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6699Y - 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6699Y
CN201306699Y CNU2008201233367U CN200820123336U CN201306699Y CN 201306699 Y CN201306699 Y CN 201306699Y CN U2008201233367 U CNU2008201233367 U CN U2008201233367U CN 200820123336 U CN200820123336 U CN 200820123336U CN 201306699 Y CN201306699 Y CN 2013066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carriage
filter
supporting plate
heat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33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岗
陈逢胜
劳学竞
徐建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1233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66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66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66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热交换器;汽包,所述汽包包括外壳,所述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给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和出汽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回流管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和过滤器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并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与汽包之间,所述过滤器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托架、和支撑框架,其中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入口、出口和设置在其内的滤芯,所述托架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且所述托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的过滤器装置能够快速拆卸、更换滤芯和安装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器装置的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是用于回收热量的设备,例如在有色冶金领域,余热锅炉广泛地用于回收熔炼炉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
传统上,余热锅炉通常包括炉体、汽包和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将汽包内的冷却水供给到炉体,在炉体经过热交换的水和蒸汽混合物返回到汽包,蒸汽通过汽包排出用于气体用途,而返回的水循环利用。
为了避免冷却水对炉体、汽包、循环管路、循环泵等的不利影响,余热锅炉对冷却水要求比较高,在循环管路与汽包之间通常要设置过滤器对循环水进行过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需要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传统上,在更换滤芯时,都是人工将过滤器与管路拆开然后将过滤器移开,更换滤芯后再将过滤器移动到安装位置与管路相连,但是由于余热锅炉的过滤器体积和重量通常比较大,将过滤器与管路对齐非常困难,因此过滤器的拆卸和安装非常费时费力,进而导致操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滤器装置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从而提高效率的余热锅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热交换器;汽包,所述汽包包括外壳,所述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给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和出汽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回流管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和过滤器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循环泵与汽包之间,所述过滤器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托架、和支撑框架,其中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入口、出口和设置在其内的滤芯,所述托架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且所述托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位于过滤器本体的横向两侧、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分别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而它们的远端分别支撑在支撑框架上。
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为U形,且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封闭而远端敞开。
所述托架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远端附近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上并且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所述托架与所述支撑框架接触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第一光滑板。
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托架接触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光滑板对应的第二光滑板。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柱,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一侧,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另一侧;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支柱上且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第三和第四支柱上且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支撑所述托架;和多个加固板,所述多个加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至第四立柱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托架和支撑框架以防止托架与支撑框架脱离。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托架上的连接孔和支撑框架上的长孔;螺母,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螺栓的一端;和防紧套,所述防紧套位于支撑框架的长孔内并套在螺栓上,其中防紧套从支撑框架的下表面伸出预定长度。
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安装在支撑框架的横向两侧且邻近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由于过滤器装置的过滤器本体能够通过托架在支撑框架上移动,因此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只需将过滤器本体与汽包的出水管的连接断开,然后将过滤器本体移离到与汽包的出水管移开的拆卸位置,就能够将旧滤芯抽出,再将新滤芯插入,然后将过滤器本体移动到与汽包的出水管对齐的安装位置,最后用连接件将过滤器本体的入口、出口等与汽包的出水管紧固相连,因此,省时省力,提高了更换滤芯的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在托架和/或支撑框架上分别设置光滑板,能够减小移动托架时的阻力,便于移动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在过滤器本体和托架一起在支撑框架上移动时,能够防止过滤器本体和托架与支撑框架上意外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防紧套,能够防止螺栓和螺母将将托架与支撑框架紧固的过死而影响托架在支撑框架上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过滤器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支撑件,能够在托架移动到支撑框架的纵向一端时辅助支撑托架和过滤器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余热锅炉的过滤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过滤器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过滤器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I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是构成炉体的膜式壁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构成炉体的膜式壁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构成炉体的膜式壁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和
图9是构成炉体的膜式壁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下”、“远端”、“近端”、“纵向”、“横向”等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包括炉体100,汽包200,循环泵300,和过滤器装置400。
炉体100上具有用于交换烟气内的热量的热交换器。为了更好地进行热交换,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小炉体100的重量,炉体100由膜式壁构成,从而炉体100本身构成了热交换器。另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炉体100的内壁上可以设有耐火材料。
构成炉体100的膜式壁可以是膜式水冷壁。所谓膜式壁,就是由金属管(例如钢管)构成的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图6示出的示例中,膜式壁由钢管104和金属板(例如钢板)105间隔焊接而成。相邻的钢管104通过钢板105连接起来,钢管104内可以通冷却水,从而构成膜式水冷壁。在图7示出的示例中,膜式壁由钢管104直接相互焊接而成。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钢管104与金属棒120间隔焊接而成,相邻的钢管104通过金属棒120相互连接。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膜式壁是钢管104与金属板121(例如钢板)相互焊接而成的,钢管104间隔开地焊接到钢板121上,与图6所示示例不同的是,多个钢管104分别焊接到钢板121的表面上。
构成膜式壁的钢管104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循环管路,其内可以充有循环水,从而膜式壁形成为膜式水冷壁。在图5、7和8所示的示例中,钢板105,金属棒120和钢板121起到连接的作用,并增加强度,使膜式壁不易发生变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膜式壁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它由其内能够通冷却液的管构成。
当然,在炉体100上还可以设置分配联箱101和汇集联箱102,分配联箱101和汇集联箱102分别与构成膜式壁的钢管104相连,从而通过分配联箱101和汇集联箱102能够方便地集中向钢管104内供给冷却水并且将经过与高温烟气热交换后的汽水集中排出。分配联箱101和汇集联箱102可以分别为多个。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任何合适数量的分配联箱101和汇集联箱102。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炉体100包括上升段烟道112、过渡段烟道111、下降段烟道113、和对流段烟道114。上升烟道112的下端适于与冶金炉F的出烟口相连,过渡段烟道111包括上升部1110和下降部1111,上升部1110的顶端与下降部1111的顶端相连,且上升部1110的下端与上升段烟道112的顶端相连。下降段烟道113的顶端与下降部1111的下端相连。对流段烟道114大体水平设置,它的进烟口1140与下降烟道113的下端相连且对流段烟道114的出烟端形成有出烟口1140。
首先,通过上升段烟道112和过渡段烟道111的上升部1110,使得从冶金炉F内进入炉体100内的烟气中的部分灰尘能够依靠重量落下,减小了结在炉体100内壁的灰量。通过将炉体100分成上述多个段,能够延长烟气在炉体100内的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效果。
如图2-4所示,汽包200包括外壳,外壳限定一内腔,外壳上分别连接有给水管20、出水管30、回流管80和出汽管60。如图1所示,循环泵300设置在出水管20上。过滤器装400置设置在出水管30上并位于循环泵300与汽包2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给水管20、出水管30、回流管80和出汽管60这里应作广义上的理解,它们是分别连接在外壳上的给水口、出口、回流口和出汽口处的一段管,而且给水管20、出水管30、回流管80和出汽管60可以在外壳内部延伸一定的长度,而它们从外壳向外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确定
如图4所示,给水管20可以向外壳内延伸预定的长度,用于从外部水源(未示出)向外壳内供给冷却水。
出水管30设置在外壳的下部,用于将外壳内的冷却水供给到炉体100内,从而与炉体100内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出水管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图1中示出了四个出水管,根据需要,出水管30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数量。例如,出水管30可以与构成炉体100的膜式壁的钢管104的入水侧相连,或者与分配联箱101相连。
回流管80设置在外壳的上部,用于将与炉体100内的高温烟气热交换后的水和蒸汽的混合物返送到外壳内。例如,回流管80可以与构成炉体100的膜式壁的钢管104的出水侧相连,或者与汇集联箱1012相连。
出汽管60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用于将外壳内的蒸汽排出,排出的蒸汽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例如供热或发电等。
汽包200内的其他结构可以采用传统的结构,例如设置汽水分离装置等,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的过滤器装置400。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的过滤器装置400包括过滤器本体1,安装到过滤器1本体上的托架3,和支撑框架2,其中托架3沿纵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上,由此,托架3将过滤器本体1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上,即过滤器本体1相对于支撑框架2能够沿纵向方向移动。
如图2和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器本体1具有入口11和出口12。入口11处设有入口法兰,入口11通过入口法兰入与出水管30相连。出口12处设有出口法兰,出口12通过出口法兰与出水管30相连。过滤器本体1内设有用于对进入过滤器本体1内的水进行过滤的滤芯(未示出),在经过一段使用时,滤芯需要进行更换,从入口11将旧的滤芯抽出,再将新的滤芯插入过滤器本体1内。
如图2和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过滤器本体1的下端还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连接有排污管13,用于排出过滤器本体1内的污物。
托架3安装在过滤器本体1上,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到过滤器本体1上。
如图3-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托架3包括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的近端分别固定到过滤器本体1上而它们的远端从过滤器本体1向外延伸。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分别位于过滤器本体1横向(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两侧并且彼此相对。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都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并且封闭端(近端)固定到过滤器本体1上,而敞开端(远端)从过滤器本体1向外延伸出。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托架3进一步包括第两个连接板31,两个连接板31分别连接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的敞开端。更具体地,两个连接板31分别连接在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的下表面上并且邻近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的远端,从而托架3通过两个连接板31支撑在支撑框架2上。
为了增加强度,在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上方可以分别设置加强筋板4,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变形。
如图2-4所示,支撑框架2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托架3,换言之,托架3能够在支撑框架2上沿纵向方向移动,从而过滤器主体1的出口11能够移动到偏离开出水管30以便取出滤芯的拆卸位置和与出水管30对齐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支撑框架2包括四个支柱21,和两个支撑板22。其中两个支柱21位于过滤器主体1的横向一侧(例如图3中的左侧,图4中的上侧),另两个支柱21位于过滤器主体1的横向另一侧(例如图3中的右侧,图4中的下侧)。
如图2-4所示,一个支撑板22连接在过滤器本体1左侧的两个支柱21的上端,另一个支撑板22连接在过滤器本体1右侧的两个支柱22的上端,两个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纵向方向,托架3支撑在两个支撑板22上。可选地,支撑板22也可以连接在支柱21的中间位置,例如,接近顶端的位置,当然,两个支撑板22高度相等且彼此平行。更具体而言,分别连接在托架3的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远端附近的下表面上的两个连接板31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2接触,由此托架3通过两个连接板31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的支撑板22上,从而将过滤器本体1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上。
如图2-4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支撑框架2还包括多个加固板24,25,26。加固板24,25,26分别连接在四个支柱21之间,用于增加整个支撑框架2的强度。
例如,两个加固板24沿纵向方向分别连接在位于过滤器主体1横向一侧的两个支柱21和位于过滤器本体1横向另一侧的两个支柱21之间并且邻近支柱21的上端。两个加固板25沿纵向方向分别连接在位于过滤器主体1横向一侧的两个支柱21和位于过滤器主体1横向另一侧的两个支柱21之间并且邻近支柱21的下端。两个加固板26沿横向方向分别连接在两对支柱21之间并且邻近支柱21的下端。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加固板也可以倾斜地连接在支柱21之间,只要能够起到增强支撑框架2的强度并且不妨碍托架3和过滤器本体1在支撑框架2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四个立柱21的下端固定在地基6上。例如,在浇注混凝土地基6时,预埋上安装螺栓,四个立柱21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到地基6上。
如图2-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便于过滤器本体1和托架3在支撑框架2上滑动,在托架3的连接板31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第一光滑板23b,且在支撑框架2的支撑板22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第二光滑板23a,从而托架3通过第一光滑板23b与支撑框架2的第二光滑板23a接触并且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框架2上。第一光滑板23b和第二光滑板23a例如可以为不锈钢板,从而减小了托架3在支撑框架2上滑动时的阻力,使得操作更加省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滑板23b和第二光滑板23a不必须同时设置,例如,可选择地设置其中一个。
如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过滤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支撑框架2和托架3,防止托架3与支撑框架2意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例如包括螺栓8、螺母9,和防紧套7,托架3和支撑框架2上分别形成有供螺栓8穿过的连接孔10b和长孔10a。螺栓8穿过连接孔10b和10a且螺母9拧在螺栓8从支撑板22下表面伸出的一端,以便将托架3与支撑框架2相连。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框架2上的长孔10a形成为沿纵向方向延长,从而当托架3和过滤器本体1一起在支撑框架2上移动时,无需拆开螺栓8和螺母9。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过滤器本体1处于安装位置(即过滤器本体1的入口11和出口12分别与出水管30对齐的位置时,可以将螺母9拧紧,当需要移动过滤器本体1时,可以稍微松开螺母9,但是无需将螺母9拧下来,避免螺母9和螺栓8的丢失,而且减少了拆卸和安装螺母9和螺栓8的操作。
如图5所示,防紧套7位于支撑框架2的长孔10a内且套在螺栓8上,并且从支撑板22的下表面伸出预定的长度,例如大约0.1-0.15毫米,当然,此时长孔10a的宽度要大于连接孔10b的直径,而防紧套7的外径小于长孔10a的宽度但大于连接孔10b的直径。由此,防紧套7能够防止螺栓8和螺母9将托架3和支撑框架2紧固的过死,使得托架3在支撑框架2上滑动顺畅。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当支撑板22上安装有第二滑动板23a,第一托板3a/第二托板3b的下表面安装有连接板31且连接板31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光滑板23b时,防紧套7穿过支撑板22,第二滑动板23a和第一光滑板23b。当然,第二滑动板23a也形成有与长孔10a对应的长孔。而第一光滑板23b上形成的连接孔的直径应大于连接孔10b的直径和防紧套7的外径,例如可以等于长孔10a的宽度。
例如,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防紧套7的高度稍微大于支撑板22的下表面与第一托板3a或第二托板3b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当用螺栓8和螺母9连接托架3和支撑框架2时,由于防紧套7的高度稍微大于支撑板22的下表面与第一托板3a/第二托板3b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防紧套7从支撑板22的下表面伸出大约0.1-0.15毫米的距离,由此防止了螺栓8和螺母9将托架3与支撑框架2紧死而不能相对移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支撑框架2的支撑表面例如可以是支撑板22的上表面,当支撑板22的上面安装第二滑动板23a时,支撑框架2的支撑表面为第二滑动板23a的上表面。
如图2,3和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装置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撑件14,辅助支撑件14安装在支撑框架2的横向两侧并邻近支撑框架2的纵向一端。当过滤器本体1处于安装位置时,托架3的第一托板3a和第二托板3b的远端分别支撑在辅助支撑件14上,由此对托架3和过滤器本体1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辅助支撑件14例如可以为角钢。此外,辅助支撑件14也可以对托架3起到止挡的作用。
下面参考附图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器装置的操作。
如图2所示,在正常的使用中,过滤器本体1通过托架3处于邻近支撑框架2的纵向一端的安装位置。当需要更换过滤器本体1内的滤芯时,拆开过滤器本体1的入口11和出口12分别与出水管30的连接,通过相互接触的第一光滑板23b与第二光滑板23a,相对于支撑框架2移动托架3和过滤器本体1,例如在图2中向左移动到入口11与出水管30移开的拆卸位置,然后从入口11抽出旧的滤芯,插入新的滤芯。接着,将托架3和过滤器本体1在图2中向右移动到入口11和出口12与出水管30对齐的安装位置,并且通过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将入口11和出口12与出水管30连接,由此完成了滤芯的更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没有设置防紧套7时,在安装位置,如果螺母9拧的较紧,在移动托架3之前,可以稍微松开螺母9,再移动托架3,更换滤芯之后,将托架3移动到安装位置,再拧紧螺母9。如果设置了防紧套7,托架3与支撑框架2之间连接较松,因此可以直接移动托架3,无需松开螺母9,当然,为了移动的更加顺畅,也可以将螺母9如上述一样稍微松开,最后再拧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器装置,通过移动过滤器本体1,能够容易地更换滤芯,并且不需要人工扳动过滤器本体,省时省力,并且过滤器本体1与出水管30的对齐容易,操作简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热交换器;
汽包,所述汽包包括外壳,所述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给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和出汽管,且所述出水管和回流管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和
过滤器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并位于所述循环泵与汽包之间,所述过滤器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托架、和支撑框架,其中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入口、出口和设置在其内的滤芯,所述托架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且所述托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位于过滤器本体的横向两侧、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分别安装到过滤器本体上而它们的远端分别支撑在支撑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为U形,且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近端封闭而远端敞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远端附近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托板的下表面上并且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与所述支撑框架接触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第一光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托架接触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第一光滑板对应的第二光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第一至第四支柱,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一侧,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柱位于过滤器主体的横向另一侧;
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支柱上且第二支撑板安装在第三和第四支柱上且第一和第二支撑板支撑所述托架;和
多个加固板,所述多个加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至第四立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托架和支撑框架以防止托架与支撑框架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托架上的连接孔和支撑框架上的长孔;
螺母,所述螺母配合在所述螺栓的一端;和
防紧套,所述防紧套位于支撑框架的长孔内并套在螺栓上,其中防紧套从支撑框架的下表面伸出预定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安装在支撑框架的横向两侧且邻近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一端。
CNU2008201233367U 2008-10-29 2008-10-29 余热锅炉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66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33367U CN201306699Y (zh) 2008-10-29 2008-10-29 余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33367U CN201306699Y (zh) 2008-10-29 2008-10-29 余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6699Y true CN201306699Y (zh) 2009-09-09

Family

ID=4109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333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6699Y (zh) 2008-10-29 2008-10-29 余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669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1910B (zh) * 2008-10-29 2011-07-2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1910B (zh) * 2008-10-29 2011-07-2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余热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1706B (zh) 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
CN201028469Y (zh) W型全自然循环硫铁矿余热锅炉
CN101476015B (zh) Aod转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306699Y (zh) 余热锅炉
CN101451703A (zh) 余热锅炉及其炉体
CN201262387Y (zh) 一种立式余热锅炉
CN101105287A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炉膛屏式受热面布置方法
CN201283247Y (zh) 过滤器装置
CN101761910B (zh) 余热锅炉
CN104180359B (zh) 大吨位的亚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CN101451705B (zh) 余热锅炉
CN101757813B (zh) 过滤器装置
CN101761908B (zh) 一种余热锅炉
CN201103886Y (zh) 余热锅炉
CN201103887Y (zh) 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
CN207386534U (zh) 全自动铸焊机
CN206430186U (zh) 一种余热锅炉炉口水冷壁
WO2021227521A1 (zh) 一种煤气洗净装置及煤气系统
CN101761909B (zh) 余热锅炉
CN114014400A (zh) 高焓值连排废水回收净化调质系统及方法
EP1553192A2 (de)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Injektoren in einem Schmelzofen
CN201285222Y (zh) 冶金炉
CN201285025Y (zh) 一种余热锅炉
CN107158736A (zh) 一种节能减压化工精馏装置
CN105783534B (zh) 立式转炉余热锅炉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