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7974Y -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7974Y
CN201277974Y CNU2008201757038U CN200820175703U CN201277974Y CN 201277974 Y CN201277974 Y CN 201277974Y CN U2008201757038 U CNU2008201757038 U CN U2008201757038U CN 200820175703 U CN200820175703 U CN 200820175703U CN 201277974 Y CN201277974 Y CN 2012779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philis
micro
electrode
fluidic chip
capillar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57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欣
干宁
李榕生
李天华
王鲁雁
王峰
巫远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U2008201757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797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79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79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该器件是微流控芯片,属于分析测试领域。梅毒抗原的快速且廉价的诊断是医疗技术进步的诸多企望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梅毒多种特异性抗原同时检测、快速诊断梅毒的微流控芯片。本案要点在于,芯片内含有呈并联构造的毛细管通道,该并联构造含有四条相互并联的微小通道,共有四个工作电极分别装设在所述四条微小通道内,四个工作电极上分别包覆了四种不同的金胶敏感膜,该四种金胶敏感膜分别包埋了四种不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该四种梅毒特异性抗体分别是抗体TP0684、抗体TP0453、抗体TP0821及抗体TP0319。本案芯片有助于提高梅毒诊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该梅毒诊断器件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来诊断梅毒抗原的专用微流控芯片,属于分析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在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人是梅毒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另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梅毒。少数人也可经输血感染。80年代以来,梅毒在我国再次死灰复燃,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我国梅毒发病率年增长率达52.7%,且先天性梅毒和神经梅毒发病率增加明显,在全球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梅毒不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选择简单、快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梅毒诊断方法有病原学检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快速检测试纸条、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病原学检查的原理是取患者损害的渗出物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观察螺旋体的特征性形态和运动方式,在理论上对早期梅毒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受到条件的制约(包括就诊用药、高质量的荧光显微镜、试剂和技术等)也较多,因此实际检出率并不高。TP快速检测试纸条虽克服了检测时间长、试剂昂贵等缺陷,但国内暂时未有详细报道其灵敏性和特异性效果,因此不可用于确诊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原理是目前诊断梅毒常用的血清学初筛试验,在很多文献中都提到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虽然简易、快速、易于观察结果,适合于大量人群的血清筛查,但敏感性、特异性较差,有时会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容易造成漏检和误检,所以不适合用于一期梅毒、先天梅毒、神经梅毒的诊断。TPHA虽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主要被用于梅毒确诊试验,但对疗效观察意义不大。PCR法是较新的诊断方法,它能对生殖器溃疡进行早期鉴别诊断,区分梅毒、生殖器疱疹及软下疳。但当前诊断梅毒的PCR仍存在引物的非特异性、对血清/全血等敏感性低等缺点。而且当皮损开始愈合、分泌物减少、血清学试验阳性反应时,采用PCR方法就不合适。另外,PCR方法易受标本中的组织和细胞碎片等物质抑制,导致PCR假阴性结果。所以PCR检测不宜用作判愈。
TP快速检测试纸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HA以及PCR等检测方法均属于免疫分析。以上免疫分析本身有很强的选择性,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重大传染病的检测非常复杂,传统的免疫分析通常只针对单一抗原进行检测。由于一种诊断抗原可出现在不同致病菌,或不同诊断抗原可在同一致病菌同时出现,因此,开展高效的多重免疫分析方法(SMIAs),从生物相关性的角度真实地定性、定量反映各种致病菌抗原的种类和数量,在早期预防和联检多种传染病、判断传染病菌发展程度、观察和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廉价、易制备、快速灵敏等独特优势,配合免疫反应的高效专一,非常适合构建重大传染病多重免疫分析检测的分析仪。有“生命科学集成电路”之称的微流控芯片(lab-on-chip)是构建微型化、集成化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理想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将采样、预处理、加试剂、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在一块微芯片上完成的一门前沿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信息量大、试剂消耗少、污染小、操作费用低、仪器使用简便等优点。且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微流控技术代表着21世纪分析仪器走向微型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构建适合于重大传染病检测的微流控安培检测芯片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微加工技术很容易在芯片上集成多个检测通道和检测电极,做到多目标物同时分析,技术可行性高。(2)通过微流动注射技术,样品在管路中流动保证了电极表面时刻更新,较好克服了电极易被污染,造成假阳性率高、结果平行性差等问题。(3)微流控传感器上管路直径只有μm级,反应池体积也只有μL级,分析时所需试剂用量极少,分析物到达电极表面的扩散距离短、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温育时间,实现快速联检目标。(4)目前微流控传感器多基于光学检测系统,仪器昂贵体积大,全集成很难,而且检测成本很高,限制了其推广。而传感器中采用电化学检测,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
目前,在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利用梅毒多种特异性抗体来同时检测、快速诊断多种梅毒抗原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微流控芯片技术这样一个总的技术框架内,研发出一种能够利用梅毒多种特异性抗体来对多种梅毒抗原进行同时检测、快速诊断的专用微流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该方案提供的装置是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所述器件是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包括贴合装设在一起的两片板状物,所述两片板状物分别是微流控芯片的盖片以及微流控芯片的基片,在所述两片板状物之间的相互贴合的位置上装设有毛细管通道,以及,四个微储液池,毛细管通道的一端经由歧管状微通道分别与其中的三个微储液池联通,毛细管通道的另一端与余下的一个微储液池联通,以及,依序分别装设在所述毛细管通道内不同位置上的工作电极以及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由金属电极以及贴附在所述金属电极上的包埋了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金胶敏感膜构成,本案要点是,所述毛细管通道的构造呈并联构造,所述呈并联构造的毛细管通道由四个微小通道并联构成,以及,所述工作电极的数量是四个,该四个工作电极的装设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微小通道内,以及,该四个工作电极其表层金胶敏感膜结构中的特异性抗体分别是对梅毒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的四种梅毒抗体物质,该四种抗体物质分别是梅毒特异性抗体TP0684、TP0453、TP0821及TP0319。所述金胶敏感膜是将壳聚糖金胶溶液与梅毒特异性抗体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并使其干燥成膜而成。所述金胶敏感膜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均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或者葡糖糖氧化酶标记的梅毒抗体,所述金胶敏感膜已包含为固定上述各梅毒特异性抗体而引入其中的辅助性介质,所述辅助性介质例如壳聚糖、醋酸纤维素、明胶其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本案微流控芯片的结构中涉及若干种电极,所述电极均为微小尺寸的电极,其中的每一个电极的形状均可以是任意选定的形状,所述任意选定的形状例如方片形状、矩形片状、条状或圆形片状等等。本案微流控芯片结构中涉及若干个微储液池,所述微储液池是用于过渡性储液的微池或微囊,其中的每一个微储液池的微型的内腔其形状均可以是任意选定的形状,所述内腔形状例如微型的圆柱形空腔状、微型的方柱形空腔状、微型的椭圆形空腔状或微型的球形空腔状等等。本案装置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些附件,所述附件例如多道电化学工作站以及微流动泵等等,所述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技术含义以及微流动泵的技术含义是公知的。本案微流控芯片结构中涉及的各个工作电极以及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等,可以分别经由相应的专用串线与所述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相应接口进行联接。所述专用串线是用来将各所述电极与所述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各相应接口进行相互联接的专用电缆。所述微流动泵专用于驱动微量液体流动,所述微流动泵可以与按需选定的任意一个所述微储液池联通。
本案微流控芯片的具体实现路径可以有多种,选其一详解如下:
一、高聚物(PC:聚碳酸酯)盖片上化学镀微金电极的制备
1、以石英/铬板为光掩模,用选择波长的紫外光作为光源对PC盖片表面的选择性区域进行辐射。
2、采用己二胺作为胺化剂,1-[3,-(N-N-二甲基胺)丙基]-3-己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为偶合剂对经过选择性区域照射的PC盖片进行胺化反应。
3、将经过选择性区域胺化反应的PC盖片浸入氯金酸中反应。
4、用蒸馏水清洗以后,再将其浸入硼氢化钠溶液中还原。
5、用蒸馏水清洗以后,再将其浸入0.5mol/L的硫氰化钾溶液中超声清洗30Min。
6、将经过清洗的PC盖片浸入含有金离子、络合剂和还原剂甲醛的镀液中,于45-60℃下反应1h。
7、将镀有微金电极的盖片放入烘箱中退火处理约3h,即得到本发明的高聚物多微金电极盖片。其中微金电极长3mm,宽3mm,厚度约为0.1mm。相互之间间距约为3mm。
二、带有微通道的高聚物(PC:聚碳酸酯)基片的制作
1、制作单晶硅阳模
绘制芯片设计图,图形线条宽度约为25-100μm,采用高清晰激光照排系统输出在透明的胶片上,即得到光刻掩模。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片表面上沉积一层氮化硅薄膜作为牺牲层,在此基片上通过旋转覆膜技术覆盖一层光敏胶,于烘箱中60℃处理15-20min;将光刻掩模覆盖在基片上,通过暴光成像的原理将光刻掩模上的图像转移到基片表面的光胶层上;通过干法腐蚀的方法将光胶层上的平面二维图形加工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立体结构。即可得到具有凸起的通道的单晶硅阳模。制备好的单晶硅阳模依次用H2O2∶H2SO4溶液(体积比为1∶4),丙酮和蒸馏水清洗,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
2、采用热压法复制微通道
将PC片切割成长约6cm,宽4cm的尺寸。超声清洗,自然凉干,在热压装置中将PC片加热到软化温度(110℃)左右,然后在单晶硅阳模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持续约1min,即可在PC片压制出与单晶硅阳模互补的微通道。然后,将阳模和刻有微通道的PC基片一起冷却后脱模,就得到所需的微通道。
3、在盖片上制作微储液池
在盖片上使用金刚钻钻出试样液池、缓冲液池、试样废液池和缓冲废液池等四个微储液池。
三、将高聚物微金电极盖片和带有微通道的高聚物基片在低温氧等离子气氛中处理干净。
四、将包埋四种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金胶敏感膜分别贴合于对应的微金工作电极上。
五、芯片封合
在显微镜下对准高聚物微金电极盖片和带有微通道的高聚物基片,将此基片和盖片固定并用二片盖玻片夹紧,放置在烘箱中于一定温度下保温15min,即可得到所需的四通道微流控芯片。
六、将步骤四所完成的PC片分别在工作电极、参考电极及对电极末端利用银胶接上铜片作为导线,待银胶完全干后再封上热熔胶以固定铜片,即完成整个四通道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详解的本案微流控芯片的上述具体实现路径其相关各个操作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案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方法:
采用外加微泵驱动液流在四通道微流控芯片的毛细管通道中稳定流动,利用四通道电化学分析仪器分别对四种梅毒诊断抗原加以检测。
本案微流控芯片的具体检测使用步骤如下:
1、在微管路中加入血清样品液,在外加微泵驱动下,各种梅毒抗原分子被各通道中电极表面上金胶敏感膜包埋的相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捕获。
2、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梅毒特异性抗体与血清样品中的梅毒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
3、采用多通道电化学分析仪,加入邻苯二酚等电子媒介体,采用安培法检测上述反应引起的电流变化,由此获得各种分析物的种类和含量。
4、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梅毒抗原进行综合诊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一块物理器件即微流控芯片上集成了分别包覆有四种梅毒特异性抗体物质的四个工作电极,该四个工作电极分别针对检测梅毒的四种特征诊断抗原,本案微流控芯片是一种能够利用梅毒多种特异性抗体进行同时检测的梅毒诊断专用微流控芯片,其集成构造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该芯片的使用有助于加快梅毒诊断速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梅毒诊断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所述器件即微流控芯片的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中包括所述附件。
图中,1是微流动泵,2、4、5、14分别是四个装设位置不同的微储液池,3是歧管状微通道,6是微流控芯片的盖片,7是微流控芯片的基片,8是联接工作电极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专用串线,本例图中共显示有四条同型的用于联接工作电极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专用串线,9是多道电化学工作站,10是装设在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684的工作电极,11是装设在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453的工作电极,12是装设在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821的工作电极,13是装设在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319的工作电极,15是参比电极,16是对电极,17是联接对电极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专用串线,18是联接参比电极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专用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展示的本案实施例中,该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包括贴合装设在一起的两片板状物,两片板状物分别是微流控芯片的盖片6以及微流控芯片的基片7,在两片板状物之间的相互贴合的位置上装设有毛细管通道,以及,四个微储液池,该四个微储液池分别是试样液池2、缓冲液池4、试样废液池5和缓冲废液池14,毛细管通道的一端经由歧管状微通道3分别与试样液池2以及缓冲液池4以及试样废液池5联通,毛细管通道的另一端与余下的一个缓冲废液池14联通,以及,依序分别装设在所述毛细管通道内不同位置上的工作电极以及对电极16以及参比电极15,工作电极由金属电极以及贴附在所述金属电极上的包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金胶敏感膜构成,毛细管通道的构造呈并联构造,该呈并联构造的毛细管通道由四个微小通道并联构成,以及,所述工作电极的数量是四个,该四个工作电极的装设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微小通道内,以及,该四种抗体物质分别是梅毒特异性抗体TP0684、TP0453、TP0821及TP0319。该四个工作电极分别是装设在第一并联支流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684的工作电极10以及装设在第二并联支流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453的工作电极11以及装设在第三并联支流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821的工作电极12以及装设在第四并联支流微小通道内的具有梅毒特异性抗体TP0319的工作电极13。本例图中包括作为所述附件的多道电化学工作站9以及微流动泵1,参比电极15可以经由专用串线18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9的对应接口联接,对电极16可以经由专用串线17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9的对应接口联接,工作电极10、11、12以及13可以分别经由四条同型专用串线8与多道电化学工作站9的对应接口联接,作为附件的微流动泵1可以与按需选定的任意一个微储液池联通,本例中,微流动泵1与微储液池4联通。

Claims (1)

1.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所述器件是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包括贴合装设在一起的两片板状物,所述两片板状物分别是微流控芯片的盖片以及微流控芯片的基片,在所述两片板状物之间的相互贴合的位置上装设有毛细管通道,以及,四个微储液池,毛细管通道的一端经由歧管状微通道分别与其中的三个微储液池联通,毛细管通道的另一端与余下的一个微储液池联通,以及,依序分别装设在所述毛细管通道内不同位置上的工作电极以及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由金属电极以及贴附在所述金属电极上的包埋了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金胶敏感膜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管通道的构造呈并联构造,所述呈并联构造的毛细管通道由四个微小通道并联构成,以及,所述工作电极的数量是四个,该四个工作电极的装设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微小通道内,以及,该四个工作电极其表层金胶敏感膜结构中的特异性抗体分别是对梅毒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的四种梅毒抗体物质,该四种抗体物质分别是梅毒特异性抗体TP0684、TP0453、TP0821及TP0319。
CNU2008201757038U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79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7038U CN201277974Y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7038U CN201277974Y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7974Y true CN201277974Y (zh) 2009-07-22

Family

ID=4089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570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7974Y (zh) 2008-10-21 2008-10-21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797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8996A (zh) * 2013-06-27 2014-12-31 李木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8938A (zh) * 2015-06-11 2016-12-2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二甲基硅氧烷作基片的梅毒诊断用微流控芯片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8996A (zh) * 2013-06-27 2014-12-31 李木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48996B (zh) * 2013-06-27 2016-01-20 李木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8938A (zh) * 2015-06-11 2016-12-2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二甲基硅氧烷作基片的梅毒诊断用微流控芯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1038B (zh) 应用了廉价导电材料的多通道梅毒诊断专用微流控器件
CN202066861U (zh) 应用于快速诊断肺癌的专用微流控芯片
CN103323605B (zh) 一种糖化血红蛋白免疫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201348631Y (zh) 一种专用于诊断艾滋病的微流控芯片
CN101587124A (zh) 借助于有机导体材料技术的梅毒诊断专用微流控芯片
CN201259501Y (zh) 艾滋病诊断专用微流控芯片
CN201421455Y (zh) 一种应用于梅毒诊断的专用微流控芯片
CN109682962B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荧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Zhu et al. A microdevice for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T-cell-secreted cytokines
CN201259502Y (zh) 应用于快速诊断烈性传染病霍乱的专用微流控芯片
TWI743430B (zh) 用於a型流感快篩之自驅動微流體晶片
CN111796104B (zh) 一种外泌体检测分型微流控芯片及外泌体检测分型方法
CN101581724A (zh) 结合准一维特异抗原修饰电极的多通道梅毒诊断专用器件
CN101625359A (zh) 基于电极修饰技术的梅毒诊断专用多通道微流控芯片
CN207703876U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荧光免疫检测芯片
CN101663578B (zh) 电泳芯片和电泳装置
CN201449391U (zh) 含金胶抗原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CN205127987U (zh) 一种多指标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106290269B (zh) 一种复合型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微芯片系统
CN116083222A (zh) 一种长周期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耦合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9727963U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荧光检测系统
CN111879922A (zh) 适用于核酸及免疫同步检测集成纸基芯片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1277974Y (zh) 一种含金胶敏感膜包覆电极的梅毒诊断器件
CN201277975Y (zh) 梅毒诊断专用微流控芯片
CN212845415U (zh) 一种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