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5197Y - 幼儿秋千 - Google Patents

幼儿秋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5197Y
CN201185197Y CNU2007203122595U CN200720312259U CN201185197Y CN 201185197 Y CN201185197 Y CN 201185197Y CN U2007203122595 U CNU2007203122595 U CN U2007203122595U CN 200720312259 U CN200720312259 U CN 200720312259U CN 201185197 Y CN201185197 Y CN 2011851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leg
motor
electro
seat unit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122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伯特·豪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Hong Kong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Taiwan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Taiwan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Taiwan
Priority to CNU2007203122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51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51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51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藉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幼儿秋千。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进行往返运动的座椅装置,以及,一对横向分离的后支脚,其从一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终止于各自的顶端;一对横向分离的前支脚,其从一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前支脚与相应的后支脚在该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一安装在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一挂架壳体,挂架壳体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一设置于其中之一挂架壳体中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可操作地与座椅装置连接以为其往返运动提供动力;一装设在其中之一固定壳体上的电池盒,其系设置在低于座椅装置顶面并远离电动马达的位置上以为电动马达提供电源。

Description

幼儿秋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藉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幼儿秋千,其电池盒装设在幼儿秋千的架体装置上,以将电池设置在远离幼儿前后运动位置上的幼儿秋千马达的电池盒。
背景技术
护幼员通常用幼儿秋千抚慰幼儿。幼儿秋千主要包括将幼儿安全地安放在高于地面位置的座椅、以及支撑所述座椅并允许座椅以往返的方式运动的框架机构。往返的方式运动主要为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运动,也有一些幼儿座椅提供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第一种习知幼儿秋千包括悬挂于框架上的座椅,所述框架由延伸到幼儿正上方的支撑结构形成,并被横向相对的支撑脚支撑,这种上方的支撑结构在幼儿的正上方形成了一个物理障碍,因而限制了接近位于座椅内的幼儿。这种幼儿秋千可以在1994年4月4号公告给丹尼尔·宾奇等人美国外观设计专利第D345,777号中见到。上部的支撑结构不仅成为从幼儿上方接近秋千内幼儿的障碍,而且该支撑结构也成为观察幼儿的障碍。
作为对由所述上部支撑结构所形成的障碍的解决方案,发展出了“无顶式”的幼儿秋千。这种幼儿秋千可以在1989年4月18日公告的由路易斯·克哈斯以及詹姆斯·玛瑞尔实用新型的美国专利第4,822,033号中见到,其上部的支撑结构被去除了,以提供从上方接近座椅上的幼儿的通道。然而,在这种幼儿秋千中,幼儿能够抓到任何一个横向相对的支撑脚,特别是当幼儿在支撑脚之间前后摆动时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摆动中的幼儿与一个支撑脚之间的接触会导致伤害幼儿。而且,幼儿可能会抓住其中一个支撑脚并将自己拉离座椅,特别是当幼儿没有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时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前面提到的无顶式的幼儿秋千演变为去除秋千座椅前方框架结构的方式,例如去除支撑脚的方式,以提供幼儿秋千“开放侧边”的秋千框架结构。这种开放侧边的幼儿秋千可以在前面提到的在1989年4月18日公告的由路易斯·克哈斯以及詹姆斯·玛瑞尔实用新型的美国专利第4,822,033号中见到。在克哈斯及马瑞尔的专利中,幼儿秋千提供具有开放顶部及开放侧边的结构,以提供几乎从座椅前方任何位置都可以观察和接近座椅内的幼儿的功能。
市面上大多数的幼儿秋千的摆动运动类似于钟摆运动。虽然这种摆动运动能够通过机械弹簧操作的摆动机构来保持,但是现在大多数幼儿秋千的摆动普遍是通过设置在与被框架结构上靠近座椅转轴位置的小型电动马达来保持。这种电动马达的电力是通过装设在与电动马达所在的同一个塑料壳体内的一组干电池提供。这种电池驱动马达影响从支撑架上悬挂的幼儿座椅摆动的例子可以在1996年6月11日公告的由丹尼尔·米切尔等人实用新型的美国专利第5,525,113号及1998年11月10日公告的由丹尼尔·宾奇等人实用新型的美国专利第5,833,545号中见到。
市面上大多数幼儿秋千利用一个装置将悬架管体插入一个收容件内,该收容件与枢转组件一体成型。然后,利用一个锁固件,如螺丝,螺栓及螺母,或者带有弹簧的按钮将该悬架管体固定在该收容件内。因为将悬架管体上孔对准收容件对应的孔时较为困难,所以这种连接装置通常需要消费者核实在安装期间锁固件是否正确安装,当秋千变松弛从而从所述枢转组件落下的时候,正确的安装尤为重要。将座椅装置从架体装置上拆卸时,这些锁固件必须要卸掉并且放置好,以便秋千要重新安装时可以重复使用。这些操作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繁重。
虽然这种将干电池放置在与电动马达同一个壳体内的设置方便了电源与电动马达之间的布线,但是也有诸多缺陷。将干电池布置在秋千座椅的上方,当护幼员在用新电池更换已经耗尽的电池时,位于座椅内的儿童可能会被掉下的电池砸到。干电池系在
Figure Y20072031225900071
电池容器内包含酸性物质所制成。有时候这些酸会从电池内溢出,从而会有给座椅内的幼儿造成伤害的风险。将电池组与电动马达放置在同一个塑料壳体内的设置也增加了秋千重心的高度,从而增加了秋千翻倒的可能性。最后,由于用来容纳电动马达和电池组的壳体的空间要求比仅单独容纳电动马达的还要大,因而该体积较大的壳体会阻碍观察幼儿的视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电源设置远离电动马达的位置并由电动马达驱动的幼儿秋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从幼儿秋千前方位置可几乎不受限制地观察幼儿秋千座椅内幼儿的视野的幼儿秋千架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幼儿座椅的架体装置,其中前支脚在弯曲的后支脚的中部与其连接,以允许后支脚从该处向上向前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利用位于马达壳体下方的固定壳体承载电池组以提供驱动幼儿座椅摆动的电动马达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是为驱动幼儿秋千运动的电动马达提供一远程电池盒,其结构耐用,制造便宜,保养轻松,装配容易,使用简单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幼儿秋千,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进行往返运动的座椅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
一对横向分离的后支脚,所述后支脚从一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终止于各自的顶端;
一对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从一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所述前支脚与相应的后支脚在该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一安装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
一挂架壳体,所述挂架壳体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
一设置于其中之一挂架壳体中的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可操作地与所述座椅装置连接以为其往返运动提供动力;
一装设在其中之一固定壳体上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系设置在低于所述座椅装置顶面并远离所述电动马达的位置上以为所述电动马达提供电源。
所述电动马达和电池盒安装在同一条后支脚上。
所述电池盒包括与每个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与电动马达电性连接。
所述电池盒包括一个可移离的盖体以固持电池组。
所述前支脚和后支脚呈弯曲状,以为所述座椅装置提供开放的侧面信道。
所述弯曲的前支脚和后支脚将所述固定壳体定位在座椅装置和挂架壳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幼儿秋千,其具有安装在一架体装置上可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座椅装置、一与所述座椅装置连接并为其往复运动提供动力的电动马达、以及一通过电线与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以为电动马达的运转提供电能的电池组,其特殊之处在于:
一对从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在各自的悬臂顶端终止的横向分离的后支脚;
一对从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的相互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与后支脚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
安装在每个所述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的挂架壳体;以及
所述电池组位于一电池盒内,该电池盒被架体装置支撑并远离所述电动马达。
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其中之一的挂架壳体中,所述电池盒设置于其中之一的固定壳体中。
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架体装置的同一条后支脚上。
所述电池盒包括与电池组内的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而与电动马达连接。
所述座椅装置具有一顶面,所述电池盒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座椅装置的顶面。
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座椅装置和所述挂架壳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幼儿秋千,其特殊之处在于:
一对从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在各自的悬臂末端终止的横向分离的后支脚;
一对从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的相互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与后支脚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可分离地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从而使后支脚的末端相对于固定壳体悬臂设置;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的挂架壳体;
一座椅装置,其包括一座椅组件及一对连接所述座椅组件和相应的挂架壳体的挂架,所述前支脚和后支脚从座椅装置的侧边方向提供一个不受限制进出座椅装置的信道,所述后支脚的悬臂顶端提供一个从座椅装置上方不受限制进出座椅装置的信道;
一安装在其中之一所述挂架壳体内的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可操作地与座椅装置连接以为座椅的往复运动提供动力的电动马达;以及
一安装于其中之一所述固定壳体内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安装一组为所述电动马达提供电源的电池。
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电池盒被架体装置的同一条后支脚所支撑。
所述电池盒包括与电池组内的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而与电动马达连接。
所述座椅装置具有一顶面,所述电池盒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座椅装置的顶面。
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座椅装置和所述挂架壳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秋千架体装置提供了从座椅上方和前方几乎不受限制接近座椅内的幼儿的进出通道。
2、所述秋千框架为幼儿秋千提供了顶部开放和侧边开放的构造。
3、前脚相交于弯曲的后脚之中间处,使后脚可以向上向前地延伸,且其顶端终止于可悬挂幼儿座椅的挂架壳体处,使该挂架壳体呈悬臂状。
4、所述前支脚可以与后支脚拆离,以便于形成一个较小的储存体积。
5、前脚与设置于后脚中间处的固定壳体可移离地连接。
6、所述前支脚通过一快速拆离机构与固定壳体连接。
7、干电池组的位置和高度设置不会将坐在秋千座椅内的幼儿暴露在被从电池组内的电池泄漏出来的酸伤害的危险中。
8、为电动秋千马达提供电源的干电池组的位置和高度不会将坐在秋千座椅内的幼儿暴露在电池从容纳电池组的容纳空间内脱落下来的危险中。
9、因为干电池组位于远离电动马达的位置,使得容纳电动马达的壳体形成一较小的结构。
10、其具有较小的电动马达壳体以改善了观察秋千座椅内的幼儿的效果。
11、具有椭圆形框架组件的秋千框架比圆形框架组件形成的秋千框架在承受幼儿座椅摆动运动方面更坚固。
12、提供一种美观并具有顶部开放和侧边开放结构以方便接近和观察秋千座椅的幼儿。
13、秋千架体装置利用一对横向间隔的向上向前延伸的弯曲后支脚及其相应的向上和向后延伸的弯曲前支脚,使前支脚和后支脚在固定壳体相交,以实现前支脚与后支脚中部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架体装置的幼儿秋千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揭示的幼儿秋千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幼儿秋千的右视图。
图4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幼儿秋千的左视图。
图5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幼儿秋千的左前方向的立体图。
图6是该幼儿秋千被分解成便于运输和存放的结构的主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由在架体装置相应的前支脚和后支脚的连接处的一个固定壳体形成的电池盒的放大分解图。
图8是图7中形成前支脚和后支脚的结构组件的放大剖视图,以揭示结构组件椭圆形的截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照附图,其清楚地揭示了一具有本实用新型架体装置的幼儿秋千。如图6所示,幼儿秋千10的主要组件包括具有一对横向间隔的后支脚15及相对应的前支脚17的架体装置12,以及从架体装置12上悬挂下来可前后摆动运动的座椅装置20。座椅装置20由模制的座椅组件22以及一对横向间隔的悬架25组成,所述悬架25连接到位于该后支脚15的悬臂端的悬架壳体27,28上,以下对其进行更加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6,架体装置12由一对从一后支撑位置向上及向前延伸的横向相对的后支脚15组成,所述后支脚15形成一朝向下方和前方的弯曲凹面。所述后支脚15顶端延伸至悬架壳体27,28上部。其中一个悬架壳体28收容可驱动座椅装置20于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的电动马达29。所述后支脚15的弯曲形状提供了美观的外形,其将悬架壳体27,28设置在较高的、悬臂位置,没有结构直接位于所述悬架壳体27,28的下方。
一对相对应的弯曲前支脚17位于后支脚15的前方并在前后方向上与后支脚15相对应,其从一个前支撑位置向后及向上延伸以与相应后支脚15的中间位置相交。每个后支脚15在其中间位置安装了固定壳体18,30,并藉由一快速连接机构19以与相应的前支脚17连接,所述快速连接机构19能够使前支脚17可拆卸地连接到后支脚15上。前支脚17的弯曲凹面是向上及向前,从而前支脚17也不会形成任何位于悬架壳体27,28下方的实体结构。后支脚15和前支脚17配合的弯曲构成了架体装置12形成一个开放的侧边结构以方便从悬架壳体27,28悬下的座椅装置20进出。
前支脚17通过模制的前肋板14相互连接,该肋板14最好具有与弯曲的前支脚17和后支脚15相应的弯曲结构以提供美观的外形。类似地,横向相对的后支脚15也通过后肋板组件13相互连接从而稳定地支撑悬挂的座椅装置20,并承受与位于座椅装置20内的幼儿前后摆动相关的力量。所述前肋板14省掉传统的位于前支脚之间的管状结构组件。其向后弯曲的结构也能够使护幼员不会像传统的幼儿秋千那样在接近座椅装置20将幼儿放入或抱出座椅组件22时碰到前肋板。
座椅装置20包括一模制的座椅组件22,座椅组件22提供一支撑结构,使幼儿能够被传统的安全带(未示出)固定在座椅组件22内,并允许前后方向的来回摆动。座椅组件22藉由弯曲的悬架25而支撑悬挂于悬架壳体27,28上,且该弯曲悬架25具有向前方凹入形状。因此,除了前支脚17和后支脚15的配合弯曲以外,悬架25的弯曲结构也提供了位于悬架壳体27、28下方的空置空间,从而可从所述座椅组件22的侧面自由进入。
如图5、图8所示,形成前支脚17和后支脚15的结构组件由一最好为铝管的椭圆形管状元件构成,该管状元件在平行于座椅装置12摆动运动方向的尺寸比在垂直于座椅装置12摆动运动方向的尺寸要大,即箭头38的方向上的尺寸比箭头39的方向上的尺寸要大。这种结构性架体组件的椭圆形截面构造使得架体装置在承受摆动运动上比具有同样数量材料但截面为传统圆形的架体更坚固、结实。
没有结构性组件连接两后支脚15顶端的横向间隔的悬架壳体27,28为架体装置12提供了开放的顶部结构,而弯曲的后支脚15和前支脚17,连同弯曲的悬架25,为架体装置12提供了开放的侧面结构。因此,护幼员可以不受架体装置12的妨碍从座椅装置20的上方、前方和侧面接近座椅组件22内的幼儿。这些组件的配合以及弯曲形状为架体装置12提供了一个改进的信道,其可以在实体上和视觉上接近或看到座椅装置20及座椅装置20内幼儿。
具有挂架壳体28和电动马达29的后支脚15上装设有固定壳体30,该固定壳体30用于容纳一组干电池以提供电动马达29运转的动力。电池组32位于前支脚17与弯曲的后支脚15的连接处,可保持电池组32低于座椅组件22内的幼儿的头部,从而可以保护幼儿免受已毁损的电池的酸液及可能坠落到坐在座椅组件22内的幼儿身上的电池的伤害。将电池32安装在固定壳体30内也可以使具有安装电动马达29于其内的挂架壳体28的尺寸比将电池32与电动马达29都安装在挂架壳体28内时小。这样可以允许两个挂架壳体27,28的尺寸相近,以使框架结构更加美观。
电池32安装在设有端子35,36的单一容置室33内,并借由位于后支脚15内部的电线37连接电动马达29,以为电动马达29的运转提供电源。一可移离的盖体31将每个电池32固持在各自的容腔33内,仅在需要换电池的时候才会予以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幼儿秋千,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进行往返运动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横向分离的后支脚,所述后支脚从一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终止于各自的顶端;
一对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从一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所述前支脚与相应的后支脚在该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一安装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
一挂架壳体,所述挂架壳体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
一设置于其中之一挂架壳体中的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可操作地与所述座椅装置连接以为其往返运动提供动力;
一装设在其中之一固定壳体上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系设置在低于所述座椅装置顶面并远离所述电动马达的位置上以为所述电动马达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和电池盒安装在同一条后支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包括与每个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与电动马达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包括一个可移离的盖体以固持电池组。
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脚和后支脚呈弯曲状,以为所述座椅装置提供开放的侧面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前支脚和后支脚将所述固定壳体定位在座椅装置和挂架壳体的后方。
7.一幼儿秋千,其具有安装在一架体装置上可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座椅装置、一与所述座椅装置连接并为其往复运动提供动力的电动马达、以及一通过电线与所述电动马达电性连接以为电动马达的运转提供电能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一对从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在各自的悬臂顶端终止的横向分离的后支脚;
一对从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的相互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与后支脚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
安装在每个所述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的挂架壳体;以及
所述电池组位于一电池盒内,该电池盒被架体装置支撑并远离所述电动马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设置于其中之一的挂架壳体中,所述电池盒设置于其中之一的固定壳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架体装置的同一条后支脚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包括与电池组内的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而与电动马达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具有一顶面,所述电池盒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座椅装置的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座椅装置和所述挂架壳体的后方。
13.一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
一对从后支撑位置向上向前延伸并在各自的悬臂末端终止的横向分离的后支脚;
一对从前支撑位置向上向后延伸的相互横向分离的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与后支脚在所述后支脚的中间区域相交;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中间区域以可分离地收容并支撑相应前支脚的固定壳体,从而使后支脚的末端相对于固定壳体悬臂设置;
安装在每个后支脚的顶端以支撑所述座椅装置在运动方向上的往复运动的挂架壳体;
一座椅装置,其包括一座椅组件及一对连接所述座椅组件和相应的挂架壳体的挂架,所述前支脚和后支脚从座椅装置的侧边方向提供一个不受限制进出座椅装置的信道,所述后支脚的悬臂顶端提供一个从座椅装置上方不受限制进出座椅装置的信道;
一安装在其中之一所述挂架壳体内的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可操作地与座椅装置连接以为座椅的往复运动提供动力的电动马达;以及
一安装于其中之一所述固定壳体内的电池盒,该电池盒安装一组为所述电动马达提供电源的电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和所述电池盒被架体装置的同一条后支脚所支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包括与电池组内的电池连接的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通过位于后支脚内部的电线而与电动马达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具有一顶面,所述电池盒在垂直方向上低于所述座椅装置的顶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幼儿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座椅装置和所述挂架壳体的后方。
CNU2007203122595U 2007-12-26 2007-12-26 幼儿秋千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851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22595U CN201185197Y (zh) 2007-12-26 2007-12-26 幼儿秋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22595U CN201185197Y (zh) 2007-12-26 2007-12-26 幼儿秋千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88508U Division CN201211038Y (zh) 2007-12-26 2007-12-26 幼儿秋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5197Y true CN201185197Y (zh) 2009-01-21

Family

ID=4027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12259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85197Y (zh) 2007-12-26 2007-12-26 幼儿秋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519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9259S1 (en) 2020-09-17 2023-02-28 Kids2, Inc. Modular sw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9259S1 (en) 2020-09-17 2023-02-28 Kids2, Inc. Modular sw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3144B2 (ja) 幼児用ブランコモータのリモート電池装着室
CN2891852Y (zh) 婴儿秋千支架装置
US8430711B2 (en) Infant play gym
CN201185197Y (zh) 幼儿秋千
CN101529182A (zh) 冰箱用篮筐和篮筐用安装装置
CN201211038Y (zh) 幼儿秋千
CN1957802A (zh) 转动摆体支撑装置
CN101254056B (zh) 一种悬挂装置及一种婴儿秋千
CN101254057A (zh) 婴儿秋千
CN206714264U (zh) 一种便携式产品挂件
CN207236540U (zh) 床护栏立柱单元
CN209351451U (zh) 一种带有电动摇篮的童车
CN201618407U (zh) 仿生爬行玩具虫
JP6273136B2 (ja) つり床装置及び該装置を有するベビーベッド
CN209378431U (zh) 一种组合式游乐设备
CN202891279U (zh) 一种学步车
CN209530098U (zh) 一种新型仿真家用儿童玩具型机器人壳体支架
CN211324045U (zh) 儿童安全围栏
CN211979427U (zh) 一种时钟摆件连接结构
CN217582752U (zh) 一种用于儿童床护栏上的横杆拆卸装置
CN220757048U (zh) 一种儿童玩乐用六角围栏
CN209378432U (zh) 一种摇马
RU54744U1 (ru) Детская кровать-колыбель
CN211269629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儿童音乐秋千
CN205285735U (zh) 一种摇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