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7190Y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97190Y
CN201297190Y CNU2008202025234U CN200820202523U CN201297190Y CN 201297190 Y CN201297190 Y CN 201297190Y CN U2008202025234 U CNU2008202025234 U CN U2008202025234U CN 200820202523 U CN200820202523 U CN 200820202523U CN 201297190 Y CN201297190 Y CN 2012971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il
valve rocker
camshaft
cylind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2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治
薛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IANYI ME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IANYI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IANYI ME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IANYI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02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971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971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971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缸头盖外壁设波浪形散热片,内壁设油道;缸头的排气口旁设一散热通孔通向火花塞安装孔上方;右箱上开设一喷油孔指向活塞内腔的顶部;主动链轮装在左曲柄轴,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通过主动链轮带动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传动;凸轮轴置于缸头上,以凸轮轴盖固定,凸轮轴盖上设一油孔对应缸头盖内壁油道口,止动板装于凸轮轴盖,并通过进、排气门摇臂轴固定;于气缸的右箱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开一道油槽通向右螺栓孔,油槽对正右箱的油孔;凸轮轴盖的右螺栓孔内,开一油孔贯通凸轮轴盖右螺栓孔与凸轮轴盖的凸轮轴结合面。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散热、润滑、传动等得到合理改善,故具有动力性强、振动小、噪音小、省油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发动机根据其配气结构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下置凸轮顶杆式摩托车发动机,即行业熟称的CG摩托车发动机。CG摩托车发动机从问世到现在已有六、七十年历史,是一种早期的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占市场相当比例,其主要优势为产品产量大,零部件供应链充足,且作为一款非常成熟的机型,其变速机构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但是该款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差,噪音大,振动大,油耗高等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人们。
第二种,顶置凸轮链条式摩托车发动机,即行业熟称的CB摩托车发动机。CB摩托车发动机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为克服CG摩托车发动机的缺陷而研制出的机型,与CG摩托车发动机相比,其优势为噪音小,结构简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速性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其功率、扭矩等性能并没有明显提高,振动和油耗也没有减小。并且由于装在缸头上的凸轮等配气零部件的润滑和散热系统不充分,导致该机型压缩比偏低,且常有凸轮轴烧死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CG、CB摩托车发动机优势结构为基础,动力性强、振动小、噪音小、省油的摩托车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缸头盖、缸头、气缸、右箱、凸轮轴盖、进气门摇臂、排气门摇臂、进气门摇臂轴、排气门摇臂轴、止动板、凸轮、单向器、从动链轮、链条、主动链轮、活塞、连杆、曲轴;发动机外壳自上而下装配结构包括缸头盖、缸头、气缸、右箱;发动机内部装配有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和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包括从动链轮、凸轮轴、链条、主动链轮,从动链轮装在凸轮轴上,链条分别与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啮合;曲轴连杆活塞机构包括曲轴、连杆、活塞,曲轴通曲柄销与连杆大头连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连接;此外,缸头盖外壁设有波浪形散热片,内壁设有油道;缸头的排气口旁设一散热通孔通向火花塞安装孔上方;右箱上开设一喷油孔指向活塞内腔的顶部;主动链轮装在曲轴左曲柄轴上,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通过主动链轮带动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传动;凸轮轴置于缸头上,并用凸轮轴盖固定,凸轮轴盖上设一油孔对应缸头盖内壁油道口,进、排气门摇臂通过进、排气门摇臂轴分别固定于凸轮轴盖的进、排气门摇臂轴孔内,止动板安装于凸轮轴盖上,并通过进、排气门摇臂轴固定,进、排气门摇臂分别与凸轮轴上的进、排气凸轮接触;于气缸的右箱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开一道油槽通向右螺栓孔,油槽对正右箱的油孔;与气缸右螺栓孔对应的凸轮轴盖的右螺栓孔内,开一凸轮轴油孔贯通凸轮轴盖右螺栓孔与凸轮轴盖的凸轮轴结合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计是缸头盖外壁散热片之间的通槽开口对正装配方向的迎风面;缸头盖内壁油道上设有分别指向进、排气门摇臂及单向器的喷油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计为:缸头的排气口旁散热通孔内设有散热片,该散热片之间设有散热通槽。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设计为:右箱的喷油孔通过一油道与右箱的主油道贯通,气缸缸套上开一让位槽以方便机油从右箱喷油孔喷向活塞内腔的顶部。
另外连杆两孔中心距以及曲轴偏心距根据不同缸径的匹配如下表:
Figure Y200820202523D00051
此外,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的活塞内腔顶部设有凸起网纹,活塞销孔两旁开有减重孔,且减重孔周围有凸起网纹,活塞的活塞环槽内有过油孔。
并从发动机凸轮轴盖的油孔内分别开有通向进气门摇臂孔的螺栓孔内的第一过油孔,贯通排气门摇臂的第二过油孔。
前述的排气门摇臂轴上设有螺旋形等形状油槽。
前述的凸轮轴上靠近进气凸轮处安装有单向器,凸轮轴上设一油孔贯通凸轮轴的单向器接触面及其中心油道,单向器内安装有弹簧、滚柱。
前述的止动板组件的一凸起角与单向器外圆限位凸台接触,单向限位。
此外,曲轴左曲柄的曲柄销孔周围设有椭圆形凸台。
上述方案是在现有CG摩托车发动机和CB摩托车发动机结构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后改进而成。发动机工作时,燃烧爆发出的动力带动曲轴运动,曲轴分成两路动力传递:
第一路动力传递,活塞组件→连杆→曲轴→离合器→主轴组件→副轴组件,活塞组件在气缸缸套内作上、下往复运动。由于曲轴的曲柄销孔周边设有椭圆形凸台,曲轴质量增加,曲轴偏心距与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作为重新匹配,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增大,活塞的压缩比增大,燃油燃烧充分,油耗降低;同时,活塞的销孔两边开有减重孔,活塞质量减小,活塞组件的往复惯性力减小,增大了曲轴的有效输出扭矩,增加了中、低速扭距,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右曲轴箱上设有指向活塞内腔顶部的喷油孔,右曲轴箱油道的机油可以直接喷向活塞内腔的顶部,从而对活塞顶部进行冷淋,而活塞内腔顶部的网纹凸起增大了活塞的冷淋散热面积。同时,减重孔及其周围的网纹凸起,同样增大了活塞的散热途径和散热面积。另外,喷入活塞内腔顶部的部分机油还可通过活塞的环槽内的过油孔到达活塞的外部,从而润滑活塞及活塞环与气缸缸套内壁,减小了活塞与活塞环、活塞环与气缸内壁的摩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活塞的可靠性,减小了活塞组件拉缸或敲缸现象的发生。
第二路动力传递,曲轴→链轮主动齿轮→链条→链轮从动齿轮→顶置凸轮→气门摇臂→气门摇臂调节螺栓→气门,从曲轴传给链轮主动齿轮的动力完全传递给了链条驱动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带动凸轮使动力传给气门摇臂,巧妙地通过减少传动链来提高传动效率,节省了能源的消耗。凸轮上单向器与安装在凸轮轴盖上的止动板配合,保证凸轮轴组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单向运动。与此同时,链条在高速运转中将箱体中的部分机油甩向缸头顶部的配气机构,对其起着润滑和冷淋作用,加之从右箱油道流经气缸左螺栓孔、缸头左螺栓孔,与之对应的凸轮轴盖左螺栓孔,凸轮轴盖油道,直至缸头盖内壁油孔的机油,通过多个喷油孔喷向进、排气门摇臂,凸轮轴等,进一步冷淋了配气机构。另外,从凸轮轴盖油道流经油道到排气门摇臂轴孔内的机油,在排气门摇臂轴的螺旋形油槽中循环流动,对温度偏高的排气门摇臂进行了有效的降温。
此外,通过上述方案,在气缸的右箱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开一道油槽通向右螺栓孔,同时该油槽与右箱油孔对正,润滑机油从右箱的油孔喷到油槽内,分成两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
第一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气缸左螺栓孔-->缸头左螺栓孔-->凸轮轴盖左螺栓孔-->凸轮轴盖油道-->缸头盖内壁油道口-->缸头盖油道-->缸头盖喷油口(指向进气门摇臂的喷油口、指向单向器及凸轮工作面的喷油口、指向排气门摇臂的喷油口),有效的润滑了缸头上部的配气零部件,减少了摇臂轴,进、排气摇臂与凸轮工作面的磨损以及气门杆顶部的磨损。
第二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气缸右螺栓孔-->缸头右螺栓孔-->凸轮轴盖右螺栓孔-->凸轮轴第二过油孔(喷向缸头的凸轮轴底座的凸轮室内),使缸头的凸轮轴底座的凸轮室内形成油池,保证凸轮、传动轴承、气门驱动副等得到充分的机油润滑。
故此方案有效保证了发动机配气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迎风面的视图。
图3是图2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动机缸头盖主油道截面图。
图6是发动机缸头盖指向排气门摇臂的喷油口油道截面图。
图7是发动机缸头局部剖视图。
图8是发动机缸头散热通孔33截面图。
图9是发动机气缸仰视图。
图10是凸轮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E-E剖视图。
图13是发动机凸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单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止动板放大图。
图17是凸轮轴组件于凸轮轴盖的装配图。
图18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仰视图。
图20是发动机曲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曲轴左曲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A-A向局部剖视图。
图23是发动机第一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1。
图24是发动机第一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2。
图25是发动机第二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如图1-24示,包括缸头盖4、缸头3、气缸2、右箱1、凸轮轴盖9、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进气门摇臂轴、排气门摇臂轴754、止动板91、进气凸轮76、排气凸轮77、单向器75、从动链轮79、链条10、主动链轮51、活塞6、连杆53、曲轴5;发动机外壳自上而下装配结构包括缸头盖4、缸头3、气缸2、右箱1;发动机内部装配有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和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包括从动链轮79、凸轮轴71、链条10、主动链轮51,从动链轮79装在凸轮轴71上,链条10分别与从动链轮79和主动链轮51啮合;曲轴连杆活塞机构包括曲轴5、连杆53、活塞6,曲轴通曲柄销与连杆53大头连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53小头连接;主动链轮51装在曲轴5左曲柄轴上,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通过主动链轮51带动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传动;凸轮轴71置于缸头3上,并用凸轮轴盖9固定。
此外,如图1示,右箱1上开设一喷油孔11指向活塞6内腔的顶部,喷油孔11通过一油道与右箱的主油道贯通,气缸缸套21上开一让位槽以方便机油从右箱喷油孔11喷向活塞内腔的顶部。
如图2、3示,缸头盖4外壁设有波浪形散热片41,散热片之间的通槽开口对正装配方向的迎风面。
如图4、5、6所示,缸头盖4内壁设有油道,该油道上设有指向进气门摇臂82的喷油口44、指向排气门摇臂81的喷油口45、指向单向器75及凸轮工作面的喷油口43;连通缸头盖4油道还设有与凸轮轴盖油孔94连通的缸头盖4内壁油道口42。
如图7、8示,缸头3的排气口31旁设一散热通孔33通向火花塞安装孔32上方;所述散热通孔33内设有散热片34,该散热片34之间设有散热通槽。
如图9示,于气缸2的右箱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041开一道油槽05通向右螺栓孔042。
如图10、11、12示,凸轮轴盖9上设一油孔94对应缸头盖4内壁油道口42,从油孔94内分别开有通向进气门摇臂孔的螺栓孔内的第一过油孔92,贯通排气门摇臂81的第二过油孔93。
如图13、14、15、16示,止动板91安装于凸轮轴盖9上,并通过进、排气门摇臂轴固定,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分别与凸轮轴71上的进气凸轮76、排气凸轮77接触。凸轮轴71上靠近进气凸轮76处安装有单向器75,凸轮轴71上设一油孔贯通凸轮轴71的单向器75接触面及其中心油道,单向器75内安装有弹簧752、滚柱753;止动板91的一凸起角与单向器75外圆限位凸台751接触,起到单向限位的作用。
如图17所示,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通过进气门摇臂轴、排气门摇臂轴分别固定于凸轮轴盖9的进气门摇臂轴孔95、排气门摇臂轴孔96内。
如图18、19示,所述活塞6内腔顶部设有凸起网纹63,活塞销孔两旁开有减重孔62,且减重孔62周围有凸起网纹64,活塞的活塞环槽内有过油孔61。
如图20、21、22示,连杆53两孔中心距001以及曲轴5偏心距002根据不同缸径的匹配选取不同的尺寸,本实施例选取缸径56.65mm,曲轴5偏心距24.9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105.5mm。所述曲轴左曲柄如图21、22示,于左曲柄52的曲柄销孔55周围设有椭圆形凸台54。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工作时,如图9,在气缸2的右箱1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041开一道油槽05通向右螺栓孔042,同时该油槽05与右箱油孔对正,润滑机油从右箱的油孔喷到油槽内,分成两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
第一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如图23、24所示:气缸左螺栓孔041-->缸头左螺栓孔061-->凸轮轴盖左螺栓孔071-->凸轮轴盖油道08-->缸头盖内壁油道口42-->缸头盖油道010-->缸头盖喷油口(指向进气门摇臂的喷油口44、指向单向器75及凸轮工作面的喷油口43、指向排气门摇臂的喷油口45),有效的润滑了缸头上部的配气零部件,减少了摇臂轴,进、排气摇臂与凸轮工作面的磨损以及气门杆顶部的磨损。
第二条机油流向的喷油线路如图25所示:气缸右螺栓孔042-->缸头右螺栓孔062-->凸轮轴盖右螺栓孔072-->凸轮轴的第二过油孔93(喷向缸头的凸轮轴底座的凸轮室内),使缸头的凸轮轴底座的凸轮室内形成油池,保证凸轮、传动轴承、气门驱动副等得到充分的机油润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外壳自上而下装配结构包括缸头盖(4)、缸头(3)、气缸(2)、右箱(1);发动机内部装配有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和曲轴连杆活塞机构,顶置凸轮链条式配气结构包括从动链轮(79)、凸轮轴(71)、链条(10)、主动链轮(51),曲轴连杆活塞机构包括曲轴(5)、连杆(53)、活塞(6),曲轴通曲柄销与连杆(53)大头连接,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53)小头连接;发动机内部还包括有凸轮轴盖(9)、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进气门摇臂轴、排气门摇臂轴(754)、止动板(91)、进气凸轮(76)、排气凸轮(77)、单向器(75),其特征在于:主动链轮(51)装在曲轴(5)左曲柄轴上,从动链轮(79)装在凸轮轴(71)上,链条(10)分别与从动链轮(79)和主动链轮(51)啮合;缸头盖(4)外壁设有波浪形散热片(41),内壁设有油道;缸头(3)的排气口(31)旁设一散热通孔(33)通向火花塞安装孔(32)上方;右箱(1)上开设一喷油孔(11)指向活塞(6)内腔的顶部;凸轮轴(71)置于缸头(3)上,并用凸轮轴盖(9)固定,凸轮轴盖(9)上设一油孔(94)对应缸头盖(4)内壁油道口,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通过进气门摇臂轴、排气门摇臂轴分别固定于凸轮轴盖(9)的进气门摇臂轴孔(95)、排气门摇臂轴孔(96)内,止动板(91)安装于凸轮轴盖(9)上,并通过进、排气门摇臂轴固定,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分别与凸轮轴(71)上的进气凸轮(76)、排气凸轮(77)接触;于气缸(2)的右箱结合面上,从左螺栓孔(041)开一道油槽(05)通向右螺栓孔(042),油槽(05)对正右箱的油孔;凸轮轴盖(9)上设一油孔(94)对应缸头盖(4)内壁油道口(42),从油孔(94)内分别开有通向进气门摇臂孔的螺栓孔内的第一过油孔(92),贯通排气门摇臂(81)的第二过油孔(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头盖(4)外壁散热片(41)之间的通槽开口对正装配方向的迎风面;缸头盖(4)内壁油道上设有分别指向进气门摇臂(82)、排气门摇臂(81)及单向器(75)的喷油口(44,45,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头(3)的排气口(31)旁散热通孔(33)内设有散热片(34),该散热片(34)之间设有散热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箱(1)的喷油孔(11)通过一油道与右箱的主油道贯通,气缸缸套(21)上开有使机油从右箱喷油孔(11)喷向活塞内腔顶部的让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内径为56.65mm-56.5mm时,曲轴(5)偏心距为24.9±1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为105.5±2mm;或者气缸(2)内径为56.65mm-56.5mm时,曲轴(5)偏心距为28.1±1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为101.5±2mm;或者气缸(2)内径为62.15mm-62mm时,曲轴(5)偏心距为24.9±1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105.5±2mm;或者气缸(2)内径为62.15mm-62mm时,曲轴(5)偏心距为28.1±1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为101.5±2mm;或者气缸(2)内径为63.65mm-63.5mm时,曲轴(5)偏心距为31.1±1mm、连杆(53)两孔中心距为105.5±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活塞(6)内腔顶部设有凸起网纹(63),活塞销孔两旁开有减重孔(62),减重孔(62)周围设有凸起网纹(64),活塞(6)的活塞环槽内有过油孔(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从发动机凸轮轴盖(9)的油孔(94)内分别开有通向进气门摇臂孔的螺栓孔内的第一过油孔(92),贯通排气门摇臂(81)的第二过油孔(9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71)上靠近进气凸轮(76)处安装有单向器(75),凸轮轴(71)上设一油孔贯通凸轮轴(71)的单向器(75)接触面及其中心油道,单向器(75)内安装有弹簧(752)、滚柱(7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板(91)的一凸起角与单向器(75)外圆限位凸台(751)接触。
CNU2008202025234U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71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25234U CN201297190Y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25234U CN201297190Y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97190Y true CN201297190Y (zh) 2009-08-26

Family

ID=4104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252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7190Y (zh) 2008-10-27 2008-10-2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97190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3776A (zh) * 2011-08-22 2013-03-06 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 发动机凸轮配气机构
CN108894886A (zh) * 2018-08-14 2018-11-27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气缸头和冷却系统
CN109209549A (zh) * 2018-10-24 2019-01-15 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门座冷却油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
CN108894886B (zh) * 2018-08-14 2024-05-14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气缸头和冷却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3776A (zh) * 2011-08-22 2013-03-06 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 发动机凸轮配气机构
CN108894886A (zh) * 2018-08-14 2018-11-27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气缸头和冷却系统
CN108894886B (zh) * 2018-08-14 2024-05-14 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及其气缸头和冷却系统
CN109209549A (zh) * 2018-10-24 2019-01-15 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气门座冷却油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209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US7814879B2 (en) Monolithic block and valve train for a four-stroke engine
US7243632B2 (en) Small four-stroke gasoline engine with oil mist lubrication
CN204827655U (zh) 行星轮系发动机传动机构
CN201297191Y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CN200975266Y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201297190Y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CN103821612B (zh) 一种磁力传动发动机能量传递系统
CN201297188Y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CN2911205Y (zh) 旋转活塞式内燃机
CN104832281B (zh) 优化的节能内燃机
CN104100370B (zh) 一种带平衡轴装置的立式单缸柴油机
US20090320791A1 (en) Four-Stroke Engine
CN2413031Y (zh) 节能复合式柴汽油内燃机
CN208669427U (zh) 一种活塞式切线驱动直轴内燃发动机
CN102844524B (zh) 发动机
CN203822459U (zh) 一种磁力传动发动机能量传递系统
CN101526028A (zh) 垂直气缸活塞式内燃机
CN105317546A (zh) 一种柴油机耐爆压结构
CN20770123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整体式活塞
CN20767345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活塞
CN2076734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带有容积腔的空心活塞
CN212154977U (zh) 一种混合燃油四冲程发动机
CN206668405U (zh) 一种二冲程内燃机
CN201129240Y (zh) 一种带降温油路的发动机右曲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