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6040Y - 曝气转刷 - Google Patents

曝气转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86040Y
CN201386040Y CN200920042139U CN200920042139U CN201386040Y CN 201386040 Y CN201386040 Y CN 201386040Y CN 200920042139 U CN200920042139 U CN 200920042139U CN 200920042139 U CN200920042139 U CN 200920042139U CN 201386040 Y CN201386040 Y CN 20138604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rush
aeration rotary
described aeration
rotary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42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NG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42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8604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8604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8604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实用新型是对水处理用曝气转刷的改进,其特征是转刷叶片呈弯曲弧形。较现有平直叶片大大减小了叶片入水及在水中运行阻力,有效防止叶片长期运行变形和折断,还可提高运行转速;并且提高了充氧能力和增大了对底部水流推流作用,提高工作水深约10-15%,以及采取的其他多种提高溶氧措施,较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了充氧动力效率和充氧能力。

Description

曝气转刷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对水处理用曝气转刷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推流能力强、能耗低、高充氧、使用寿命长的曝气转刷。
背景技术
转刷由于转速相对较转盘高,用于水处理具有推流流速快,充氧效率高,这是其优点,但能耗相对较转盘高,动力效率低,以及受叶片强度制约,直径一般不超过1米,因此工作水深相对转盘较浅,工作水深一般不超过3.5米,这是其不足。现有技术曝气转刷,基本结构包括中心轮毂轴套和固定在轮毂轴套圆周均布的转刷叶片,典型如中国专利CN2175226、CN2216524所述。人们为进一步提高转刷充氧能力,对转刷叶片作了一些改进,例如中国专利CN2425920所述转刷叶片,在叶片横截面中间设有凹槽;中国专利CN2157188公开的水平轴转刷曝气机剪切式叶片,其两侧采用锯齿形结构。但无论对叶片作何种改进,现有转刷叶片都无一例外为平直结构,自转刷发明以来均未改变,已成行业俗成。
平直结构叶片,在曝气工作时高转速快速转入水中,叶片全平面拍打水面,不仅叶片入水阻力大,增加了动力消耗,起动电流和运行电流均较大,这也是导致动力效率通常低于转盘的一个原因;而且水面对叶片冲击力大,长时间连续工作容易导致金属叶片弯曲,最后折断,使用寿命缩短,增加了维修更换工作量;其次,平直叶片运行阻力大,转速不能提高(现有最高72转/分),因此难以再提高充氧效率。再就是,平直叶片对底部推流能力小,因而工作水深相对较浅,例如1米长叶片,最大工作水深不超过3.5米。为此,人们通常在转刷曝气器下游例如通常为3米左右设置导流板,通过降低表面流速增加底部流速。然而设置导流板虽然增加了底部流速增加了工作水深,也能提高充氧能力,但增设导流板会恶化水流条件,测试表明增加导流板需增加15-30%电耗,因而动力效率不仅并未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实际并不合算。
另外,现有转刷叶片均无一例外采用金属叶片且与轮毂轴套分离,安装时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轮毂轴套上,此结构不仅叶片重量相对较大,造成转刷运转负荷大,运行所需功率也大,这也是其动力效率不高的另一原因;而且叶片逐片安装工作量大、难度高,长时间运行拍打水面振动也容易导致螺栓松动,最后脱落,需补充增加,也增加了维修更换工作量。因此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阻力小,推流能力强,充氧动力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曝气转刷。
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片与轮毂轴套呈固定连接,无需另行安装,大大节省安装工作量的曝气转刷。
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现有平直叶片改成弯曲弧形,弯曲弧形叶片在运行时按弧形凸面转入水面方式运转,这样叶片是以弧形凸起最高点向其两侧逐渐压入水面,不仅入水对叶片阻力小,而且弧形结构叶片对水流推流作用强,可以加大工作水深,同等长度叶片,可以提高工作水深约10-15%。具体说,本发明曝气转刷,包括中心轮毂轴套和圆周均布在轮毂轴套上的伸出转刷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说转刷叶片呈弯曲弧形。
转刷叶片呈弯曲弧形,可以是圆弧,也可以是螺旋形或渐开线型,还可以是其他弯曲弧形。弯曲度也可以视叶片直径而有改变。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充氧效率,实用新型一种更好为在叶片表面和/或侧面制有相间凹坑,通过叶片上凹坑携带更多的空气进入水中,在转出水面时其凹坑又可携带部分水滴抛向空气,增加水滴与空气的接触,此外叶片表面凹坑也有利于阻止水中气泡沿叶片光滑表面滑出,这些均增加了向水中溶氧量。表面和/或两侧面相间凹坑,根据材料及制备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仅是转刷叶片表面有凹坑,也可以仅是叶片两侧面有凹坑,还可以是两者结合,叶片表面相间凹坑,可以是转入水面的面,也可以是转出水面的面,或者二面均设置相间凹坑。叶片表面凹坑,视材质及制作方法,可以呈惯通,也可以是盲孔。相间凹坑形状,不限可以是各种几何形状。
转刷叶片还可以将其两侧面制成规则或不规则锯齿或波浪结构,增加转入和转出时对水的剪切作用,提高溶氧能力。特别是轴向相邻排叶片交错布置,更可以提高剪切溶氧作用。
为进一步减小转刷叶片入水阻力和/或提高叶片抗折断强度,叶片一或二面还可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形状一种较好是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溶氧的结构,例如凸起内凹弧形。
对于叶片相对较长转刷,还可以在叶片间设置一道或以上连接加强筋,例如环圈加强筋,连接相邻叶片加强筋的设置,还有利于减少加强筋内侧气泡溢出,也能提高充氧能力。
为增强叶片尾部抗折断能力,以及提高溶氧效果,实用新型一种较好是叶片尾部设置有凸起加强,同时此凸起的存在,还可以部分阻挡转刷工作时,气泡沿叶片表面滑出,从而提高了溶氧效果。
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实现,所述转刷采用高分子材料例如树脂基增强纤维模压成型,可以使转刷各叶片与轮毂轴套成整体连接结构,从而省略转刷安装时逐一安装固定叶片麻烦,并且也可以避免叶片在使用过程中因连接螺栓松动导致脱落。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树脂基增强纤维,主要目的是为增强转刷叶片强度,使模压转刷叶片既有较好的刚性,还有较好的柔韧性,可以确保转刷长期工作而叶片不易折断,当然满足强度的其他高分子材料也不是不可以应用,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钢筋骨架模压成型。技术人员因该理解到,各转刷叶片与轮毂轴套整体连接结构,并非必须指一个整体,可以根据转刷大小,可以是两片对合组成,或二片以上组合组成,这并不影响本发明效果实现。
实用新型曝气转刷,由于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弯曲弧形叶片,转刷快速转入水面,叶片由弧形凸起最高点向两边逐渐压入,叶片逐渐入水,转刷叶片对水面阻力小,大大减小了叶片入水及在水中运行阻力,不仅减少了无用功消耗,降低了运行能耗高,而且有效防止叶片长期运行变形和折断,提高使用寿命。特别是,弧形结构叶片相同直径较直叶片长度加长,提高了充氧能力;弯曲弧形叶片端部的甩水作用,还增大了对底部水流推流作用,从而提高了底部流速,经试验观察同1米直径转刷推流水深可以达到4米,提高工作水深约10-15%,弥补了现有转刷推流水深相对较浅不足,此外,流速提高还提高了汽泡在水中停留时间,也提高了充氧能力;此外,相同转刷直径,弧形叶片运行阻力小,同功率可以提高转速,例如提高至100转/分,也对提高充氧动力效率是有利的;并且可以省略导流板,还降低了运行能耗,可以提高充氧动力效率;这些都较现平面直叶片提高了充氧动力效率和充氧能力。叶片表面和/或两侧面设置相间凹坑,叶片侧面锯齿或波浪结构,入水面弧形或内凹弧形加强筋增大了叶片入水面积,叶片端部凸起结构,相邻叶片间连接加强筋结构,都有提高充氧效果功能,因而较现有技术曝气转刷具有相对高的充氧效率和充氧动力效率。实用新型曝气转刷,由于采用了多种提高溶氧措施,从而较现有技术显著提高了充氧能力和充氧效率。此外,转刷采用高分子材料模压成型,可以使转刷各叶片与轮毂轴套成整体连接结构,从而省略转刷安装时逐一安装固定叶片麻烦,节省安装时间和难度,并且也可以避免叶片在使用过程中因连接螺栓松动导致脱落;模压制备也简化了叶片面上凹坑及侧面锯齿或波浪制作;并且高分子材料模压转刷还可以降低转刷重量,有利于节能运行;模压生产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八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实用新型,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并不代表实用新型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实用新型构思的非实质性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曝气转刷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叶片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叶片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第四实施例叶片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第五实施例曝气转刷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六实施例曝气转刷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七实施例曝气转刷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八实施例曝气转刷叶片端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曝气转刷水中溶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2,实用新型曝气转刷,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压成对称二片对合组成。其中转刷叶片1呈弯曲弧形,与内有螺纹的轮毂轴套2整体连接,各叶片两侧面有相间凹坑3。曝气运行时使弧形凸面转入水中。
实施例2:参见图3,如实施例1,转刷叶片转入水面面(弧形凸面)有弧形凸起加强筋4。
实施例3:参见图4,如实施例1,转刷叶片转入水面面(弧形凸面)有内凹弧形凸起加强筋5。
实施例4:参见图5,如实施例1,转刷叶片转出水面面(弧形凹面)有凸起加强平筋6。
实施例5:参见图6,如实施例1,转刷各叶片1间有连接加强圆环筋7。
实施例6:参见图7,如实施例1或5,转刷叶片两侧面呈锯齿形8,轴向相邻排叶片交错排列。
实施例7:参见图8,如实施例1或5,转刷叶片两表面有相间凹坑9。
实施例8:参见图9,如前述实施例,转刷叶片未端凹面侧有凸起10,曝气工作时可以阻止溶气气泡沿叶片表面向外溢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转刷可以是一个整体或由二片以上组合,或采用其他成型方式,转刷还可以采用其他树脂基增强纤维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作,也可以是如现有技术金属叶片与轮毂轴套螺栓固定连接,以及特征间相互组合,等等这些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曝气转刷,包括中心轮毂轴套和圆周均布在轮毂轴套上的伸出转刷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说转刷叶片呈弯曲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叶片两侧面呈规则或不规则锯齿或波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轴向相邻排叶片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叶片表面和/或两侧面有相间凹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叶片间设置有一道或以上连接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叶片一或二面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呈内凹弧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叶片未端凹面侧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转刷由高分子材料模压成型,各叶片与轮毂轴套呈整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曝气转刷,其特征在于转刷安装时按弧形凸面转入水面安装。
CN200920042139U 2009-03-25 2009-03-25 曝气转刷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8604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2139U CN201386040Y (zh) 2009-03-25 2009-03-25 曝气转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2139U CN201386040Y (zh) 2009-03-25 2009-03-25 曝气转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86040Y true CN201386040Y (zh) 2010-01-20

Family

ID=4157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421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86040Y (zh) 2009-03-25 2009-03-25 曝气转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8604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835B (zh) * 2009-03-25 2012-05-23 江苏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曝气转刷
CN112832653A (zh) * 2021-01-25 2021-05-25 李小芬 一种环保的家用建筑节能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4835B (zh) * 2009-03-25 2012-05-23 江苏凌志环保有限公司 曝气转刷
CN112832653A (zh) * 2021-01-25 2021-05-25 李小芬 一种环保的家用建筑节能窗
CN112832653B (zh) * 2021-01-25 2023-12-12 李小芬 一种环保的家用建筑节能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835B (zh) 曝气转刷
CN101725566A (zh) 一种叶片中部折弯的轴流风机叶片
AU3719401A (en) High-performance propeller
CN201386040Y (zh) 曝气转刷
CN201739227U (zh) 一种叶片中部折弯的轴流风机叶片
CN102120642A (zh) 曝气转刷
AU2008235238B2 (en) Wind wheel
CN107939738A (zh) 一种焊接机壳拼焊隔板的装置
CN201874882U (zh) 一种风扇风叶
CN101338768A (zh) 风扇叶轮
CN209205548U (zh) 一种浮选机的叶轮
CN201650858U (zh) 双叶轮转子
CN214837351U (zh) 一种高效贯流风轮
CN103899571A (zh) 独立式轴流泵叶片
CN201025821Y (zh) 增氧机的一体化叶轮
CN212155257U (zh) 双层扇叶及风扇
CN211573865U (zh) 一种轴流风叶及空调器
CN202065241U (zh) 一种轮毂直径为φ762的压气机首级叶片
CN208417050U (zh) 一种叶轮
CN111075761A (zh) 一种轴流风叶及空调器
CN201598531U (zh) 一种变螺旋角湍流发生器式的叶轮
CN209638088U (zh) 一种二段式叶轮结构
CN219654947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离心泵叶轮
CN206089185U (zh) 潜水推流机用整体式螺旋桨
CN201952273U (zh) 曝气转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