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9568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99568Y
CN201199568Y CNU2008200079028U CN200820007902U CN201199568Y CN 201199568 Y CN201199568 Y CN 201199568Y CN U2008200079028 U CNU2008200079028 U CN U2008200079028U CN 200820007902 U CN200820007902 U CN 200820007902U CN 201199568 Y CN201199568 Y CN 20119956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ectric connector
clip slot
along
gui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79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79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9956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9956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9956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上的插脚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和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狭槽,该狭槽包括引导插脚滑动的导引槽和与导引槽相邻接的夹槽,所述插脚沿第一方向滑入夹槽并受其夹持,所述夹槽至少一侧设有止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上设有夹槽,所述夹槽至少一侧设有止逆结构,插脚从第一方向滑入夹槽中,止逆结构与插脚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且所述接触点对插脚能够形成抵持力,其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分力,该分力阻止插脚逆向退回导引槽中,防止插脚与导电端子之间接触不良,从而保证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良好的接触环境。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公开的一种用于将具针脚的芯片模块连接至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由具有弹性的导电片对折形成,包括位于导电片两端的焊接部11和连接焊接部的弹性臂12。其弹性臂12上设有狭槽120,所述狭槽120包括逐渐变窄的导引槽1201和两侧为直线的夹槽1202。
如图2为所述导电端子1与收容孔2配合的示意图,所述导引槽1201设于弹性臂12靠近顶部处,该导引槽1201邻接设有所述夹槽1202。组装时,IC插脚3从导引槽1201中沿箭头A的方向滑入到夹槽1202间并由夹槽1202夹紧。但是由于夹槽1202两侧为直线且没有止逆结构,插脚3插接不稳固,稍有震动,插脚3即很容易从夹槽1202间沿着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退出,进入导引槽1201中,由于导引槽1201宽度较大,插脚3在导引槽1201中相对移动,与导引槽1201两侧形成单边接触或者与该两侧均不接触,造成插脚3与导电端子1之间的接触不稳定,导致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接触不良。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上设有能够与芯片模块插脚相插接的夹槽,且夹槽上设有止逆结构,当插脚移到工作位置后,该止逆结构可阻止插脚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退出,使插脚和导电端子之间能够稳定接触,从而保证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接触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上的插脚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和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狭槽,该狭槽包括引导插脚滑动的导引槽和与导引槽相邻接的夹槽,所述插脚沿第一方向滑入夹槽并受其夹持,所述夹槽至少一侧设有止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上设有夹槽,所述夹槽至少一侧设有止逆结构,插脚从第一方向滑入夹槽中,止逆结构与插脚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且所述接触点对插脚能够形成抵持力,其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分力,该分力阻止插脚逆向退回导引槽中,防止插脚与导电端子之间接触不良,从而保证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良好的接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单个端子与插脚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和图4,所述导电端子1包括一弹性臂11和由弹性臂11一端延伸出的焊接部12。所述弹性臂11成拱形,其上设有一狭槽110,所述狭槽110上设有一导引槽1101,由导引槽1101进一步延伸出一夹槽1102,所述导引槽1101向夹槽1102方向逐渐变窄。所述夹槽1102的两侧相互平行(当然也可以为斜面),但夹槽的两侧分别部分凹设有一凹陷部1103,两凹陷部1103相对设置。所述焊接部12为平板状结构。如图4所示,导电端子1收容于端子收容槽3中。芯片模块的插脚4进入导引槽1101后,沿箭头A1的方向在导引槽1101的导引下滑入夹槽1102,插脚4进入夹槽1102的过程中,由于其直径大于夹槽1102宽度,将夹槽1102两侧向两边撑开,待插脚4进入凹陷部1103中后,夹槽1102两侧张开幅度变小,但仍处于张开状态,这时凹陷部1103与插脚4有四个接触点a1、a2、a3、a4,且靠近导引槽1101一侧的两个接触点a1、a2之间的距离由于小于插脚4的直径,若插脚4由于电连接器受力而欲逆向退出,则接触点a1、a2会对插脚4形成抵持力F1,其水平和竖直分力分别为f10、f11,且竖直分力f11方向与箭头A1的方向相同,在接触点a1、a2的限制作用下,可防止插脚4沿与箭头A1所示相反的方向退出,同理在接触点a3、a4的作用下,可防止插脚4沿箭头A1方向从凹陷部1103中过度向前推进。上述凹陷部1103为止逆结构,其与插脚4所形成的四个接触点a1、a2、a3、a4能够固定插脚4的位置,防止其沿与箭头A1所示相反的方向退出,可以使插脚4与导电端子1之间稳定接触,从而保证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良好接触。
请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导电端子5收容于端子收容孔30中。导电端子5的导引槽50延伸有一夹槽51,夹槽51有相对设置的两斜面510,该斜面均沿箭头A2方向朝夹槽51外侧倾斜(当然也可以仅有一侧为斜面),插脚40从导引槽50滑入夹槽的两斜面510间,并最终与收容槽30中箭头A2所指向且与斜面510相邻近的收容槽的壁相接触,即插脚40与两斜面510、收容槽壁分别形成接触点b1、b2、b3。由于接触点b1和接触点b2之间距离小于插脚40直径,对所述插脚40将形成抵持力F2,其水平分力与竖直分力分别为f20、f21,同样有竖直分力f21方向与箭头A2所指方向相同,在接触点b1、b2的限制作用下,可防止插脚40沿与A2所示相反的方向退出。因此,两斜面510同样为止逆结构,接触点b1、b2、b3同时固定插脚40,防止其从与箭头A2所指相反的方向退出,防止插脚40与导电端子5之间接触不稳定,保证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良好接触。
请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导电端子6收容于端子收容槽300中。其中,所述导电端子6的导引槽60和夹槽61之间设有相对设置的凸出部62(也可相对错开一定距离),当插脚400从导引槽60沿箭头A3方向经过凸出部62时,导电端子6的弹性臂会产生弹性变形,夹槽61向两侧张开,插脚400滑入其中,并最终与夹槽61两侧和箭头A3所指向的收容槽壁形成接触点c1、c2、c3。由于接触点c1、c2之间的距离小于插脚400直径,两接触点c1、c2会对插脚400产生抵持力F3,其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分别为f30、f31,且竖直分力f31方向与箭头A3所指方向相同,在接触点c1、c2的限制作用下,可防止插脚400沿与箭头A3所示相反的方向退出。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设有突出部62,夹槽61两侧可以相互平行。上述凸出部62同样为止逆结构,插脚400在接触点c1、c2的限制作用下,不会沿着与箭头A3所指方向的反方向退出,从而保证了插脚400和导电端子6之间的稳定接触,不会造成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接触不良。
请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并与插脚配合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端子收容槽20在箭头A4所指向的槽壁201上凹设有凹槽2010,所述凹槽2010位于槽壁201的中间位置。端子7的导引槽70延伸有夹槽71,所述夹槽71设有朝向所述槽壁201的开口710(也可称为凹陷部),开口710之间的宽度与凹槽2010宽度相同。插脚7由导引槽70沿箭头A4方向滑入夹槽71中,最终进入开口710和凹槽2010形成的收容空间,与夹槽71、凹槽2010和槽壁201分别形成接触点d1、d2、d3。由于接触点d1、d2之间的距离小于插脚4000直径,在接触点d1、d2的限制作用下,可防止插脚4000沿与A4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退出。两接触点d1、d2对插脚4000产生抵持力F4,其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分别为f40、f41,且竖直分力f41方向与箭头A4所指方向相同,同样具有使插脚4000不会沿箭头A4所指的反方向退出的效果。另须强调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夹槽两侧相互平行,当然也可为斜面。上述开口710和凹槽2010形成的收容空间为止逆结构,在接触点d1、d2的限制下,插脚4000置于收容空间内,不会沿箭头A4相反方向退出,同样使插脚4000和导电端子7之间稳定接触,不会造成电连接器和芯片模块之间接触不良。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芯片模块上的插脚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和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狭槽,该狭槽包括引导插脚滑动的导引槽和与导引槽相邻接的夹槽,所述插脚沿第一方向滑入夹槽并受其夹持,所述夹槽至少一侧设有止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宽度渐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止逆结构为斜面,该斜面沿第一方向向外侧倾斜,其与插脚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该接触点对所述插脚形成抵持力,其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分力,可防止插脚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退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所述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夹槽和所述斜面所朝向的收容槽壁共同固定所述插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结构为凸起,插脚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退出过程中,该凸起将对所述插脚形成抵持力,其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分力,可防止插脚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退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槽的两侧相互平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于夹槽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相对或交错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结构为凹陷部,该凹陷部与夹槽邻接处对插脚形成抵持力其具有与第一方向相同的分力,该抵持力可防止插脚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退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于夹槽的两侧,并相对设置。
CNU2008200079028U 2007-12-20 2008-04-26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956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79028U CN201199568Y (zh) 2007-12-20 2008-04-2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20061852.7 2007-12-20
CN200720061852 2007-12-20
CNU2008200079028U CN201199568Y (zh) 2007-12-20 2008-04-2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99568Y true CN201199568Y (zh) 2009-02-25

Family

ID=4045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7902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99568Y (zh) 2007-12-20 2008-04-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9956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185A (zh) * 2018-12-10 2019-12-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185A (zh) * 2018-12-10 2019-12-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6991Y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821903Y (zh) 电连接器
CN201222553Y (zh) 电连接器
CN103995564B (zh) 具有特殊接触机制的内存插槽
CN2454935Y (zh) 零插入力记忆模块组合
CN201130801Y (zh) 电连接器
CN202217811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199568Y (zh) 电连接器
CN202363630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连接器
CN114696134B (zh) 插接式接口转换连接器
CN2699505Y (zh) 电连接器
CN214754518U (zh) 一种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CN2912005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758197U (zh) 笔记本电脑用电池连接器
CN217062589U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1072834Y (zh) 电连接器
CN201608313U (zh) 插槽连接器
CN2789966Y (zh) 一种卡连接器的导引装置
CN213026769U (zh) 一种电子电路用插接板块
CN219535025U (zh) 一种防脱落大电流车用电子连接器
CN109390792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插头
CN102790301A (zh) 一种低插入力高拔出力的旗形端子
CN216958620U (zh) 一种能定位导向的连接器
CN116819136A (zh) 一种连接器测试治具
CN213401728U (zh) 一种增强插拔力的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