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7403Y - 光纤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97403Y
CN201397403Y CN2009201571620U CN200920157162U CN201397403Y CN 201397403 Y CN201397403 Y CN 201397403Y CN 2009201571620 U CN2009201571620 U CN 2009201571620U CN 200920157162 U CN200920157162 U CN 200920157162U CN 201397403 Y CN201397403 Y CN 2013974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radiating tube
cold
hollow cylind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71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芝
李松涛
姜根山
曹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201571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974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974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974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冷却装置,它包括一圆柱状冷芯,光纤,多根散热管以及冷套空心柱体,所述光纤与多根散热管中的第一散热管以相互接触并且相互间隔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圆柱状冷芯上,所述圆柱状冷芯内部具有第一多孔结构,其中第一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二散热管,所述的冷套空心柱体套设在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外部,并且在所述冷套空心柱体的柱壁内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该第二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三散热管,其中所述冷芯以及所述冷套空心柱体均由导热材料制造。

Description

光纤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冷却装置,该光纤冷却装置主要用于具有较大发热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或者其他类似的需要进行及时快捷大量散热的光纤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传导光束的光纤以及使用掺杂的光纤作为光纤放大器,光纤激光器都属于本领域所熟知的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功率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需要使用光纤传输高功率的光束或激光束,另外一方面,不断提高光纤放大器以及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其中的双包层光纤就是基于此种需要而诞生的,但是无论是哪个方面,应用于这些领域的光纤都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其在传导高功率激光或者作为高功率输出的增益介质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的光纤直径都很小,例如在微米量级,对于这样的结构的光纤其散热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必定会对光纤或者其中传导或放大的激光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现有技术中关于光纤散热的报道参见文献1(中国发明专利:CN1300927A),该文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秦伟平提出,其将用于产生激光的光纤缠绕在冷芯8上,其中的冷芯8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在冷芯8的表面上具有于光纤外径相匹配的螺线槽,以增加表面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散热能力。但是这样的散热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需要应用于高功率激光束的情况,例如达到千瓦量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散热能力的光纤冷却装置,该装置可以使得光纤应用于更高功率环境,而且不会对光纤以及其中的激光束产生影响,使得现有的光纤能够应用于任何功率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纤冷却装置,它包括一圆柱状冷芯,光纤,多根散热管以及冷套空心柱体,所述光纤与多根散热管中的第一散热管以相互接触并且相互间隔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圆柱状冷芯上,所述圆柱状冷芯内部具有第一多孔结构,其中第一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二散热管,所述的冷套空心柱体套设在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外部,并且在所述冷套空心柱体的柱壁内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该第二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三散热管,其中所述冷芯以及所述冷套空心柱体均由导热材料制造。
其中的所述的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以及第三散热管均由相同的散热管组成,该散热管包括一管壳,管壳向内依次为一吸液芯及一亲水涂层,亲水涂层内表面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冷却流体,在管壳的外侧设置有一纳米材料层,该纳米材料层可包括碳纳米管,纳米铜等具有良好导热散热性能的材料。
其中所述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与所述冷套空心柱体是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设置。
其中所述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与所述冷套空心柱体是以非接触方式设置,并且在两者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纳米材料层,该纳米材料层壳包括碳纳米管,纳米铜等具有良好导热散热性能的材料。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冷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套空心柱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缠绕有光纤和散热管的冷芯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附图1为实用新型中冷芯结构示意图,其中1-1代表该冷芯,其为一圆柱形结构,其材料选择导热散热能力好的材料,例如各种金属材料,1-2代表冷芯内穿设的散热管,这些散热管穿设在圆柱形冷芯内的每个孔中,其中散热管在圆柱形冷芯内部可以是任意的设置方式,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均可,其中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散热能力大小进行调节。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套空心柱体结构示意图,该冷套空心柱体为一空心圆柱体,2-1代表该空心圆柱体,其材料选择导热散热能力好的材料,例如各种金属材料,在空心圆柱体的侧壁内设置有多孔结构,其中的每个孔内穿设有散热管,2-2代表其中穿设的散热管,其中散热管的设置方式可以任意,可以是均匀排列也可以是非均匀排列,其中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散热能力大小进行调节。该冷套空心柱体套设在缠绕有光纤和散热管的冷芯外部,两者之间可以是接触的方式套设,也可以是以间隔开一定空间的方式套设,在这种方式中,将具有导热性能的纳米材料填充到所述的间隔空间内,以迅速及时的将光纤内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冷套空心柱体上。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缠绕有光纤和散热管的冷芯结构剖视图,其中3-1代表冷芯,3-2代表光纤或散热管中的之一,3-3代表光纤和散热管中的另外一个。其中光纤与散热管要求是以相互接触相互间隔的方式缠绕在冷芯3-1上,以实现对于光纤侧壁处进行及时冷却的目的,其中的冷芯表面也可以具有与光纤外径相匹配的螺线槽,以增大光纤与冷芯的接触面积,扩大散热能力。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表示管壳外侧的纳米材料层,4-2代表管壳,管壳向内依次为吸液芯4-3,亲水涂层4-4,亲水涂层内表面形成一腔体4-5,该腔体内设有冷却流体,其中纳米材料层可包括碳纳米管,纳米铜等具有良好导热散热性能的材料。将散热管设置为这样的结构可实现快速导热散热的目的,其中的每一层设置都是为实现此目的而设置,例如最外层的纳米材料层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导热作用,由于其为纳米结构,这样就显著增大了散热管的外表面的表面积,这样就显著增加了散热管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将光纤与散热管以相互接触相互间隔的方式缠绕在冷芯上,然后将冷套空心柱体套设在缠绕有光纤和散热管的冷芯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光纤的三维散热,中心的冷芯对光纤的下侧进行冷却,与光纤相接触的散热管对光纤的侧壁进行冷却,套设在外面的冷套空心柱体对光纤的上侧进行冷却,这样就改变了以前只对光纤一侧进行散热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光纤的散热能力,并且由于散热管,冷芯,冷套空心柱体均采用易于散热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装置可以实现对光纤高效率的散热冷却,即使很高功率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光纤的冷却保护作用。

Claims (4)

1.一种光纤冷却装置,包括一圆柱状冷芯,光纤,多根散热管以及冷套空心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与多根散热管中的第一散热管以相互接触并且相互间隔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圆柱状冷芯上,所述圆柱状冷芯内部具有第一多孔结构,其中第一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二散热管,所述的冷套空心柱体套设在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外部,并且在所述冷套空心柱体的柱壁内设置有第二多孔结构,该第二多孔结构中的每个孔均穿设有一根第三散热管,其中所述冷芯以及所述冷套空心柱体均由导热材料制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以及第三散热管均由相同的散热管组成,该散热管包括一管壳,管壳向内依次为一吸液芯及一亲水涂层,亲水涂层内表面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设有冷却流体,在管壳的外侧设置有一纳米材料层,该纳米材料层包括碳纳米管或纳米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与所述冷套空心柱体是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有所述光纤和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冷芯与所述冷套空心柱体是以非接触方式设置,并且在两者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纳米材料层,该纳米材料层壳包括碳纳米管或纳米铜。
CN2009201571620U 2009-05-16 2009-05-16 光纤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74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71620U CN201397403Y (zh) 2009-05-16 2009-05-16 光纤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71620U CN201397403Y (zh) 2009-05-16 2009-05-16 光纤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97403Y true CN201397403Y (zh) 2010-02-03

Family

ID=4161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71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7403Y (zh) 2009-05-16 2009-05-16 光纤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9740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797A (zh) * 2016-05-16 2016-08-03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一种光纤散热装置和激光器
CN110970789A (zh) * 2019-12-23 2020-04-07 安徽隆源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6797A (zh) * 2016-05-16 2016-08-03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一种光纤散热装置和激光器
CN110970789A (zh) * 2019-12-23 2020-04-07 安徽隆源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an et al. Engineer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unctional phase‐change materials for heat energy conversion,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Chen et al. Constructal design progress for eight types of heat sinks
Ramzan et al. Magnetized suspended carbon nanotubes based nanofluid flow with bio-convection and entropy generation past a vertical cone
Choi Nanofluids: from vision to reality through research
Alhuyi Nazari et al. A review on using nanofluids in heat pipes
Sulochana et al. Boundary layer analysis of an incessant moving needle in MHD radiative nanofluid with joule heating
Moita et al. Nanofluid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s: A review
CN201731784U (zh) 热管式肋片换热装置
CN201397403Y (zh) 光纤冷却装置
Nandeppanavar et al. Blasius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 nanofluid due to flat plate
CN112129146A (zh) 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3399A (zh) 热管式肋片换热装置
CN20550862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铝电解电容器
CN105990274B (zh) 一种导热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02869337U (zh) 一种微型槽道热管
CN204760747U (zh) 一种l型热管激光器散热装置
CN102891423A (zh) 集成光纤激光器
CN207287974U (zh) 一种带有热管散热器的超磁致伸缩超声致动器
CN109752796B (zh) 渐变折射率涡旋场光纤
CN109780904A (zh) 机车散热器及机车
CN206758832U (zh) 可实现模式损耗控制的高功率光纤高效冷却装置
CN202111984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KR20230098254A (ko) 원자로 코어로부터 열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1048072Y (zh) 一种变压器用的新型散热器
CN208210561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三维网架结构形式的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