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3390Y -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93390Y
CN201293390Y CNU2008200943405U CN200820094340U CN201293390Y CN 201293390 Y CN201293390 Y CN 201293390Y CN U2008200943405 U CNU2008200943405 U CN U2008200943405U CN 200820094340 U CN200820094340 U CN 200820094340U CN 201293390 Y CN201293390 Y CN 2012933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eater
water
water heater
apo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43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943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933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933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933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包括:热水器、散热器及连接热水器与散热器的两个防电墙;所述两个防电墙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与第二绝缘管,第一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上端的出口与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下端的进口与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所述散热器为弯折式设计,弯折后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热水器及防电墙置于该收容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以水为传热介质,采用弯折的散热器并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可用于放置以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的热水器及采用弯折的耐高温绝缘管的防电墙,其整体结构紧凑可靠,能够有效节约空间,且,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设于散热器的两端,热循环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半导体加热并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暖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的电暖器,即电热油汀;另一种是发热元件直接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暖器,如空调、电暖风机等。电热油汀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因导热油的导热性能差,将电暖器中的油加热到工作温度,需要较长时间,消耗较多电能;且油的粘度大、循环慢,热效率低,因此具有升温速度慢,散热效果差等缺点。空调、电暖风机等虽然具有升温速度快等优点,但产生的热风在室内的分散不均匀,且干燥的热风直接吹向人体,让人有一种不适感。
我国北方传统的以水为传热介质,以金属暖气片为散热器的供暖系统与以上两种电暖器与相比,在舒适度和使用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点,但北方传统的电暖器的采用集中供暖系统,具有大量管道工程,耗费大量人工和材料,热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损失大量的热能,且不适合单独的住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此前设计了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0,如图1所示,包括热水器2’、散热器6’及连接热水器2’与散热器6’的两个防电墙3’,该两个防电墙3’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32’与第二绝缘管36’,第一绝缘管32’连接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与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第二绝缘管36’连接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与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孔66’;所述散热器6’包括散热器本体6及设于散热器本体6顶部的盖体61;散热器本体6包括数个散热单元62,散热单元62的两侧设有散热片69;盖体61内设水箱612,与散热器6内设的上通道67相连通,盖体61上还可安装有一排气阀7。该半导体水暖电暖器以水为传热介质,以传统的金属暖气片为散热器,采用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并采用独特的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给散热器提供独立的加热系统,使水在散热器与加热系统间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具有与传统供暖系统相同的供暖效果和舒适度,并省去集中供暖系统所耗费的大量管道工程,节省了热水在生产和管道输送过程中所损失的大量热能。然而,这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室内占用空间相对较大,且,因防电墙防漏电的需要,其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为节省外部空间的占用,在本方案中,发明人采用将部分防电墙置于散热器内部,但这种安装方式相对麻烦,另外,热水器的出口、进口与散热器的连接位于同一侧,水的循环效果不够好,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进一步对该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采用弯折的散热器,且,弯折的散热器于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可用于存放热水器及防电墙,从而能够有效节约空间,并且热循环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包括:热水器、散热器及连接热水器与散热器的两个防电墙;所述两个防电墙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与第二绝缘管,第一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上端的出口与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下端的进口与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所述散热器为弯折式设计,弯折后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热水器及防电墙置于该收容空间内。
所述散热器包括数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的两侧设有散热片,其内设有竖直通道,在散热单元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连通的上、下通道。
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设于散热器的两端,其中,散热器的进水孔位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的上部,出水孔则位于最外侧的另一散热单元的下部,出水孔与下通道连成一弯折通道,进水孔与上通道连成另一弯折通道。
所述防电墙采用绝缘弯折管,该第一绝缘管自热水器上端的出口弯折连接至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自热水器下端的进口弯折连接至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
所述散热器弯折后呈中空的圆柱体状或正多边体状,形成一圆柱体状或正多边体状的收容空间。
所述热水器包括本体及收容于本体内的加热器,本体内设加热腔,加热腔与进口与出口连通,加热器设置于加热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散热器的弯折式设计可有效缩短散热器的长度方向所占用空间,并可于其中部形成收容空间以收容防电墙及热水器,进一步节省占地空间;
二、热水器收容于散热器的收容空间内,有效的节省热水器占地空间的同时其与散热器连接更为安全、稳定;
三、设置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使得电暖器安全可靠,且,该绝缘管采用弯折式设计,并收容于散热器的收容空间内,节省放置空间的同时其安装更为方便安全;
四、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位于两个最外侧的散热单元的上部及下部,使得热水器流入散热器的热水的循环效果更佳。
五、以水作为传热媒介,提高了热效率,且,热水器中所采用的加热器为半导体加热器,是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加热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水为传热介质,采用弯折的散热器并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可用于放置以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的热水器及采用弯折的耐高温绝缘管的防电墙,从而能够有效节约空间,其整体结构安全可靠,并能有效节约占地面积,且,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设于散热器的两端,热循环效果更好。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示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沿3-3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热水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2的热水器的加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包括热水器2、散热器6及连接热水器2与散热器6的两个防电墙3。
参阅图3及图5,所述防电墙3为耐高温绝缘管,第一绝缘管32连接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与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第二绝缘管36连接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与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孔66。
参阅图4,散热器6包括数个散热单元62,散热单元62的两侧设有散热片69,其内设有竖直通道64,其上端设有一进水通道610,在散热单元62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64连通的上、下通道67、68。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与现有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0的不同之处在于,散热器6与现有散热器6’有所不同,首先,现有的散热器6’整体呈平板式设计,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6为弯折式设计,弯折后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63,以容纳热水器2及防电墙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6弯折后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当然,也可以弯折后呈正三边体状或圆柱体状,考虑到工艺和加工性,优选长方体状;散热器6的弯折式设计可有效缩短散热器6的长度方向所占用空间。
其次,现有散热器6’的进水孔65’与出水孔66’同时设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62的上部与下部,出水孔66’与下通道68排成一条线,而进水孔65’与上通道67排成一条线;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6的进水孔65与出水孔66分别设于散热器6的两端,其中,进水孔65位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62的上部,而出水孔66则位于最外侧的另一散热单元62的下部,出水孔66与下通道68连成一弯折通道,进水孔65与上通道67连成另一弯折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孔66与下通道68连成一长方形通道,进水孔65与上通道67连成另一长方形通道,由于进水孔65和出水孔66分别位于散热器6的两端,使得从热水器2流入散热器6的热水的循环效果更佳。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6也可同现有散热器6’,设置一位于散热器6’顶部的盖体61(如图1所示),该盖体61内设水箱612,通过进水管道610与散热器6’内设的上通道67相连通,盖体61上还可安装有一排气阀7。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盖体(未图示)的形状需要根据散热器6的具体形状制作。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与现有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0的又一不同之处在于,防电墙3的形状与安装方式与现有的防电墙3’不同,防电墙的作用在于利用液体自身电阻降低防电墙进出口处液体的电压,并减低液体与散热器相连时,流经散热器的电流,因而对防电墙的长度有所要求。现有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的防电墙3’采用绝缘直管,并设于散热器6’的一侧同时与热水器2相连接,因而在外部空间较小,作为防电墙3’的绝缘直管在外部空间无法完全安装时,只能将部分绝缘管装入散热器6’内,安装较为麻烦。而本实用新型的防电墙3因收容于散热器6中部的收容空间63中,采用绝缘弯折管,以满足防电墙3的长度要求,该第一绝缘管32自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弯折连接至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第二绝缘管36自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弯折连接至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孔66,无需部分装入散热器6内;采用绝缘弯折管设计并收容于散热器6形成的收容空间内61,使得防电墙3安装更为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与现有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0的再一不同之处在于,热水器2’的设置位置不同,现有的热水器2’设于散热器6的一侧,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2收容于散热器6的收容空间63内,因而有效的节省了热水器2的占地空间,同时,因为热水器2置于散热器6的收容空间63内,有利于其与散热器6连接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如图5所示,所述热水器2包括本体20及收容于本体20内的加热器4,本体20由绝缘塑料注塑成型,出口23设于本体20的上端处,进口21设于本体20的下端处,本体20内设加热腔22,加热腔22与进口21与出口23连通,加热器4设于加热腔22内。当加热器4装入加热腔22时,其与加热腔22之间留有间隙以便于水流通,加热器4可对加热腔22内的水进行加热。
参阅图6,加热器4包括发热体40及设于发热体40四周边缘的绝缘体41。发热体40包括两片金属电极板42及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44,该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44彼此间隔设置于两电极板42之间且与电极板42电性连接,半导体陶瓷发热片44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金属电极板42可以是铜制的,以冲压方式制成片状,其一端延伸设有接线端43,在接线端43上设连接孔432,用于连接电源导线(未图示)。每一电极板42设有加热区45,其暴露设置且为绝缘体41所包围,即绝缘体41密封后的发热体40于金属电极板42表面留有一定面积的未覆盖区域形成加热区45,以利于高效散热,绝缘体41由陶瓷制成,还可由绝缘漆、绝缘胶等物质构成。
使用时,从进水管道610(也可通过设于其上的盖体(未图示)加水)加入足量的水,使水充满热水器2及散热器6,根据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水在热水器2经过加热器4的加热,从出口23经防电墙3,从进水孔65进入散热器6中,水进入散热器6中后,在上通道67、竖直通道64及下通道68进行流动,再由出水孔66流出,最后流回热水器2,以进行下一轮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散热器6通过两侧的金属暖气片69把从水中吸收到的热量向室内散发,从而实现供暖的目的,并可于散热器6上安装排气阀(未图示)而可排出一些水汽,湿润室内空气,有利提高室内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散热器的弯折式设计可有效缩短散热器的长度方向所占用空间,并可于其中部形成收容空间以收容防电墙及热水器,进一步节省占地空间;
二、热水器收容于散热器的收容空间内,有效的节省热水器占地空间的同时其与散热器连接更为安全、稳定;
三、设置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使得电暖器安全可靠,且,该绝缘管采用弯折式设计,并收容于散热器的收容空间内,节省放置空间的同时其安装更为方便安全;
四、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位于两个最外侧的散热单元的上部及下部,使得热水器流入散热器的热水的循环效果更佳。
五、以水作为传热媒介,提高了热效率,且,热水器中所采用的加热器为半导体加热器,是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加热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水为传热介质,以独特的弯折式设计的散热器,采用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并采用独特的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给散热器提供独立的加热系统,其整体结构安全可靠,并能有效节约占地面积,是一种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的电暖器。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包括热水器、散热器及连接热水器与散热器的两个防电墙;所述两个防电墙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与第二绝缘管,第一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上端的出口与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下端的进口与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弯折式设计,弯折后于其中部形成一收容空间,热水器及防电墙置于该收容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数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的两侧设有散热片,其内设有竖直通道,在散热单元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连通的上、下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孔与出水孔分别设于散热器的两端,其中,散热器的进水孔位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的上部,出水孔则位于最外侧的另一散热单元的下部,出水孔与下通道连成一弯折通道,进水孔与上通道连成另一弯折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弯折后呈中空的圆柱体状或正多边体状,形成一圆柱体状或正多边体状的收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弯折后呈中空的长方体状,形成一长方体状的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出水孔与下通道连成一长方形通道,进水孔与上通道连成另一长方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墙采用绝缘弯折管,该第一绝缘管自热水器上端的出口弯折连接至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自热水器下端的进口弯折连接至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本体及收容于本体内的加热器,本体内设加热腔,加热腔与进口与出口连通,加热器设置于加热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及设于发热体四周边缘的绝缘体,发热体包括两片金属电极板及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该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彼此间隔设置于两电极板之间且与电极板电性连接,半导体陶瓷发热片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呈片状,其一端延伸设有接线端,在接线端上设连接孔,用于连接电源导线;所述本体包括壳体与密封安装于壳体上的盖体,盖体上设配合孔,加热器收容于加热腔内,其上的接线端穿出配合孔,且固定于配合孔内,加热器与盖体连接处设有密封胶。
CNU2008200943405U 2008-05-30 2008-05-30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33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3405U CN201293390Y (zh) 2008-05-30 2008-05-30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43405U CN201293390Y (zh) 2008-05-30 2008-05-30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93390Y true CN201293390Y (zh) 2009-08-19

Family

ID=41006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434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3390Y (zh) 2008-05-30 2008-05-30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93390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2215Y (zh)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CN107889292A (zh) 一种ptc水暖加热系统
CN2893528Y (zh) 电暖风机
CN202630213U (zh) 一种采暖电壁挂炉
CN108072087A (zh) 储水电加热壁挂炉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201293390Y (zh) 半导体水暖电暖器
CN217131371U (zh) 一种电锅炉以及电锅炉与太阳能的集成采暖控制系统
CN208598019U (zh) 新型节能水暖毯及采暖水循环系统
CN106123309A (zh) 进水预热式电热水器
CN2890704Y (zh) 一种电热采暖器
CN213395976U (zh) 一种地热和太阳能联合制热系统
CN101078533B (zh) 具有防电墙的电暖器
CN202133136U (zh) 一种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096464Y (zh) 一体式电热超导散热器
CN207365450U (zh) 一种太阳能与海水热源泵结合的取水预热装置
CN216557324U (zh) 一种地热能地暖
CN211503261U (zh) 一种用于电壁挂炉的改进型换热结构
CN208237974U (zh) 新型家庭用电炉取暖系统
CN210717794U (zh) 水电两用微热管暖气片
CN107550160A (zh) 水暖毯及采暖水循环系统
CN207560367U (zh) 一种ptc水暖加热系统
CN201387125Y (zh) 环保取暖炉
CN216245532U (zh) 一种连通循环梭式窑
CN209325907U (zh) 空气源热泵结合蓄热地暖的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