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9452Y -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89452Y
CN201389452Y CN200920107479U CN200920107479U CN201389452Y CN 201389452 Y CN201389452 Y CN 201389452Y CN 200920107479 U CN200920107479 U CN 200920107479U CN 200920107479 U CN200920107479 U CN 200920107479U CN 201389452 Y CN201389452 Y CN 2013894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ecomposer
hole
fluid molecule
molecule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7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万鹏
黄一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Yixian
Huo Ran
Icm International Cavitenergy Machines (beij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07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8945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894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894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具有一外壳、以及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一可接收至少两种不同液体的液体初混器与外壳连通,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液体加速管孔装置,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将外壳内部分隔为分解聚合腔及积液装置,其中,所述分解聚合腔与液体初混器连通,所述积液装置与出液口连通;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其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积液装置内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该液体增压装置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心通孔对应,并将分解聚合腔内液体经由该中心通孔吸入,再经由所述周缘的通孔压入分解聚合腔。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分子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两种以上不同液体混合时,通常是将所有液体置于一容器内,再以搅拌动作进行充分搅拌至设定时间。如专利号为ZL200720190732.7所公开的液体混合器即是依上述原理而工作的。但是,不论现有技术中进行何种程度的搅拌,均不能达到液体分子间的充分融合,静置一段时间后,液体分子仍会彼此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通过液体分子键的爆裂实现液体分子之间的分解与聚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具有一外壳、以及分列于该外壳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一可接收至少两种不同液体的液体初混器与外壳连通,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液体加速管孔装置,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将外壳内部分隔为分解聚合腔及积液装置;其中,所述分解聚合腔与液体初混器连通,所述积液装置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其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积液装置内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该液体增压装置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心通孔对应,并将分解聚合腔内液体经由该中心通孔吸入,再经由所述周缘的通孔压入分解聚合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上且与分解聚合腔连通的空气比例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周缘设置的通孔为异型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异型通孔为锥形孔,且该锥形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锥形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异型通孔为阶梯孔,且该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阶梯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异型通孔为锥形阶梯孔,且该锥形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所述锥形阶梯孔可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液体增压装置为增压叶轮或旋转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空气比例调节装置为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出液口进一步通过液体流出管路连接成品液体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进液口通过液体流入管路连接三个储存不同液体的液体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在所述液体流出管路及液体流入管路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进液口以进液管与分解聚合腔连通,且该进液管伸入至所述分解聚合腔中设定的长度。优选方案为:所述进液管伸入至分解聚合腔中的长度为分解聚合腔长度的1%~5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防止液体倒流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通过设置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及液体增压装置,使得液体可自积液装置瞬间进入分解聚合腔,即从正压区瞬间进入负压区,从而导致液体分子键发生爆裂,进而在液体的交界面形成非常小的乳化,提高了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速率,强化了反应过程,使液体分子之间充分融合,更加符合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的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的通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具有一外壳(即壳体),该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入液体的进液口8和导出液体的出液口2。
所述进液口8开设在外壳的壳壁上,该进液口8可通过一个进液管与所述分解聚合腔7连通。具体的,该进液管可伸入至分解聚合腔7中设定的长度,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进液管伸入至分解聚合腔7中的长度为分解聚合腔7长度的1%~50%。在进液管上还可设置防止液体回流的单向阀。
所述出液口2可进一步通过液体流出管路连接成品液体储存装置14,在该液体流出管路上可设置流量控制阀门。所述进液口8的一端连通可接收至少两种不同液体的液体初混器9,这种液体初混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普通混液器,甚至也可以简单为仅仅是汇聚在一起的至少两根管路,对应的,该进液口8的另一端通过液体流入管路连接三个储存不同液体的液体储存装置(分别为第一液体储存装置11、第二液体储存装置12、第三液体储存装置13),在该液体流入管路上可设置流量控制阀门10。在各个液体储存装置所在的分支管路上,也可分别设置流量控制阀门,以期实现对各个液体储存装置所在分支管路的单独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流经的液体既可包括牛顿液体,也可包括非牛顿液体,还可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液体混合形成的混合液体,以及包括混合有气体的液体,即气液混合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中,在所述外壳腔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将外壳内部分隔为液体分解聚合腔7及积液装置3,其中,所述液体分解聚合腔7与液体初混器9连通,所述积液装置3与出液口2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其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该周缘设置的通孔优选为异型通孔,所述异型通孔可为锥形孔,但需保证该锥形孔的底部开口(即开口面积较大一侧的开口,相反开口面积较小一侧的开口被称为锥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3所在的一侧。或者,所述异型通孔为阶梯孔,但需保证该阶梯孔的底部开口(同样指开口面积较大一侧的开口)朝向积液装置3所在的一侧。又或者,所述异型通孔为锥形阶梯孔,但需保证该锥形阶梯孔的底部开口(同样指开口面积较大一侧的开口)朝向积液装置3所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异型通孔的大小不限,其在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包括多种排列方式。其中,当异型通孔均布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时,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平面受力最为均衡,因此,所述异型通孔以均布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为最佳。
在所述积液装置3内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1,通过该液体增压装置1可使积液装置3内的液体通过前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的异型通孔进入到液体分解聚合腔7内。所述液体增压装置1可以采用任意种类的增压叶轮实现,例如,可以是一种带有增压叶轮的涡轮增压机,也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增压式叶轮。所述液体增压装置1还可以是旋转挤压装置,例如利用螺杆实现的旋转挤压装置,或者是转轴上带孔、能使水受挤压流动的增压转毂。该液体增压装置1可由驱动装置15来驱动,该驱动装置15可为电动机或柴油机等装置。所述液体增压装置1的中心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对应,即该液体增压装置1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对应,这种对应既包括几何结构上的直接相对,又包括诸如通过管路引导之类的其它任何导致液体增压装置1的输入端通过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产生抽吸作用的手段。所述液体增压装置1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相对应可保证液体增压装置1运转时,可将液体分解聚合腔7内的液体经由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处吸入至积液装置3内,并进而使液体分解聚合腔7中形成负压。同时,鉴于液体本身的流体结构特点及积液装置3的结构特点,所述积液装置3的容积不足以容纳大量自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处涌入的液体,因此,该积液装置3内的液体压力会增加并寻求压力释放的途径,于是,所述积液装置3内的液体会再经由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周缘上的异型通孔而再度进入到液体分解聚合腔7,即自积液装置3所在的正压区进入到液体分解聚合腔7所在的负压区,此过程中液体流处于高压、高速运动状态,其液体分子键足以爆裂。
在上述液体分子键爆裂过程中,于液体分解聚合腔7内会伴随产生气体,该气体会影响到液体分子键爆裂过程及设备的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所述外壳上还设置了与液体分解聚合腔7连通的空气比例调节装置6。通过该空气比例调节装置6以释放液体分解聚合腔7产生的多余气体,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该空气比例调节装置6掺加适量的气体或其它所需物质。具体的,该空气比例调节装置6可为调节阀,或者也可以是一种带有阀门的孔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通过设置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及液体增压装置1,使得自液体初混器9处进入分解聚合腔7内的多种液体经由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进入积液装置3,再从积液装置3瞬间进入分解聚合腔7,即从正压区瞬间进入负压区,利用正压区和负压区之间具有的高压力差,实现液体分子键爆裂,该液体分子键爆裂过程使液体的交界面形成非常小的乳化,进而促进液体分子之间的充分融合,并且,提高了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速率,强化了反应过程,更加符合生产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饲料、食品、污水处理、饮品消毒灭菌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无需过于依赖液流自身的流动压力,就能提供高压力差,进而能够实现液流高速高压地运动循环并使分子键爆裂,这一点与现有技术存在重大差别。
下面简单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的工作过程:
根据成品液体的技术指标要求,需要在液体中添加相应的添加剂并与液体充分融合。所述多种添加了添加剂的混合液体经由液体初混器9进入液体分解聚合腔7,所述液体增压装置1运转并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的中心通孔处产生负压,该负压使得液体流自中心通孔进入积液装置3内,伴随着积液装置3内液体量增加及压力增大,部分液体被挤压并经过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的异型通孔而再度进入到分解聚合腔7内,即经由液体加速管孔装置5上的异型通孔自积液装置3所在的正压区进入到分解聚合腔7所在的负压区,在分解聚合腔7内局部会形成1900~5000K的高温和超过5.065×107Pa的高压,并伴有时速高达400KM/H的射流,这种极端环境会导致液体分子键爆裂,从而在液体的交界面形成非常小的乳化,促进了液体之间的分子融合,经过处理的液体可由出液口2导出并被送至成品液体储存装置14中储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8)

1.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具有一外壳、以及分列于该外壳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一可接收至少两种不同液体的液体初混器与外壳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液体加速管孔装置,该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将外壳内部分隔为分解聚合腔及积液装置,其中,所述分解聚合腔与液体初混器连通,所述积液装置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其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积液装置内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该液体增压装置的输入端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的中心通孔对应,并将分解聚合腔内液体经由该中心通孔吸入,再经由所述周缘的通孔压入分解聚合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上且与分解聚合腔连通的空气比例调节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速管孔装置周缘设置的通孔为异型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通孔为锥形孔,且该锥形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通孔为阶梯孔,且该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通孔为锥形阶梯孔,且该锥形阶梯孔的底部开口朝向积液装置所在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阶梯孔于液体加速管孔装置上均布。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增压装置为增压叶轮。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增压装置为旋转挤压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比例调节装置为调节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进一步通过液体流出管路连接成品液体储存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通过液体流入管路连接三个储存不同液体的液体储存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出管路及液体流入管路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以进液管与分解聚合腔连通,且该进液管伸入至所述分解聚合腔中设定的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伸入至分解聚合腔中的长度为分解聚合腔长度的1%~50%。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防止液体倒流的单向阀。
CN200920107479U 2009-04-23 2009-04-23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94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7479U CN201389452Y (zh) 2009-04-23 2009-04-23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7479U CN201389452Y (zh) 2009-04-23 2009-04-23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89452Y true CN201389452Y (zh) 2010-01-27

Family

ID=4159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74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9452Y (zh) 2009-04-23 2009-04-23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8945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7684U (zh) 一种提高物料溶解速度的粉状物质溶解罐
CN204544043U (zh) 一种射流循环高效搅拌装置
CN202315728U (zh) 旋转式喷射混合器
CN108499390A (zh) 一种化工料液防沉积的喷射式混合设备
CN204933311U (zh) 一种注药搅拌装置
CN203564982U (zh) 一种混合器
CN201389452Y (zh) 一种液体分子聚合分解器
CN202289941U (zh) 一种双动力混合罐
CN209519621U (zh) 一种可调剪切强度与混合度的动态混合器
CN201880242U (zh) 一种流体驱动多介质比例混合装置
CN104525033A (zh) 一种液体空化均质混合机
CN204522887U (zh) 一种加药混合器
CN204973668U (zh) 粘稠液体材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6069619U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05948376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3303852U (zh) 流体混合装置
CN103657497B (zh) 用于液体混合的三级混合系统
CN108435112A (zh) 一种利用泵送动力进行原料初混合的反应釜
CN201632200U (zh) 直管式旋流混合器
CN107824077A (zh) 分散盘组件、超效搅拌混合分散机及连续反应系统
CN207446008U (zh) 一种文丘里混合器喷嘴及文丘里混合器
CN204996347U (zh) 一种用于碳氢油生产的混合器
CN209493659U (zh) 一种沉析纤维制备系统
CN106422836A (zh) 一种静止型气液流体混合方法及装置
CN203458988U (zh) 一种粉液体溶解混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RNATIONAL CAVITENERGY MACHINES (BEIJ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O RAN

Effective date: 20140415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NG YIXIAN

Effective date: 20140415

Owner name: HUO RA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O WANPENG

Effective date: 201404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01 DONGCHENG, BEIJING TO: 100029 CHAOYANG, BEIJING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29 CHAOYANG, BEIJING TO: 100102 CHAOYA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5

Address after: 10010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Tong Tong Tung Street, No. 6, building 2, 8, 906

Patentee after: ICM INTERNATIONAL CAVITENERGY MACHINES (BEIJING) LLC

Address before: 100029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North Sanhuan anzhen bridge Gu home building No. 3 D block 304

Patentee before: Huo Ran

Patentee before: Huang Yixia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5

Address after: 100029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North Sanhuan anzhen bridge Gu home building No. 3 D block 304

Patentee after: Huo Ran

Patentee after: Huang Yixian

Address before: 100101 Beijing city Dongcheng District Yabao Hutong No. 1

Patentee before: Huo Wanpe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Yixi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