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7206Y -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7206Y
CN201347206Y CNU2008201990032U CN200820199003U CN201347206Y CN 201347206 Y CN201347206 Y CN 201347206Y CN U2008201990032 U CNU2008201990032 U CN U2008201990032U CN 200820199003 U CN200820199003 U CN 200820199003U CN 201347206 Y CN201347206 Y CN 2013472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shaft
sensor
cas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990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990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72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72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72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紧器收放带装置,涉及绞紧器。它解决了现有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操作繁琐、不稳定、不能检测捆绑带的张紧力大小、结构复杂等问题。本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在绞紧器的支架上设有能转动的带轴,带轴的一端伸出支架,该装置包括固连在支架侧部的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蜗杆、蜗杆轴和蜗轮,蜗轮固连在带轴的伸出端,蜗杆套于蜗杆轴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设于蜗轮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箱体内移动,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和蜗杆轴内端面之间的传感器,且当蜗杆轴移动后蜗杆轴内端面能与传感器相顶靠并使传感器产生与捆绑带张紧力大小相对应的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智能化等优点。

Description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捆绑货物的绞紧器、绞盘,特别是绞紧器中带轴的收放带装置。
背景技术
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以防止货物在运输时脱落或者相互碰撞而造成丢失或者损坏。用绳索直接捆绑的方式虽然很常用,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将货物绑紧。绞紧器是一种先进的捆绑工具。采用绞紧器捆绑货物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广大运输人员的欢迎。现有的绞紧器通常由支架、带轴和捆绑带组成。带轴连接于支架上且带轴可转动,捆绑带卷于带轴上。在带轴伸出支架的外端设有撬棒孔。需要捆绑货物时,将撬棒插入撬棒孔内,转动撬棒即可带动带轴转动。但每转动一定角度都需要将撬棒拔出并重新插入,显然,这样使得捆绑效率不高,费时费力,并且很难将货物捆紧。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快速捆绑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拉紧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164562.X;公开号CN101181937A】,包括一个本体,本体中设有能转动的卷轴,卷轴上卷有链条,链条的外端设有挂钩,本体上固连有另一个挂钩,卷轴上设有蜗轮,本体中还设有一根能转动的蜗杆,蜗杆与上述的蜗轮相啮合且蜗杆外端穿出本体。本方案在紧带过程中蜗杆与蜗轮啮合,此时蜗轮只能单向转动,显然,带轴也只能单向转动,从而使得捆绑带被收紧,将货物牢牢的捆绑住。相反,需要快速松带时,操作者拉动蜗杆,使得蜗杆与蜗轮分离,此时带轴能反向的快速转动,从而将绕在带轴上的捆绑带快速的松出。
显然,上述的捆绑装置虽然能实现带轴的控制,但是,蜗杆是由操作者手动控制的,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采用动力机构带动蜗杆动作的,但是动力机构无法获知捆绑带张紧力的情况,使用时难以掌控。常常会导致捆绑过紧对货物造成损伤、捆绑带断裂,或者会因为捆绑不够紧而对货物运输造成影响。此外,在捆绑货物时,各种不同的货物或者同样货物在不同的位置在捆绑时的力度都会存在不同,这就更加增大了通过手动控制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获知捆绑带张紧力大小,便于对绞紧器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在绞紧器的支架上设有能转动的带轴,带轴的一端伸出支架,该装置包括固连在支架侧部的箱体和设于箱体内的蜗杆、蜗杆轴和蜗轮,蜗轮固连在带轴的伸出端,蜗杆套于蜗杆轴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设于蜗轮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箱体内移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和蜗杆轴内端面之间的传感器,且当蜗杆轴移动后蜗杆轴内端面能与传感器相顶靠并使传感器产生与捆绑带张紧力大小相对应的信号。
由于绞紧器在工作时,捆绑带张紧力与绞紧器蜗杆轴轴向的受力是相对应的,绞紧器蜗杆轴轴向的受力越大,带轴上的捆绑带张紧力也越大。为此,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与蜗杆轴之间,这样当传感器受压时即可方便地检测到捆绑带张紧力的大小,以便于及时掌握绞紧器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本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上述本体的封闭端朝向蜗杆轴内端面且蜗杆轴内端面能与本体封闭端相顶靠,在本体的内壁周向均匀固连有若干个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中,当蜗杆轴内端面与本体封闭端相顶靠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本体会发生轻微变形,这样本体内壁的电阻应变片也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与压力大小相对应的电信号。由于电阻应变片是均匀分布在本体内壁周向的,能够使测量更为精确。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箱体上固定有传感器堵塞,传感器本体的开口端朝向传感器堵塞并与其相抵靠,上述的传感器堵塞与箱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传感器堵塞能够方便地传感器安装在箱体内,由于传感器堵塞与箱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便于调试。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堵塞上开有导线孔,所述的电阻应变片上连接有导线,且上述导线穿过导线孔延伸至箱体外。
开设导线孔是为了实现布线,便于将电阻应变片产生的信号传送出来进行处理。本体开口端也可以采用封堵材料将开口封住,当然导线可以穿过封堵材料引出。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上连接有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联接有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控制器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不同提示信号的提示机构。
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捆绑带张紧力的大小,通过提示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绞紧器的工作状况,当提示机构发出提示信号时,操作人员就能及时地做出处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提示机构包括若干个能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在控制器与提示灯之间设有延时电路。
提示机构能够设定当达到预设的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发出提示信号。当然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可以为多个,此时不同颜色的提示灯发光,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识别。通过延时电路能够有效节省能耗。这里的提示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比较单元和提示信号产生单元,所述的比较单元与传感器和存储单元相联且比较单元能分别接收传感器和存储单元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提示信号产生单元,上述的延时电路连接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上。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还包括能设定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所述的设定单元与存储单元相联。
通过设定单元能够方便地在存储单元中设定所需的捆绑带张紧力大小,使绞紧器的使用更为灵活。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箱体与蜗杆之间设有当蜗杆轴转动能驱动蜗杆轴沿其轴向移动的引导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为固连在箱体内侧且能嵌于蜗杆蜗齿中的定位件,当蜗杆轴沿其轴向移动后蜗杆与蜗轮啮合且蜗杆脱离定位件。
当蜗杆与蜗轮处于分离状态时,蜗杆上的蜗齿与定位件相接触。只要不转动蜗杆轴,蜗杆与蜗轮就始终不会啮合。显然,此时蜗轮能反向转动,也就是说带轴不被锁定,使得捆绑带能快速的松出。
在捆绑货物过程中,转动蜗杆轴时,由于定位件是嵌在蜗杆的蜗齿上的,并且定位件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就使得蜗杆轴转动过程中会沿其轴向移动。当蜗杆轴移动一段距离后蜗杆就会与蜗轮啮合,当蜗杆与蜗轮完全啮合后,蜗杆的蜗齿从定位件处脱出。由于蜗轮蜗杆具有反向自锁功能,此时蜗轮只能单向转动,带轴随着单向转动过程中就将捆绑带收紧,由于带轴无法反向转动,这样最终就将捆绑带收紧,将货物捆绑住。
在上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中,所述的蜗杆轴的外端伸出箱体且蜗杆轴外端与转套周向固定,上述的转套轴向固定在箱体外侧,在转套与蜗杆轴之间设有弹簧,当蜗杆轴向其外端移动后蜗杆与蜗轮分离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蜗杆轴和转套上。
由于转套轴向固定在箱体外侧且与蜗杆轴外端周向固定,当转套带动蜗杆轴转动时,蜗杆轴在引导机构的作用下就能够自动实现轴向移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需手动将蜗杆轴沿其轴向推送。当蜗杆不与蜗轮啮合时,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压在蜗杆轴和转套上,这样使得蜗杆的蜗齿与定位件始终保持接触状态。从而使得转动转套过程中能顺畅的使蜗杆移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绞紧器收放带装置的优点在于:1、通过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捆绑带的张紧力大小,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绞紧器的工作状况,做出处理。2、通过提示机构能够方便地在捆绑带张紧力达到特定大小时进行提示,且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可以任意设定,使用灵活方便。3、只需要转动转套,在定位件的作用下就能使蜗杆与蜗轮啮合;反向转动转套还能使蜗杆与蜗轮分离。这样就实现了带轴的控制,操作简便。4、一旦蜗杆与蜗轮脱离后,只要不转动转套,蜗杆与蜗轮始终不会啮合,提高了在松带过程中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结构框图。
图中,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设定单元1i、延时电路10、控制器12、提示灯16a、传感器2、传感器堵塞21、导线孔21a、电阻应变片22、开口23、本体24、导线25、带轴4、支架51、蜗杆53、蜗杆轴54、蜗杆轴内端面54a、蜗轮55、箱体56a、转套57、弹簧58、定位件5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绞紧器具有一个支架51,在支架51上连接有带轴4,带轴4的一端伸出支架51连接有收放带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包括箱体56a、蜗杆53、蜗杆轴54、蜗轮55、传感器2、定位件59、转套57、弹簧58等零部件。
在支架51的侧部固连着一个内部为空腔的箱体56a,蜗杆53、蜗杆轴54和蜗轮55设于箱体56a内。蜗杆53套于蜗杆轴54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当然这里的蜗杆53和蜗杆轴54也可以采用连成一体式的结构。蜗轮55固连在带轴4的伸出端,蜗杆轴54设于蜗轮55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箱体56a内移动。
在箱体56a与蜗杆53之间设有当蜗杆轴54转动能驱动蜗杆轴54沿其轴向移动的引导机构。引导机构为固连在箱体56a内侧且能嵌于蜗杆53蜗齿中的定位件59。当蜗杆轴54沿其轴向移动后蜗杆53与蜗轮55啮合且蜗杆53脱离定位件59。当蜗杆53与蜗轮55处于分离状态时,蜗杆53上的蜗齿与定位件59相接触。只要不转动蜗杆轴54,蜗杆53与蜗轮55就始终不会啮合。显然,此时蜗轮55能反向转动,也就是说带轴4不被锁定,使得捆绑带能快速的松出。在捆绑货物过程中,转动蜗杆轴54时,由于定位件59是嵌在蜗杆53的蜗齿上的,并且定位件59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就使得蜗杆轴54转动过程中会沿其轴向移动。当蜗杆轴54移动一段距离后蜗杆53就会与蜗轮55啮合,当蜗杆53与蜗轮55完全啮合后,蜗杆53的蜗齿从定位件59处脱出。由于蜗轮55蜗杆53具有反向自锁功能,此时蜗轮55只能单向转动,带轴4随着单向转动过程中就将捆绑带收紧,由于带轴4无法反向转动,这样最终就将捆绑带收紧,将货物捆绑住。
上述的蜗杆轴54的外端伸出箱体56a且蜗杆轴54外端与转套57周向固定,转套57轴向固定在箱体56a外侧,在转套57与蜗杆轴54之间设有弹簧58,当蜗杆轴54向其外端移动后蜗杆53与蜗轮55分离且弹簧58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蜗杆轴54和转套57上。当转套57带动蜗杆轴54转动时,蜗杆轴54在引导机构的作用下就能够自动实现轴向移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需手动将蜗杆轴54沿其轴向推送。当蜗杆53不与蜗轮55啮合时,弹簧58的两端分别顶压在蜗杆轴54和转套57上,这样使得蜗杆53的蜗齿与定位件59始终保持接触状态。从而使得转动转套57过程中能顺畅的使蜗杆53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绞紧器收放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体56a和蜗杆轴内端面54a之间的传感器2,且当蜗杆轴54移动后蜗杆轴内端面54a能与传感器2相顶靠并使传感器2产生与捆绑带张紧力大小相对应的信号。其中,传感器2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24,本体24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23,上述本体24的封闭端朝向蜗杆轴内端面54a且蜗杆轴内端面54a能与本体24封闭端相顶靠,在本体24的内壁周向均匀固连有若干个电阻应变片22。
如图2和3所示,在箱体56a上还固定有传感器堵塞21,传感器本体24的开口23端朝向传感器堵塞21并与其相抵靠,传感器堵塞21与箱体56a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传感器堵塞21能够方便地传感器2安装在箱体56a内,由于传感器堵塞21与箱体56a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便于调试。传感器堵塞21上开有导线孔21a,电阻应变片22上连接有导线25且导线25穿过导线孔21a延伸至箱体56a外;开设导线孔21a是为了实现布线,便于将电阻应变片22产生的信号传送出来进行处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22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22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中,当蜗杆轴内端面54a与本体24封闭端相顶靠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本体24会发生轻微变形,这样本体24内壁的电阻应变片22也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与压力大小相对应的电信号。由于电阻应变片22是均匀分布在本体24内壁周向的,能够使测量更为精确。
如图6所示,传感器2上连接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包括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和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比较单元1b与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相联且比较单元1b能分别接收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延时电路10连接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上。控制器12还包括能设定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所述的设定单元1i与存储单元1a相联。通过设定单元1i能够方便地在存储单元1a中设定所需的捆绑带张紧力大小,使绞紧器的使用更为灵活。
在控制器12上联接有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控制器12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不同提示信号的提示机构。传感器2能够实时检测捆绑带张紧力的大小,通过提示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绞紧器的工作状况,当提示机构发出提示信号时,操作人员就能及时地做出处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示机构包括若干个能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16a,在控制器12与提示灯16a之间设有延时电路10。提示机构能够设定当达到预设的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发出提示信号。当然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可以为多个,此时不同颜色的提示灯16a发光,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识别,通过延时电路1O能够有效节省能耗,这里的提示灯16a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设定单元1i、延时电路10、控制器12、提示灯16a、传感器2、传感器堵塞21、导线孔21a、电阻应变片22、开口23、本体24、导线25、带轴4、支架51、蜗杆53、蜗杆轴54、蜗杆轴内端面54a、蜗轮55、箱体56a、转套57、弹簧58、定位件5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在绞紧器的支架(51)上设有能转动的带轴(4),带轴(4)的一端伸出支架(51),该装置包括固连在支架(51)侧部的箱体(56a)和设于箱体(56a)内的蜗杆(53)、蜗杆轴(54)和蜗轮(55),蜗轮(55)固连在带轴(4)的伸出端,蜗杆(53)套于蜗杆轴(54)上且两者固连在一起,蜗杆轴(54)设于蜗轮(55)的侧部且能沿其轴向在箱体(56a)内移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体(56a)和蜗杆轴内端面(54a)之间的传感器(2),且当蜗杆轴(54)移动后蜗杆轴内端面(54a)能与传感器(2)相顶靠并使传感器(2)产生与捆绑带张紧力大小相对应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24),本体(24)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23),上述本体(24)的封闭端朝向蜗杆轴内端面(54a)且蜗杆轴内端面(54a)能与本体(24)封闭端相顶靠,在本体(24)的内壁周向均匀固连有若干个电阻应变片(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6a)上固定有传感器堵塞(21),传感器本体(24)的开口端朝向传感器堵塞(21)并与其相抵靠,上述的传感器堵塞(21)与箱体(56a)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堵塞(21)上开有导线孔(21a),所述的电阻应变片(22)上连接有导线(25),且上述导线(25)穿过导线孔(21a)延伸至箱体(56a)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上连接有控制器(12),在控制器(12)上联接有当捆绑带张紧力达到控制器(12)内设的不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时能发出不同提示信号的提示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示机构包括若干个能发出不同颜色灯光的提示灯(16a),在控制器(12)与提示灯(16a)之间设有延时电路(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2)包括存储单元(1a)、比较单元(1b)和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所述的比较单元(1b)与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相联且比较单元(1b)能分别接收传感器(2)和存储单元(1a)中的捆绑带张紧力信号和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传送给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上述的延时电路(10)连接在提示信号产生单元(1d)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2)还包括能设定捆绑带张紧力提示值的设定单元(1i),所述的设定单元(1i)与存储单元(1a)相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56a)与蜗杆(53)之间设有当蜗杆轴(54)转动能驱动蜗杆轴(54)沿其轴向移动的引导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为固连在箱体(56a)内侧且能嵌于蜗杆(53)蜗齿中的定位件(59),当蜗杆轴(54)沿其轴向移动后蜗杆(53)与蜗轮(55)啮合且蜗杆(53)脱离定位件(5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绞紧器收放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轴(54)的外端伸出箱体(56a)且蜗杆轴(54)外端与转套(57)周向固定,上述的转套(57)轴向固定在箱体(56a)外侧,在转套(57)与蜗杆轴(54)之间设有弹簧(58),当蜗杆轴(54)向其外端移动后蜗杆(53)与蜗轮(55)分离且弹簧(58)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蜗杆轴(54)和转套(57)上。
CNU2008201990032U 2008-12-29 2008-12-29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72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90032U CN201347206Y (zh) 2008-12-29 2008-12-29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90032U CN201347206Y (zh) 2008-12-29 2008-12-29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7206Y true CN201347206Y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9900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7206Y (zh) 2008-12-29 2008-12-29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720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133B (zh) * 2008-12-29 2011-02-16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133B (zh) * 2008-12-29 2011-02-16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9135B (zh)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JP5801633B2 (ja) コード収容装置
CN106986277B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绳及测力功能的柔索驱动装置及方法
CN204882237U (zh) 一种小力矩拉力机
CN117184511A (zh) 一种用于扎带工具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01347206Y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90823A (zh) 带传感器的刚性拉紧器
CN201347205Y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25057B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3B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7B (zh) 数控物流货物捆绑系统
CN201136969Y (zh) 分条经浆联合机张力同步自动控制装置
CN201663386U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的拖挂式电动牵引机
CN201347211Y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1B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201347204Y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2B (zh) 绞紧器收放带装置
CN204078681U (zh) 自动绞车张紧装置
WO2013078762A1 (zh) 高压电缆卷车
CN201347210Y (zh) 数控物流货物捆绑系统
CN201347207Y (zh)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6B (zh) 一种改良的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101519138B (zh) 绞紧器
CN101519134B (zh) 绞紧器的收放带装置
CN201545464U (zh) 绞车式皮带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