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1798Y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1798Y
CN201181798Y CNU2008200447388U CN200820044738U CN201181798Y CN 201181798 Y CN201181798 Y CN 201181798Y CN U2008200447388 U CNU2008200447388 U CN U2008200447388U CN 200820044738 U CN200820044738 U CN 200820044738U CN 201181798 Y CN201181798 Y CN 2011817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gap
main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loam c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47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Kangmais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mais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filed Critical Kangmais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Priority to CNU2008200447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17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17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17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可在360°角度范围内旋转配合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其中下连接器包括有主体,上盖、挡板、弹性件、火线导体、零线导体,上盖的上表面是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与上连接器配合的圆孔,装设有火线导体、零线导体的主体套装在上盖所设的圆孔内,能沿圆孔上下移动的挡板的底部与弹性件抵接,挡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或/和挡板与上盖所设圆孔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下连接器的挡板上设有贯穿挡板上下表面的间隙或者在挡板与下连接器的凹槽之间设有间隙,因此滞留在挡板表面的液体可通过上述间隙流出,因此可防止连接器上的导体之间发生短路现象,进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用在诸如电水壶、咖啡壶等液体加热容器的电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诸如电水壶、咖啡壶等液体加热容器一般是通过电连接器与电源进行电连接的。目前市场上的电连接器一般都包括可在360°角度范围内旋转配合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上连接器设置在加热容器底部,上连接器以及下连接器内都设有导体,而目前这种电连接器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在下连接器上设置与上连接器配合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导体,上连接器插入到下连接器的凹槽内后与导体接触从而使电加热容器与电源接通,如中国专利ZL94194173.6以及ZL99117976.5中公开的结构,这些结构在使用时,上连接器在未插入下连接器凹槽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一些导电的金属小物件掉入该凹槽内,使下连接器短路,从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一种连接器结构是在下连接器的凹槽内设置了一块活动挡板,如专利WO9406185中公开的结构,该挡板在上连接器未插入下连接器时可防止杂质或液体进入凹槽内,但由于挡板与凹槽之间是完全密封的,因此滞留在挡板表面的液体将一直停留在该表面,即使该挡板向下运动也无法流走,而下连接器在内部设置了火线与零线,停留在挡板上的液体将可能使火线与零线发生短路,采用该结构的电连接器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在360°角度范围内旋转配合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其中下连接器包括有主体,上盖、挡板、弹性件、火线导体、零线导体,上盖的上表面是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与上连接器配合的圆孔,装设有火线导体、零线导体的主体套装在上盖所设的圆孔内,能沿圆孔上下移动的挡板的底部与弹性件抵接,挡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或/和挡板与上盖所设圆孔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上述挡板做出为直径与上盖所设圆孔的直径相对应的圆形挡板,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主体包括中心柱以及环绕在中心柱周围的环形结构,主体套装在上盖所设的圆孔内,火线导体套接在中心柱的周围,零线导体位于环形结构的外侧,弹性件套装在火线导体和零线导体之间,能沿圆孔上下移动的挡板通过其所设的通孔套装在主体所设中心柱的上部,并固定在中心柱上。
上述挡板通过固定件固装在主体所设中心柱的上部,其中挡板通过其所设的通孔套装在主体所设中心柱的上部,固定件置于挡板的上部,且固定件与穿过挡板所设通孔的中心柱过盈配合。
上述挡板上所设的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设置在其通孔的周围,该间隙为圆孔或槽,为一个,或为一个以上。
上述上盖上还装有接地电极。
上述上盖的上表面在圆孔的外侧周围向下形成一环形凹陷部,接地电极的上端卡装在该凹陷部上,下端穿过上盖及主体所设的通孔。
上述间隙及第二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上述间隙及第二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呈漏斗形状。
上述间隙及第二间隙的内侧设有突出部;上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将液体排除的排水孔。
上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下连接器的挡板上设有贯穿挡板上下表面的间隙或者在挡板与下连接器的凹槽之间设有间隙,因此滞留在挡板表面的液体可通过上述间隙流出,因此可防止连接器上的导体之间发生短路现象,进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器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器的挡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连接器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6为图2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它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对电连接器的下连接器部分进行改进,因此在附图省略了上连接器的结构,上连接器可采用背景技术里中的专利文献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可在360°角度范围内旋转配合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下连接器包括有主体8,上盖3、挡板4、弹性件5、火线导体6、零线导体7,上盖3的上表面是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与上连接器配合的圆孔31,直径与圆孔31的直径相对应的圆形挡板4在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42,主体8包括中心柱81以及环绕在中心柱81周围的环形结构82,主体8套装在上盖3所设的圆孔31内,火线导体6套接在中心柱81的周围,零线导体7位于环形结构82的外侧,弹簧5套装在火线导体6和零线导体7之间,能沿圆孔31上下移动的挡板4通过其所设的通孔42套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并固定在中心柱81上,且挡板4的底部与弹簧5抵接,挡板4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41。本实施例中,主体8为塑料主体。
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5为弹簧。上述挡板4通过固定件2固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其中挡板4通过其所设的通孔42套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固定件2置于挡板4的上部,且固定件2与穿过挡板4所设通孔42的中心柱82过盈配合。
上述挡板4上所设的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41设置在其通孔42的周围,该间隙41为圆孔或槽,为一个,或为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隙41为四个对称分布的间隙。
为确保使用的安全性,上述上盖3上还装有接地电极1。上述上盖3的上表面在圆孔31的外侧周围向下形成一环形凹陷部32,接地电极1的上端卡装在该凹陷部32上,下端穿过上盖3及主体8所设的通孔。
上述上盖3把挡板4、弹性件5、火线导体6、零线导体7等组件包装起来,使塑料主体8及其上的零件被固定;此外,塑料主体8的底部设有将液体排除的排水孔83。请参考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挡板4的间隙41呈上大下小的形状,这样更利于滞留在挡板4表面的液体流出,特别地,可将间隙41横截面设置成漏斗形状。此外,在间隙41的内侧可以设置突出部43,该突出部43不会阻碍液体的进入但可以阻挡外来物体特别是导电小物件的进入;当然,因为漏斗形的下部很小,也可以考虑不设置上述的突出部43。
使用过程中,滞留在挡板4上的液体先通过类似漏斗形状的间隙41会集并流到塑料本体8的中心柱81与环形结构82之间的空间内,再通过塑料本体8底部的孔83排出。
实施例2:
请参考图8以及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用于排水的间隙为设置挡板4与上盖3所设圆孔31之间的第二间隙44。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可在360°角度范围内旋转配合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下连接器包括有主体(8),上盖(3)、挡板(4)、弹性件(5)、火线导体(6)、零线导体(7),上盖(3)的上表面是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与上连接器配合的圆孔(31),装设有火线导体(6)、零线导体(7)的主体(8)套装在上盖(3)所设的圆孔(31)内,能沿圆孔(31)上下移动的挡板(4)的底部与弹性件(5)抵接,挡板(4)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41)或/和挡板(4)与上盖(3)所设圆孔(3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挡板(4)做出为直径与上盖(3)所设圆孔(31)的直径相对应的圆形挡板,其几何中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42),主体(8)包括中心柱(81)以及环绕在中心柱(81)周围的环形结构(82),主体(8)套装在上盖(3)所设的圆孔(31)内,火线导体(6)套接在中心柱(81)的周围,零线导体(7)位于环形结构(82)的外侧,弹性件(5)套装在火线导体(6)和零线导体(7)之间,能沿圆孔(31)上下移动的挡板(4)通过其所设的通孔(42)套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并固定在中心柱(8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挡板(4)通过固定件(2)固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其中挡板(4)通过其所设的通孔(42)套装在主体(8)所设中心柱(81)的上部,固定件(2)置于挡板(4)的上部,且固定件(2)与穿过挡板(4)所设通孔(42)的中心柱(82)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挡板(4)上所设的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间隙(41)设置在其通孔(42)的周围,该间隙(41)为圆孔或槽,为一个,或为一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上盖(3)上还装有接地电极(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上盖(3)的上表面在圆孔(31)的外侧周围向下形成一环形凹陷部(32),接地电极(1)的上端卡装在该凹陷部(32)上,下端穿过上盖(3)及主体(8)所设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41)及第二间隙(44)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41)及第二间隙(44)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呈漏斗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41)及第二间隙(44)的内侧设有突出部(43);上述主体(8)的底部设有将液体排除的排水孔(8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件(5)为弹簧。
CNU2008200447388U 2008-03-11 2008-03-11 一种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17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47388U CN201181798Y (zh) 2008-03-11 2008-03-11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47388U CN201181798Y (zh) 2008-03-11 2008-03-11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1798Y true CN201181798Y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5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473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1798Y (zh) 2008-03-11 2008-03-11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179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443A (zh) * 2010-05-24 2011-12-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车辆侧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443A (zh) * 2010-05-24 2011-12-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车辆侧连接器
CN102299443B (zh) * 2010-05-24 2014-11-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车辆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6169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1181798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7938898U (zh) 一种旋转自锁式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03106839U (zh) 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电饭煲
CN203103602U (zh) 一种防电旋转盖插座
CN102074834A (zh) 防触电插座盒
CN203056236U (zh) 一种插孔可自动闭合插排
CN201048193Y (zh) 安装在电源插座中的电源插孔安全挡板装置
CN202681645U (zh) 蛋的固定夹紧机构
CN202363644U (zh) 电源插座保护盒
CN205231393U (zh) 一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02817301U (zh) 插线板防护罩
CN204835100U (zh) 一种方便插座
CN201101416Y (zh) 电水壶防干烧、烧干保险器
CN108232700B (zh) 防溢水耦合器
CN203138118U (zh) 一种锅
CN204167552U (zh) 扭式安全插座
CN204144634U (zh) 集约式厨房电器模块
CN205210227U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故障检测仪箱体
CN204698349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3578269U (zh) 手持式蒸汽清洗机
CN204216277U (zh) 一种新型洁净室用电源插座
CN205488884U (zh) 一种立体插座
CN204760648U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2262863U (zh) 不锈钢真空电热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EIDI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NGMAIS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Effective date: 201202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2

Address after: 528311 Beijiao, Foshan, Shunde District, the town of Guangdong,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No. 6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Address before: 528311 Beijiao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Foshan, Guangdong, China, Shunde

Patentee before: KANGMAISI ELECTRIC APPLIA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