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5481Y -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5481Y
CN201285481Y CNU2008201225036U CN200820122503U CN201285481Y CN 201285481 Y CN201285481 Y CN 201285481Y CN U2008201225036 U CNU2008201225036 U CN U2008201225036U CN 200820122503 U CN200820122503 U CN 200820122503U CN 201285481 Y CN201285481 Y CN 2012854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tructure
wire fixing
groove
electric wire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25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25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54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54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54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固定结构以及设有该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可靠性不够好、电线易从凹槽内脱落的技术问题。该电线固定结构,包括座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均包括底面以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凸起。该设有上述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灯管、与灯管连接的电线以及电线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固定电线。

Description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固定结构以及设有该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或称:背光源)是一种给液晶显示器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提供背景光源的组件。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有显示屏的信息、通信电子设备上,其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应用更为常见。
灯管是背光模组内的重要部件,灯管设于灯罩内,灯罩外设有背板以及金属边框,灯管通过电线与电源相连,为了将设于背光模组内的电线固定住,如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内设有如图2所示的电线固定结构,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塑料材料的座体1以及开设于座体1上的至少一条凹槽2,电线3嵌入凹槽2内,每条凹槽2均包括底面以及位置相对且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壁4,电线3通过与凹槽2的侧壁4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凹槽2内。凹槽2对电线3起到固定、导向以及保护的作用。
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将电线固定,但本设计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如图2所示的电线3与凹槽2的侧壁4过盈配合的固定方式可靠性不太好,电线3固定结构承受震动的能力很差,在组装过程中稍微拉动电线3或震动背光模组,电线3便会从凹槽2内脱落,并卡在背光模组和金属边框之间,导致外包绝缘层损坏而形成短路,同时也成了电打火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可靠性不够好、电线易从凹槽内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线固定结构,包括座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均包括底面以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解决了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可靠性不够好、电线易从凹槽内脱落,导致外包绝缘层损坏而形成短路,最终形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设有上述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灯管、与灯管连接的电线以及电线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电线固定结构中,凹槽的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凸起,凸起能够防止放置于凹槽内的电线从凹槽内脱出,进而也解决了脱出的电线卡在背光模组和金属边框之间,导致外包绝缘层损坏而形成短路、同时也成了电打火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线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中设有凸起条的凹槽侧壁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中设有凸起点的凹槽侧壁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中凸起点相对设置于凹槽的两个侧壁的示意图;
图8为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中凸起点交错设置于凹槽的两个侧壁的示意图;
图9为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中凸起点设置于凹槽的一个侧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座体;2、凹槽;3、电线;4、侧壁;5、凸起;51、凸起条;52、凸起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将电线卡固牢靠,使电线不易脱出的电线固定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包括座体1以及开设于所述座体1上的凹槽2,所述凹槽2均包括底面以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4,所述凹槽2的开口处的侧壁4上设有凸起5。
由于凹槽2的开口处设有凸起5,将电线3放置于凹槽2内后,在凸起5可以防止电线3从凹槽2内脱出。凹槽2的条数可根据电线3的数目来确定,优选为每条凹槽2放置一条电线2,当然,也可以将凹槽2开设的较深,然后重叠放置多条电线3。
凸起5与凹槽2的侧壁4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座体1为塑料材料,凸起5与座体1均为成型过程中一次制成。凸起5与凹槽2的侧壁4以及底面的材料也可以为绝缘橡胶。当然,座体1以及凸起5也可以采用其他绝缘材料。座体1以及凸起5也可以为采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好后,组装而成的组合结构。例如:可分别制造出座体1以及凸起5,然后将凸起5通过螺钉或胶水固设于座体1上。
凸起5分别设于凹槽2的两个侧壁4上。凸起5可以防止电线3沿着两个侧壁4的壁面脱出。当然,凸起5也可如图4和图9所示仅设于凹槽2的一个侧壁4上。只要凸起5的顶部与同该凸起5相对的凹槽2的侧壁4之间的间隙小于电线3的直径,便能起到较好的防止止电线3沿着壁面脱出的效果。
凸起5为至少一条如图5所示的凸起条51和/或至少一个如图6所示的凸起点52。凸起条51呈长方体形或柱形,凸起点52呈球冠形或柱形。呈长方体形或柱形的凸起条51以及呈球冠形或柱形的凸起点52均为比较规则的结构,结构比较规则的凸起条51或凸起点52更容易加工成型。当然,不规则结构的凸起条51或凸起点52也能起到防止电线3脱出的作用。
凸起条51的顶部或凸起点52的顶部距离其所在侧壁4的厚度与电线3的直径的比值为1/3~1/6之间。这个尺寸的凸起条51或凸起点52一方面便于将电线3塞进凹槽2内,另一方面塞进凹槽2的电线3也不容易脱出。
如图8所示,凸起点52分别交错设于凹槽2的两个侧壁4上。当然,凸起点52也可以如图7所示分别相对设于凹槽2的两个侧壁4上。无论那种设置方式的凸起点52均能起到从防止电线3从凹槽2内脱出的目的。设于凹槽2的两个侧壁4的凸起点52以及分别相对设于凹槽2的两个侧壁4上的凸起点52均为均匀排列。均匀排列的凸起点52使得电线3在每段凹槽2的受力都比较均匀。当然,也可以根据电线3受力的大小设定凸起点52的分布数目,即电线3所受到的脱出的力大的凹槽2区域可以多设置一些凸起点52,反之则可以少设置或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该采用上述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灯管、与灯管连接的图3所示的电线3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线固定结构。
如图3所示,由于电线固定结构内放置电线3的凹槽5的两侧侧壁4上的凸起5能够避免电线3从凹槽2内脱出,进而也解决了脱出的电线3卡在背光模组和金属边框之间,导致外包绝缘层损坏而形成短路、同时也成了电打火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所以该采用上述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安全性更好。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典型的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法,也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法,但这些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线固定结构,包括座体以及开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均包括底面以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材料均为塑料或绝缘橡胶。
4、根据权利要1或2或3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分别设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凹槽的一个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至少一条呈长方体形或柱形的凸起条和/或至少一个呈球冠形或柱形的凸起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点分别交错设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点分别相对设于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上。
9、一种设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灯管、与灯管连接的电线以及所述电线固定结构。
CNU2008201225036U 2008-09-12 2008-09-12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54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5036U CN201285481Y (zh) 2008-09-12 2008-09-12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25036U CN201285481Y (zh) 2008-09-12 2008-09-12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5481Y true CN201285481Y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50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250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5481Y (zh) 2008-09-12 2008-09-12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548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329A (zh) * 2012-03-02 2015-02-11 莫列斯公司 阵列灯座以及具有该阵列灯座的led模块
CN105719755A (zh) * 2016-04-21 2016-06-29 藤县顺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的包裹装置
CN109194786A (zh) * 2018-09-18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中框的同轴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329A (zh) * 2012-03-02 2015-02-11 莫列斯公司 阵列灯座以及具有该阵列灯座的led模块
CN104350329B (zh) * 2012-03-02 2017-11-14 莫列斯公司 阵列灯座以及具有该阵列灯座的led模块
CN105719755A (zh) * 2016-04-21 2016-06-29 藤县顺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导线的包裹装置
CN109194786A (zh) * 2018-09-18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中框的同轴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90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用的包装盒
TW200607193A (en) Terminal devic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CN201285481Y (zh) 电线固定结构及设有电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组
CN102749738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5541706U (zh) 一种高透明度表贴侧发光led透明显示屏
CN103836460A (zh) 一种框架、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829397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背光系统
CN203596152U (zh) Source板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及平板显示装置
CN204648625U (zh) 过滤网组件及空调器
CN203477986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205793867U (zh) 一种pcb板卡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06516668U (zh) 电池顶盖减重结构和电池顶盖
CN20276946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994534U (zh) 防触电安全插座
CN108109536A (zh) 一种便于led模组装卸的显示屏承载结构
CN200956433Y (zh) 防止电源线意外脱落结构
CN104768040B (zh) 一种电视机顶盒
CN209389609U (zh) 一种配线槽
CN203258591U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6665379U (zh) 一种集装箱体组件和集装箱
CN202735622U (zh) 显示面板的固定框架及显示装置
CN204213739U (zh) 背光模组
CN206817308U (zh) 一种线型灯
CN202050070U (zh) 电源插座
CN204548974U (zh) 用于固定显示面板的承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6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6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6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No. 8 West Central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