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9067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9067Y
CN201349067Y CNU2009200670953U CN200920067095U CN201349067Y CN 201349067 Y CN201349067 Y CN 201349067Y CN U2009200670953 U CNU2009200670953 U CN U2009200670953U CN 200920067095 U CN200920067095 U CN 200920067095U CN 201349067 Y CN201349067 Y CN 20134906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unit
groov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670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绍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670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906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906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906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气体传输单元、一数据传输单元以及一讯号传输单元,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具有一用于与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的连接部,该气体传输单元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且用于将散热气体传输至该电子装置,该数据传输单元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该数据传输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部,该讯号传输单元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且相邻于该数据传输单元,该讯号传输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部,该讯号传输单元具有一电力传输线以及一控制传输线,分别用于传输电力及传输控制讯号。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方便连接在其上的电子装置透过散热气体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进行通风散热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技术进步,计算机系统体积越来越小,但组成组件却未随之减少,也使得计算机系统运作时温度节节上升,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必须使各组件保持在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因此,组件散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硬盘作为计算机中的重要部件,其散热的好坏对计算机的稳定运作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硬盘散热方式即以风扇驱使空气产生对流,当空气流过硬盘时,透过表面的热交换来降低硬盘的本体温度。但近来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大及通用规格的高容量固态式硬盘的发展,现有气冷式散热方式已无法满足发热量不断增大的通用规格硬盘的散热需求。
现有计算机主机为了改善风扇冷却装置的散热效能,曾发展出液体式冷却装置,如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501001号专利“具有冷却装置及热替换装置之的计算机”,计算机主机内装设有电源供应器、硬盘及主板,其中,主板上安装有中央处理器、微处理芯片及内存,为提供该些产热组件散热之用,计算机主机于子壳体内装设有散热装置,而散热装置具有可储存液态冷却剂的贮存器,贮存器以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与各产热组件的热替换装置相连接,并以泵使液态冷却剂依序流经各产热组件,并以风扇辅助产生气流而提升散热效果。
又如台湾专利证书号M263736“液冷式计算机机壳的结构改良”,是在计算机机壳底部设置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主要由铝挤型形成的箱体所组成,其内设有液流通道与马达,并利用管路将箱体中液体带至各发热组件,将发热组件冷却后,再将温度较高的液体经由管路回流至箱体,并利用铝挤型的材质达到散热的效果。
但随着科技与日俱进,为满足计算机效能升级的需求,可扩充性能成为必需且普遍的设计考虑,例如为使硬盘容易更换或抽取,硬盘不再只是固定于主机内的硬盘架上,而是装设于可抽取式硬盘托盘上,此时,上述液冷式散热装置的结构便无法适用于可抽取装置。因此,如何改良固态硬盘等可抽取装置的散热,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待解决课题。
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于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方便连接在其上的电子装置透过散热气体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一侧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与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一气体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且用于将散热气体传输至该电子装置;
一数据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该数据传输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部;以及
一讯号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且相邻于该数据传输单元,该讯号传输单元于该连接部相对设置,该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一电力传输线及一控制传输线,分别用于传输电力及传输控制讯号。
其中,该气体传输单元具有一插接头、一导管接头及一气流导管,该导管接头穿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该插接头连接于该导管接头的一端,该插接头的内部与该导管接头的内部相连通,该气流导管的一端插设于该导管接头内。
其中,该电子装置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相对的底壁设有一具有缺口的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沿着该电子装置的一侧延伸,并于该电子装置的一端形成一进气孔,该插接头插接于该进气孔,该电子装置底部靠近另一侧处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
其中,该连接部相邻凹设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隆起形成一集合部,该集合部与该连接部相对。
其中,该电子装置内部设置有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的端部具有一相对应于该连接部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一第一端子接点及一第二端子接点,该第一端子接点及第二端子接点分别插设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且分别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的端子电性连接。
其中,该数据传输单元设于该集合部且相对于该第二凹槽,该数据传输单元具有一数据传输线,用于传输档案数据。
其中,该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该集合部且与该第一凹槽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讯号传输单元具有控制传输线,可传输一控制讯号至电磁阀控制开关,引入高压冷却气体;利用该气体传输单元设于绝缘本体的一端部,使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装置上时,可将高压冷却气体导入该电子装置内,冷却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达到快速且有效的散热效果。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有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用状态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连接部
111第一凹槽
112第二凹槽
12集合部
13穿孔
2气体传输单元
21插接头
22导管接头
23气流导管
24O形环
3数据传输单元
31数据传输线
4讯号传输单元
41电力传输线
42控制传输线
5电子装置
51第一壳体
511容置空间
512气流流道
5121缺口
5122进气孔
513排气孔
514固定孔
52印刷电路板
521对接部
5211第一端子接点
5212第二端子接点
53第二壳体
54垫片
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气体传输单元2、一数据传输单元3以及一讯号传输单元4。该绝缘本体1的前侧具有一连接部11,用于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该连接部11相邻凹设有一第一凹槽111以及一第二凹槽112,该第一凹槽111宽于第二凹槽112,该第一凹槽111与第二凹槽112内分别设有端子(图中未示)。该绝缘本体1的后侧相对于连接部11隆起形成一集合部12,绝缘本体1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穿孔13,该二穿孔13贯通绝缘本体1的前、后侧。
该气体传输单元2包含有一插接头21、一导管接头22、一气流导管23及一O形环24。该插接头21为中空锥体,用于插接于电子装置上。该导管接头22为中空圆柱体,其穿设于绝缘本体1的一端,该插接头21连接于导管接头22的前端,且插接头21的内部与导管接头22的内部相连通。该气流导管23为一软管,其一端插设于导管接头22内,该气流导管23的另一端可连接至一空压机(图中未示),并利用一电磁阀(图中未示)控制开关,引入高压冷却气体。该O形环24呈圆环状,套设于插接头21上,用于防止高压冷却气体外泄。
该数据传输单元3设于集合部12且相对于第二凹槽112,数据传输单元3具有一数据传输线31,该数据传输线31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12内的端子电性连接,数据传输线31的另一端可连接至一主机(图中未示),用于传输档案数据。
该讯号传输单元4设于集合部12且相邻于数据传输单元3,讯号传输单元4与第一凹槽111相对设置。讯号传输单元4具有多个传输线,该等传输线中包含有一电力传输线41及一控制传输线42,电力传输线41为一根较粗的管线,控制传输线42为二根较细的管线,该电力传输线41及控制传输线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凹槽111内的端子电性连接,电力传输线41及控制传输线42另一端可连接至主机,用于传输电力及传输控制讯号,该控制传输线42还可传输一控制讯号至电磁阀(图中未示)控制开关,引入高压冷却气体。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5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5为固态硬盘(SSD),其包括有一第一壳体51、一印刷电路板52、一第二壳体53及一垫片54。该第一壳体51为矩形金属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511,该容置空间511相对的底壁凸设有一气流流道512,气流流道512具有三缺口5121,该三缺口5121间隔设于靠近第一壳体51一侧的中央。该气流流道512是沿着第一壳体51的一侧弯折延伸,并在第一壳体51的后端形成一进气孔5122,该插接头21插接于进气孔5122,该第一壳体51内壁靠近另一侧处设有多个排气孔513,该等排气孔513贯穿第一壳体51的顶、底部,用于排气。
该印刷电路板52设置于容置空间511内,印刷电路板52的后端具有一对接部521,该对接部521相对应于连接部11,该对接部521具有一第一端子接点5211及一第二端子接点5212(请参阅图4),该第一端子接点5211及第二端子接点5212分别插设于第一凹槽111及第二凹槽112且分别与第一凹槽111及第二凹槽112内的端子电性连接。
该第二壳体53为矩形金属壳体,以螺丝锁固于第一壳体51上。另外,该印刷电路板52与该第一壳体51之间还设有一用于绝缘的垫片54。
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的二端各设有一固定装置6,例如螺丝,该二固定装置6分别穿过二穿孔13,固设于第一壳体51相对应的固定孔514内,使电连接器固定于电子装置5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讯号传输单元4具有控制传输线42,可传输一控制讯号至电磁阀控制开关,引入空压机的高压冷却气体。此外,利用气体传输单元2设于绝缘本体1的一侧,使电连接器装设于电子装置5上时,可将高压冷却气体经由气流导管23、导管接头22及插接头21导入电子装置5内,再经由电子装置5内部的气流流道512,由缺口5121喷向电子装置5内部的电子组件,达到快速且有效的散热效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一侧具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与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一气体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且用于将散热气体传输至该电子装置;
一数据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该数据传输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部;以及
一讯号传输单元,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且相邻于该数据传输单元,该讯号传输单元于该连接部相对设置,该讯号传输单元包含有一电力传输线及一控制传输线,分别用于传输电力及传输控制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输单元具有一插接头、一导管接头及一气流导管,该导管接头穿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端,该插接头连接于该导管接头的一端,该插接头的内部与该导管接头的内部相连通,该气流导管的一端插设于该导管接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相对的底壁设有一具有缺口的气流流道,该气流流道沿着该电子装置的一侧延伸,并于该电子装置的一端形成一进气孔,该插接头插接于该进气孔,该电子装置底部靠近另一侧处设有多个贯通的排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相邻凹设有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端子,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隆起形成一集合部,该集合部与该连接部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内部设置有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的端部具有一相对应于该连接部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一第一端子接点及一第二端子接点,该第一端子接点及第二端子接点分别插设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且分别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的端子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单元设于该集合部且相对于该第二凹槽,该数据传输单元具有一数据传输线,用于传输档案数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讯号传输单元设置于该集合部且与该第一凹槽相对。
CNU2009200670953U 2009-01-16 2009-01-1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906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670953U CN201349067Y (zh) 2009-01-16 2009-01-1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670953U CN201349067Y (zh) 2009-01-16 2009-01-1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9067Y true CN201349067Y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670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9067Y (zh) 2009-01-16 2009-01-1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906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28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系统的端子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428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系统的端子结构
CN102694289B (zh) * 2011-03-22 2014-08-06 Ls电线有限公司 超导电缆系统的端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7129B2 (en) Server cabinet
EP2818968A1 (en) Low-noise computer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4054407A (zh) 用于服务器的冷却系统
CN210013760U (zh) 一种分体式电机组装散热系统
US9036351B2 (en) Passiv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s devices
CN102138374B (zh) 具有多个模块化信号计算机单元的飞行器信号计算机系统
US20150062817A1 (en) Server
CN107967023A (zh) 电源转接盒及风扇模组
CN201349067Y (zh) 电连接器
CN207301942U (zh) 显示卡的散热装置
CN103596411A (zh) 一种模块化可组合的热管机柜
CN103249282A (zh) 一种热管水冷组合散热设备
CN105744799A (zh) 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CN101959377B (zh) 壳体结构
CN103917074B (zh) 特种用途的显示器
CN219016918U (zh) 液冷模组及服务器
CN104007795A (zh) 显示卡模块及其风扇装置
CN219592971U (zh) 水冷散热组件及电子组件
CN20410421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pcb板
CN103747662A (zh) 风机控制器
CN207995638U (zh) 一种烟道式柱形散热器
US11853134B2 (en) Fluid cooling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system
CN219085658U (zh) 一种硬盘散热器及机箱内部结构
CN201654666U (zh) 终端及其散热模组、散热器
CN209914399U (zh) 辅助散热装置、电子设备主机及电子设备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622

Address after: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Zhang Road 201203 Shanghai City No. 1558

Patentee after: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Zhang Road 201203 Shanghai City No. 1558

Co-patentee before: Huanlong Electric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