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7952Y -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17952Y CN201317952Y CNU2008202234225U CN200820223422U CN201317952Y CN 201317952 Y CN201317952 Y CN 201317952Y CN U2008202234225 U CNU2008202234225 U CN U2008202234225U CN 200820223422 U CN200820223422 U CN 200820223422U CN 201317952 Y CN201317952 Y CN 20131795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sub
- district
- greenery patches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及雨水管,所述小区绿地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与绿地交界处设置雨水进口,从雨水进口穿过绿地另一侧的道路、人行道与绿地交界处设置雨水出口,雨水出口连通雨水管,雨水管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本实用新型使雨水与绿化、景观水面有机结合,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循环。不但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更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按绿化面积200m2计,一年可节省自来水150米3,小区内可不设雨水管道,节省了小区投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住宅小区或城镇街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都是着重于雨水收集排放,常规系统以雨水的收集与排除为主,一般是屋面、道路雨水,经道路雨水口、雨水管渠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或附近河渠,而对雨水的集蓄与利用很少见到,没有对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当今地球水资源日益缺乏的状况下,特别是干旱地区,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其重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结合小区水面景观和绿化地带的分布,对雨水加以收集、处理、调蓄和利用,从而提供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小区景观调蓄水池及雨水管,所述小区绿地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路边设置沉沙式雨水进口,雨水进口通入小区绿地,绿地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溢流式雨水口连接雨水管,雨水管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
所述下凹式绿地比小区道路、人行道高程降低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凹式绿地及排水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下凹式绿地的下面铺覆一层防渗膜,防渗膜的四周向上围起,防渗膜的中间设防渗导流墙;防渗膜上面铺砾石层,砾石层上面铺沙土层,形成垂直流的排水方式。
本实用新型着眼于雨水集蓄利用,在小区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条件下,建立一个新型雨水收集、处理、调蓄、利用系统,将屋面、路面雨水经绿化带自渗与处理,进入景观水池,既调蓄又沉淀,为绿化用水和环境用水提供了水量与水质的有利条件,作为绿化用水和水面蒸发,调节生态气候。使雨水与绿化、景观水面有机结合,实现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循环。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更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按绿化面积200m2计,一年可节省自来水150米3,还可节省部分不设小区内雨水管道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布平面示意图;
图2为雨水口与下凹式绿地的连接构造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凹式绿地垂直流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叙述: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小区景观调蓄水池及雨水管,按小区内建筑物、道路网、绿化带、景观水面,组成阶梯状流程。小区绿地4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3路边设置沉沙式雨水进口(5),雨水进口(5)通入小区绿地(4),绿地(4)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10),溢流式雨水口(10)连接雨水管(6),雨水管(6)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7),小区景观调蓄水池(7)内接有溢流管(9)。绿化浇灌用水,用水泵8从小区景观调蓄水池抽取。下凹式绿地4比小区道路、人行道高程降低200mm。
雨水是天然淡水资源,但受大气污染和屋面、路面材料以及风沙影响,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行必要的简单处理是需要的。一般的绿化用水,雨水经过沉沙雨水口、绿地植物处理、或蓄水池沉淀后,水质可以达到要求。当用水要求(如洗车、道路用水等)比绿化标准高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实施例即垂直流排水结构:下凹式绿地4的下面铺覆一层防渗膜11,防渗膜11的四周向上围起,防渗膜11的中间设防渗导流墙14;防渗膜11上面铺砾石层12,砾石层12上面铺沙土层13,形成垂直流的排水方式。使进入下凹式绿地的雨水按纵向防渗膜的导向上下有序流动,达到沙土漫滤的效果,提高了处理水质。
本实用新型系统中,使用的沉沙雨水口5和溢流式雨水口10为边沟式单篦标准雨水口的改进。沉沙式雨水口是将原底部排出水管改为上部矩形出口,出口标高与下凹式绿地相同,原底部作为沉沙叚;溢流式雨水口是将进水口标高抬高,高出下凹式绿地100-150mm,使下凹式绿地有0.1-0.15米调蓄体积。两个不同用途的新型雨水口,为雨水连接下凹式绿地4,绿地雨水连接景观水池7,起到十分重要的连接和处理作用。
本实用新型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1)根据小区用地与建筑、道路、绿化、水面景观规划设计,确定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容积,划分下凹绿化带,确定雨水走向;
(2)按水质要求,选定处理方式,用下凹式绿地平面流或垂直流,一般的绿化用水,选平面流方式;
(3)利用已有资料,按规范选定P、T,计算雨水量,复核下凹式绿地储存雨水体积(溢流雨水口高程-绿地高程,取100-150mm)与景观水池体积(池高水位-池景观常水位,按水位差计算水池容积。水位差取值应与景观设计协商确定。)使两者的体积大于雨水体积;
(4)景观水池应设溢流管或暴雨紧急排出口,,必要时可用绿化水泵作为紧急排水;
(5)本系统更适用于干旱地区,以地下水位低于地面3米以下为宜。
Claims (4)
1、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小区景观调蓄水池及雨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绿地(4)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3)路边设置沉沙式雨水进口(5),雨水进口(5)通入小区绿地(4),绿地(4)设置有溢流式雨水口(10),溢流式雨水口(10)连接雨水管(6),雨水管(6)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式绿地(4)比小区道路、人行道高程降低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式雨水进口(5)是将雨水口出水管由底移至雨水口上部成矩形出口,下部作为沉沙叚;和溢流式雨水口(10)是将单篦标准雨水口的进水口,高出下凹式绿地以上150mm,排水管仍在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式绿地(4)的下面铺覆一层防渗膜(11),防渗膜(11)的四周向上围起,防渗膜(11)的中间设防渗导流墙(14);防渗膜(11)上面铺砾石层(12),砾石层(12)上面铺沙土层(13),形成垂直流的排水方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234225U CN201317952Y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2234225U CN201317952Y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17952Y true CN201317952Y (zh) | 2009-09-30 |
Family
ID=41196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22342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7952Y (zh) | 2008-12-17 | 2008-12-17 |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17952Y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6690A (zh) * | 2011-06-21 | 2011-12-28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02409719A (zh) * | 2011-09-29 | 2012-04-11 | 重庆大学 | 基于人工湖调节的建筑中水/雨水利用的水量平衡方法 |
CN102418379A (zh) * | 2011-10-13 | 2012-04-18 | 重庆大学 | 一种源头雨水低碳滞消方法 |
CN102599090A (zh) * | 2012-03-26 | 2012-07-25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的低碳养殖方法 |
CN102720262A (zh) * | 2012-06-30 | 2012-10-10 | 黄姁媛 | 一种新型的城市排水系统 |
CN103015517A (zh) * | 2012-12-24 | 2013-04-03 | 朱加林 | 智能控制型抗冲击城市下凹式雨水公园 |
CN103088896A (zh) * | 2013-01-10 | 2013-05-08 | 朱加林 |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
CN103088897A (zh) * | 2013-01-15 | 2013-05-08 | 朱加林 |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
CN103184761A (zh) * | 2013-04-01 | 2013-07-03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雨水竖向分区排水系统 |
CN103266658A (zh) * | 2013-01-31 | 2013-08-28 | 朱加林 | 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 |
CN103967105A (zh) * | 2014-04-25 | 2014-08-06 | 天津大学 | 居住组团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
CN104088352A (zh) * | 2014-07-09 | 2014-10-08 | 中磊建设有限公司 | 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结构 |
CN106013386A (zh) * | 2016-05-16 | 2016-10-12 | 天津大学 | 串续式既有小区多级雨水花园渗透系统 |
CN106088295A (zh) * | 2016-06-14 | 2016-11-09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将现有设施改造成对雨水进行控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612171A (zh) * | 2018-03-30 | 2018-10-02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 |
CN113216320A (zh) * | 2021-05-20 | 2021-08-06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 |
-
2008
- 2008-12-17 CN CNU2008202234225U patent/CN20131795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6690B (zh) * | 2011-06-21 | 2013-09-11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02296690A (zh) * | 2011-06-21 | 2011-12-28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
CN102409719A (zh) * | 2011-09-29 | 2012-04-11 | 重庆大学 | 基于人工湖调节的建筑中水/雨水利用的水量平衡方法 |
CN102418379A (zh) * | 2011-10-13 | 2012-04-18 | 重庆大学 | 一种源头雨水低碳滞消方法 |
CN102599090A (zh) * | 2012-03-26 | 2012-07-25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海岛城市人工湖的低碳养殖方法 |
CN102720262A (zh) * | 2012-06-30 | 2012-10-10 | 黄姁媛 | 一种新型的城市排水系统 |
CN103015517A (zh) * | 2012-12-24 | 2013-04-03 | 朱加林 | 智能控制型抗冲击城市下凹式雨水公园 |
CN103015517B (zh) * | 2012-12-24 | 2015-03-18 | 朱加林 | 智能控制型抗冲击城市下凹式雨水公园 |
CN103088896A (zh) * | 2013-01-10 | 2013-05-08 | 朱加林 |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
CN103088896B (zh) * | 2013-01-10 | 2015-05-06 | 朱加林 |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
CN103088897A (zh) * | 2013-01-15 | 2013-05-08 | 朱加林 |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
CN103266658A (zh) * | 2013-01-31 | 2013-08-28 | 朱加林 | 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 |
CN103184761A (zh) * | 2013-04-01 | 2013-07-03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雨水竖向分区排水系统 |
CN103967105A (zh) * | 2014-04-25 | 2014-08-06 | 天津大学 | 居住组团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
CN104088352A (zh) * | 2014-07-09 | 2014-10-08 | 中磊建设有限公司 | 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结构 |
CN106013386A (zh) * | 2016-05-16 | 2016-10-12 | 天津大学 | 串续式既有小区多级雨水花园渗透系统 |
CN106088295A (zh) * | 2016-06-14 | 2016-11-09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将现有设施改造成对雨水进行控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612171A (zh) * | 2018-03-30 | 2018-10-02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 |
CN113216320A (zh) * | 2021-05-20 | 2021-08-06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 |
CN113216320B (zh) * | 2021-05-20 | 2023-01-03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低绿地率的雨水生态净化和收集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17952Y (zh) | 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 |
CN104480994B (zh) | 一种城市绿地广场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
CN201976543U (zh) | 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 | |
CN207567889U (zh) |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106193261B (zh) |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雨洪集蓄梯级人工湖系统和设计方法 | |
CN106013624B (zh) | 一种基于植草板改造的绿色海绵屋顶的技术方法 | |
CN202000396U (zh) | 一种雨水利用装置 | |
CN101467511A (zh) | 城市道路绿化带分散式集雨渗灌装置 | |
CN206408676U (zh) | 一种小区环境景观绿化雨水收集装置 | |
CN105804198A (zh) | 雨水储蓄与利用一体化的绿地结构 | |
CN207499518U (zh) | 城市雨水智能化收集与利用系统 | |
CN207499049U (zh) | 一种楼房花坛式雨水花园 | |
CN204401686U (zh) | 一种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
CN107190840B (zh) |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202425400U (zh) | 一种利用高架桥桥面雨水灌溉桥下绿地的节水构造 | |
CN108952022A (zh) | 坡屋顶绿化系统 | |
CN201972229U (zh) | 住宅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装置 | |
CN205259345U (zh) | 一种绿地雨污水的再利用系统 | |
CN109555275A (zh) | 一种屋顶花园雨水智能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7331934U (zh) | 山林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7244782U (zh) | 一种用于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109914712B (zh) | 居住区互动雨水净化蓄留利用系统 | |
CN204385854U (zh) |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的雨水蓄留系统 | |
CN209179131U (zh) |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 | |
CN105464190A (zh) | 一种绿地雨污水的再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