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4783Y -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 Google Patents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4783Y
CN201214783Y CNU2008200815356U CN200820081535U CN201214783Y CN 201214783 Y CN201214783 Y CN 201214783Y CN U2008200815356 U CNU2008200815356 U CN U2008200815356U CN 200820081535 U CN200820081535 U CN 200820081535U CN 201214783 Y CN201214783 Y CN 2012147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cological
timber
wall body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81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平
郜华萍
殷在飞
李彬
张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820081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47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47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47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理高原湖泊污染的新型前置库防护墙。本生态防护墙主要应用于受污染河道入湖前的河道河口净化。本防护墙主要有内外生态墙体、中间填充物组成,内外墙体采用有间隔的木桩(2),墙体内层附有复合土工膜(6)、无纺布(5)、砾石(9)等物质填充,上层覆盖0.3-0.6m的高原红土层(4),栽培净化效率高的本土植物。墙体厚度可根据河道水体的污染程度及水流速度,设置在0.8-1.6m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隔离前置库区与受纳水体而不影响河道行洪,无运行动力成本,有很好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15%左右的CODCr去除率,10%左右的TN去除率,30%左右的TP去除率,40%左右的SS去除率。

Description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入湖河道水体净化的面源污染控制和污染净化效果的生态防护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体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面源污染的威胁,例如滇池流域、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面源污染一般由农业地表径流和农村生活污水组成,包括农田氮磷等营养盐的流失,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的随意堆放和排放等。这些面源污染的排放基本没有规律可循,一般难以预测和收集,大部分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当地水体,从而大大影响了水体水质,导致了“水华”现象的频频发生,也间接影响了当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
对于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国内外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治理思路一般是本着综合整治的理念,加强面源污染源头管理(农业减排技术、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系统等),采用因地制宜的面源控制技术,进行卓有成效的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目前经常采用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有人工湿地、人工浮床、稳定塘等。
这些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种植植物及培育微生物或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来吸收和降解面源污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常一个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由两个以上的单项技术组成,发挥不同的作用,其特点是投资省,适用范围广,管理难度低,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不过对于高原贫困地区,其他技术成本较高,实施难度较大。应用上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时,会存在一些问题:①植物或微生物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相对较低,在去除相同量的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其占地面积大:②由于面源污染发生的不规律性,这些净化系统往往都需要特定的收集系统和动力提升才能保证系统的运行,增加了投资成本,同时也导致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相对较低。河口前置库技术在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运行经验表明,特别适用于入湖河道的治理。而这里提出的生态防护墙,就是为配合前置库技术在高原湖泊的有效运行,而采取的一种生态工程措施。生态防护墙是利用天然木料(木桩、竹桩)和填充物(砾石、碎石、卵石、土壤等)构建的有透水和净化作用的墙体。
现有技术中没有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结构的生态防护墙的文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于前置库区使用的生态防护墙体,能有效的净化水体水质,又不影响河道行洪,对城市河道水体污染净化有一定的处理效果。针对高原地区城市湖泊的入湖河道水体较差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前置库综合系统,有效的形成水体分隔、生态净化,又不影响河口与湖泊的水力交换。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防护墙,位于河口河道前,其主要由内外生态墙体、中间填充物组成,内外墙体采用有间隔的木桩(2),墙体内层由复合土工膜(6)、无纺布(5)、砾石(9)填充,上层覆盖高原红土层(4)。
所述的生态防护墙的内外层墙体由直径10-30cm、长度5-8m的木桩或竹桩(2)并排链接;内外墙体之间及各墙体本身的木桩之间采用拉筋连接;墙体靠湖泊侧内表面及底部铺2-5mm厚的复合土工膜(6),靠前置库侧内表面铺2-5mm厚的无纺布(5),内外墙体之间自上而下有0.3-0.6m厚的种有植物的高原红土层(4)、与水文条件相适应的编织袋装土(7)和砾石层(9)。
基本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是在人工湿地、快速渗滤系统、渗滤坝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而来,使用“木桩(或竹桩)+填充物(砾石、卵石、土壤)”在河口前置库进入湖泊前构筑防护墙体,从而有效地将前置库内储水和湖泊分隔开来。通过防护墙的渗流特性,增加污染水体在前置库内的停留时间,拦蓄面源污染,调节前置库的过流量。并通过在防护墙上层土壤中种植植物以及在墙体内培养高效脱氮除磷菌群,利用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吸收并分解污水中以及吸附在砾石表面的营养物质。通过上述过程,防护墙达到了可调节前置库内水力停留时间和一定净化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外墙体采用木桩或竹桩,位于生态防护墙的内外层,由直径在10-30cm的木桩或竹桩(2)并排链接,木桩或竹桩长度在5-8m之间,埋入水体深度视当地水文条件而定。内外墙体之间及各墙体本身的木桩之间采用拉筋(8)连接。墙体靠湖泊侧内表面及底部铺复合土工膜(6),靠前置库侧内表面铺无纺布(5)。内外墙体之间自上而下有种植有植物的高原红土层(4)、编织袋装土(7)、砾石层(9)等组成。复合土工膜2-5mm厚,无纺布2-5mm厚,表层红土0.3-0.6m厚,编织袋填土及砾石根据施工需要确定。
墙体内土壤及砾石是植物根系生长及微生物附着的区域,是硝化反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区域,发挥了生态防护墙主要的净化作用。防护墙设有间隔,其作用是防止污染水量冲击负荷过大时,水流可以从此间隔中溢流通过生态防护墙,而不对墙体产生明显的冲击影响,表层的植物选用根系泌氧能力较强、脱氮除磷效果好的品种如美人蕉、香蒲、葛蒲、芦苇或香根草、香根草、茭草、滇鼠刺、鸢尾或柳树,使本生态防护墙即形成美观绿化带又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隔离前置库区与受纳水体而不影响河道行洪,无运行动力成本,有很好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15%左右的CODCr去除率,10%左右的TN去除率,30%左右的TP去除率,40%左右的SS去除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防护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1-1方向剖面图。
图中:1横向挡土桩,2横向连接桩,3湖底,4种有植物的红土层,5无纺布,6复合土工膜,7编织袋装土,8横向撑桩,9湖泊,10前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内容,但不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滇池流域晋宁一条如滇池河道前置库工程,位于滇池南岸,为保障前置库的稳定运行,并进一步提高入滇池河水的净化效果,建立了包含本实用新型在内的前置库综合处理系统。
在整个前置库示范区长769.6米,为满足泄洪,分布有六个出水口,总宽24米。生态防护墙为双排木桩中间回填装土编织袋结构,垂直木桩间用纵向木料绑扎连接成整体,双排横向木桩间用木材和铁丝支撑、固定牢靠。为防止冲刷和渗漏,在木桩框架内侧设置无纺布和防渗薄膜。沉砂池区域用6米长木桩,单排按每米5棵形成支撑结构。沉淀区用6米桩长和4米桩长的木桩交替布置,即1棵6米长桩接3棵4米长桩,形成支撑结构。竖向木桩进入湖底部3.0米以上,在湖底以上1m处和湖面以下60cm处均采用Φ10×2000横向拉筋组合横竖木桩,横向木桩间距2.0m。
具体施工数据为:6米长木桩5349棵,4米长木桩5358棵,编织袋装土1650m3,填土深度1.0m左右。上层种植物的红土578m3,表土深度60cm,上面种植香根草、茭草、滇鼠刺、鸢尾和柳树等植物。在防护墙靠近滇池一侧复合土工膜(300g/0.2mm/300g),靠近前置库区一侧无纺布(600g/m2)。
采用以上的生态防护墙,各污染物去除效率为:CODCr去除率16.8%,TN去除率12%,TP去除率26%,SS雨季去除率69%,SS旱季去除率52%。

Claims (2)

1、一种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位于河口河道前,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内外生态墙体、中间填充物组成,内外墙体采用有间隔的木桩(2),墙体内层由复合土工膜(6)、无纺布(5)、砾石(9)填充,上层覆盖高原红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其特征在于生态防护墙的内外层墙体由直径10-30cm、长度5-8m的木桩或竹桩(2)并排链接;内外墙体之间及各墙体本身的木桩之间采用拉筋连接;墙体靠湖泊侧内表面及底部铺2-5mm厚的复合土工膜(6),靠前置库侧内表面铺2-5mm厚的无纺布(5),内外墙体之间自上而下有0.3-0.6m厚的高原红土层(4)、与水文条件相适应的编织袋装土(7)和砾石层(9)。
CNU2008200815356U 2008-07-04 2008-07-04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47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15356U CN201214783Y (zh) 2008-07-04 2008-07-04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15356U CN201214783Y (zh) 2008-07-04 2008-07-04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4783Y true CN201214783Y (zh) 2009-04-01

Family

ID=4051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815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4783Y (zh) 2008-07-04 2008-07-04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478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396A (zh) * 2011-10-10 2012-03-21 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混凝土墙的建造方法
CN110206129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临时隔离缓冲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396A (zh) * 2011-10-10 2012-03-21 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混凝土墙的建造方法
CN102383396B (zh) * 2011-10-10 2014-01-29 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混凝土墙的建造方法
CN110206129A (zh) * 2019-06-28 2019-09-06 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临时隔离缓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938B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3215920B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4496106B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100398753C (zh) 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
CN204356190U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104986860A (zh) 一种无动力净化河水的生态处理工艺
CN105000748B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CN110862152B (zh) 农田排水的高效生态净化系统
CN105464050B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CN20298985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
CN111809559A (zh) 一种湖滨湿地植被缓冲带配置结构与构建方法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5804033B (zh)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
CN205133351U (zh) 一种组合式的河岸生物净化系统
CN107487846A (zh) 一种适用于变水位的生态型硬质护岸
CN106865777A (zh)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CN201214783Y (zh) 高原前置库生态防护墙
CN110627215B (zh) 一种入河坡地沟道退水生态带持续净化利用系统
CN206203996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护岸系统
CN211057724U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104098183A (zh) 通过优化景观改善地表径流水质的系统
CN106869079A (zh) 一种河道原位净化与蓄水系统
CN106145367B (zh)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
CN210945029U (zh) 一种多级生态护岸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