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3629Y - 仿生船 - Google Patents

仿生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3629Y
CN201313629Y CNU2008201680587U CN200820168058U CN201313629Y CN 201313629 Y CN201313629 Y CN 201313629Y CN U2008201680587 U CNU2008201680587 U CN U2008201680587U CN 200820168058 U CN200820168058 U CN 200820168058U CN 201313629 Y CN201313629 Y CN 2013136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wing arm
fulcrum
angle
limi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68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o Xizhong
Original Assignee
Tao Xizh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o Xizhong filed Critical Tao Xizhong
Priority to CNU200820168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36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36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36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的仿生船。

Description

仿生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仿生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仿生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1111503.X,发明名称为仿生船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仿生船,是由船体、鳍式桨、船足组成,即船体的侧面、尾部分别安装有五副鳍式桨;腹部安装有六根船足;船体上安装有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的转臂驱动机构与鳍式桨和船足配合,并可驱动鳍式桨和船足摆动,从而起推进作用,可使鱼形船体上岸步行。其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实用性差。
为了减少水的阻力,也有人提出仿生的船桨,将船桨形状设计成动物掌形,例如鸭掌型等,鸭子在游动时,鸭掌会在滑动和回收时进行形状调整,划动时保证与水的最大接触面,而回收时则减少与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滑动的效率,而现有的船桨不能实现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存在的缺点:不能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划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仿生船的不能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划动效率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的仿生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角度限位腔呈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为第二支点。
所述船桨分别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桨有一对或两对以上,船桨的对数可以根据船体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120°<a≤180°。
更进一步,所述的桨叶呈掌形,所述掌背朝向船体的前进方向。
再进一步,所述摆臂上端连接用于人力驱动的手摇臂。
或者是:所述摆臂上端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根据仿生学原理,例如鸭子的游动为例,在游动时,鸭掌会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形状调整,划动时保证与水的最大接触面,而回收时则减少与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划动的效率。依照上述机理,我们设计了仿生船桨,在摆臂的底部与桨叶通过第一支点可转动地连接,且桨叶的转动区域受到角度限位腔的约束,所述角度限位腔位于摆臂的下端,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角度限位腔内,所述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90°<a≤180°;
如图1所示,当摆臂回收运行到最前位置,之后就是向后划动运行,此时,a最小,以图1为例,a=120°,向后划动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划动工作角度,即a=180°,参见图2,此时桨叶达到划水时最用力的最大接触面,图3为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摆臂滑动运行到最后位置的示意图,之后就是向前回收,此时仍然是:a=180°,向前回收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桨叶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回收工作角度,即a=120°,参见图5,此时,桨叶在划水时能够减少接触面,达到省力地返回效果,图6为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能够在划动和回收时进行船桨与水的接触面调整、提高划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摆臂位于最前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摆臂开始向后划动运行的示意图;
图3是摆臂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4是摆臂位于最后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摆臂开始向前回收运行的示意图;
图6是摆臂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7是摆臂向前运动到最前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采用人力滑动的仿生船的结构图。
图9是采用动力装置的仿生船的结构图。
图10是桨叶的结构视图。
图11是桨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11,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1和船桨,所述船桨包括摆臂2和桨叶3,所述摆臂2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4上,所述第一支点4固定安装在船体1侧边,所述摆臂2下端设有角度限位腔5,在所述角度限位腔5内安装第二支点6,所述第二支点6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3,所述桨叶3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5内,角度限位腔5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2到桨叶3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
所述角度限位腔5呈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为第二支点。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120°<a≤18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范围,例如100°<a≤180°、125°<a≤180°或者120°<a≤175°等等。所述的桨叶3呈掌形,所述掌背朝向船体的前进方向。所述摆臂2上端连接用于人力驱动的手摇臂7。或者是:所述摆臂上2端与动力装置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点4和第二支点6均为销轴或者转轴。
所述船桨分别安装在船体的两侧,船桨有一对或两对以上,船桨的对数可以根据船体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1所示,当摆臂回收运行到最前位置,之后就是向后划动运行,此时,a最小,以图1为例,a=120°,向后划动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划动工作角度,即a=180°,参见图2,此时桨叶达到划水时最用力的最大接触面,图3为向后划动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摆臂划动运行到最后位置的示意图,之后就是向前回收,此时仍然是:a=180°,向前回收运行时,由于桨叶受到水的作用力,桨叶在角度限位腔中转过一个角度,即转到回收工作角度,即a=120°,参见图5,此时,桨叶在划水时能够减少接触面,达到省力地返回效果,图6为向前回收运行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Claims (6)

1、一种仿生船,包括船体和船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桨包括摆臂和桨叶,所述摆臂上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支点固定安装在船体侧边,所述摆臂下端角度限位腔,在所述角度限位腔内安装第二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上可转动地安装桨叶,所述桨叶的上端位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内,角度限位腔限定的桨叶活动范围为:依照顺时针方向,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90°<a≤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腔呈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为第二支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船桨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一对或多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从摆臂到桨叶的角度a的大小:120°<a≤1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端连接用于人力驱动的手摇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端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CNU2008201680587U 2008-11-14 2008-11-14 仿生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36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680587U CN20131362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仿生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680587U CN20131362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仿生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3629Y true CN201313629Y (zh) 2009-09-23

Family

ID=4112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6805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13629Y (zh) 2008-11-14 2008-11-14 仿生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362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314A (zh) * 2014-10-06 2018-01-02 安山動力公司 人力驱动船及其所需的人力驱动装置
CN107651127A (zh) * 2017-09-27 2018-02-02 丁浩然 一种游载式湖面垃圾收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314A (zh) * 2014-10-06 2018-01-02 安山動力公司 人力驱动船及其所需的人力驱动装置
CN107651127A (zh) * 2017-09-27 2018-02-02 丁浩然 一种游载式湖面垃圾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9881A (zh) 船舶用平板桨叶方管推进器
CN100418847C (zh) 双尾仿生尾推进器
CN202935544U (zh) 波浪驱动的机动浮标
CN201313629Y (zh) 仿生船
CN101417704B (zh) 仿生船
CN101817398A (zh) 基于连杆机构的仿蛙式水中推进机构
CN100360378C (zh) 仿生平板船舶推进器
CN203864981U (zh) 一种手脚并用的人力小船
CN100999254A (zh) 摇摇船
CN110397013A (zh) 一种湿地净化用实地操作装置
CN115503917A (zh) 舰船多摆桨驱动装置
CN101386342A (zh) 一种机械驱动橹
CN209305806U (zh) 一种用于风电运维船的全回转舵机桨
CN114134871A (zh) 一种可实现推进的摆臂收集装置
CN2910794Y (zh) 船筏推进器
RU161462U1 (ru) Плаватель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208134581U (zh) 一种水面救援装置
CN200939812Y (zh) 一种可水陆两用的多功能船
CN1312120A (zh) 鱼尾推进器
CN213912142U (zh) 一种娱乐健身装置
CN103991530A (zh) 一种人力手摇小艇
CN203864984U (zh) 一种桨叶旋转式人力船
CN201179974Y (zh) 一种机械驱动橹
CN213292661U (zh) 一种防海浪推进式塑料泳圈
CN101445153A (zh) 几种型式的划船和随动型划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