CN 20143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ness equipment
fixed
connecting rods
track
movable heal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06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政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Z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Z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Z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Z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06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3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3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370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包含有:二轨道,相并排;二脚座,固定在轨道上;二踏板,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轨道上;一连杆组件,设置在两轨道上而与踏板连结且具有一固定座、二内连杆、二固定杆以及二外连杆,固定座固定在两轨道上而位于两踏板之间,两内连杆分别枢设在固定座上,两固定杆分别枢接在两内连杆上,两外连杆分别枢接在两固定杆上,亦分别与踏板相枢接,至少一弹性件,系于两固定杆之间,而对两固定杆提供一向内拉力;以及二握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相对应的内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运动颈部、腹部、背部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的肌肉以增进使用者的运动效率,此外该健身器有利收纳与搬运。

Description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可同时运动颈部、腹部、背部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的肌肉以增进使用者的运动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的健身机,诸如跑步机、飞轮健身车等,虽提供使用者腿部充分运动,但这些健身机并未着重于腿部以外的身体部位运动,因此使用者即便能通过上述健身机达到有氧运动效果,但仍须倚靠其它健身器材来雕塑腹部等平常较少运动的部位。
此外,上述的跑步机与飞轮健身车包含了齿轮、传送带、磁轮、齿轮变速装置以及磁控变速装置等复杂机构,故体积庞大而具有可观重量,因而不利收纳与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跑步机、飞轮健身车等健身机不易运动到腿部以外肌肉且不利收纳与搬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可同时运动颈部、腹部、背部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的肌肉以增进使用者的运动效率,此外该健身器有利收纳与搬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轨道,相并排;二脚座,固定在轨道上;二踏板,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轨道上;一连杆组件,设置在两轨道上而与踏板连结,且具有一固定座、二内连杆、二固定杆以及二外连杆,该固定座固定在两轨道上而位于两踏板之间,两内连杆分别枢设在固定座上,两固定杆分别枢接在两内连杆上,两外连杆分别枢接在两固定杆上,亦分别与踏板相枢接;至少一弹性件,系于两固定杆之间,而对两固定杆提供一向内拉力;二握把,分别连接在各固定杆上。
借由上述技术手段,当一使用者操作该健身器时,以双脚踏于踏板上,并以双手握住握柄部,接着以双脚以及双手施力抗衡弹性件的拉力而跨开双腿,借此运动双腿肌肉,此时两握把亦向外倾斜,使得使用者须挺直颈部向前直视且弯腰并且张开双手,借此运动使用者颈部肌肉、腰部的腹部与背部肌肉以及双手肌肉,当使用者双手回拉时,弹性件以弹力收缩连杆组件以辅助回拉动作,而令使用者回复站立姿态,借此,使用者可运动颈部、腰部、双腿以及双手肌肉。此外,握把为可拆卸式,因此可拆下握把以利健身器的收纳与搬运。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连杆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二套筒,两套筒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杆上;各握把分别包含一套接杆以及一握柄部,套接杆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相对应套筒内,握柄部固定在相对应套接杆上。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为折叠式。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具有一中央段以及二分别枢设于中央段两端的外侧段。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两套筒分别固定在相对应固定杆的一端上,在各固定杆另一端上形成有一止挡部以止挡弹性件。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弹性件为一弹性圈。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上分别形成有一滑槽,各踏板底面设置有二滑动件,两滑动件分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滑槽内。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顶面沿纵长方向形成有数个定位部,在各轨道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有二位于各轨道内两滑动件外侧的止挡块以止挡相对应滑动件,各止挡块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件以与其中一定位部相固定。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的各定位部为一定位孔,前述各止挡块的定位件为一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螺栓。
前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中各轨道的外侧段为一圆杆,而踏板的滑动件为一滑套,在滑套上贯穿形成有一滑孔以供圆杆穿过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同时运动颈部、腹部、背部以及大腿内侧等部位的肌肉以增进使用者的运动效率,此外该健身器有利收纳与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续图1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图1所示的侧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与止挡块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操作的实施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续图5的实施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拆下握把且收纳于置物箱的操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0a轨道                  101定位部
11中央段                     12、12a外侧段
15滑槽                       16止挡块
161定位件
20脚座
30踏板                       31滑动件
32滑动件                     321滑孔
40连杆组件                   41固定座
42内连杆                     43固定杆
431止挡部                    44套筒
441装配孔                    45外连杆
50弹性件
60握把                    61套接杆
62握柄部
70置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包含有:二轨道10、二脚座20、二踏板30、二连杆组件40、至少一弹性件50以及二握把60。
请进一步参照图4,两轨道10相并排。各轨道10可为折叠式,各轨道10具有一中央段11以及二分别枢设于中央段11两端的外侧段12。各轨道10上分别形成有一滑槽15。各轨道10顶面沿纵长方向形成有数个定位部101,在各轨道10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有二止挡块16,各止挡块16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件161以与其中一定位部101相固定。较佳实施例中,各轨道10的各定位部101为一定位孔,各止挡块16的定位件161为一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螺栓。
两脚座20固定在轨道10上并且可摆放于地面。
两踏板30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轨道10上并且可位于各轨道10两止挡块16之间。各踏板30底面设置有二滑动件31,两滑动件31分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滑槽15内,可受到相对应的止挡块161所止挡而避免使用者在跨开双腿时伸展过度导致拉伤脚筋以及肌肉。上述滑动件31可为可滚动与滑动的滚轮以便在轨道槽15内滑动与滚动。
该连杆组件40设置在两轨道10上而与踏板30连结,且具有一固定座41、二内连杆42、二外连杆45、二固定杆43以及二套筒44。
该固定座41固定在两轨道10上而位于两踏板30之间。
两内连杆42分别枢设在固定座41上。
两固定杆43分别枢接在两内连杆42上。
两外连杆45分别枢接在两固定杆43上,亦分别与踏板30相枢接。
两套筒44分别固定在相对应固定杆43的一端上,在各固定杆43另一端上形成有一止挡部431以止挡弹性件50。两套筒44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杆43上,各套筒44上分别形成有一装配孔441。
该弹性件50可由橡胶制造,是于两固定杆43之间,而对两固定杆43提供一向内拉力。各弹性件50可为一弹性圈。
各握把60包含一套接杆61以及一握柄部62。套接杆61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相对应套筒44的装配孔441内。握柄部62固定在相对应套接杆61上。
请进一步参照图5与图6,当一使用者操作该健身器时,以双脚踏于踏板30上,并以双手握住握柄部62,接着以双脚以及双手施力抗衡弹性件50的拉力而跨开双腿,借此运动双腿肌肉,此时两握把60亦向外倾斜,使得使用者须挺直颈部向前直视且弯腰并且张开双手,借此运动使用者颈部、腰部、腹部与背部肌肉以及双手肌肉,当使用者放松时,弹性件50以弹力收缩连杆组件40,而令使用者回复站立姿态,借此,使用者可运动双腿、腰部以及双手肌肉。
请进一步参照图7与图8,轨道10为折叠式而能折叠为U形,握把60为可拆卸式,因此可拆下握把60且折叠轨道10,接着把健身器放入一相对应的小型置物箱70,以利健身器的收纳与搬运。
请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各轨道10a的外侧段12a为一圆杆,而踏板30的滑动件32为一滑套,在滑套上贯穿形成有一滑孔321以供圆杆穿过滑套,令踏板30可在圆杆上滑动。

Claims (10)

1.一种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轨道,相并排;
二脚座,固定在轨道上;
二踏板,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轨道上;
一连杆组件,设置在两轨道上而与踏板连结,且具有一固定座、二内连杆、二固定杆以及二外连杆,该固定座固定在两轨道上而位于两踏板之间,两内连杆分别枢设在固定座上,两固定杆分别枢接在两内连杆上,两外连杆分别枢接在两固定杆上,亦分别与踏板相枢接;
至少一弹性件,系于两固定杆之间,而对两固定杆提供一向内拉力;
二握把,分别连接在各固定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组件进一步包含有二套筒,两套筒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杆上;
各握把分别包含一套接杆以及一握柄部,套接杆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相对应套筒内,握柄部固定在相对应套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为折叠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具有一中央段以及二分别枢设于中央段两端的外侧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筒分别固定在相对应固定杆的一端上,在各固定杆另一端上形成有一止挡部以止挡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弹性件为一弹性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上分别形成有一滑槽,各踏板底面设置有二滑动件,两滑动件分别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两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顶面沿纵长方向形成有数个定位部,在各轨道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有二位于各轨道内两滑动件外侧的止挡块以止挡相对应滑动件,各止挡块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件以与其中一定位部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的各定位部为一定位孔,前述各止挡块的定位件为一与定位孔相匹配的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轨道的外侧段为一圆杆,而踏板的滑动件为一滑套,在滑套上贯穿形成有一滑孔以供圆杆穿过滑套。
CN2009201606757U 2009-06-26 2009-06-26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3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06757U CN201437029U (zh) 2009-06-26 2009-06-26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06757U CN201437029U (zh) 2009-06-26 2009-06-26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37029U true CN201437029U (zh) 2010-04-14

Family

ID=4239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067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37029U (zh) 2009-06-26 2009-06-26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37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5230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哈尔滨极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康复锻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5230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哈尔滨极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康复锻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0021A (en) Toy exercise bench
US7798943B1 (en) Exercising device
CN111068253A (zh) 一种田径运动用的腿部训练装置
CN112535839A (zh) 一种模拟划船器
CN201186128Y (zh) 连动式劈腿机
CN201437029U (zh) 可运动身体各部的健身器
CN201248993Y (zh) 可做健腹、拉伸及全身协调运动的健身车
CN101134132A (zh) 腿部往复运动器材
US7828700B1 (en) Exercise machine
CN204502271U (zh) 复合式健身运动机
US6007460A (en) Hand exercising device
CN210057266U (zh) 一种田径运动跑步姿态训练辅助装置
CN201006236Y (zh) 椭圆运动健身机
CN214286534U (zh) 一种模拟划船器
CN202966563U (zh) 跑步式健身自行车
CN202554823U (zh) 座式踏步机
CN211273375U (zh) 一种大学体育训练用拉伸器
CN203342280U (zh) 折叠式360度旋转美腿机
CN209752072U (zh) 深蹲健身器
CN202654648U (zh) 骑马健身器
CN205145493U (zh) 划船器
KR100889925B1 (ko) 운동변환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전거 또는 트레이닝 기구
CN206730361U (zh) 多功能轨迹健身运动装置
CN204563468U (zh) 多功能收腹训练器
CN202933434U (zh) 健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