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7659Y -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37659Y
CN201337659Y CNU2009201052648U CN200920105264U CN201337659Y CN 201337659 Y CN201337659 Y CN 201337659Y CN U2009201052648 U CNU2009201052648 U CN U2009201052648U CN 200920105264 U CN200920105264 U CN 200920105264U CN 201337659 Y CN201337659 Y CN 20133765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ction
bucket
medicinal liquid
flexible pipe
solenoid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1052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1052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3765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3765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3765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属于中药煎煮机械领域,其特征在于,由先煎后下部、煎煮部、加热部和煎出药液存储部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构成,在煎煮部的煎煮桶外侧壁上,依次装有通过软管连接的第一电磁换向阀、气泵、第二电磁换向阀和冷却塔,气泵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抽取煎煮桶内的水蒸气以降低内压,或者抽取空气注入煎煮桶内,以增加内压,第二电磁换向阀把气泵抽出的气体送入冷却塔冷却后再注入煎煮桶内,以回收药液的有效成分,或者直接排入大气。加热部中的电磁加热器对煎煮桶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并在过滤后用一个球阀单向的导入煎出药液存储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浸泡和煎煮的优点,且同时实现了中药煎煮中先煎后下的要求,操作简便,利于实现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煎煮中药用的中药煎煮装置属于中药煎煮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汤剂是中药最传统的剂型,其疗效一直为患者所认可。但传统中药汤剂煎煮操作复杂,煎取量大,口感差,使用和携带不方便等不足也严重影响了中医中药的发展。在中药煎煮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对药液煎出质量有明显影响,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型号常压、高压中药煎煮设备由于最后包装时对煎取量的限制,故而煎煮过程中的加水量只能根据煎取量来确定,那样就会造成由于加水量过少,药物有效成分不能有效析出的弊端。
传统中药煎煮设备的不足:
1、常压煎煮设备实际上是传统煎煮方法的模拟,具有传统煎煮的诸多弊端。
2、高压煎煮设备是密闭设备,无法实现处方中药材的先煎后下的等特殊煎煮要求。
3、高压煎煮设备是密闭设备,无法实现常规中药煎煮中的二次煎煮要求。
4、煎煮设备的药材煎煮前浸泡与传统煎煮一致,时间漫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传统煎煮和煎煮机煎煮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中药煎煮装置。在保证煎煮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煎煮前浸泡时间,满足中药先煎后下、二次煎煮等特殊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含有:先煎后下部,煎煮部,加热部,煎出药液存储部,其中:
先煎后下部,含有:先煎后下盖3,以及固定连接在先煎后下盖3外周上的手柄2a;
煎煮部,含有:煎煮桶盖1,煎煮桶13,两个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6a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b,气泵7,冷却塔8,单向阀9,以及七根软管,其中:
煎煮桶盖1,上端开口处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与所述先煎后下盖3紧密连接,且在所述煎煮桶盖1和所述先煎后下盖3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煎煮桶盖1和所述煎煮桶13的上端面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紧密连接,且在所述煎煮桶13和所述煎煮桶盖1之间密封连接;
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第一根所述软管5a和第二根所述软管5b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根所述软管5a一端深入到所述煎煮桶13内的上部,以便抽取煎煮桶13内的水蒸气以降低内压,第二根所述软管5b与大气直接相通,以抽取空气注入所述煎煮桶13;
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第五根所述软管5e、第六根所述软管5f、第七根所述软管5g相连;
气泵7,上端通过第四根所述软管5d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a的出气口相连,该气泵7的下端通过第五根所述软管5e与第二电磁换向阀6b抽气口相连;
冷却塔8,上端通过第七根所述软管5g与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6b的出气口相连,该冷却塔8下端与第三根所述软管5c相连,所述第三根软管5c深入到所述煎煮桶13内的下部,以使对所述气泵7所抽取的冷却气体进入该煎煮桶13内,以避免有效成分的丢失;
单向阀9,置于第三根所述软管5c上,与所述煎煮桶13紧密连接,防止该煎煮桶13内的液体倒流出来;
加热部,含有电磁加热器17,过滤网14以及球阀15,其中:
电磁加热器17,位于所述煎煮桶13的下方,支撑在一个药液存储桶10上,该电磁加热器17有一个药液流出孔,该药液流出孔上有一个所述的过滤网14,所述煎煮桶13内的药液经所述过滤网14过滤后,通过位于所述药液流出孔正下方的所述球阀15单向流入所述药液存储桶10内,所述电磁加热器17的边缘和所述煎煮桶13的下边缘、所述药液存储桶10的上边缘用螺栓、螺母连接,且密封;
煎出药液存储部,含有所述的药液存储桶10和药液导出管20,其中所述药液存储桶10的底面倾斜,以利于药液通过位于所述药液存储桶10下端的药液导出管20流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增加煎煮桶内压力,达到快速浸泡药材的目的,缩短了浸泡时间。
2、煎煮桶内压力可调节,即具有高压煎煮速度快的优点,又可以实现中药煎煮中的先煎后下等特殊煎煮要求。
3、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全面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药煎煮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药煎煮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含有先煎后下部,桶盖旋转部,煎煮部,加热部,煎出药液存储部,其中:
先煎后下部,含有:手柄2a,先煎后下盖3,密封圈4a,其中:
手柄2a,与所述先煎后下盖3连成一体,以实现手柄2a与先煎后下盖3相对于煎煮桶盖1做旋转运动;
先煎后下盖3,下口有4个均布卡槽,以实现先煎后下盖3与煎煮桶盖1的紧密连接;
密封圈4a,位于所述煎煮桶盖1上部,以实现先煎后下盖3与煎煮桶盖1之间的密封;
桶盖旋转部,含有煎煮桶盖1,手柄2b,密封圈4b,其中:
手柄2b,与所述煎煮桶盖1连成一体,以实现手柄2b与煎煮桶盖1相对于煎煮桶13做旋转运动;
煎煮桶盖1,上口有4个均布卡槽,下口有6个均布卡槽,以实现煎煮桶盖1卡槽与煎煮桶13和先煎后下盖3的紧密连接;
密封圈4b,位于所述煎煮桶13上部,以实现煮桶盖1与煎煮桶13之间的密封;
煎煮部,含有煎煮桶13,软管5a,软管5b,软管5d,软管5e,软管5f,软管5g,第一电磁换向阀6a,第二电磁换向阀6b,气泵7,冷却塔8,单向阀9,软管5c,过滤网14,其中:
煎煮桶13,位于所述电磁加热器17的上端面上,上口有6个均布卡槽,被电磁加热器17用于加热充满在煎煮桶13内的水;
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软管5b直接连接,与气泵7通过软管5d相连接,软管5a深入到煎煮桶13内的上部,软管5b与大气直接相通,以实现通过软管5a抽取煎煮桶13内水蒸气降低内部压力或者软管5b抽取空气注入煎煮桶13,以增加煎煮桶13内部压力;
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e、软管5f、软管5g直接连接,与气泵7通过软管5e相连接,与冷却塔8通过软管5g相连接,软管5f与大气直接相通,以实现通过软管5f把气泵7排出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冷却塔8,与第二电磁换向阀6b通过软管5g相连接,与软管5c直接连接,软管5c深入到煎煮桶13内的下部,以实现对气泵7抽取气体的冷却;
单向阀9,置于软管5c上,与煎煮桶13紧密连接,以防止煎煮桶13内液体倒流出;
软管5c,与煎煮桶13紧密连接,深入到煎煮桶13内的下部,以实现气泵7输出的气体进入煎煮桶13,从而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促进煎煮桶13内药液的沸腾运动,以及煎煮桶13内压力的增高,更利于药液排出煎煮桶13;
加热部,含有电磁加热器17,密封圈4c,密封圈4d,其中:
电磁加热器17,位于煎煮桶13下方,支撑在药液存储桶10上,边缘有6个均匀分布的槽,中心有药液流出孔,通过贯穿其中的6个螺栓16和6个螺母18,在密封圈4c的作用下,与煎煮桶13和药液存储桶10紧密连接在一起;
煎出药液存储部,含有药液存储桶10,6个螺栓16,6个螺母18,球阀15,超声波发生器19,药液导出管20,其中:
药液存储桶10,位于所述电磁加热器17下方,通过环形均匀分布的6个螺栓16和6个螺母18,在密封圈4d的密封作用下,与电磁加热器17紧密连接在一起,药液存储桶底面倾斜,以利于药液的流出;
球阀15,位于所述电磁加热器17中心药液导出孔正下方,以控制煎煮桶13内药液经过滤网14的流出;
超声波发生器19,位于药液存储桶10的倾斜底面上,有4个,均布,以在煎煮后对药液存储桶进行清洗;
药液导出管20,位于药液存储桶10的倾斜底面最低处,以利于药液流出;
在所述的煎煮桶盖1上,有一个控制面板21,所述控制面板21为单片机,内置有计时器。
煎煮桶13内置的温度传感器11和压力传感器12与控制面板21通过导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煎煮桶盖1,手柄2a,手柄2b,先煎后下盖3,密封圈4a,密封圈4b,密封圈4c,密封圈4d,软管5a,软管5b,软管5c,软管5d,软管5e,软管5f,软管5g,第一电磁换向阀6a,第二电磁换向阀6b,气泵7,冷却塔8,单向阀9,药液存储桶10,温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煎煮桶13,过滤网14,球阀15,螺栓16,电磁加热器17,螺母18,超声波发生器19,药液导出管20,控制面板21组成。
电磁加热器17安放在药液存储桶10上,煎煮桶13安放在电磁加热器17上,煎煮桶13、电磁加热器17、药液存储桶10,在密封圈4c、密封圈4d密封作用下,通过6个螺栓16和6个螺母18紧固在一起。先煎后下盖3和煎煮桶盖1通过4个对应卡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由密封圈4a密封,旋转手柄2a打开先煎后下盖3。煎煮桶盖1和煎煮桶13通过6个对应卡槽紧密连接在一起,由密封圈4b进行密封,旋转手柄2b打开煎煮桶盖1。超声波发生器19均布在药液存储桶10的倾斜底面上。
煎煮时,首先接通电源,关闭球阀15和药液导出管20,在控制面板21中设定温度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和煎煮时间参数,将药物置于煎煮桶13中,根据煎煮需要的加水量,向煎煮桶13中注入水,旋转手柄2b,盖上煎煮桶盖1,旋转手柄2a,盖上先煎后下盖3,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b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g连通,气泵7把外界空气导入煎煮桶13内,增大压力,对药材进行高压下浸泡。
浸泡完成后,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f连通,煎煮桶13内高压空气通过气泵7,经软管5f排入大气,把煎煮桶13内压力调整至设定范围。
开启电磁加热器17对煎煮桶13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沸腾,当煎煮桶13内压力升高到设定值时,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g连通,煎煮桶13内水蒸气通过气泵7进入冷却塔8冷却后,经软管5c进入煎煮桶13,把调整煎煮桶13内压力至设定范围。
第一次煎煮完成时,球阀15开启,药液流入药液存储桶10,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b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g连通,气泵7把外界空气导入煎煮桶13内,增大压力,加速药液流入药液存储桶10,药液从煎煮桶13流出后,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f连通,气泵7把煎煮桶13内气体排入大气,减小压力至常压,关闭球阀15;旋转手柄2a,打开先煎后下盖3,据二次煎煮需要的加水量,向煎煮桶13中注入水,旋转手柄2a,盖上先煎后下盖3,开启电磁加热器17a对煎煮桶13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沸腾,当煎煮桶13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g连通,煎煮桶13内水蒸气通过气泵7进入冷却塔8冷却后,经软管5c进入煎煮桶13,把调整煎煮桶13内压力至设定范围。
第二次煎煮完成时,球阀15开启,药液流入药液存储桶10,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b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g连通,气泵7把外界空气导入煎煮桶13内,增大压力,加速药液流入药液存储桶10,药液从煎煮桶13流出后,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a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f连通,气泵7把煎煮桶13内气体排入大气,恢复正常大气压后,关闭球阀15,关闭气泵7。
对于有先煎后下要求的药物,当达到后下时间时,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软管5b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软管5f连通,气泵7把煎煮桶13内气体排入大气,减小压力至常压,旋转手柄2a,打开先煎后下盖3,加入后下药物。
两次煎煮药液混和后,打开药液导出管20,导出药液。

Claims (3)

1、一种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先煎后下部,煎煮部,加热部,煎出药液存储部,其中:
先煎后下部,含有:先煎后下盖(3),以及固定连接在先煎后下盖(3)外周上的手柄(2a);
煎煮部,含有:煎煮桶盖(1),煎煮桶(13),两个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6a)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b),气泵(7),冷却塔(8),单向阀(9),以及七根软管,其中:
煎煮桶盖(1),上端开口处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与所述先煎后下盖(3)紧密连接,且在所述煎煮桶盖(1)和所述先煎后下盖(3)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煎煮桶盖(1)和所述煎煮桶(13)的上端面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紧密连接,且在所述煎煮桶(13)和所述煎煮桶盖(1)之间密封连接;
第一电磁换向阀(6a),与第一根所述软管(5a)和第二根所述软管(5b)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根所述软管(5a)一端深入到所述煎煮桶(13)内的上部,以便抽取煎煮桶(13)内的水蒸气以降低内压,第二根所述软管(5b)与大气直接相通,以抽取空气注入所述煎煮桶(13);
第二电磁换向阀(6b),与第五根所述软管(5e)、第六根所述软管(5f)、第七根所述软管(5g)相连;
气泵(7),上端通过第四根所述软管(5d)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6a)的出气口相连,该气泵(7)的下端通过第五根所述软管(5e)与第二电磁换向阀(6b)抽气口相连;
冷却塔(8),上端通过第七根所述软管(5g)与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6b)的出气口相连,该冷却塔(8)下端与第三根所述软管(5c)相连,所述第三根软管(5c)深入到所述煎煮桶(13)内的下部,以使对所述气泵(7)所抽取的冷却气体进入该煎煮桶(13)内,以避免有效成分的丢失;
单向阀(9),置于第三根所述软管(5c)上,与所述煎煮桶(13)紧密连接,防止该煎煮桶(13)内的液体倒流出来;
加热部,含有电磁加热器(17),过滤网(14)以及球阀(15),其中:
电磁加热器(17),位于所述煎煮桶(13)的下方,支撑在一个药液存储桶(10)上,该电磁加热器(17)有一个药液流出孔,该药液流出孔上有一个所述的过滤网(14),所述煎煮桶(13)内的药液经所述过滤网(14)过滤后,通过位于所述药液流出孔正下方的所述球阀(15)单向流入所述药液存储桶(10)内,所述电磁加热器(17)的边缘和所述煎煮桶(13)的下边缘、所述药液存储桶(10)的上边缘用螺栓、螺母连接,且密封;
煎出药液存储部,含有所述的药液存储桶(10)和药液导出管(20),其中所述药液存储桶(10)的底面倾斜,以利于药液通过位于所述药液存储桶(10)下端的药液导出管(2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液存储桶(10)的倾斜底面上,均布着多个超声波发生器(19),以在煎煮后对所述药液存储桶(10)进行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煎煮桶(13)的内侧壁上各装有温度传感器(11)与压力传感器(12),以便把压力和温度数据传送到位于所述煎煮桶(13)外的控制面板(21)上。
CNU2009201052648U 2009-01-20 2009-01-20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3765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1052648U CN201337659Y (zh) 2009-01-20 2009-01-20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1052648U CN201337659Y (zh) 2009-01-20 2009-01-20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37659Y true CN201337659Y (zh) 2009-11-04

Family

ID=4123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10526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37659Y (zh) 2009-01-20 2009-01-20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3765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275A (zh) * 2016-03-16 2016-06-15 董硕 一种药罐器
CN106511089A (zh) * 2016-12-09 2017-03-22 陈彦羽 一种中药高压煎药机
CN110179670A (zh) * 2019-05-24 2019-08-30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中药饮片生产用智化管控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275A (zh) * 2016-03-16 2016-06-15 董硕 一种药罐器
CN105664275B (zh) * 2016-03-16 2017-09-22 董硕 一种药罐器
CN106511089A (zh) * 2016-12-09 2017-03-22 陈彦羽 一种中药高压煎药机
CN110179670A (zh) * 2019-05-24 2019-08-30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中药饮片生产用智化管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0011B (zh)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CN201337659Y (zh) 一种中药煎煮装置
CN101836935A (zh) 带有内置真空浓缩装置和顶盖冷凝的常压煎药机
CN103040360A (zh) 高压式泡茶机
CN205412315U (zh) 一种新型中药提取罐
CN101780340B (zh) 临床中药煎煮用的药液浓缩装置
CN109304048A (zh) 一种中药提取装置
CN206434893U (zh) 中草药的药液制取系统
CN107529435A (zh) 一种微压速冷中药熬煮装置
CN206543429U (zh) 一种用于阿胶提取的加压高温提取装置
CN201798917U (zh) 双循环微压煎药机
CN108079616A (zh) 中草药的药液制取系统
CN202314387U (zh) 一种常压提取真空浓缩一体式中药煎煮浓缩机
CN208161086U (zh) 一种中药提取罐
CN207769250U (zh) 一种带清洗装置的填料精馏塔
CN207341940U (zh) 一种太子参提取液浓缩装置
CN102178603A (zh) 蒸汽式煎药器
CN209679555U (zh) 一种中药提取用混合设备
CN208590507U (zh) 一种保健凉茶提取装置
CN202983280U (zh) 密闭式减压回流提取装置
CN110141516B (zh) 一种超声波煎药机
CN106621450A (zh) 一种基于呼吸疏松机理的食药材生物抽提装置及抽提方法
CN207286745U (zh) 蒸煮罐
CN205287702U (zh) 一种中药低温提取浓缩一体设备
CN206843436U (zh) 一种生产河溪泡脚醋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1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