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7148Y -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7148Y
CN201287148Y CNU2008200804328U CN200820080432U CN201287148Y CN 201287148 Y CN201287148 Y CN 201287148Y CN U2008200804328 U CNU2008200804328 U CN U2008200804328U CN 200820080432 U CN200820080432 U CN 200820080432U CN 201287148 Y CN201287148 Y CN 2012871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ders
control device
cooling device
upper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804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长文
朱启建
刘春明
王凤琴
张苏渊
衣鹏飞
朱俊红
国金雁
姜中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804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714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71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71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分为超强冷却装置S和主控冷装置C。超强冷却装置S由数量相等的上下集管组成,每组上集管5沿钢板9宽度方向细分为3个子上集管10,每个子上集管10有独立的进水管3和阀门4。主控冷装置C细分为主冷段C1和精冷段C2,主冷段C1由流量较大的上集管和2倍数量的下集管组成,精冷段C2由流量较小的上集管5和相同数量的下集管6组成,主控冷装置C上集管喷嘴11沿钢板宽度方向按照孔径分为5组z1-z5,中间孔径大,两侧孔径小。本实用新型利用同一套控冷装置提供了不同的冷却强度,实现了同一条中厚板生产线上生产不同强度级别的钢种,本装置结构紧凑,既可以独立安装,也可以在传统控冷设备基础上改造实现。

Description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特别适用于要求强度级别较高、焊接性能较强的钢种在热轧之后的加速冷却。
背景技术
在中厚钢板的很多应用领域中,对钢铁材料的高强度化和焊接性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通过钢板的轧后快速冷却可以在进一步细化铁素体的同时,使珠光体分布均匀,而不需要添加或者少加微量合金元素,从而在提高钢板强韧性的同时,仍保证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传统的钢板轧后控制冷却方式中,高压喷水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可以实现中厚板的淬火冷却,但是水的消耗量较大,不易精确控制钢板温度;管层流冷却均匀性较好,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但冷却能力难以满足抗拉强度600MPa以上钢种的要求。而实际生产中同一条中厚板生产线可能需要生产多种强度级别的钢种,需要控制冷却装置既能实现普通控制冷却的功能,又能实现超快速冷却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建立一种用于中厚板轧后控制冷却的装置,具有控制冷却的功能,可生产普通强度级别的钢种;同时具有超快速冷却能力,可生产600MPa以上级别的高强度钢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由高压泵站、配水总管、进水管、阀门、一定数量的上集管、下集管、侧吹装置和测温装置组成,整个控制冷却装置分为超强冷却装置和主控冷装置,超强冷却装置和主控冷装置由各自的配水总管供水,超强冷却装置由数量相等的上下集管组成,每组上集管沿钢板宽度方向细分为3个子上集管,每个子上集管有独立的进水管和阀门。
主控冷装置细分为主冷段和精冷段,主冷段由流量较大的上集管和2倍数量的下集管组成,精冷段由流量较小的上集管和相同数量的下集管组成,主控冷装置上集管喷嘴沿钢板宽度方向按照孔径分为5组,中间孔径大,两侧孔径小,下集管喷嘴孔径一致。
超强冷却装置前面、主控冷装置前面和出口处安装有测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同一套控冷装置提供了不同的冷却强度,并保证钢板的冷却均匀,实现了同一条中厚板生产线上生产不同强度级别的钢种,本装置结构紧凑,既可以独立安装,也可以在传统控冷设备基础上改造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控制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超强冷却装置上集管俯视示意图。
图3是主控冷装置上集管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1.高压泵站,2.配水总管,3.进水管,4.阀门,5.上集管,6.下集管,7.侧吹装置,8.测温装置,9.钢板,10.子上集管,11.喷嘴,S.超强冷却装置,C.主控冷装置,C1.主冷段,C2.精冷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某实际3.5m宽中厚板生产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整个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分为超强冷却装置S和主控冷装置C。在生产普通强度级别的钢板时,只开启主控冷装置C,进行管层流控制冷却;生产强度级别600MPa以上的钢种时,超强冷却装置S和主控冷装置C同时开启,达到超快速冷却的目的。
超强冷却装置S由5组上集管5和下集管6组成,每组上集管5对应一组下集管6,每对集管沿钢板长度方向喷水区长度1m,整个喷水区长度为5m。超强冷却装置S喷水区宽度为3.5m,可冷却最大宽度3.3m的钢板。
主控冷装置C细分为主冷段C1和精冷段C2,主冷段C1由流量较大的上集管和2倍数量的下集管组成,精冷段C2由流量较小的上集管5和相同数量的下集管6组成,主控冷装置C上集管喷嘴11可采用直管形式。主控冷装置C喷水区宽度为3.5m,可冷却最大宽度为3.3m的钢板。主冷段C1由6组上集管和12组下集管组成,精冷段C2由12组上集管和12组下集管组成。主控冷装置C沿钢板长度方向冷却区域约为25m。
如图2所示,超强冷却装置S由高压泵站提供高压水,采用高压喷水方式冷却,压力在5bar以上。为了提高钢板上表面横向冷却的均匀性,每组上集管5沿钢板9宽度方向细分为3个子上集管10,每个子上集管10有独立的进水管3和阀门4,根据钢板的具体情况确定中间子上集管10和两边子上集管10的冷却水实际流量。
如图3所示,主控冷装置C采用管层流方式冷却,利用工厂内水循环系统的常压水即可。为了提高钢板宽度方向上表面冷却的均匀性,沿钢板宽度方向上集管5按照孔径分为5组z1-z5,孔径分别为10、12、15、12、10mm,下集管6喷嘴孔径一致。各组集管的喷嘴交错分布,使总体水流量更均匀。
如图1所示,为了得到钢板开始控冷之前的温度,并跟踪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整个控冷装置入口处即超强冷却装置S前面、主控冷装置C前面和出口处安装有测温装置8。主控冷装置C在入口、出口和冷却段之间,分别设置3个吹扫装置7,用于吹去钢板表面残留的冷却水。吹扫装置7可手动升降,便于钢板飘曲等事故的处理。
另外,整个控冷装置的集管内均可设置阻尼管与阻尼板,使同一集管的各喷嘴水压趋于一致。整个冷却区域内的辊道设计为可正反转,实现摆动式冷却。超强冷却装置S的上集管5可通过液压升降装置实现上下移动,得到需要的冷却能力。

Claims (3)

1.一种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由高压泵站、配水总管、进水管、阀门、一定数量的上集管、下集管、侧吹装置和测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控制冷却装置分为超强冷却装置(S)和主控冷装置(C),超强冷却装置(S)和主控冷装置(C)由各自的配水总管供水,超强冷却装置(S)由数量相等的上下集管组成,每组上集管沿钢板(9)宽度方向细分为3个子上集管(10),每个子上集管有独立的进水管(3)和阀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冷装置(C)细分为主冷段(C1)和精冷段(C2),主冷段(C1)由流量较大的上集管(5)和2倍数量的下集管(6)组成,精冷段(C2)由流量较小的上集管(5)和相同数量的下集管(6)组成,主控冷装置(C)上集管喷嘴(11)沿钢板宽度方向按照孔径分为5组(z1)-(z5),中间孔径大,两侧孔径小,下集管喷嘴孔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超强冷却装置(S)前面、主控冷装置(C)前面和出口处安装有测温装置(8)。
CNU2008200804328U 2008-05-06 2008-05-06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714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04328U CN201287148Y (zh) 2008-05-06 2008-05-06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04328U CN201287148Y (zh) 2008-05-06 2008-05-06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7148Y true CN201287148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7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80432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7148Y (zh) 2008-05-06 2008-05-06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7148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531A (zh) * 2010-05-31 2010-11-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
CN101890437A (zh) * 2010-07-09 2010-11-24 东北大学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
CN101928816A (zh) * 2010-09-13 2010-12-29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钢板冷却装置
CN102234705A (zh) * 2010-04-26 2011-11-09 江苏博际喷雾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直集管冷却装置
CN102274864A (zh) * 2011-07-19 2011-12-14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
CN103480661A (zh) * 2013-10-16 2014-01-01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中厚板的倾斜喷射流多功能冷却装置
CN103567238A (zh) * 2013-11-07 2014-02-12 杨海西 钢板冷却装置
CN108472702A (zh) * 2015-12-23 2018-08-31 株式会社Posco 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N109482661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层流冷却设备中下集管转角调整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4705B (zh) * 2010-04-26 2014-07-09 江苏博际喷雾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直集管冷却装置
CN102234705A (zh) * 2010-04-26 2011-11-09 江苏博际喷雾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直集管冷却装置
CN101879531A (zh) * 2010-05-31 2010-11-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
CN101890437A (zh) * 2010-07-09 2010-11-24 东北大学 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的轧后冷却系统
CN101928816A (zh) * 2010-09-13 2010-12-29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钢板冷却装置
CN102274864A (zh) * 2011-07-19 2011-12-14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
CN102274864B (zh) * 2011-07-19 2013-09-25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
CN103480661A (zh) * 2013-10-16 2014-01-01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中厚板的倾斜喷射流多功能冷却装置
CN103480661B (zh) * 2013-10-16 2015-08-26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中厚板的倾斜喷射流多功能冷却装置
CN103567238A (zh) * 2013-11-07 2014-02-12 杨海西 钢板冷却装置
CN103567238B (zh) * 2013-11-07 2015-08-26 杨海西 钢板冷却装置
CN108472702A (zh) * 2015-12-23 2018-08-31 株式会社Posco 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US10967410B2 (en) 2015-12-23 2021-04-06 Posco Cooling device and cooling method
CN109482661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层流冷却设备中下集管转角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7148Y (zh) 中厚板控制冷却装置
CN100482812C (zh) 钢轨热处理方法及钢轨热处理机组
CN104046765B (zh) 一种过共析钢轨的热处理方法
CN1640575A (zh) 一种带钢层流冷却装置及其控制冷却方法
CN106825479B (zh) 一种连铸坯热送过程表面淬火工艺冷却水流量的确定方法
CN108356242B (zh) 一种微合金钢薄板坯边角裂纹控制装备及工艺
CN102363832B (zh) 精轧螺纹钢筋的生产工艺
AU2013209356B2 (en) Heat treatment method for bainitic turnout rail
CN108405818A (zh) 一种提高微合金钢薄板坯角部组织塑性的装备及工艺
CN107321799A (zh) 一种新型二十辊轧机控制工艺的参数制定集成系统
CN104017975B (zh) 一种长尺钢轨在线淬火机组的喷射冷却装置
CN104668297B (zh) 一种钢筋表面氧化层生成工艺
CN103990651A (zh) 一种针对薄宽带钢高次边浪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9296A (zh) 一种低碳热轧小h型钢快速冷却方法
CN207746209U (zh) 精轧辊冷却装置
CN103710529B (zh) 一种基于超快冷系统的q235钢组织性能预报方法
CN107236846A (zh) 重轨钢r350lht全长余热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CN101497936A (zh) 钢轧后在线与离线组合的淬火冷却设备
CN207494216U (zh) 一种热轧带钢高压水除鳞系统
CN101560595B (zh) 卡车纵梁感应热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03110232U (zh) 一种刮刀涂布压延机
CN200988851Y (zh) 钢轨热处理机
CN102747213B (zh) 一种高强钢连续热处理的冷却方法
CN205270404U (zh) 一种轧机均匀快冷系统
CN106799400A (zh) 一种轧机均匀快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