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1412Y - 烘手机导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烘手机导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31412Y
CN201431412Y CN2009201545503U CN200920154550U CN201431412Y CN 201431412 Y CN201431412 Y CN 201431412Y CN 2009201545503 U CN2009201545503 U CN 2009201545503U CN 200920154550 U CN200920154550 U CN 200920154550U CN 201431412 Y CN201431412 Y CN 2014314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and dryer
air inlet
intake
guid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45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甚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kwang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kwa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kwa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kwa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45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314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314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314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手机导风结构,包括一导风壳体、一进风口、一出风口、一加热装置、一进风装置及一导流通道;该进风装置具有一旋转轴心,且该旋转轴心的一端设有一进风扇叶;该烘手机导风结构的特征在于,该导流通道包括一与该进风口相通的进风流道,一与该进风流道相通的弯曲流道,以及一端连通该弯曲流道而另一端与该出风口相通的出风流道,其中,该出风流道与该进风装置的旋转轴心平行并列,且设于旋转轴心的进风扇叶与该出风口在相同侧;借此减小体积而降低成本,并获得最佳的加热速率而提高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烘手机导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设备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专为烘干手部水分而提供的烘手机结构。
背景技术
烘手机常用于盥洗室中,为辅助使用者于洗手后将手部烘干的一种用具。常见的烘手机均具有一马达与一加热机构,通过马达吸取空气,再经由加热机构加热后,产生一强力热风,用以排除或烘干残留于使用者手部的水分。
然而,烘手机工作时,相对擦手纸必须耗费时间与电能,因此如何提高烘手效率以降低能源耗损,成为业者最大的课题之一。提高烘手效率的方式,不外乎是提高启动马达的功率,以提供更强力的风压来排除使用者手部的水分;另一种方式则是提高加热机构的功率,增高自烘手机吹出风的温度,从而更容易烘干水分。大多数的设计不常着重于热风流道在烘手机内部的稳定性,而有出风效率不高的问题。
较佳的烘手机流道能以较高的出风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排除或烘干使用者手部的水分。因此,烘手机使用时间的长短,不仅攸关使用者使用的方便性,更攸关能源利用的最大效益。进一步而言,若能将马达抽取的空气,妥善转换成有效出风量的话,将可大幅降低能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常见的烘手机,不管是开槽型或是壁嵌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266629号的“手干燥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54101号的“多功能烘干机”或美国专利第7,039,301号,均很少着重于机身体积,因此大多数的烘手机体积较大。如此,会因使用环境、空间大小而限制了烘手机的应用范围与摆设方式。因此,需要一体积较为迷你轻巧,出风效率高的烘手机,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小该烘手机导风结构整体的体积而降低物料成本;而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使气流获得最佳的加热速率而提高烘干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手机导风结构,其包括一形成有导流通道的导风壳体、设于该导风壳体且与该导流通道相通的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一设于该导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以及一设于该导风壳体内的进风装置,该进风装置具有一旋转轴心,且该旋转轴心一端设有一进风扇叶,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通道包括一容设该进风装置且与该进风口相通的进风流道、一容设该加热装置且与该进风流道相通的弯曲流道、以及一端连通该弯曲流道而另一端与该出风口相通的出风流道;其中,该出风流道与该进风装置的旋转轴心平行并列,且设于旋转轴心的进风扇叶与该出风口在相同侧。
根据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一、由于该出风流道与该进风装置的旋转轴心平行并列,因而降低了该导风壳体的高度,可实质减小该烘手机导风结构整体的体积。
二、由于该出风流道与该进风装置的旋转轴心平行并列,且设于旋转轴心的进风扇叶与该出风口在相同侧,即表该进风口与该出风口相邻,当所述烘手机启动时,该进风口可持续吸入该出风口排出的热气流,可借此获得最佳的加热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导风壳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上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下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气流模拟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阅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的导风壳体外观、上视立体分解、下视立体分解及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烘手机导风结构1包括一导风壳体2、一进风口3、一出风口4、一加热装置5及一进风装置6。其中,该导风壳体2内部形成有一导流通道7,且该加热装置5及该进风装置6分别设置于该导风壳体2的导流通道7内;而该进风口3及该出风口4设置于该导风壳体2的导流通道7两端,并与该导流通道7相连通;因此当该进风装置6启动时,外部气流可经由该进风口3流入该导风壳体2内的导流通道7,而流经该加热装置5后,再自该出风口4流出。
如图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该导流通道7还包括一容设该进风装置6且与该进风口3相通的进风流道71,一容设该加热装置5且与该进风流道71相连通的弯曲流道72,以及一端连通于该弯曲流道72而另一端连通于出风口4的出风流道73;当该进风装置6启动时,外部气流进入该导流通道7时,可使其依次流经该进风流道71、该弯曲流道72及该出风流道73。另外,该进风装置6设置于该进风流道71内且位于该进风口3的一侧,而该进风装置6具有一旋转轴心61,且该旋转轴心61靠近该进风口3的一端设有一进风扇叶62。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进风流道71与该出风流道73均呈中空圆柱状为佳,且该进风装置6的旋转轴心61与该出风流道73平行并列设置为佳;而本实施例中,该进风扇叶62设于该旋转轴心61的下端靠近该进风口3处,即与该出风口4在相同侧为佳。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弯曲流道72略呈U型,而该弯曲流道72一端连通于该进风流道71,另一端则与该出风流道73相通。另外,由于该出风流道73与该旋转轴心61平行并列,即如图中所示,该进风扇叶62设置于该旋转轴心61的位置,是与该出风口4在相同侧,即为靠近该进风口3的一侧,使该出风口4与该进风口3可较为接近;当然,该出风口4也有可能再延伸转向来实施,使该出风口4与该进风口3更为接近或更为偏离;也就是说,该出风口4与该进风口3的开口方向以相同为佳,但不局限于此。此外,该出风流道73与该启动马达的旋转轴心61的距离,不大于该加热装置5与该旋转轴心61的距离为佳,即该出风流道73位于该加热装置5与该进风装置6之间,较佳的位置为设置于该进风流道71外缘旁,但也不局限于此。由于该出风流道73的长度必须足够,才能将通过在该弯曲流道72内的加热装置5加热而造成紊流的热气流适当地导引平顺;因此,在必须如此长的出风流道73下,若再加上须设置进风装置6的进风流道71的长度,则该进风流道71若在该出风流道73上方垂直设置的高度,或该进风流道71若在该出风流道73侧边水平设置的宽度,皆比该进风流道71在该出风流道73侧边垂直设置(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该出风流道73与该进风装置6的旋转轴心61平行并列”的技术手段。)的高度或宽度还要高或宽,主要是因为该进风装置6的旋转轴心61的长度加上进风口3的长度,大于该进风装置6的宽度所致;如此,本实用新型可实质减小该烘手机导风结构最后在整体外观上包裹壳体的体积,便可排除额外的结构尺寸而有效地达到降低物料成本的目的;另外,该出风口4朝下,正符合使用者使用时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再加装额外的导风组件(图中未示),便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3另设有一导流叶片31,该导流叶片的多个外缘呈相同弧状且曲弧方向与该进风扇叶62的曲弧方向相反,该导流叶片31可有效降低风切所产生的噪音并提高进风量。
请参阅图5,为气流流经该导流通道7的模拟图。当该进风装置6开始进风时,外部的气流会经由该进风口3被该进风装置6吸入,并在该进风扇叶62(如图4与图6所示)的运作下,于该进风流道71形成一旋转向上的气流,该旋转气流随后将顺向流入四周皆为圆导角的该弯曲流道72而至篓空的该加热装置5加热后穿出,再借圆导角流至该出风流道73,经由笔直的出风流道73引导整流后自该出风口4排出。可注意到,为了增加气流在该导流通道7中可降低阻力且平顺稳定的流动,在该弯曲流道72连通于该进风流道71处,皆具有圆导角的处理,使该弯曲流道72呈U型结构,促使该加热装置5与气流可充分热交换,以避免散热不均。请再参阅图6,于本实施例中,该进风装置6可为一高风压马达,因此该进风口3可通过上述的导流叶片31的曲弧方向与该进风扇叶62的曲弧方向呈相反的设计,利用反向的导流叶片31改变进风扇叶62的气流旋转方向,而导正进风空气向外扩散的旋转气流,使进风口3的气流风束向内集中,而达成降低高风压马达启动时在进风口3造成风切的噪音并提高进风量。此外,该出风流道73的横截面积可小于该进风口3的横截面积,以获得更高的出风风量。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手段,使气流获得最佳的加热速率而达到提高烘干效率的目的。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施例相较于已知技术至少具备下列优点:
1.本实施例的进风流道71与该出风流道73为中空圆柱状,且该弯曲流道72经圆形导角处理,可使流经的气流较为平顺稳定,除可降低紊流外,还可降低风阻系数及风切所产生的噪音。
2.本实施例的进风口3另设有一导流叶片31,更可有效降低风切所产生的噪音并提高进风量。
3.本实施例的出风流道73与进风装置6的旋转轴心61平行并列,因而降低了该导风壳体2的高度,可实质减小该烘手机导风结构1整体的体积而有效降低物料成本。
4.由于该出风流道73平行于该启动马达的旋转轴心61且并列设置于该进风流道71旁,因此该进风口3与该出风口4位置相邻且进风气流、出风气流方向相反,如此,自该出风口4流出的热风,部分会经由该进风口3回收再行循环,可藉此获得最佳的加热速率,并可降低能源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烘手机导风结构,包括一形成有导流通道(7)的导风壳体(2)、设于所述导风壳体(2)且与所述导流通道(7)相通的一进风口(3)及一出风口(4)、一设于所述导风壳体(2)内的加热装置(5)、以及一设于所述导风壳体(2)内的进风装置(6),所述进风装置(6)具有一旋转轴心(61),且所述旋转轴心(61)的一端设有一进风扇叶(62),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7)包括一容设所述进风装置(6)且与所述进风口(3)相通的进风流道(71)、一容设所述加热装置(5)且与所述进风流道(71)相通的弯曲流道(72)、以及一端连通所述弯曲流道(72)而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4)相通的出风流道(73);其中,所述出风流道(73)与所述进风装置(6)的所述旋转轴心(61)平行并列,且设于所述旋转轴心(61)的所述进风扇叶(62)与所述出风口(4)在相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6)为高风压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流道(73)位于所述加热装置(5)与所述进风装置(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流道(72)的弯折处均为圆导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另设有一导流叶片(31),所述导流叶片的多个外缘呈相同弧状且曲弧方向与所述进风扇叶(62)的曲弧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另设有一导流叶片(31),所述导流叶片的多个外缘呈相同弧状且曲弧方向与所述进风扇叶(62)的曲弧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流道(72)的弯折处均为圆导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手机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另设有一导流叶片(31),所述导流叶片的多个外缘呈相同弧状且曲弧方向与所述进风扇叶(62)的曲弧方向相反。
CN2009201545503U 2009-05-20 2009-05-20 烘手机导风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14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45503U CN201431412Y (zh) 2009-05-20 2009-05-20 烘手机导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45503U CN201431412Y (zh) 2009-05-20 2009-05-20 烘手机导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31412Y true CN201431412Y (zh) 2010-03-31

Family

ID=4205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455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1412Y (zh) 2009-05-20 2009-05-20 烘手机导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3141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693A (zh) * 2011-02-14 2012-10-24 博世安防系统有限公司 音圈的涡流冷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693A (zh) * 2011-02-14 2012-10-24 博世安防系统有限公司 音圈的涡流冷却
EP2487932A3 (en) * 2011-02-14 2012-12-26 Robert Bosch GmbH Vortex cooling of voice coils
US8577074B2 (en) 2011-02-14 2013-11-05 Robert Bosch Gmbh Vortex cooling of voice coils
CN102752693B (zh) * 2011-02-14 2017-10-31 博世安防系统有限公司 音圈的涡流冷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4756B2 (en) Airflow directing structure for hand dryers
US11576538B2 (en) Electric blowe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nd hand drier
CN112273833A (zh) 一种手持式电吹风机
CN201431412Y (zh) 烘手机导风结构
JP2006075194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
CN203370135U (zh) 一种风机和发热管组合的消毒柜
CN202452675U (zh) 小体积功率高的暖风机
CN205214538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5658532U (zh) 一种电吹风
CN203533702U (zh) 高效对流换热型散热器
CN107928072A (zh) 一种增压电吹风
CN201819313U (zh) 一种取暖器的送风装置
CN208925318U (zh) 一种离心涡轮吹风机
CN209489641U (zh) 一种带有双叶轮的吹风机
CN209346241U (zh) 大风量底噪电吹风
CN202673724U (zh) 一种混流风机
CN201007525Y (zh) 室内速热升温器
CN201310472Y (zh) 水流风机
CN215776124U (zh) 大风量吹风机
CN205747270U (zh) 一种降噪改良型的立式空调扇
CN220343852U (zh) 基于电机驱动的电吹风
CN107061367A (zh) 一种吸油烟机用的小尺寸离心风机
TWM364489U (en) Wind guide structure of hand dryer
CN214258262U (zh)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203940721U (zh) 厨余处理机的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