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9416Y -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9416Y
CN201229416Y CNU2008200259590U CN200820025959U CN201229416Y CN 201229416 Y CN201229416 Y CN 201229416Y CN U2008200259590 U CNU2008200259590 U CN U2008200259590U CN 200820025959 U CN200820025959 U CN 200820025959U CN 201229416 Y CN201229416 Y CN 2012294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optical fiber
optical
prism
fusion spli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259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晨之
杨友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259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94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94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94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包括两组正交的光源(2)、一对熔接电极(3)、显微成像装置(6)及液体透镜(7)、摄像装置(8)、处理器(9)和显示器(10)。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套由三棱镜(5a)和平面镜(4)组成的光线反射汇聚装置,三棱镜反射面与平面镜互成22.5°,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汇聚,由显微成像装置(6)及液体透镜(7)将光纤影像聚焦,摄像装置(8)接收成像,输送至处理器(9),由显示器10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使用一组光学显微成像及摄像系统,使得结构简单;光线二次反射后汇聚到显微摄像装置内,不需要系统的移动,能够简便准确完成光纤对准的检测,提高了光纤熔接质量和性能。

Description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熔接领域中的光学成像技术,特别是光纤熔接机中用于光纤对准、检测的光学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石英玻璃光纤由石英芯部和形成在芯部周围的石英包层组成,且由塑料制成的外包层所包裹加强保护。光在光纤芯部传输。该类光纤广泛使用在光信号传输等领域中。为使光信号在光纤内有效传输一定的距离,需要将相对短的光纤连接在一起并且附加损耗尽可能小;小的光信号损耗传输,可在一个呈圆柱体的理想的纤芯内实现。光纤熔接机熔接光纤时,是通过光学显微摄像系统,获取两根需要对接光纤的对准误差,调整此误差至允许范围后,采用放电电弧加热,并使其相互靠近,熔合为合格的整体。已有的光纤熔接机一般从两维方向检测光纤对准与否。即采用正交的X、Y方向光源照射在需要连接的光纤端点处,并通过两组光学显微摄像系统来聚焦成像;由机械驱动机构来调整光学显微摄像系统的运动,使摄像机获取光纤清晰影像;据此判断二根光纤的对准误差。此类光纤熔接机的特点是由二路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组成,且需要运动机构使二路光纤显微成像系统到达工作位置,使光纤成像清晰。这种光学显微摄像系统的熔接机,需要光学显微摄像系统进行寻像、聚焦运动,机构复杂,稳定性差。另有一种光纤熔接机虽然只用一组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但在其获取其中一个方向影像时,需要在两个放电电极之间增加反光镜,将其中一路光反射至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中;同时光学显微成像系统需要做相应的调节运动,使其到达2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同时由于反光镜挡住了放电电极,在熔接前需要移开反光镜,此方向影像消失。由于上述的结构及原理,此系统无法同时得到2个方向的影像。此种光纤熔接机的特点是:采用X、Y两路光源,虽然只用一组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但需要较复杂的调整运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的光学成像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而提出的一种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它包括二路呈一定角度的入射光源、一对熔接电极、一个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一个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电极与光学显微成像装置之间设置一套光线反射汇聚装置,它将二路呈一定角度的入射光汇聚,并将汇聚的光入射至光学显微成像装置。
作为最佳方式,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中的二路入射光相互垂直,所述熔接电极与光学显微成像装置之间设置一套光学反射汇聚装置,它将二路相互垂直的入射光汇聚,并将汇聚的光入射至光学显微成像装置成像。
根据上述最佳技术方案,可以有以下具体优化结构:
1、所述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二组平面反射镜组成,每组平面反射镜由两个互呈22.5°的平面镜组成,使入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2、所述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一个三角形的棱镜和设置在该棱镜两侧的一对平面反射镜组成,每个棱镜的反射面与对应平面反射镜互成22.5°,使入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3、所述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二个多棱镜(一个组合多棱镜)组成,入射光在每个多棱镜中经过两次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体透镜,是公知的产品,现以电润湿型液体透镜来说明,液体透镜是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且不相混合的液体,一种是可导电的水性溶液,另一种是不导电的矽酮油溶液。并将两种液体封装在两面均透明的圆筒型容器中。容器壁做了疏水性处理。因此水溶液会呈圆顶形聚集在容器中心部分,水溶液和矽酮油之间就会形成凸状曲面,通过施加可控的电信号来改变曲率即可进行对焦。即实现对焦(聚焦)作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在于:通过一套光学二次反射汇聚装置,将两个不同方向影像转换为由一个显微成像装置接收图像,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光纤对准误差检测。在这里,所采用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来达到两光学图像方向的转换。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a、两反光镜的作用:将透射的光纤影像,通过2个反光镜,改变了光的方向。
b、棱镜作用是:将经反光镜反射汇聚的光,入射于一个显微摄像系统。只采用一个光学显微摄像装置就可以同时获取2个方向的光纤影像。而不需要系统的移动。这就是本实用新型区别于已有的光纤熔接机不同的地方之一。
c、多棱镜(组合多棱镜)作用是:既具有两反光镜的作用,同时又具备棱镜的光汇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光学显微成像系统中使用了液体透镜,液体透镜的作用是,通过施加可控的电信号来改变液体透镜的曲率,使液体透镜起到调焦的作用,而无需使光学显微摄像系统运动,来达到聚焦的目的,与传统的熔接机相比,取消了驱动光学显微摄像系统运动的复杂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只使用一组光学显微成像及摄像系统,使得结构简单;
2、使用一套光学二次反射汇聚装置将两个方向影像入射到同一个显微摄像系统,而不需要系统的移动,能够简便地完成光纤对准的检测,进而提高了光纤熔接质量、性能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组平面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平面镜与三棱镜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多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平面镜(非平行)与三棱镜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包括两组正交的光源2,一对熔接电极3,含有液体透镜7的显微成像装置6,以及摄像装置8(CMOS或CCD)、处理器9和显示器10。
在熔接电极3与由显微成像装置6之间,设置一套光学二次反射汇聚装置,它由二组平面镜组成,每组平面镜由两个互呈22.5°的平面镜4、5组成,入射光2透射过位于两个熔接电极3之间的需要对接的两光纤1端点,分别照射到平面镜4上,经过平面镜4反射到平面镜5,由平面镜5反射两组相互平行的光(与原入射2呈135°角)。该平行光由显微成像装置6及其中的液体透镜7将光纤影像聚焦、放大后,由摄像装置8(CMOS或CCD)接受成像,摄像装置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输送至CPU处理,最终由显示器10显示。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的系统组成同图1,区别在于光学二次反射汇聚装置是由一个三棱镜5a和设置在该棱镜两侧的一对平面镜4组成,每个三棱镜的反射面与对应平面镜互成22.5°,使入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的系统组成同图1,区别在于光学二次反射汇聚装置是一个组合多棱镜,它是由两个对称的多棱镜5b组成,入射光在每个多棱镜中经过反射面5c、5d两次反射后,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的系统组成同图1,区别在于:两路入射光是非正交的,二次反射汇聚装置中的平面镜互成一定角度,使入射光经过二次反射后汇聚(可以是非平行光)到显微成像装置中成像。

Claims (8)

1、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它包括二路呈一定角度的入射光源、一对熔接电极、一个光学显微成像装置和一个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电极与光学显微成像装置之间设置一套光学反射汇聚装置,它使二路呈一定角度的入射光汇聚到一个显微成像装置内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二组平面镜组成,每组平面镜由两个呈一定角度的平面镜组成,使入射光经过反射后汇聚到一个显微成像装置内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一个三棱镜和设置在该棱镜两侧的一对平面镜组成,每个三棱镜的反射面与对应平面镜互呈一定角度,使入射光经过反射后汇聚到一个显微成像装置内成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一个组合多棱镜组成,每组入射光在该多棱镜中经过反射后汇聚到一个显微成像装置内成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二路入射光以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并互呈90°,所述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二组平面镜组成,每组平面镜由两个互呈22.5°的平面镜组成,使入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二路入射光以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并互呈90°,所述的光学反射汇聚装置由一个三棱镜和设置在该棱镜两侧的一对平面镜组成,每个三棱镜的反射面与对应平面镜互成22.5°,使入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二路入射光以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并互呈90°,所述的光线反射汇聚装置由一个组合多棱镜组成,每路入射光在多棱镜中经过反射后汇聚并与原入射角度呈135°。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光学显微成像装置中采用液体透镜。
CNU2008200259590U 2008-07-18 2008-07-18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94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259590U CN201229416Y (zh) 2008-07-18 2008-07-18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259590U CN201229416Y (zh) 2008-07-18 2008-07-18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9416Y true CN201229416Y (zh) 2009-04-29

Family

ID=4063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2595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9416Y (zh) 2008-07-18 2008-07-18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941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51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熔接机
CN107132618A (zh) * 2017-04-08 2017-09-05 邹辉 一种微结构光纤熔接系统及熔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51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熔接机
CN103529516B (zh) * 2012-07-06 2015-02-11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熔接机
CN107132618A (zh) * 2017-04-08 2017-09-05 邹辉 一种微结构光纤熔接系统及熔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3320B2 (en) Projection device
CN208888449U (zh) 一种潜望式镜头模组
TWI744923B (zh) 瞳孔中繼系統
WO2000000861A1 (fr) Dispositif optique
US9829634B2 (en) Bundled optical fiber probe
CN114577443B (zh) 一种ar眼镜光瞳视差测试装置
JP5110533B2 (ja) 光路長補正モジュール
TWI418916B (zh) 投影裝置
CN101630041A (zh)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CN102436038A (zh) 光路耦合器件、光路耦合装置及光路耦合方法
CN201229416Y (zh) 光纤熔接机单镜头成像装置
CN215986726U (zh) 一种增强现实显示系统
US9829716B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CN101464557A (zh) 一种消激光散斑光学结构
CN209167776U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近眼显示装置
CN205427370U (zh) 一种光隔离器
TWI795291B (zh) 虛擬現實顯示系統及頭戴式顯示設備
CN108710176A (zh) 一种mems光开关
CN208334704U (zh) 一种单镜头光纤熔接机
CN108549145B (zh) 一种单物双目望远镜的新结构
CN108680996B (zh) 一种单镜头光纤熔接机
WO2022179428A1 (zh) 光学组件、投影模组和增强现实设备
CN115113336B (zh) 一种偏振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9185Y (zh) 一种wdm器件
CN101825761B (zh) 广角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0002 building 2, building 029, 205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2 Hongwu Road No. 267 Hongwu 17 storey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