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8000Y - 动力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8000Y
CN201368000Y CNU2009200003080U CN200920000308U CN201368000Y CN 201368000 Y CN201368000 Y CN 201368000Y CN U2009200003080 U CNU2009200003080 U CN U2009200003080U CN 200920000308 U CN200920000308 U CN 200920000308U CN 201368000 Y CN201368000 Y CN 2013680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power generation
pedestal
generation arrangement
arrang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03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金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0003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80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80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80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基座、两架体以及一集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座上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卡掣件,所述的基座顶部两端则各设有一马达;所述的两架体是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两架体是各凭借一绳体而与上述卡掣件以及马达相连接,以使马达转动时可连动所述的架体,并凭借卡掣件卡掣绳体对于所述的架体的连动,又两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所述的集能装置是与杠杆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集能。

Description

动力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动力的装置,尤指一种利用马达牵引架体后,使杠杆形成摆动,进而带动集能装置运转而储能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保养容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都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然而,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都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以及「地热」更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因此,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乃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上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卡掣件,所述的基座顶部两端则各设有一马达;
两个架体,是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个架体各凭借一绳体而与上述卡掣件以及马达相连接,以使马达转动时可连动所述的架体,并凭借卡掣件卡掣绳体对于所述的架体的连动,又两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
一集能装置,与杠杆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集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力产生装置启动前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左端马达卷收钢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左端重块被卷收至靠近卡掣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左端马达停止卷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左端向下位移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右端马达卷收钢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右端马达停止卷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右端向下位移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产生装置;2-基座;20-弹簧;21-杠杆;211-发射器;22-弹簧;23-弹簧;24-卡掣件;25-卡掣件;26-马达;27-马达;28-感应控制器;29-感应控制器;3-架体;31-绳体;32-重块;4-架体;41-绳体;42-重块;5-集能装置;51-杆体;52-齿轮;53-发电机;6-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式内容为本实用新型动力产生装置1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基座2、两架体3、4以及一集能装置5所组成。
所述的基座2上设有一杠杆21,所述的杠杆21两端与基座2之间是各连接有一弹簧22、23,杠杆21两端各设有一卡掣件24、25,所述的卡掣件24、25设有导轮。所述的基座2顶部两端则各设有一马达26、27。所述的基座2一侧间隔设有两感应控制器28、29,而杠杆21一端设有一发射器211,且所述的两感应控制器28、29是与基座2顶部两端的马达26、27相接,以使杠杆21摆动时,所述的基座2的两感应控制器28、29可分别接受到发射器211发出的信号,用来控制所述的马达26、27驱动。
两架体3、4是呈L形,其是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21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而所述的基座2相对于两架体3、4下方设有一弹簧20。所述的两架体3、4各凭借一绳体31、41而与上述卡掣件24、25以及马达26、27相连接,又所述的两架体3、4末端可各设有一重块32、42,所述的绳体31、41连设在所述的重块32、42上,以使马达26、27转动时可连动所述的架体3、4,并凭借卡掣件24、25卡掣绳体31、41对于所述的架体3、4的连动,又两架体3、4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5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而所述的连接器6可设为弹簧。
所述的集能装置5与杠杆21相连接,是由一杆体51与数个齿轮52以及一发电机53相互连接所构成,而所述的杆体51一端与杠杆21连接,另一端则与齿轮52相接,以使杠杆21摆动时,可连动杆体51而带动齿轮52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机53运转。
实施时,请参阅图1~图8,首先令杠杆21是呈水平的状态,而基座2相对于杠杆21两端所设置的弹簧22、23则分别受到杠杆的拉升,而杠杆21上卡掣件24、25是未卡掣状态,因此连接于马达26、27、卡掣件24、25以及重块32、42之间的绳体31、41是松释的状态。
当运转时,首先令基座2左方马达26牵引绳体31,使卷收所述的马达26与卡掣件24之间的绳体31,故杠杆21左端则向上位移,即杠杆21右端向下位移(如图2所示)。当杠杆21右端位移至最低点时,可抵压基座2以及杠杆21下方的弹簧20、23,且基座2一侧下方的感应控制器28即可感应到杠杆21一端所设的发射器211,使所述的感应控制器28可控制基座2左方马达26加速卷收绳体31,使得卡掣件24与重块32之间的绳体31急速卷收,而使架体3倾斜,进而使两架体3、4之间的连接器6被压缩(如图3所示)。
当重块32被卷收至最靠近卡掣件24时,所述的卡掣件24即启动,以卡固绳体31,同时基座2左方的马达26也停止卷收(如图4所示)。
此时,基座2右方的马达27随之开始启动,使卷收所述的马达27与卡掣件25之间的绳体41,故杠杆21右端则向上位移,即杠杆21左端向下位移,使得两架体3、4之间的连接器6又被拉持。当杠杆21左端位移至最低点时,可抵压基座2以及杠杆21下方的弹簧20、23,且杠杆21左端卡掣件24即松释对绳体31卡固的状态,而基座2一侧上方的感应控制器29即可感应到杠杆21上的发射器211,使所述的感应控制器29可控制基座2右方马达27加速卷收绳体41,使得卡掣件25与重块42之间的绳体41急速卷收,而使架体4倾斜,进而使两架体3、4之间的连接器6再度收缩(如第5、6图所示)。
同理,当重块42被卷收至最靠近卡掣件25时,所述的卡掣件25即启动,以卡固绳体41,同时基座2右方的马达27也停止卷收(如图7所示)。
因此,基座2左方的马达26随之又开始启动,进行卷收绳体31的动作,如上所述的动作方式,使得杠杆21左端再度向上位移,如此反复作动,使所述的杠杆21可重复形成上下摆动,进而连动与杠杆21连接的集能装置5的杆体51,而带动齿轮52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机53运转(如图8所示)。
需要补充的是,由于摩擦、空气阻尼等能量损耗形式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在初始启动的时候、以及补充损耗以维持运转的时候,都需要间歇性或者持续性地提供能量补充。
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以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示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以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内,合先陈明。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上设有一杠杆,杠杆两端各设有一卡掣件,所述的基座顶部两端则各设有一马达;
两个架体,是相对活动枢接于杠杆靠近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的两个架体各凭借一绳体而与上述卡掣件以及马达相连接,以使马达转动时可连动所述的架体,并凭借卡掣件卡掣绳体对于所述的架体的连动,又两架体前端则凭借至少一组连接器相连接后,而可相互连动;
一集能装置,与杠杆相连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带动所述的集能装置运转而集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架体是呈L形,其末端各设有重块,所述的绳体连设在所述的重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两端与基座之间各连接有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是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相对于两架体下方设有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能装置是由一杆体与数个齿轮以及一发电机相互连接所构成,而所述的杆体一端与杠杆连接,另一端则与其中一齿轮相接,以使杠杆摆动时,可连动杆体而带动齿轮转动,以将能量提供发电机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一侧间隔设有两感应控制器,而杠杆一端设有一发射器,且所述的两感应控制器是与基座顶部两端的马达相接,以使杠杆摆动时,所述的基座的两感应控制器可分别接受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用来控制所述的马达驱动来牵引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件卡掣设有供卷收绳体的导轮。
CNU2009200003080U 2009-01-06 2009-01-06 动力产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80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03080U CN201368000Y (zh) 2009-01-06 2009-01-06 动力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03080U CN201368000Y (zh) 2009-01-06 2009-01-06 动力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8000Y true CN201368000Y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8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030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68000Y (zh) 2009-01-06 2009-01-06 动力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8000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9331U (zh) 一种兆瓦级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
CN101197528B (zh) 动力装置
CN102269138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6582062U (zh) 一种高空风筝发电装置
CN201368000Y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101769241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1916123U (zh) 一种全天候风力发电机
CN201037447Y (zh) 一种落地式万向风力发电机
CN101139977A (zh) 一种动力装置
CN201202602Y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101725493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750073Y (zh) 一种叶轮水平旋转的微风风力发电装置
CN101539126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934642Y (zh) 太阳帆水平风力发电机
CN101649823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1416518Y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103306928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1865849U (zh) 帆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1907077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103362747A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
CN2888118Y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102889189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1679635U (zh) 一种独立叶片启动风力发电机
CN103032282A (zh) 动力产生装置
CN200982280Y (zh) 一种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