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1873Y -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1873Y
CN201341873Y CNU2009203002126U CN200920300212U CN201341873Y CN 201341873 Y CN201341873 Y CN 201341873Y CN U2009203002126 U CNU2009203002126 U CN U2009203002126U CN 200920300212 U CN200920300212 U CN 200920300212U CN 201341873 Y CN201341873 Y CN 20134187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witch input
signal
multichannel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3002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清铭
龚辉
李婷
吕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9203002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187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187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187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中的近红外激光综合应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信号分路模块、开关量输入接口、外触发启动模块和外触发终止模块。控制信号产生模块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信号分路装置同时传输到各检测通道的相应开关量输入接口,外触发启动和终止模块分别寻访该接口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数据采集的实时启动和终止,并且利用数据长度调整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长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时间分辨率,对各通道或各台机不要求采样率相同,较高可用性和较低响应时间等优点。

Description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中的近红外激光综合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运用近红外光谱术可非侵入地检测人体组织中血液动力学变化,这对于手术过程中的病人、婴幼儿、危重病人等监护,以及对精神或神经性病人脑活动的监测评估和对局部血液异常类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研制出适合临床使用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如肌氧检测仪、乳腺检测成像器和脑功能成像器等。这些仪器大部分具有便携、价格便宜、非电离辐射和可在自然条件下检测等优点。但是这些仪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多通道设计的仪器各通道数据采集不同步;时间分辨率低;难以满足提供更综合信息的要求:即对人体大区域、不同位置同时检测,例如多脑区活动的血液动力学检测、多块肌肉的同时检测甚至多块肌肉与相关脑区的同时检测。
现有的多通道设计的仪器,如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器,主要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工作:首先点亮一个光源的一个波长,然后采集周围探测器的数据,再将该波长的光熄灭,如此将光源按波长和位置顺序依次点亮和采集数据。这种方式导致各通道的数据采集不同步;而且因为受到依次驱动光源点亮和熄灭,各通道依次采集数据等过程的影响,仪器的时间分辨率大大降低。现在广泛使用的连续光近红外医学检测装置时间分辨率通常小于10HZ,满以满足精确检测病人血液动力学时域变化的需求。
国内外目前已有一些关于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多通道探头设计的相关专利申请文件,但还没有针对解决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检测的专利。关于多通道或多设备同步的控制系统或方法多采用开发同步测量系统的一般思路,即设置主从设备,主设备产生控制所有设备的一个或多个信号,从设备接收来自主设备的信号,并通过对主从各设备内部时钟的调整实现同步。该类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对每个设备实施主或从控制,主从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通讯。此外还有通过计算判断大于阈值的相关峰形成函数自身的多个差是否都大于预定阈值来得出同步点并延迟数据实现,但该方法只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检测仪器的多通道同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同步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对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多通道进行同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对多检测通道/多台机之间不实施主从控制或通讯,实施简单,除了解决同步问题之外,还可使各通道各台机的数据采集过程不受光源驱动时间开销的影响,充分发挥出仪器所配数据采集卡的采样速度。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和信号分路模块,在所述信号分路模块输出端连接有至少一个开关输入接口,每个所述开关输入接口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外触发启动模块和外触发终止模块;每个所述开关输入接口分别与一台外接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各外接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调整数据长度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具有两个输出端口,分别用于输出同步开始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和同步终止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所述开关输入接口至少包括第一开关输入端口和第二开关输入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口与所述开关输入接口的第一开关输入端口和第二开关输入端口分别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所述信号分路模块采用经过分路后的输出信号幅度相对于信号分路模块的输入信号无衰减的分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可提高时间分辨率
本实用新型控制各检测通道/各台机的数据采集同步开始同步结束,一方面同步使得各通道/各台机以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成倍地提高数据时间分辨率;另一方面可使光源的驱动点亮熄灭与各通道的数据采集成为并行的线程,数据采集过程不受光源点亮和熄灭过程的串行中断。各通道/各台机在被外触发进行数据采集的时段,可以直接按照采集卡的参数一直不受干扰地采集,充分发挥出仪器的数据采集卡的数据采集速度,可以将时间分辨率提高数个数量级。
2、对同步的各通道或各台机不要求采样率相同
本实用新型对采集的数据序列会进行数据长度的检测比较,并进行数据长度调整,因此不要求被同步的各通道/各台机采样率相同。
3、高可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瞄准可用性指标,采取了一些策略,如:将对控制信号的识别转换为检查设定的不同端口是否接收到高电平信号,简化控制信号的识别,并提高了识别率;使用信号分路装置,既简化控制信号的传输,也保证各通道/各台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不会因为被同步的通道/台机增多而衰减,避免被误识别为低电平而无法实现外触发启动或暂停数据采集,提高了稳定性。
4、响应时间较短
在原理上,本实用新型的响应时间小于控制信号的传输时间与控制信号高电平时域宽度的和。由于电信号传输速度约为光速3×108米/秒,信号的传输路径通常不超过100米,因此其传输时间可忽略不计。考虑到控制信号高电平时域宽度略大于各通道/台机寻访开关量接口的时间间隔(即采集卡的采样间隔),本实用新型只会引起漏掉最多一个数据点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中的启动测量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中的终止测量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控制信号产生模块1、信号分路模块2、开关输入接口3、外触发启动模块4、外触发终止模块5以及调整数据长度模块6。
在本发明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中,控制信号产生模块1用于产生控制同步开始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和控制同步终止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控制同步开始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和控制同步终止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均为单方波脉冲的数字信号,且单方波脉冲的数字信号的高电平脉冲宽度要求大于各仪器或各检测通道的最大采样间隔,但具有不同的高电平数字位输出端口,为方便描述,设定输出控制同步开始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的端口为P1,而输出控制同步终止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的端口为P2。
信号分路模块2与控制信号产生模块1相连接,用于将开始信号和结束信号分别复制多份并且分多路输出,与各检测通道/各台机7对应的开关输入接口3相连接。此外,信号分路模块2具有使分路输出的信号幅度相对于输入的信号无衰减的功能。
信号分路模块2可以根据需要与多个外接的近红外医学检测通道/台机7进行连接,每通道/台机7的输入端设置开关输入接口3。
与信号分路模块2输出端相连接的是至少一个检测通道/台机7的开关输入接口3。每开关输入接口3至少设置有两个开关输入端口,既第一开关输入端口O1和第二开关输入端口O2。O1端口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P1端口的输出信号,O2端口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产生模块1的P2端口的输出信号。
每个检测通道/台机7的开关输入接口3之后还分别设置有外触发启动模块4和外触发终止模块5。外触发启动模块4与外触发终止模块5分别添加入近红外医学检测的数据采集/显示软件中,分别用于寻访采集O1端口和O2端口的输出信号,进而实施对数据采集的启动和终止控制。
调整数据长度模块6与各检测通道/各台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检验并判断各通道/各台机7采集的数据长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该模块首先将所有数据序列分别曲线拟合,再按照用户选择的数据长度值对拟和曲线重新采集数据点,将各通道各台机采集的数据长度调整一致。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对多台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进行控制,检测人在由一些视听觉刺激组成的范式下运动皮层脑区以及多块肌肉区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该检测要求在所有位置测量的数据序列均与范式的演示在时域上重叠,且数据采样率均达到所使用台机中最高的采样率。
在软件控制方面,可以编写刺激范式的Presentation软件平台向刺激范式程序添加代码,使得出现第一个刺激之前和结束最后一个刺激之后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分别向主机的并口发送开始和结束的控制数字信号。即,发出开始信号和结束信号不同的高电平数字位端口为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口P1和P2。该刺激范式中标识刺激呈现或人响应所使用的数字信号均设置为不使用P1和P2端口发出高电平。控制信号持续时间设定为大于所有使用台机的最大采样间隔并小于刺激间隔,防止受到标识刺激呈现等其他用途的数字信号的干扰。演示刺激范式的主机并口的P1端口、P2端口、电源和地端口与信号分路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分路装置的输出端为多组四端口,分别于各通道/各台机的开关输入接口相连。最终使得各通道/台机的开关输入接口O1和O2分别与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P1和P2端口连通;电源和地端口分别与上述主机并口的电源和地端口连通。
向各通道/各台机的软件添加分别由O1端口和O2端口高电平出发启动和终止数据采集的软件模块。数据采集与光源点亮和熄灭的驱动设置为分CPU控制,使得数据采集过程不受其他任务干扰。
各通道/各台机的数据输出设置为导入调整数据长度模块,利用Matlab平台,并调用Matlab的resample函数将所有采集的数据序列长度调整为与使用最大采样率获取的数据序列一致。
这样,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同步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对人在由一些视听觉刺激组成的范式下运动皮层脑区以及多块肌肉区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检测的控制。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主要步骤包括:
首先,将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各检测通道/各台机进行初始化,设定为请求数据采集状态。
然后,从控制信号产生模块输入一个控制同步开始测量的数字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开关输入接口传输到各通道/台机的方波脉冲捕获装置;该捕获装置判断是否捕获到高电平信号,一旦该信号被捕获,则各通道启动测量,并不再寻访接收该信号的端口;否则继续访问各通道/台机的开关输入接口。
接下来,从控制信号产生模块输入一个控制同步终止测量的数字信号,该信号同样通过开关输入接口被传输到各通道/台机的方波脉冲捕获装置,该捕获装置判断是否捕获到低电平信号,如果该端口信号为低电平,继续采集数据,如果该端口信号为高电平,即设置各通道各台机结束测量。
在上述步骤中,控制同步开始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和控制同步终止数据采集的数字信号均采用单方波脉冲,同时单方波脉冲的高电平幅值大于3.7伏且小于或等于5伏。
最后,检验各通道采集的数据长度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将数据长度调整一致,使得每个采集序列的采样点在时刻点上保持一致。调整数据长度的具体方法为将所有数据序列分别曲线拟合,然后按照用户选择的数据长度值对拟合曲线重新采集数据点。
利用本实用新型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启动测量过程和终止测量过程。
其启动测量过程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对各检测通道/各台机进行初始化,使各检测通道/台机进入请求数据采集的状态;
步骤102:访问开关输入接口;
步骤103:向控制信号产生模块输入同步开始测量数字信号;
步骤104:访问O1端口;
步骤105:判断是否接收到P1端口发出的高电平信号,如果是转入步骤105;否则转入步骤102;
步骤106:对O1端口赋值为0,防止产生干扰信号;
步骤107:启动测量,开始数据采集,该步骤中可以根据系统的硬件配置分别启动界面控制、数据采集以及显示等线程。
经过上述步骤后,各检测通道/台机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下进行外部数据采集,直到收到控制测量终止的数字信号为止。
终止测量过程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201:访问开关输入接口;
步骤202:向控制信号产生模块输入同步终止测量数字信号;
步骤203:访问O2端口;
步骤204:判断是否接收到P2端口发出的高电平信号,如果是转入步骤205;否则转入步骤206;
步骤205:终止数据采集,连同数据采集一并停止的还有显示线程;
步骤206:对O2端口赋值为0,防止干扰后续的数据采集。
结束上述步骤后,各通道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数据采集。
当一个阶段数据采集完成后,由数据长度调整模块调用Matlab平台,并调用Matlab的resample函数,检验各通道/各台机采集的数据长度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需要将数据长度调整相同,使得每个采集序列的采样点在时刻点上保持一致。
经过以上步骤即可完成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控制的全部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和信号分路模块,在所述信号分路模块输出端连接有至少一个开关输入接口,每个所述开关输入接口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外触发启动模块和外触发终止模块;每个所述开关输入接口分别与一台外接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各外接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调整数据长度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设置有两个输出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输入接口至少设置第一开关输入端口和第二开关输入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口与所述开关输入接口的第一开关输入端口和第二开关输入端口分别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路模块采用经过分路后的输出信号幅度相对于信号分路模块的输入信号无衰减的分路模块。
CNU2009203002126U 2009-01-13 2009-01-13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187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3002126U CN201341873Y (zh) 2009-01-13 2009-01-13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3002126U CN201341873Y (zh) 2009-01-13 2009-01-13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1873Y true CN201341873Y (zh) 2009-11-11

Family

ID=4127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3002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41873Y (zh) 2009-01-13 2009-01-13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187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166B (zh) 利用多个ppg传感器的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CN101449968B (zh) 一种实现近红外脑功能检测仪测量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16170A (zh) 基于可穿戴式nirs-eeg的精神分裂症早期检测评估系统
CN203153118U (zh) 一种家用多功能健康检测沙发
CN101461707B (zh)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523254A (zh) 基于ZigBee可穿戴传感器的医疗监护系统
CN109717852A (zh) 一种术后康复监护系统及方法
CN111132606A (zh) 确定可穿戴设备的取向
CN104305971A (zh) 一种脉诊检测方法、脉诊仪及系统
CN105975780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机器问诊系统
CN102698370A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及应用方法
ES2856009T3 (es) Sistema y método de análisis de la presión arterial
CN201341869Y (zh) 一种实现近红外脑功能检测仪测量同步的装置
CN101972149A (zh) 视触觉测试仪及视触觉敏感性测试方法
Sargunam et al. IoT based 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 for smart insulin regulation
WO2011129478A1 (ko) 양손 임피던스를 이용한 심박출량 모니터링장치 및 방법
CN102429651A (zh) 基于多参数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及装置
CA317614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needle/catheter location utiliz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CN201341873Y (zh) 近红外医学检测仪的多通道/多台机同步控制系统
KR20180024266A (ko) 손목형 스마트 혈압측정장치
CN106725392A (zh) 血压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1912060U (zh) 一种视触觉测试仪
CN102178528B (zh) 睡眠窒息检测治疗仪
US20210321886A1 (en) Portable monitor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and patient status monitoring method
CN202113489U (zh) 睡眠窒息检测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