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0552Y -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30552Y
CN201330552Y CNU2008201366443U CN200820136644U CN201330552Y CN 201330552 Y CN201330552 Y CN 201330552Y CN U2008201366443 U CNU2008201366443 U CN U2008201366443U CN 200820136644 U CN200820136644 U CN 200820136644U CN 201330552 Y CN201330552 Y CN 2013305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eparation portion
plug
frame
rotation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66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en Mad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66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3055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305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305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连接在具有轴孔的叶片或由具有沟槽的上、下合板结合形成叶片的轴孔,与具有柱坑孔的边框之间,转动结构包含塑料材质的中空结构且可塞在轴孔中的胀塞,具有开放端以及封闭端,形成分别对应于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的第一分离部及第二分离部;具有圆筒部及环状凸缘的轴套,圆筒部邻近边框且嵌入边框的柱坑孔内,环状凸缘的第一侧贴合边框,其第二侧贴合叶片及/或胀塞的开放端而产生摩擦力;以及依序穿经柱坑孔及轴套,并锁固胀塞,藉以将胀塞朝该叶片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的螺钉,以避免叶片的破裂损伤。

Description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拉力将叶片的两端向外拉,在装设进叶片轴孔时的推力,仅施加在叶片径向的长轴方向,以避免径向短轴方向施力所造成的破裂损伤,而且在零件换新时,仅更新其中的一元件即可,以降低成本的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百叶门或百叶窗常会于各个叶片与边框之间枢设一个转轴,使叶片可相对该边框作枢转,并在所欲停止的位置上固定,用以改变各叶片开合的角度。
如美国公告专利第US6865847号,是揭露一种先前技术的拉伸螺钉组件机制(tension screw assembly mechanism),用以将百叶窗的叶片保持在一所欲的位置。一沉头螺钉(countersunk screw)是穿经边框,进而在叶片(louver)的枢转轴线上插进叶片内。一与沉头螺钉轴向地校准的弹簧(spring),是绕卷在沉头螺钉上,且分别推抵沉头螺钉的头部以及在边框上的柱坑孔(counterbored hole)。当叶片在枢转成开启或是关闭状态时,沉头螺钉也与叶片一同枢转。弹簧是沿着枢转轴线对叶片转轴(louver pin)或者是沉头螺钉向外推。
上述的结构是在沉头螺钉与边框之间具有一摩擦力,用以与叶片的转动相互抵止。若是叶片装设得太松,例如当作用在叶片上的控制杆移动臂的重量,使叶片倾向转动到关闭状态时,那么,可以把沉头螺钉更进一步地锁入到叶片、压缩弹簧,因此增加抵止叶片转动的摩擦力。此一拉伸螺钉组件机制是提供叶片位置无限的调整范围,但是,其并无适合于使用在具有孔条(hole strip)的百叶窗上,而所述的孔条是用以将叶片装设在百叶窗上,亦即若是使用过久,会使孔条产生磨损,导致摩擦力无法抵止叶片倾向关闭状态的重量,而且弹簧持续维持在一个相同压缩状态过久,会产生弹性疲乏,弹性也会因而降低,对沉头螺钉及边框的柱坑孔的推力相对地降低,而无法使叶片定位在所欲的位置;若是此时再将沉头螺钉更进一步地锁入,则会造成叶片的破裂,尤其是当叶片的材质是使用密迪板(medium density fiber board,MDF),更是容易造成叶片的破裂损伤。
而美国公告专利第US5887386号,是揭露一种公知的具有可移动的叶片的百叶窗,其结构是将一木质螺钉锁入到其中的一边框,以便其向内导向端凸出到其相对应的孔槽内,以与叶片转轴的外端(outer end)相互啮合,且叶片转轴以孔槽进行校准。木质螺钉是用以驱动叶片组(louver assembly)朝向另一对应的边框,其中,叶片组包括叶片以及相对应的叶片转轴。
驱动木质螺钉进入到边框的范围,是控制邻近边框的叶片端面与边框的内表面被百叶窗叶片转轴的凸缘(flange)所压缩抵止的范围。其压缩程度决定在凸缘与叶片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在整个装置完成组装之后,其也同时完成涂料(painting)或相类似的动作。请再参阅美国公开专利第US4887391号,是揭露另一技术,是将一强力弹簧(heavy spring)结合在每一叶片转轴的一端或是两端,以维持所需的轴向压缩负载,进而使叶片保持在一所设定的位置。
上述的结构是利用木质螺钉推抵叶片转轴的内端,进而推抵叶片以抵止在另一边框上,藉由叶片转轴的凸缘与叶片邻近边框的一侧边以及叶片与另一边框之间的摩擦力,使叶片可以定位在所欲的位置;然而,若是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其间的摩擦力降低时再把木质螺钉进一步锁入,虽然可以增加对叶片的正向力,却可能造成过度推挤叶片,而导致叶片弯曲形变而使开启或关闭的动作不顺以及漏光问题,或者是会导致叶片的破裂损伤或者是木质螺钉的螺牙损伤问题,而且若是要进行更换时,必须更换一整组的叶片、叶片转轴或是边框,十分浪费成本。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一种无需利用弹簧及其拉伸弹力,避免弹性疲乏的问题及过度推抵叶片所造成的破裂损伤问题,尤其是密迪板材质,进而在更换时,不但仅更换其中的零件即可,更能保持与原先相近的摩擦力,以保持最佳的叶片转动定位控制性,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利用拉力将叶片的两端向外拉,而避免叶片产生弯曲形变,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转动结构插入叶片时,仅朝叶片厚度较厚的长轴方向推挤,以避免朝叶片厚度较薄的短轴方向推挤,所造成叶片的破裂损伤,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进行零件换新时,仅更换其中一元件即可,不需整组转动结构作更换,以降低生产及制造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该百叶窗包括一上梁、一下梁、二边框、一叶片组、一转动结构及一控制杆,该二边框是相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平行设置,而与该上梁及该下梁相结合;该叶片组是具有若干平行排列且与该些边框垂直的叶片,该些叶片是分别枢设于该些边框之间,且该些叶片的截面均是呈扁平状;该控制杆是连接该些叶片以控制该些叶片连动;该转动结构其是设置于至少其中一叶片与至少一该些边框之间;该边框具有对应于该转动结构的一柱坑孔;用以设置该转动结构的该叶片邻近该边框的一端面具有一长圆形或是椭圆形轴孔,该轴孔径向方向的长轴是与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重叠或平行,该轴孔径向方向的短轴是与该叶片径向方向的短轴重叠或平行;该转动结构包含:一胀塞,是为相对应该轴孔形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并可塞在该叶片的轴孔中,该胀塞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槽,而在该叶片径向的长轴方向相对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以及一螺钉,是设于该边框,该螺钉的一端抵止在该边框的柱坑孔,另一端是经该柱坑孔而延伸至该胀塞,藉以锁固在该些固定部,并迫使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朝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将该些鳍状凸部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叶片的材质是为密迪板。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开放端是位于邻靠的该边框的一端。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邻靠该边框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凸缘,藉以抵靠于该边框。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动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套,其是设置在该边框与该叶片之间,该轴套具有一圆筒部及一环状凸缘,该圆筒部是嵌入该边框的柱坑孔内,该环状凸缘是设置在该轴套邻近该叶片的一端,且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是贴合该边框,该第二侧是贴合该叶片及/或该胀塞的开放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胀塞的结构,该胀塞呈长条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是呈长圆形或椭圆形,该胀塞在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贯穿的凹槽,而在该胀塞径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胀塞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前述的胀塞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邻靠该开放端的一端分别径向凸出有一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该百叶窗包括一上梁、一下梁、二边框、一叶片组、一转动结构及一控制杆,该二边框是相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平行设置,而与该上梁及该下梁相结合;该叶片组是具有若干平行排列且与该些边框垂直的叶片,该些叶片是分别枢设于该些边框之间,且该些叶片的截面均是呈扁平状;该控制杆是连接该些叶片以控制该些叶片连动;该转动结构其是设置于至少其中一叶片与至少一该些边框之间;该边框具有对应于该转动结构一柱坑孔;用以设置该转动结构的该叶片邻近该边框的一端面具有一圆形轴孔;该转动结构包含:一胀塞,是为相对应该轴孔形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呈圆形,并可塞在该叶片的轴孔中,邻靠于该边框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呈长圆形或椭圆形的凸缘,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槽,而在该叶片径向的长轴方向相对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以及一螺钉,是设于该边框,该螺钉的一端抵止在该边框的柱坑孔,另一端是经该柱坑孔而延伸至该胀塞,藉以锁固在该些固定部,并迫使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朝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将该些鳍状凸部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前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开放端是位于邻靠该边框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胀塞的结构,该胀塞呈长条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是呈圆形,该胀塞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呈长圆形或椭圆形的凸缘,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贯穿的凹槽,而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胀塞结构,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前述的胀塞结构,其中所述的凸缘是由该胀塞的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邻靠该开放端的一端分别径向凸出形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的结构,在将转动结构装设到叶片时,其推力是施加在叶片厚度较厚的长轴方向,以避免施加在叶片厚度较薄的短轴方向,所造成的破裂损伤;而且在进行零件换新时,仅更换其中的一元件即可,如塑料材质的胀塞及/或轴套即可,以减少生产与制造成本的支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连接在具有轴孔的叶片或由具有沟槽的上、下合板结合形成叶片的轴孔,与具有柱坑孔的边框之间,转动结构包含塑料材质的中空结构且可塞在轴孔中的胀塞,具有开放端以及封闭端,形成分别对应于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的第一分离部及第二分离部;具有圆筒部及环状凸缘的轴套,圆筒部邻近边框且嵌入边框的柱坑孔内,环状凸缘的第一侧贴合边框,其第二侧贴合叶片及/或胀塞的开放端而产生摩擦力;以及依序穿经柱坑孔及轴套,并锁固胀塞,藉以将胀塞朝该叶片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的螺钉,以避免叶片的破裂损伤。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百叶窗的分解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分解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胀塞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胀塞开放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两端均为封闭端的胀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具有凸缘的胀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密迪板叶片结构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密迪板叶片分解图。
1:百叶窗          11:上梁
12:下梁           2:边框
21:柱坑孔         3:边框
4:叶片组          41:叶片
42:轴孔           5:转动结构
51:螺钉           51a:垫圈
52:轴套           521:环状凸缘
521a:第一侧       521b:第二侧
522:圆筒部        53:胀塞
53a:开放端        53b:封闭端
531:凹槽          532:第一分离部
533:第二分离部    534:鳍状凸部
535:固定部        536:凸缘
6:控制杆          7:密迪板叶片
71:上合板         711:沟槽
72:下合板         721:沟槽
73: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百叶窗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1是包括一上梁11、一下梁12、二边框2,3、一叶片组4、一转动结构5以及一控制杆6。
二边框2、3是间隔一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设置,并与上梁11及下梁12相结合。其间是设置有叶片组4,叶片组4是具有多个叶片41,每一叶片41是依序地由上而下(如图1所示)相互平行设置,且叶片41的轴向方向是与边框2、3的轴向方向垂直。每一叶片41相对于二边框2、3的端面,是轴向地形成一轴孔42,而转动结构5是设置在每一边框2、3与每一叶片41(或叶片组4)之间。
控制杆6是连结在每一叶片41(或叶片组4)的中央部位,且控制杆6的轴向方向是与每一叶片41(或叶片组4)的轴向方向垂直,亦即控制杆6的轴向方向是与边框2、3的轴向方向平行。因此藉由控制杆6控制每一叶片41的连动,以进行叶片组4的开启与关闭的作动,同时藉由转动结构5使叶片组4在转动时能定位在一所欲的位置。
而为了降低生产与制造成本,可以仅在叶片组中的其中一叶片处装设有转动结构,其余的叶片是可以使用公知的叶片转轴,同样能达到叶片的转动定位功能,而且使用者的施力程度,可以比每一叶片装设有转动结构时较省力,尤其是装设在垂直方向邻近中央位置的叶片处,故本实施例是以此结构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的转动结构的分解图及剖视图。本实施例的转动结构5是包含一螺钉51、一轴套52以及一胀塞53。
轴套52是设置在叶片41与边框2之间,其邻近叶片41的第一端形成一环状凸缘521,邻近边框2的第二端是为一圆筒部522,边框2具有一柱坑孔21,轴套52的圆筒部522是嵌入柱坑孔21内,环状凸缘521邻近边框2的第一侧521a可贴合在边框2表面,且远离边框2的第二侧521b是可贴合在叶片41相对于边框2的端面,及/或胀塞53的开放端53a。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胀塞的结构立体图及开放端的示意图。胀塞53为塑料材质,其外部截面是大致呈长圆形或是椭圆形(本实施例以长圆形为例进行说明),且为内部截面为圆形的中空结构。胀塞53邻近边框2的一端为开放端53a,胀塞53邻近叶片41的一端为封闭端53b,本实施例是以胀塞53具有开放端53a与封闭端53b为例作后续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胀塞53的两端均为封闭端53b。
在胀塞53短轴方向的两端侧,分别从开放端53a朝封闭端53b分别延伸形成一凹槽531,将开放端53a朝长轴方向切分为一第一分离部532及一第二分离部533,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的外表面,向外形成有多个鳍状凸部534,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的内表面,向内形成有多个固定部535。
叶片41的轴孔42是相对应胀塞53的截面而呈长圆形,轴孔42的长轴是与叶片41的长轴重叠,轴孔42的短轴是与叶片41的短轴重叠,而胀塞53是以封闭端53b塞入轴孔42中,且胀塞53的长轴与轴孔42的长轴重叠或是平行,胀塞53的短轴与轴孔42的短轴重叠或是平行。
相同地,在另一边框3的一侧的结构,是与边框2的一侧的结构相同,故不在此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具有凸缘的胀塞的结构示意图。胀塞53亦可在邻靠边框2的一端形成径向凸出的一凸缘536,藉以抵靠于边框2。而凸缘536是为长圆形或是椭圆形,其径向的长轴方向是与叶片的径向长轴方向平行或重叠。由于胀塞53具有鳍状凸部534以固定在轴孔42的内侧面,因此胀塞53的形状亦可为圆形(图未示)。
当在进行组装时,胀塞53是以封闭端53b塞入叶片41的轴孔42,螺钉51即穿经边框2的柱坑孔21及轴套52的圆筒部522,并从胀塞53的开放端53b穿入,而抵止在封闭端53b。在螺钉51穿入并锁进胀塞53时,是向外推抵胀塞53的固定部535,使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朝胀塞53及叶片41的长轴方向移动,并利用鳍状凸部534抵止在轴孔42的内侧面以固定胀塞53,避免胀塞53与叶片41产生相对运动,且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是朝胀塞53及叶片41的长轴方向移动,由于叶片41的长轴方向的厚度较厚,以避免叶片41短轴方向厚度较薄的地方产生破裂损伤。
再者,轴套52的环状凸缘521的第一侧521a贴合边框2表面以产生摩擦力,第二侧521b贴合叶片41相对边框2的端面以产生摩擦力。因此,藉由螺钉51锁进胀塞53并利用鳍状凸部534固定住胀塞53后,将叶片41拉向边框2的方向,以增加轴套52的环状凸缘521的第一侧521a贴合边框2表面,第二侧521b贴合叶片41相对边框2的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已达到叶片的转动定位功能。若是使用时间久了要进行零件换新时,由于胀塞53为塑料材质,当螺钉拆离胀塞53后,可移动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使鳍状凸部534离开轴孔42的内表面,而可以轻易地拆卸胀塞53以便更换;若是轴套52的环状凸缘521摩擦力已不佳时,亦可同时进行更换。如此即可仅更换单一零件,不需整个组件做更换,以减少成本的浪费。
同时本实用新型是以螺钉51以“拉”的方式,使叶片41与环状凸缘521之间以及环状凸缘521与边框2之间产生摩擦力,故不需要推挤叶片41,避免叶片41产生弯曲形变及漏光问题,况且,环状凸缘521的厚度可以尽量的薄,更可以避免漏光问题的产生。
请参阅图7及图8所述,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密迪板叶片结构组合图及分解图。一般而言,目前所使用的叶片材质是为密迪板(亦称为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 board,MDF)。密迪板是为人造板材的一种,是由木纤维混合树脂在高温高压下所制成,具有密度高而不易变形、不会长虫、表面平滑等优点。除此之外,由于密迪板的原料为回收木材废料,故可以节省天然木材资源,间接地保护地球上的树林,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
而密迪板叶片7的结构是以一上合板71及一下合板72相结合(或是粘合)而成,且在上合板71相对于下合板72的一侧面,以及下合板72相对于上合板71的一侧面,是在轴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沟槽711、721,藉由上合板71与下合板72的结合,使沟槽711及721结合成轴孔73,亦即密迪板叶片7的结合线是与叶片7径向的长轴方向重叠或是平行。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叶片转动结构5装设到密迪板叶片7时,胀塞53的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是朝径向的长轴方向外撑,因此不会影响结合线而将导致上合板71及下合板72的分离,同时也可避免使叶片7在厚度较薄的径向的短轴方向处产生破裂损伤。
另外,密迪板叶片亦可为一体成型的叶片(图未示),而在一体成型的密迪板叶片的两端侧进行加工,以形成轴孔,是与前述具有上合板与下合板所结合的密迪板叶片所获得的功效相同。
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使用在木质板材质的叶片上或是塑料材质的叶片上,如ABS发泡叶片,更容易达到与密迪板材质的叶片所产生相同的功效,因此若叶片41为一般天然木质材料,轴孔42是在生产制造时,以人工钻孔所成。
而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的转动结构的组装方法,是包含:
步骤S1:将胀塞53塞入叶片41的轴孔42内,使胀塞53径向的长轴与轴孔42及叶片41径向的长轴平行或重叠,胀塞53径向的短轴与轴孔42及叶片41径向的短轴平行或重叠,且第一分离部532与第二分离部533是位于胀塞53径向的长轴上;
步骤S2:将轴套52的圆筒部522塞入边框2的柱坑孔21邻近叶片41的一侧,并使环状凸缘521贴合边框2邻近叶片41的一侧;
步骤S3:将螺钉51从边框2的柱坑孔21远离叶片41的一侧穿入,依序穿经边框2的柱坑孔21、轴套52以及塞在叶片41的轴孔42内的胀塞53,而抵止在胀塞53的封闭端53b并由胀塞53的固定部535所固定,环状凸缘521的第一侧521a及第二侧521b是分别贴合边框2邻近叶片41的一侧及叶片41邻近边框2的一侧,藉以产生摩擦力,而当螺钉51穿经胀塞53时,胀塞53的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即在叶片41的轴孔42径向的长轴方向上朝相反的方向远离,而使胀塞53的鳍状凸部534嵌入轴孔42的内侧壁,使胀塞53固定在轴孔42内。
一般而言,在使用螺钉时均会搭配垫圈,而使螺钉的螺设更牢固,因此在上述步骤S3中,在将螺钉51从边框2的柱坑孔21远离叶片41的一侧穿入之前,更包括一步骤S31,是先取用一垫圈51a(如图2A所示),将其置入柱坑孔21朝边框2外侧的一端内,之后,再依序穿经边框2的柱坑孔21、轴套52以及塞在叶片41的轴孔42内的胀塞53。
而叶片41的材质是可为一般天然木质材料或者是密迪板,若叶片41为一般天然木质材料或塑料材质,轴孔42是在生产制造时,以人工钻孔所成;若叶片41为密迪板,其结构亦如图7及图8所示,是以一上合板71及一下合板72相结合(或是粘合)而成,且在上合板71相对于下合板72的一侧面,以及下合板72相对于上合板71的一侧面,是在轴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沟槽711、721,藉由上合板71与下合板72的结合,使沟槽711及721结合成轴孔73,亦即密迪板叶片7的结合线是与叶片7径向的长轴方向重叠或是平行。
另外,密迪板叶片亦可为一体成型的叶片(图未示),而在一体成型的密迪板叶片的两端侧进行加工,以形成轴孔,是与前述具有上合板与下合板所结合的密迪板叶片所获得的功效相同。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叶片转动结构5装设到密迪板叶片7时,胀塞53的第一分离部532及第二分离部533是朝径向的长轴方向外撑,因此不会影响结合线而将导致上合板71及下合板72的分离,同时也可避免使叶片7在厚度较薄的径向的短轴方向处产生破裂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该百叶窗包括一上梁、一下梁、二边框、一叶片组、一转动结构及一控制杆,
该二边框是相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平行设置,而与该上梁及该下梁相结合;
该叶片组是具有若干平行排列且与该些边框垂直的叶片,该些叶片是分别枢设于该些边框之间,且该些叶片的截面均是呈扁平状;
该控制杆是连接该些叶片以控制该些叶片连动;
该转动结构其是设置于至少其中一叶片与至少一该些边框之间;
该边框具有对应于该转动结构的一柱坑孔;
用以设置该转动结构的该叶片邻近该边框的一端面具有一长圆形或是椭圆形轴孔,该轴孔径向方向的长轴是与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重叠或平行,该轴孔径向方向的短轴是与该叶片径向方向的短轴重叠或平行;
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结构包含:
一胀塞,是为相对应该轴孔形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并可塞在该叶片的轴孔中,该胀塞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槽,而在该叶片径向的长轴方向相对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以及
一螺钉,是设于该边框,该螺钉的一端抵止在该边框的柱坑孔,另一端是经该柱坑孔而延伸至该胀塞,藉以锁固在该些固定部,并迫使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朝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将该些鳍状凸部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叶片的材质是为密迪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开放端是位于邻靠的该边框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邻靠该边框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凸缘,藉以抵靠于该边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转动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套,其是设置在该边框与该叶片之间,该轴套具有一圆筒部及一环状凸缘,该圆筒部是嵌入该边框的柱坑孔内,该环状凸缘是设置在该轴套邻近该叶片的一端,且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是贴合该边框,该第二侧是贴合该叶片及/或该胀塞的开放端。
7、一种胀塞的结构,该胀塞呈长条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是呈长圆形或椭圆形,该胀塞在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贯穿的凹槽,而在该胀塞径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胀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胀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邻靠该开放端的一端分别径向凸出有一凸缘。
10、一种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该百叶窗包括一上梁、一下梁、二边框、一叶片组、一转动结构及一控制杆,
该二边框是相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平行设置,而与该上梁及该下梁相结合;
该叶片组是具有若干平行排列且与该些边框垂直的叶片,该些叶片是分别枢设于该些边框之间,且该些叶片的截面均是呈扁平状;
该控制杆是连接该些叶片以控制该些叶片连动;
该转动结构其是设置于至少其中一叶片与至少一该些边框之间;
该边框具有对应于该转动结构一柱坑孔;
用以设置该转动结构的该叶片邻近该边框的一端面具有一圆形轴孔;
其特征在于该转动结构包含:
一胀塞,是为相对应该轴孔形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呈圆形,并可塞在该叶片的轴孔中,邻靠于该边框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呈长圆形或椭圆形的凸缘,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槽,而在该叶片径向的长轴方向相对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以及
一螺钉,是设于该边框,该螺钉的一端抵止在该边框的柱坑孔,另一端是经该柱坑孔而延伸至该胀塞,藉以锁固在该些固定部,并迫使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朝该叶片径向方向的长轴方向推移,同时将该些鳍状凸部抵止在该轴孔的内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开放端是位于邻靠该边框的一端。
13、一种胀塞的结构,该胀塞呈长条状的中空结构,且其截面外形是呈圆形,该胀塞的一端径向凸出有一呈长圆形或椭圆形的凸缘,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短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内贯穿的凹槽,而该胀塞在该凸缘径向的长轴方向分别形成一第一分离部及一第二分离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外表面向外形成若干鳍状凸部,该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形成有至少一固定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胀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胀塞的一端是为一封闭端,另一端则为一开放端,而前述的各凹槽是由该开放端朝向该封闭端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胀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缘是由该胀塞的第一分离部及该第二分离部邻靠该开放端的一端分别径向凸出形成。
CNU2008201366443U 2008-12-12 2008-12-12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05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66443U CN201330552Y (zh) 2008-12-12 2008-12-12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66443U CN201330552Y (zh) 2008-12-12 2008-12-12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30552Y true CN201330552Y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23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664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30552Y (zh) 2008-12-12 2008-12-12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3055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2355A (zh) * 2016-04-14 2016-09-21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拉紧装置
CN110565991A (zh) * 2019-09-17 2019-12-13 广州格绿朗遮阳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动百叶遮阳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2355A (zh) * 2016-04-14 2016-09-21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拉紧装置
CN105952355B (zh) * 2016-04-14 2017-12-12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拉紧装置
CN110565991A (zh) * 2019-09-17 2019-12-13 广州格绿朗遮阳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电动百叶遮阳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65223C (fr) Proced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 batiment a ossature bois prefabrique et batiment ainsi obtenu
US10422182B2 (en) Unitized structural frame
CN201330552Y (zh) 百叶窗叶片的转动结构
CN101892770B (zh) 具有助力把手的门体和具有其的冰箱,及冰箱的制造方法
CN101142370A (zh) 无框的玻璃门
DK2855925T3 (en) WINDOW UNIT FOR A WINDOW MOTOR ROTOR
CN1952280A (zh) 一种隐框中空玻璃幕墙及一种幕墙用中空玻璃板块
CN206722680U (zh) 一种角码及门窗
CN204370953U (zh) 钢木门的铰链结构
US20100175325A1 (en) Rotating control mechanism of shutter louver
CN106869590A (zh) 合页拉手锁
CN206438708U (zh) 高效装配式建筑装饰墙板的连接件
CN101617097A (zh) 用于固定配件部分的装置
CN111851899A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
WO2013105121A1 (en) Method for joining and coupling a couple of profil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stituting the leaf and the frame of an external fixture
CN207998933U (zh)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US20100107793A1 (en)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having axial securing element
JP5470619B2 (ja) シャッターの巻取装置
CN215255358U (zh) 空调风机箱体面板装配锁紧件
CN113006610A (zh) 防误开空调风机箱体面板装配锁紧件
CN101225728A (zh) 一种门窗铰接机构
AU2009200069B2 (en) Rotating Control Mechanism of Shutter Louver
CN203961625U (zh) 室内用双悬窗组件
CN103590685A (zh) 一种在t形槽快速安装旋转门窗的旋转轴结构
CN112942618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pc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