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96455Y -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96455Y CN201196455Y CNU2008200763192U CN200820076319U CN201196455Y CN 201196455 Y CN201196455 Y CN 201196455Y CN U2008200763192 U CNU2008200763192 U CN U2008200763192U CN 200820076319 U CN200820076319 U CN 200820076319U CN 201196455 Y CN201196455 Y CN 20119645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ing
- water
- upper hose
- water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上水管、水位传感器、供热水主管道、自动控制仪、补水电磁阀;在太阳能集热器内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储热水箱内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供热水主管道与储热水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储热水箱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顶层的设备间,每个建筑单元为一个供热水单元;在通至各用户的供热水支管道上装有管道电辅加热器,在位于所述管道电辅加热器两侧的供热水支管道上分别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内的浮球式取热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大大节约能源、并能保障全天候24小时供热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属于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专利申请号:200610012512.5),它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采暖换热器、上水管;上水管从储水箱侧壁上部进入储水箱内并伸向储水箱的底部;采暖换热器位于储水箱的下部;它还包括有热水循环管路、自动控制仪、与自动控制仪输入端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缆与自动控制仪输出端相连接的电磁阀、热水循环泵、集热循环泵、管道电磁加热器、升降跟踪机构。上述供热水系统的管道电磁加热器安装在供热水循环主管道上,使供热运行能量消耗比较大,浪费能源;另外其升降跟踪机构结构复杂,一方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易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上水管、水位传感器、供热水主管道、自动控制仪、补水电磁阀;太阳能集热器通过集热器循环上水管和集热器循环出水管与储热水箱相连通,在太阳能集热器内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储热水箱内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上水管从储热水箱侧壁上部进入储热水箱内并伸向其底部,水位传感器位于储热水箱的上部;补水电磁阀装在上水管上,供热水主管道与储热水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储热水箱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顶层的设备间,每个建筑单元为一个供热水单元;在通至各用户的供热水支管道上装有管道电辅加热器,在位于所述管道电辅加热器两侧的供热水支管道上分别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内的浮球式取热水机构。
所述浮球式取热水机构由浮球、配重块、跟踪取热水软管组成;跟踪取热水软管的一端与供热水主管道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配重块上,配重块通过连线与浮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大大节约能源、并能保障全天候24小时供热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图3—4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2):
由图1、2所示的实施例1可知,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7、储热水箱12、上水管11、水位传感器8、供热水主管道13、自动控制仪、补水电磁阀10;太阳能集热器7通过集热器循环上水管4和集热器循环出水管6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在太阳能集热器7内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在储热水箱12内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上水管11从储热水箱侧壁上部进入储热水箱内并伸向其底部,水位传感器8位于储热水箱12的上部;补水电磁阀10装在上水管11上,供热水主管道13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储热水箱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顶层的设备间,每个建筑单元为一个供热水单元;在通至各用户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装有管道电辅加热器16,在位于所述管道电辅加热器16两侧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分别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8;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内的浮球式取热水机构。
所述浮球式取热水机构由浮球3、配重块2、跟踪取热水软管1组成;跟踪取热水软管1的一端与供热水主管道13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配重块2上,配重块2通过连线与浮球3相连接。
所述的管道电辅加热器16选自下述三种中的任一种:(1)电磁感应管道电辅加热器;(2)PTC管道电辅加热器;(3)石英玻璃管镀膜管道电辅加热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水管11上装有水位控制器,水位控制器由小水箱9、浮球阀21组成;上水管11先伸入小水箱9,浮球阀21装在位于小水箱9内的上水管11的出水口处,,小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11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
在图1中,14为供热水控制阀,19为单向阀。
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跟踪取水软管1的浮动取水口向供热水主管道13及供热水支管道17内输送储热水箱12中的高温水。在进户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加装管道电辅加热器16,如供热水支管道17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流经管道电辅加热器时,管道电辅加热器自动启动并调整所需功率,将水加热到设定温度。由于管道电辅加热器16装在各用户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只有在该户使用热水时,并需要加热时才工作,所以能节约电能。
实施例2(见图3、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下部的采暖换热器28,采暖换热器28通过采暖上水管24及采暖回水管30与采暖热源的相对应的管口相连通,在采暖上水管24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23、常开电磁阀25,在采暖回水管30上装有第二阀门29;在采暖上水管24与采暖回水管30之间设有一连通管道27,该管道27的一端与常开电磁阀25和第一阀门23之间的采暖上水管24相连通,该管道27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29上方的采暖回水管30相连通,在该管道27上装有常闭电磁阀26;在采暖上水管24上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2。
实施例3(见图4、2):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供热水主管道13为循环供热水主管道,其另一端也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在该供热水循环主管道13上装有供热水循环泵31;在集热器上水管4上装有集热循环泵32。
实施例3的工作过程:通过跟踪取热水软管1的浮动取水口向循环供热水主管道13内输送储热水箱中的高温水。供热水循环泵31可定温或定时启动,将循环供热水主管道13内的水保持在设定温度,在进户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加装管道电辅加热器16,如循环供热水主管道13内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流经管道电辅加热器16时,管道电辅加热器16自动启动并调整所需功率,将水加热到设定温度。
在实施例3中,当太阳能集热器7中的水温比储热水箱12中的水温高10℃时,自动启动集热循环泵32,直至二者的水温平衡时,集热循环泵32停止工作。
实施例4(见图5、2):
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下部的采暖换热器28,采暖换热器28通过采暖上水管24及采暖回水管30与采暖热源的相对应的管口相连通,在采暖上水管24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23、常开电磁阀25,在采暖回水管30上装有第二阀门29;在采暖上水管24与采暖回水管30之间设有一连通管道27,该管道27的一端与常开电磁阀25和第一阀门23之间的采暖上水管24相连通,该管道27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29上方的采暖回水管30相连通,在该管道27上装有常闭电磁阀26;在采暖上水管24上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2。
Claims (7)
1.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7)、储热水箱(12)、上水管(11)、水位传感器(8)、供热水主管道(13)、自动控制仪、补水电磁阀(10);太阳能集热器(7)通过集热器循环上水管(4)和集热器循环出水管(6)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在太阳能集热器(7)内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在储热水箱(12)内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上水管(11)从储热水箱侧壁上部进入储热水箱内并伸向其底部,水位传感器(8)位于储热水箱(12)的上部;补水电磁阀(10)装在上水管(11)上,供热水主管道(13)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储热水箱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顶层的设备间,每个建筑单元为一个供热水单元;在通至各用户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装有管道电辅加热器(16),在位于所述管道电辅加热器(16)两侧的供热水支管道(17)上分别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18);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内的浮球式取热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式取热水机构由浮球(3)、配重块(2)、跟踪取热水软管(1)组成;跟踪取热水软管(1)的一端与供热水主管道(13)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配重块(2)上,配重块(2)通过连线与浮球(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电辅加热器(16)选自下述三种中的任一种:(1)电磁感应管道电辅加热器;(2)PTC管道电辅加热器;(3)石英玻璃管镀膜管道电辅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水管(11)上装有水位控制器,水位控制器由小水箱(9)、浮球阀(21)组成;上水管(11)先伸入小水箱(9),浮球阀(21)装在位于小水箱(9)内的上水管(11)的出水口处,小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11)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下部的采暖换热器(28),采暖换热器(28)通过采暖上水管(24)及采暖回水管(30)与采暖热源的相对应的管口相连通,在采暖上水管(24)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23)、常开电磁阀(25),在采暖回水管(30)上装有第二阀门(29);在采暖上水管(24)与采暖回水管(30)之间设有一连通管道(27),该管道(27)的一端与常开电磁阀(25)和第一阀门(23)之间的采暖上水管(24)相连通,该管道(27)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29)上方的采暖回水管(30)相连通,在该管道(27)上装有常闭电磁阀(26);在采暖上水管(24)上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水主管道(13)为循环供热水主管道,其另一端也与储热水箱(12)相连通,在该供热水循环主管道(13)上装有供热水循环泵(31);在集热器上水管(4)上装有集热循环泵(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位于储热水箱(12)下部的采暖换热器(28),采暖换热器(28)通过采暖上水管(24)及采暖回水管(30)与采暖热源的相对应的管口相连通,在采暖上水管(24)上依次装有第一阀门(23)、常开电磁阀(25),在采暖回水管(30)上装有第二阀门(29);在采暖上水管(24)与采暖回水管(30)之间设有一连通管道(27),该管道(27)的一端与常开电磁阀(25)和第一阀门(23)之间的采暖上水管(24)相连通,该管道(27)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29)上方的采暖回水管(30)相连通,在该管道(27)上装有常闭电磁阀(26);在采暖上水管(24)上装有第五温度传感器(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763192U CN201196455Y (zh) | 2008-02-18 | 2008-02-18 |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763192U CN201196455Y (zh) | 2008-02-18 | 2008-02-18 |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96455Y true CN201196455Y (zh) | 2009-02-18 |
Family
ID=4041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7631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96455Y (zh) | 2008-02-18 | 2008-02-18 |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96455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0897A (zh) * | 2014-06-27 | 2014-10-22 | 金旭 | 家用太阳能集热热泵补偿热水系统 |
CN105066235A (zh) * | 2015-08-28 | 2015-11-18 | 广西广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加热保温的太阳能热水分支供应系统 |
CN106766379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滨州市甲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导管浮子 |
CN108253631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热泵热水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11156583A (zh) * | 2019-12-25 | 2020-05-15 | 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校园洗浴用水供应系统 |
CN114076415A (zh) * | 2021-11-23 | 2022-02-22 | 安徽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
-
2008
- 2008-02-18 CN CNU2008200763192U patent/CN20119645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0897A (zh) * | 2014-06-27 | 2014-10-22 | 金旭 | 家用太阳能集热热泵补偿热水系统 |
CN105066235A (zh) * | 2015-08-28 | 2015-11-18 | 广西广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加热保温的太阳能热水分支供应系统 |
CN105066235B (zh) * | 2015-08-28 | 2018-07-06 | 广西广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加热保温的太阳能热水分支供应系统 |
CN106766379A (zh) * | 2016-12-27 | 2017-05-31 | 滨州市甲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导管浮子 |
CN108253631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热泵热水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11156583A (zh) * | 2019-12-25 | 2020-05-15 | 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校园洗浴用水供应系统 |
CN111156583B (zh) * | 2019-12-25 | 2021-11-23 | 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校园洗浴用水供应系统 |
CN114076415A (zh) * | 2021-11-23 | 2022-02-22 | 安徽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96455Y (zh) | 一种多热源自动供热水系统 | |
CN103196176B (zh) |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多户型供热水系统 | |
CN103017245A (zh) |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 |
CN105066220A (zh) |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采暖热水炉互补供热系统 | |
WO2020228159A1 (zh) | 一种多种复合能源承压模块热水控制系统 | |
CN203024251U (zh) |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 |
CN201083433Y (zh) | 太阳能联合热泵供热水节能装置 | |
CN201731554U (zh) | 电补偿式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 | |
CN101598361B (zh) | 太阳能热水器与壁挂炉相结合供暖系统 | |
CN208735956U (zh) | 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 | |
CN201302216Y (zh) | 太阳能地暖取暖装置 | |
CN207230963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电磁锅炉 | |
CN202303598U (zh) | 太阳能热泵地板采暖装置 | |
CN205048543U (zh) | 一种多热源中央热水处理系统 | |
CN105222365A (zh)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热水锅炉 | |
CN107560147B (zh) | 燃气壁挂炉辅助的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131931U (zh) | 太阳能与低谷电结合蓄热供热系统 | |
CN205448350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供电供暖系统 | |
CN206160269U (zh) | 一种采暖节能系统 | |
CN201382479Y (zh) | 太阳能取暖系统 | |
CN201443805U (zh) | 太阳能热水器与壁挂炉相结合供暖系统 | |
CN205137951U (zh) | 新型多功能太阳能热水锅炉 | |
CN2760458Y (zh) | 集中采热供水太阳能热水装置 | |
CN101545686A (zh) | 高效持续太阳能热水供给系统 | |
CN2937880Y (zh) | 太阳能取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