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9917Y -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9917Y
CN201289917Y CNU2008201352084U CN200820135208U CN201289917Y CN 201289917 Y CN201289917 Y CN 201289917Y CN U2008201352084 U CNU2008201352084 U CN U2008201352084U CN 200820135208 U CN200820135208 U CN 200820135208U CN 201289917 Y CN201289917 Y CN 2012899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olume
sim card
fluting
cavity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52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起飞
杨迥智
陈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352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99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99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99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包括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容腔和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是成角度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用户识别卡卡座的移动终端。通过具有交错成90度或者180度设置的容纳两SIM卡的容腔的卡座,可以减少卡座布板占用的空间;并且由于两SIM卡的运动方向不同,两SIM卡的取出和装入互不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用户识别卡可成90度或者180度放置的用户识别卡卡座以及包括该卡座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发展。如双模双卡技术,移动终端需要具备能够容纳两个用户识别卡的能力,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网络中切换使用。其次,由于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移动终端中可插入作为预付费或者其他类型信用卡或者借记卡的其他卡,需要移动终端中能容纳多个卡。但是,现有来容纳两个卡的方式,一般都是在诸如手机、PDA等这些移动终端中设置两个独立的卡座。并且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这种用户识别卡2的卡座通常与存储卡1放在一起。而这种由单个SIM卡座组成多卡移动终端,卡座在印刷电路板上占很大的空间。
现有的另一个方案是布一个带SIM卡的多卡座,如图2所示,两个用户识别卡重叠放置的SIM卡卡座的示意图。两个SIM卡2组成一个卡座。但是,由于现有的两个SIM卡的容腔的开槽100和200都位于同一方向,两个SIM卡的运动区域有重叠,如图中箭头A所示,两SIM卡在取出和装入时的运动方向,因此在SIM卡的取出和装入相互有影响。比如图2中,如果要在移动终端中取下面的SIM卡就必须先取出上面的SIM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间及运动区域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实现卡座可90度或者180度放置用户识别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包括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容腔和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是成角度交错设置。
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90度。
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并列,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用户识别卡卡座,所述用户识别卡卡座包括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容腔和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是成角度交错设置。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的开槽适应的开口,以使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中的用户识别卡可从所述开口装入或者取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交错成90度或者180度设置的容纳两SIM卡的容腔的卡座,可以减少卡座布板占用的空间;并且两SIM卡的运动方向不同,两SIM卡的取出和装入互不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用户识别卡座与存储卡放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两个用户识别卡重叠放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第一实施例装入了两个SIM卡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SIM卡卡座第一实施例装入了两个SIM卡与其他存储卡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实施例1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第二实施例装入了两个SIM卡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实施例2的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SIM卡座具有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容腔来容纳两个用户识别卡,这两个容腔可以设置成90度,即互相垂直的容腔,也可设置成180度的容腔。通过这样设置的SIM卡座,可以方便SIM的取出和装入,同时又能节省空间。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第一实施例装入了两个SIM卡后的示意图,其中两SIM10和20卡成90度放置在卡座。该卡座设置有容纳SIM卡10的第一容腔和容纳SIM卡20的第二容腔。如图3中所示两SIM卡10和20成90度设置在卡座中。图中,SIM卡10所占据的卡座的容纳空间为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而SIM卡20所占据的卡座的容纳空间为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是层叠的。该SIM卡卡座同现有的卡座区别在于,该SIM卡上的第一容腔的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容腔的第二开槽200是相邻设置的,即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开槽200成90度设置的,两SIM卡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B1和B2所示的运动方向,这样两个SIM卡的运动区域就不会重叠。同时参见图4,SIM卡座同时可以设置有安放存储卡30的其他容腔,但是前提是存储卡的操作不会影响到两SIM卡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具有两个开槽,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开槽200,这两个开槽分别设置在SIM卡卡座的相邻的两边上,但是两开槽不在同一平面上,当将SIM卡10从第一开槽100插入SIM卡卡座的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以及将SIM卡20从第二开槽插入SIM卡卡座的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中时,SIM卡10和SIM卡20成垂直状态放置在SIM卡卡座中。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实施例1的部分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图3所示的SIM卡卡座。SIM卡卡座在移动终端中可设置成,其中一个开槽100的方向朝向手机一侧的侧面,这样加装了SIM卡后,其中一个SIM卡10的方向朝向移动终端的侧边,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开口101将该SIM卡从中取出。也即移动终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的开槽适应的开口,以从这两开口装入或取出SIM卡,使SIM的卡的运动方向不一致。
因此,这样设置的SIM卡卡座中的两个SIM卡的运动区域就不会重叠,如图中箭头B1和B2所示的运动方向,可以方便SIM卡的装入和取出。由于图3和4中两个SIM卡10和SIM卡20共用一个卡座,连接点焊在PCB上,比单独设置来装载两SIM的单独的卡座节省布板空间,且使布板更灵活。当然,在此说明,虽然在卡座中只举例说明了放置的是SIM卡,但是并非仅限制于SIM卡,其他各种卡如存储卡或者支付卡都可用于该卡座中。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第二实施例装入了两个SIM卡后的示意图,其中两个SIM卡10和20成180度放置在卡座中,该卡座设置有容纳SIM卡10的第一容腔和容纳SIM卡20的第二容腔。图中,SIM卡10所占据的卡座的容纳空间为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而SIM卡20所占据的卡座的容纳空间为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至少有部分地层叠在一起的(如图中虚线所示)。如图所示,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开槽200分别设置在该SIM卡卡座的相对边上的,且两开槽所在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这样两个SIM卡的运动区域就不会重叠,两SIM卡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C1和C2所示的运动方向。该卡座同现有的如图2所示的卡座,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开槽100和200的位置是相对设置的,而并非如图2所示设置在卡座的同一方向。
当将SIM卡10和SIM卡20分别从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开槽200插入该SIM卡卡座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时,SIM卡10和SIM卡20成180度放置在SIM卡卡座中。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实施例2的部分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图6所示的SIM卡卡座。不同于实施例1,该移动终端在两侧边均有开口。SIM卡卡座在移动终端中可设置成,其中一个开槽100的方向朝向移动终端一侧的侧面,而另一个开槽200朝向移动终端另一个侧面,这样加装了SIM卡后,其中这两个SIM卡10和20都朝向移动终端的侧边,可通过移动终端两个侧边上的开口201和202将该两个SIM卡从中取出或装入。也即移动终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的开槽适应的开口,以从这两开口装入或取出SIM卡,即使SIM卡的运动方向不一致。
因此,这样设置的SIM卡卡座中的两个SIM卡的运动区域就不会重叠,如图中箭头C1和C2所示的运动方向,可以方便SIM卡的装入和取出。由于图5中两个SIM卡10和SIM卡20共用一个卡座,连接点焊在PCB上,比单独设置来装载两SIM的单独的卡座节省布板空间,且使布板更灵活。当然,在此说明,虽然在卡座中只举例说明了放置的是SIM卡,但是并非仅限制于SIM卡,其他各种卡如存储卡或者支付卡都可用于该卡座中。
并且,上述SIM卡座第二实施例同时可以设置有安放存储卡30的其他容腔,但是前提是存储卡的操作不会影响到两SIM卡的操作。
另外,该卡座还可设置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是在同一平面上并列设置,第一开槽100和第二开槽200相对设置,当将SIM10和SIM20从这两开槽插入第一和第二容腔后,第一和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是并排的,即两个SIM卡可并排放置在同一平面上,这种设置的卡座同图6所示的卡座区别仅在于第一和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是并排的而非部分层叠的,其优点同上所述的,在次不再赘述。同样,移动终端也会在两侧边设置与两开槽相适应的开口。
因此,本实用新型SIM卡卡座能使两SIM卡的运动方向不同,两SIM卡的取出和装入互不干涉,且节省布板空间,且使布板更灵活。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包括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容腔和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二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是成角度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并列,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至少部分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用户识别卡卡座,所述用户识别卡卡座包括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一容腔和容纳用户识别卡的第二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是成角度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并列,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容纳腔部和开槽,所述第一容腔的容纳腔部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容纳腔部至少部分层叠,且所述第一容腔的开槽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开槽成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的开槽适应的开口,以使所述第一容腔和/或第二容腔中的用户识别卡可从所述开口装入或者取出。
CNU2008201352084U 2008-09-10 2008-09-10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99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52084U CN201289917Y (zh) 2008-09-10 2008-09-10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352084U CN201289917Y (zh) 2008-09-10 2008-09-10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9917Y true CN201289917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8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520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9917Y (zh) 2008-09-10 2008-09-10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991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612A (zh) * 2012-07-03 2012-10-24 昆山鸿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sim卡手机卡座
CN105718987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张惠芳 一卡两号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系统以及sim卡
WO2017190636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or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differently-sized card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1612A (zh) * 2012-07-03 2012-10-24 昆山鸿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双sim卡手机卡座
CN105718987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张惠芳 一卡两号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系统以及sim卡
CN105718987B (zh) * 2016-01-15 2019-01-25 张惠芳 一卡两号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系统以及sim卡
WO2017190636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por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differently-sized cards
US9887476B2 (en) 2016-05-03 2018-02-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por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differently-sized cards
US10511112B2 (en) 2016-05-03 2019-12-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portio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differently-sized card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8787B1 (ko) 디지털 메모리 카드를 고정하기 위한 장치
US20080020800A1 (en) Two-in-one connector for both sim card of mobile phone and memory card
US7916488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904648B2 (en) Card connector suitable for insertion of card, base suitable for insertion of device, and terminal
CN201289917Y (zh) 一种用户识别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US20090298541A1 (en) Stacking type sim card connector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8968030B2 (en) Chip card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2823630B1 (en) A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plurality of memory cards
CN203071270U (zh) 卡连接器和移动通信装置
EP3048677B1 (en) Card holde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3400178A (zh) 具有多种规格的小卡的卡基
CN203967442U (zh) 卡用连接器
CN204013634U (zh) 一种fpc板堆叠结构及其手机
CN101437059B (zh) 一种客户身份识别卡的拔插结构及其手机装置
CN202907004U (zh) 一种sim卡以及安装该sim卡的卡座
CN204810344U (zh) 手机主板及手机
CN206685619U (zh) 叠层式卡托
CN201234285Y (zh) 信息卡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1266959Y (zh) 一种sim卡座和移动终端
CN201233975Y (zh) 一种电子产品卡座
CN205249638U (zh) 卡盒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5790014A (zh) 数码卡固定装置
CN211033483U (zh) 一种结构简单稳定的进出口杆件包装组合箱
CN216762921U (zh) 一种汽车天窗的周转运输箱
CN216904886U (zh) 双层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