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1780Y - 漏电保护插座 - Google Patents

漏电保护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1780Y
CN201181780Y CNU200820078992XU CN200820078992U CN201181780Y CN 201181780 Y CN201181780 Y CN 201181780Y CN U200820078992X U CNU200820078992X U CN U200820078992XU CN 200820078992 U CN200820078992 U CN 200820078992U CN 201181780 Y CN201181780 Y CN 2011817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etal
contact
power
reset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789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789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178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17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17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在电源火线、零线输出导体靠近电源输入端的一端分别铆接有一根弹性连接金属片;在弹性连接金属片的另一端端末分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在负载火线、零线输出端接线片上分别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四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电源输入金属片、弹性连接金属片和两对固定独臂上的动、静触点共构成火线、零线两组四对电源开关。

Description

漏电保护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漏电保护插座(又称接地故障断路器)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有的功能比较单一,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全、使用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的新型漏电保护插座。该漏电保护插座不仅具有漏电保护功能,而且,当其与墙壁内的电源线连接好后,无需操作任何部件即可自动完成寿命终止检测功能,当其寿命终止后可强行通过机械装置,使漏电保护插座脱扣、跳闸,切断电源的输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它由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可实现漏电保护插座有/无电源输出的电路板构成;所述壳体由上盖、绝缘的中层支架和底座组合而成;所述电路板设置在绝缘的中层支架和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的中层支架的两侧分别放置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出导体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出导体;在电源火线、零线输出导体靠近电源输入端的一端分别铆接有一根弹性连接金属片;在两根弹性连接金属片的另一端端末分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
在电路板上设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的一端向下弯曲90度穿过差动微分变压器,分别与“U”型电源火线输入金属接线片、“U”型电源零线输入金属接线片一起焊接在电路板上,再与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和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相连;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分别通过导线与墙壁内的电源火线、零线相连;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的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动触点;
在电路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和一个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在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上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静触点与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端部的动触点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与弹性连接金属片上的动触点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上也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静触点与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端部的动触点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与弹性连接金属片上的动触点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上述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弹性连接金属片和两对固定独臂上的动、静触点共构成火线、零线两组四对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复位导向柱上加装有一个快速跳闸弹簧66-A,可快速、可靠地断开相连的动、静触点,延长动、静触点的使用寿命,所以,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可靠,使用寿命长。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产生低电阻故障的金属片88,当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毕后,无需操作任何部件,即可产生低电阻故障,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检测其是否仍然具有漏电保护的功能。当其寿命终止时,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强行使漏电保护插座跳闸,切断漏电保护插座的电源输出。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用于放电的金属片,所以本实用新型可防雷电,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瞬间高电压对漏电保护插座造成的损坏,从而延长漏电保护插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上盖后的主视图;
图4-1、图4-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输入金属片、电源输出导体、弹性连接金属片、两对固定独臂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上各组件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复位/跳闸机械装置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1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插座初始状态无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2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被按下的瞬间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3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复位电源插座工作正常有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1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按压漏电试验按钮漏电保护插座工作正常,复位按钮脱扣,电源插座无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2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按压漏电试验按钮电源插座寿命终止,复位按钮不跳闸/不脱扣,电源插座仍有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3为图3的B-B局部剖视图,继续按压漏电试验按钮强行使电源插座跳闸/脱扣,切断插座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1为图3的C-C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复位电源插座工作正常有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2为图3的C-C局部剖视图,按压漏电试验按钮漏电保护插座工作正常,复位按钮脱扣,电源插座无电源输出时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1为图3的A-A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脱扣状态时,复位状态开关呈断开状态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2为图3的A-A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被按下的瞬间,复位状态开关闭合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3为图3的A-A局部剖视图,复位按钮复位状态时,复位状态开关仍呈闭合状态各组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漏电保护插座主要由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可实现漏电保护插座有/无电源输出的电路板18构成。
所述壳体由上盖2、绝缘的中层支架3和底座4组合而成;在上盖2和绝缘的中层支架3之间设有金属接地安装板1;电路板18设置在绝缘的中层支架3和底座4之间。
如图1、图2所示,在上盖2上开有电源输出插孔5、6、复位按钮孔8-A、漏电试验按钮孔7-A、状态指示灯孔30-A。在复位按钮孔8-A、漏电试验按钮孔7-A和电弧试验按钮孔90-A内设置有复位按钮(RESET)8、漏电试验按钮(TEST)7,复位按钮8、漏电试验按钮7穿过金属接地安装板1和绝缘中层支架3与电路板18上的组件相接触。在上盖2的侧面设有四只卡钩2-A,用于与底座4内侧的卡槽4-B卡固,使上盖2和底座4卡固在一起。
金属接地安装板1位于上盖2和绝缘的中层支架3之间,通过接地螺钉13-A、导线与大地相连。在金属接地安装板1上,与上盖2电源输出插孔5、6的接地孔上下垂直相对应处设有接地叶片11、12。在金属接地安装板1的两端设有安装孔13-B。
如图1、图3、图4-1、图4-2所示,在绝缘的中层支架3的两侧分别放置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出导体14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出导体13。在电源输出导体13、14的两端,与上盖2电源输出插孔5、6的零线孔、火线孔上下垂直相对应处设有片状夹子叶翅60、61、62、63。在电源火线输出导体14靠近电源输入端的一端铆接有一根弹性连接金属片21,弹性连接金属片21的另一端端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23。在电源零线输出导体13靠近电源输入端的一端铆接有一根弹性连接金属片20,弹性连接金属片20的另一端端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22。
如图1所示,底座4用于容纳中层支架3和电路板18。在底座4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对电源零线、火线输入接线螺钉9、10和一对电源零线、火线输出接线螺钉109、110。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组件是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18,它具有使插座上盖2上的电源输出插孔5、6、底座4两侧的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09、110有/或无电源输出以及检测漏电保护插座是否具有检测漏电故障的功能、以及显示检测结果、通过机械方式使插座强行脱扣的功能。
如图1、图4-1、图4-2、图5所示,在电路板18上设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51、50的一端向下弯曲90度穿过差动微分变压器19,分别与“U”型电源火线输入金属接线片25、“U”型电源零线输入金属接线片24一起焊接在电路板18上,再与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10和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9相连。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10、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9分别通过导线与墙壁内的电源火线、零线相连。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51、50的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动触点55、54。
在电路板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81和一个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80。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81上安装有电源火线输出接线螺钉110,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80上安装有电源零线输出接线螺钉109。
如图1、图4-1、图5所示,在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81上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16和53。静触点16与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端部的动触点55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53与弹性连接金属片21上的动触点23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80上也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15和52。静触点15与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端部的动触点54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52与弹性连接金属片20上的动触点22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如图4-1、图5所示,上述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和两对固定独臂上的动、静触点16和55、23和53、15和54、22和52共构成火线、零线两组四对电源开关。
如图1、图5、图6、图7-1所示,在电路板18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漏电电流的差动微分变压器19,该差动微分变压器19包括有两个磁环,电源火线HOT、零线WHITE穿过该差动微分变压器19。当供电回路中出现漏电现象时,差动微分变压器就会输出电压信号给控制芯片IC1,芯片IC1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可控硅SCR使电路板18上的复位/跳闸机械装置动作,使复位按钮8脱扣,漏电保护插座跳闸,切断漏电保护插座的电源输出。
如图1、图5、图6、图7-1、图9-1、图10-1所示,在电路板18上还设有可以使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与两对固定独臂电力连接/或断开,进而通过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固定独臂使电源输出导体14、13和负载输出端接线片81、80带电/或断电的复位/跳闸机械装置。
该复位/跳闸机械装置包括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T”形脱扣器28、垫片28A、“L”形锁扣30、锁扣弹簧34、复位导向柱35、复位弹簧91、快速跳闸弹簧66-A、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复位状态开关72、72D和内置有铁芯42的脱扣线圈26。
脱扣器28位于复位按钮8的正下方,为“T”字形,其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提臂放置在脱扣线圈26前端的线圈架26Z内,并可以在线圈架内上下移动;其顶部设有一纵向中央贯通孔29。
在脱扣器28的上面放置有一垫片28A,垫片28A左右两侧四个角28E放置在脱扣线圈前端的线圈架26H上。脱扣器28在脱扣线圈前端的线圈架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垫片28A与脱扣器28可以组合在一起或彼此分离。垫片28A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提臂。如图1、图5所示,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位于垫片28A一侧提臂与脱扣器28一侧提臂之间;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位于垫片28A另一侧提臂与脱扣器28另一侧提臂之间;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和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随着脱扣器28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分别位于脱扣器28左右两侧提臂上,随着脱扣器28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在垫片28A的中间设有一个中央穿孔29A。
在脱扣器28的中部开有一个贯穿脱扣器28前后的通孔30E,横穿脱扣器28中部通孔30E设有一可前后移动的“L”形锁扣30,在锁扣30的顶面设有一通孔31,在其前端部设有一通孔31A。在锁扣30的内侧壁与脱扣器28的侧壁之间放置有一锁扣弹簧34。锁扣30的外侧壁正对着脱扣线圈26内的铁芯42,在铁芯42的作用下,锁扣30可以前后移动。
复位导向柱35内嵌在复位按钮8的下面,复位导向柱35上部的外径大于其下部的外径,其上、下部交界处形成有一坎肩35A,在复位导向柱35的下部、靠近其底部设有一圈凹陷的锁槽36,复位导向柱3 5的底面为平面4 1。在复位按钮8的下面首先设置有一中层支架3,在中层支架3的下面设置有垫片28A和脱扣器28。复位导向柱3 5穿过中层支架3上的通孔、垫片28A的中央穿孔29A和脱扣器28的中央贯通孔29,直抵“L”形锁扣30的顶面,复位导向柱35的底面41与“L”形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呈错位状。为了快速地断开接触的动、静触点,延长动、静触点的使用寿命以及电源插座的使用寿命,确保动、静触点可靠地断开,本实用新型在复位导向柱的上部套有复位弹簧9 1,该复位弹簧91位于复位按钮8和中层支架3之间;在复位导向柱的下部套有快速跳闸弹簧66-A,该快速跳闸弹簧66-A位于复位导向柱坎肩35A与垫片28A之间。在脱扣铁芯42推动”L”形锁扣30前后移动时,复位导向柱35的底面41可以从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内穿入或穿出,带动脱扣器28上下移动,从而使复位按钮8复位或脱扣(跳闸)。在活动铁芯42的端部套有塔形弹簧42A。
如图6、图7-1、图10-1所示,在脱扣器28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复位状态开关,该复位状态开关由弹性金属片72和横向放置的“U”形金属件72D构成。
弹性金属片72的一端固定在电路板18上,与脱扣线圈26的一端连接焊接在一起,另一端向上翘起,并在其上下表面各设置有一触点72F、72C。两触点上下处于错开的位置,上表面的触点72F位于顶端,下表面的触点72C位于下表面稍偏后的位置处。  “U”形金属件72D横向放置,其底部伸出一插脚穿过电路板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相连焊接在一起。“U”形金属件的两边为一长一短,长边在下,短边在上,且长边端末上表面设有一触点72A,短边端末下表面设有一触点72E,长边上的触点72A正对弹性金属片72下表面的触点72C,短边上的触点72E正对弹性金属片72上表面的触点72F。
如图7-1、图10-1所示,当复位按钮8处于脱扣状态时,弹性金属片72悬于“U”形金属件72D的长边与短边之间,弹性金属片72上的触点与金属件72D上的触点不接触,复位状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如图7-2、图10-2所示,当复位按钮8被按下时,脱扣器28被向下挤压从而挤压弹性金属片72,使其下表面的触点72C与“U”形金属件长边上的触点72A接触导通,复位状态开关闭合,使脱扣线圈26得电产生磁场,驱动脱扣线圈内置的铁芯42动作,使复位导向柱35穿过锁扣30顶面上的通孔31,进而使复位按钮可以复位。如图11-3、图7-3所示,此时释放复位按钮8,因复位导向柱35底部的锁槽36钩住锁扣30,带动脱扣器28往上提,使弹性金属片72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上翘,弹性金属片72上表面的触点72F与“U”形金属件短边上的触点72E接触导通,其下表面的触点72C与“U”形金属件72D长边上的触点72A断开,复位状态开关仍然处于闭合状态,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复位按钮8复位。
复位按钮8复位的过程中,复位导向柱35底部的锁槽36钩住锁扣30,带动脱扣器28往上提,从而带动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一起往上提,使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上的动触点55、54、23、22与固定独臂上的静触点16、15、53、54接触,从而使负载输出端接线片81、80带电,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10、109有电源输出,进而使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带电,因为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与电源输出导体14、13相连,所以,电源输出导体14、13带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插孔、电源输出接线螺钉有电源输出。
当复位按钮8脱扣时,复位导向柱35底部的锁槽36从锁扣30上的通孔31中脱出,脱扣器28下落,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下落,其上面的动触点55、54、23、22与固定独臂上的静触点16、15、53、54断开,负载输出端接线片81、80、电源输出导体14、13不带电,电源插座的电源插孔、电源输出接线螺钉没有电源输出。
如图1、图3、图8-1、图9-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漏电试验按钮(TEST)7,在漏电试验按钮7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弹性金属片46,在弹性金属片46的下面,正对46设有一条金属片47。弹性金属片46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另一端悬空与金属片47的一端相对;金属片4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火线相连。如图9-1所示,在没有按压漏电试验按钮7的情况下,弹性金属片46与金属片47正对且不接触。如图8-1、图9-2所示,当按下漏电试验按钮7时,弹性金属片46与金属片47接触导通,手动产生模拟漏电流,对插座是否具有漏电保护功能进行测试。当漏电保护插座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时,复位按钮8脱扣,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上的动触点与固定独臂上的静触点断开,电源插座没有电源输出,电源插座跳闸。
如图11-1、图11-2、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的下面设有一个金属片88。金属片88的另一端焊接在电路板上并通过另一连接金属件穿过差动微分变压器后与一低电阻相连,再连接到插座输出端火线。
当电源插座处于脱扣状态时,弹性连接金属51与金属片88接触导通,产生低电阻故障;当复位按钮被按下时,仍然接触;当复位按钮处于复位状态时,弹性连接金属片51与金属片88分离,停止产生低电阻故障。
如图8-1所示,本实用新型漏电试验按钮7的边缘向下延伸出一个用于拨动拨片37进而拉动锁扣30使漏电保护插座跳闸的手臂13A,该手臂13A正对着一个可转动的拨片37。该拨片37倚靠在垫片28A侧壁上的凸点37A上,一端穿过“L”形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A。如果漏电保护插座寿命终止,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时,如图8-2所示,当按下漏电试验按钮7时,复位按钮8不脱扣,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上的动触点与固定独臂上的静触点不断开,漏电保护插座仍有电源输出。此时,如图8-3所示,继续按压漏电试验按钮7,通过漏电试验按钮7伸出的手臂13A拨动拨片37,强行拉动“L”形锁扣30,使复位导向柱3 5从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内穿出,复位按钮8脱扣,电源插座内的动、静触点断开,切断电源插座的电源输出。
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毕,复位按钮处于脱扣状态,电源插座没有电源输出时,如图10-1所示,构成低电阻故障产生电路的金属片88与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接触,低电阻故障产生电路工作,控制芯片IC1输出控制信号使可控硅SCR导通,构成复位状态开关的金属片72上的触点72C与金属片72D上的触点72A不接触导通,脱扣线圈26内无电流流过,电源插座处于随寸可以复位的状态。
此时,如图10-2所示,按下复位按钮8,脱扣器28被按下,使构成复位状态开关的金属片72上的触点72C与金属片72D上的触点72A接触导通,脱扣线圈26内有电流流过产生磁场,驱动其内置的铁芯动作,推动锁扣30移动,使复位按钮下面的复位导向柱35穿过锁扣30上的通孔31。
如图10-3所示,释放复位按钮,在弹簧91、66-A的作用下,复位按钮复位,带动脱扣器28、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一起向上移动,使动触点55、54、23、22与静触点16、15、53、52接触,电源插座有电源输出。由于复位按钮复位时,带动电源输入金属片51向上移动,使构成低电阻故障产生电路的金属片88与电源输入金属片51断开,低电阻故障产生电路断路,芯片IC无控制信号输出,可控硅SCR截止,脱扣线圈26内无电流流过,其内部磁场消失,其内置的铁芯恢复到原来位置,复位按钮处于复位状态,电源插座仍有电源输出。此时,如图10-3所示,构成复位状态开关的金属片72的触点72F与金属片72D上的触点72E接触。
为了提高漏电保护插座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雷击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瞬间高压对漏电保护插座造成破坏,如图7-1、图9-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漏电保护插座与电源火线、零线输入接线螺钉10、9相连的电源输入接线片25、24上分别延伸出一块用于放电的尖端放电金属片25A、24A,两金属片尖端相对放置,且保持一定间隔。

Claims (8)

1、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它由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可实现漏电保护插座有/无电源输出的电路板(18)构成;所述壳体由上盖(2)、绝缘的中层支架(3)和底座(4)组合而成;所述电路板(18)设置在绝缘的中层支架(3)和底座(4)之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的中层支架(3)的两侧分别放置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出导体(14)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出导体(13);在电源火线、零线输出导体(14、13)靠近电源输入端的一端分别铆接有一根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在两根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的另一端端末分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23、22);
在电路板(18)上设有一根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和一根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51、50)的一端向下弯曲90度穿过差动微分变压器(19),分别与“U”型电源火线输入金属接线片(25)、“U”型电源零线输入金属接线片(24)一起焊接在电路板(18)上,再与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10)和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9)相连;电源火线输入接线螺钉(10)、电源零线输入接线螺钉(9)分别通过导线与墙壁内的电源火线、零线相连;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51、50)的另一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动触点(55、54);
在电路板(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81)和一个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80);在负载火线输出端接线片(81)上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16和53);静触点(16)与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端部的动触点(55)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53)与弹性连接金属片(21)上的动触点(23)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负载零线输出端接线片(80)上也引出两根固定独臂,在两根固定独臂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静触点(15和52);静触点(15)与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端部的动触点(54)接触或断开,构成一对电源开关,静触点(52)与弹性连接金属片(20)上的动触点(22)接触或断开,构成另一对电源开关;
上述电源火线、零线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和两对固定独臂上的动、静触点(16和55、23和53、15和54、22和52)共构成火线、零线两组四对电源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18)上还设有可以使电源输入金属片(51、50)、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与两对固定独臂电力连接/或断开,进而通过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固定独臂使电源输出导体(14、13)和负载输出端接线片(81、80)带电/或断电的复位/跳闸机械装置;
所述复位/跳闸机械装置包括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T”形脱扣器(28)、垫片(28A)、“L”形锁扣(30)、锁扣弹簧(34)、复位导向柱(35)、复位弹簧(91)、快速跳闸弹簧(66-A)、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复位状态开关(72、72D)和内置有铁芯(42)的脱扣线圈(26);
脱扣器(28)位于复位按钮(8)的正下方,为“T”字形,其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提臂放置在脱扣线圈(26)前端的线圈架(26Z)内,并可以在线圈架内上下移动;其顶部设有一纵向中央贯通孔(29);
在脱扣器(28)的上面放置有一垫片(28A),垫片(28A)左右两侧四个角(28E)放置在脱扣线圈前端的线圈架(26H)上;脱扣器(28)在脱扣线圈前端的线圈架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垫片(28A)与脱扣器(28)可以组合在一起或彼此分离;垫片28A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提臂;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位于垫片(28A)一侧提臂与脱扣器(28)一侧提臂之间;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位于垫片(28A)另一侧提臂与脱扣器(28)另一侧提臂之间;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和电源零线输入金属片(50)随着脱扣器(28)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弹性连接金属片(21、20)分别位于脱扣器(28)左右两侧提臂上,随着脱扣器(28)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在垫片(28A)的中间设有一个中央穿孔(29A);
在脱扣器(28)的中部开有一个贯穿脱扣器(28)前后的通孔(30E),横穿脱扣器(28)中部通孔(30E)设有一可前后移动的“L”形锁扣(30),在锁扣(30)的顶面设有一通孔(31),在其前端部设有一通孔(31A)  在锁扣(30)的内侧壁与脱扣器(28)的侧壁之间放置有一锁扣弹簧(34);锁扣(30)的外侧壁正对着脱扣线圈(26)内的铁芯(42),在铁芯(42)的作用下,锁扣(30)可以前后移动;
复位导向柱(35)内嵌在复位按钮(8)的下面,复位导向柱(35)上部的外径大于其下部的外径,其上、下部交界处形成有一坎肩(35A),在复位导向柱(35)的下部、靠近其底部设有一圈凹陷的锁槽(36),复位导向柱(35)的底面为平面(41);在复位按钮(8)的下面首先设置有一中层支架(3),在中层支架(3)的下面设置有垫片(28A)和脱扣器(28);复位导向柱(35)穿过中层支架(3)上的通孔、垫片(28A)的中央穿孔(29A)和脱扣器(28)的中央贯通孔(29),直抵“L”形锁扣(30)的顶面,复位导向柱(35)的底面(41)与“L”形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呈错位状;
在复位导向柱的上部套有复位弹簧(91),该复位弹簧(91)位于复位按钮(8)和中层支架(3)之间;在复位导向柱的下部套有快速跳闸弹簧(66-A),该快速跳闸弹簧(66-A)位于复位导向柱坎肩(35A)与垫片(28A)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复位按钮(8)联动的复位状态开关位于所述脱扣器(28)的下方,该复位状态开关由弹性金属片(72)和横向放置的“U”形金属件(72D)构成;
弹性金属片(72)的一端固定在电路板(18)上,与脱扣线圈的一端连接焊接在一起,另一端向上翘起,并在其上下表面各设置有一触点(72F、72C);两触点上下处于错开的位置,上表面的触点(72F)位于顶端,下表面的触点(72C)位于下表面稍偏后的位置处;“U”形金属件(72D)横向放置,其底部伸出一插脚穿过电路板与电源输入端的火线相连焊接在一起;“U”形金属件的两边为一长一短,长边在下,短边在上,且长边端末上表面设有一触点(72A),短边端末下表面设有一触点(72E),长边上的触点(72A)正对弹性金属片(72)下表面的触点(72C),短边上的触点(72E)正对弹性金属片(72)上表面的触点(72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状态开关有三种连接方式;
在复位按钮(8)处于脱扣状态时,构成所述复位状态开关的弹性金属片(72)悬于“U”形金属件(72D)的长边(72A)与短边(72E)之间,复位状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在复位按钮被按下时,弹性金属片(72)下表面的触点(72C)与“U”形金属件长边上的触点(72A)接触导通,复位状态开关闭合;
在复位按钮处于复位状态时,弹性金属片(72)上表面的触点(72F)与“U”形金属件短边上的触点(72E)接触导通,复位状态开关仍然处于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漏电试验按钮(7),在漏电试验按钮(7)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弹性金属片(46);在弹性金属片(46)的下面,正对弹性金属片(46)设有一条金属片(47);
弹性金属片(46)的一端连接一模拟漏电流电阻后与电源输入端零线相连接,另一端悬空正对金属片(47)的一端,金属片(47)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火线相连;弹性金属片(46)与金属片(47)构成一对漏电故障试验开关;
在没有按压漏电试验按钮(7)的情况下,弹性金属片(46)与金属片(47)正对且不接触;当按下漏电试验按钮(7)时,弹性金属片(46)与金属片(47)接触导通,手动产生模拟漏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的下面设有一个金属片(88);
金属片(88)的另一端焊接在电路板上并通过另一连接金属件穿过构成差动微分变压器的磁环后与一低电阻相连,再连接到插座输出端火线;
当电源插座处于脱扣状态时,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与金属片(88)接触导通,产生低电阻故障;当复位按钮被按下时,仍然接触;当复位按钮处于复位状态时,电源火线输入金属片(51)与金属片(88)分离,停止产生低电阻故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试验按钮(7)的边缘向下延伸出一个用于拨动拨片(37)进而拉动锁扣(30)使漏电保护插座跳闸的手臂(13A),该手臂(13A)正对着一个可转动的拨片(37);该拨片(37)倚靠在垫片(28A)侧壁上的凸点(37A)上,一端穿过“L”形锁扣(30)顶面的通孔(31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在与电源火线、零线输入接线螺钉(10、9)相连的电源输入端接线片(25、24)上分别延伸出一块用于放电的尖端放电金属片(25A、24A),两金属片尖端相对放置,且保持一定间隔。
CNU200820078992XU 2008-02-05 2008-02-05 漏电保护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178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8992XU CN201181780Y (zh) 2008-02-05 2008-02-05 漏电保护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78992XU CN201181780Y (zh) 2008-02-05 2008-02-05 漏电保护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1780Y true CN201181780Y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5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7899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1780Y (zh) 2008-02-05 2008-02-05 漏电保护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1780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537A1 (zh) * 2012-08-14 2014-02-20 中山市拓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CN107634384A (zh) * 2017-09-14 2018-01-26 温州市万盛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usb接口安全挡板装置的电源插座
DE102017000438A1 (de) * 2017-01-19 2018-07-19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Sicherheitsvorrichtung zum Notabschalten eines elektrischen Durchlauferhitzers
CN111786203A (zh) * 2020-07-06 2020-10-16 深圳信恳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座防雷击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537A1 (zh) * 2012-08-14 2014-02-20 中山市拓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DE102017000438A1 (de) * 2017-01-19 2018-07-19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Sicherheitsvorrichtung zum Notabschalten eines elektrischen Durchlauferhitzers
US11152177B2 (en) 2017-01-19 2021-10-19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Safety device for emergency shut-down of an electric instantaneous water heater
CN107634384A (zh) * 2017-09-14 2018-01-26 温州市万盛电器有限公司 带有usb接口安全挡板装置的电源插座
CN111786203A (zh) * 2020-07-06 2020-10-16 深圳信恳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座防雷击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7614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0993948Y (zh) 安全型接地故障断路器
WO2010135903A1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201181780Y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101483297B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201303151Y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1213179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774098U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101562302B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101399418B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515109U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107823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101645566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0990455Y (zh) 具有寿命终止检测功能的漏电保护插座
CN201210559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102237615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1194287Y (zh) 新型电源插头
CN201163686Y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101552412B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101882732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1243140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107825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369461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01549722U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101567510B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