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7303Y -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7303Y
CN201167303Y CNU2007200826110U CN200720082611U CN201167303Y CN 201167303 Y CN201167303 Y CN 201167303Y CN U2007200826110 U CNU2007200826110 U CN U2007200826110U CN 200720082611 U CN200720082611 U CN 200720082611U CN 201167303 Y CN201167303 Y CN 2011673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ow power
power consumption
triod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826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SPACEFLIGHT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SPACEFLIGH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SPACEFLIGHT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SPACEFLIGHT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826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73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73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73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功耗混合继电器,该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包括有功率开关电路、机电式继电器、低功耗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并联,低功耗控制电路输出端与机电式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功率开关电路和机电式继电器的输出端并联为本混合继电器的输出端。低功耗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电路以及机电式继电器共同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与底座上的功率组件通过电路相连接,外壳罩在印制电路板与功率组件上,紧固件连接底座与外壳。本低功耗混合继电器长期工作状态只需微小的输入维持电流即可保证继电器可靠工作。

Description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二)背景技术:
现有混合继电器都具有至少一个机电继电器和至少一个电子功率开关电路,二者组合切换控制继电器负载电路的通断。其中的机电继电器是通过线圈、铁芯的动作切换触点,特别是双稳态继电器工作时为维持通断其线圈始终处于通电状态,故功耗较大。同时线圈因长时间通电温升较高,减少了使用寿命。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在长期工作状态只需微小的输入维持电流即可保证继电器可靠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包括功率开关电路和机电式继电器,它们的输出端并联为本混合继电器的输出端,还包括有低功耗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并联,低功耗控制电路输出端与机电式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主要由一个设定门限的稳压管、两个三极管和一个控制输出的场效应管及与之相配和的电阻和电容构成;所述时序控制电路主要由延时电路或单片机电路构成。直流电源接低功耗控制电路经其放大和时序控制电路的延时后接入机电式继电器绕组,使得机电式继电器的绕组只是在动作过程中才有较大的电流通过而平时均处于低带电状态。因相同时间内流经该绕组的电流大大减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机电式继电器的功耗和其绕组的温升,进而延长了机电式继电器是寿命,减少了继电器的使用成本。
所述机电式继电器为双稳态继电器。
上述时序控制电路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延时电路、或单片机电路、或其他延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按时序控制功率开关电路先于机电式继电器触点接通。当机电式继电器触点接通后,时序控制给出延时关断信号(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断开功率开关电路。当输入端控制信号断开,时序控制电路按时序控制接通功率开关电路,再断开机电式继电器触点,之后时序控制电路给出关断信号、断开功率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运行方法为:
当输入端所加的控制信号超过低功耗控制电路所设定的门限时,固体功率开关电路接通,本混合继电器接通;机电式继电器线圈加电,其机械触点接通;当达到时序控制电路所设定的延时后,固体功率开关电路断开,当机电式继电器的输入端电压达到电源电压时,机电式继电器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接通,即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接通;
当输入端控制信号断开时,时序控制电路执行延时程序,固体功率开关电路接通,机电式继电器的线圈通过低功耗电路加电,其机械触点断开;当达到时序控制电路所设定的延时时间时,固体功率开关电路断开,机电式继电器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断开,即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断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和时序控制电路以及机电式继电器共同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与底座上的功率组件通过电路相连接,外壳罩在印制电路板与功率组件上,紧固件连接底座与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只需微小的输入端控制信号便能维持本混合继电器的可靠工作,减少了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2、时序控制电路可精确控制的功率开关电路的开断,使机电式继电器的带电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机电式继电器线圈绕组的温升,延长其使用寿命;3、结构简单,无需对现有机电式继电器的构造进行改动,只需改进印制电路板即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说明:1、低功耗控制电路;2、时序控制电路;3、功率开关电路;4、机电式(双稳态)继电器;5、印制板组件;6、紧固件;7、底座;8、外壳。
第一低功耗控制电阻R1、第二低功耗控制电阻R2、第三低功耗控制电阻R3、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4,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器C1,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
第一延时电路电阻R5、第二延时电路电阻R6、第三延时电路电阻R7、第四延时电路电阻R8、第五延时电路电阻R9、第六延时电路电阻R10、第七延时电路电阻R11、第八延时电路电阻R12、第九延时电路电阻R13,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第一延时电路二极管Q9、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10,第一延时电路电容器C2、第二延时电路电容器C3、第三延时电路电容器C4;
第一单片机电路电阻R5’、第二单片机电路电阻R14、第三单片机电路电阻R15、第四单片机电路电阻R16、第五单片机电路电阻R17、第六单片机电路电阻R18、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9、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20;第一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5、第二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6;第一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9;第一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  第二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7、第三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第一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5、第二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6、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7。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低功耗控制电路1、时序控制电路2、功率开关电路3和双稳态继电器4,其中控制信号由低功耗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输入,双稳态继电器4与低功耗控制电路1串联;时序控制电路2的控制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1并联;双稳态继电器4的机械触点与功率开关电路3输出端并联为本混合继电器的输出端。
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1)包括第一至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1~R4,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Q3,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器C1及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第一低功耗控制电阻R1与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正电源,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电阻R1、R2与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的负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电阻R1经第二低功耗控制电阻R2与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3、R4、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的栅极、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第三低功耗控制电阻R3与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的正极、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4与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C1的负极接地电源。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至第九延时电路电阻R5~R13,第一至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7、Q8、Q11~Q13,第一至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9、Q10,第一至低三延时电路电容器C2~C4;第一延时电路电阻R5连接低功耗控制电路的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基极,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第二延时电路电阻R6、第一、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9、Q10的正极、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延时电路二极管Q9的负极与第四延时电路电阻R8连接,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10的负极与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基极、第五延时电路电阻R9连接,第四延时电路电阻R8与第二延时电路电容C3的、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第六延时电路电阻R10、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第六、第七延时电路电阻R10、R11连接,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第八延时电路电阻R12、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基极与第八、第九延时电路电阻R12、R13、第三延时电路电容C4连接,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发射极、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正极连接,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基极与第二、第三延时电路电阻R6、R7、第一延时电路电容C2连接,第二延时电路电容C3负极与第五、第七、第九、第三延时电路电阻R9、R11、R13、R7、第一、第三延时电路电容C2、C4连接。
本实施例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低功耗控制电路1和时序控制电路2以及双稳态继电器4共同设置在印制电路板5上,与底座7上的功率组件通过电路相连接,外壳8罩在印制电路板5与功率组件上,紧固件6连接底座7与外壳8。
本实用新型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1的运行方法如下:
当输入端加控制信号超过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所设定的门限时,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Q3,第一、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7,Q8接通,功率开关电路3接通,本混合继电器接通;双稳态继电器4线圈加电,其机械触点接通,当第一延时电路电容C2充电到门限值后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关断,功率开关电路3断开,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C1充电、当达到电源电压时,双稳态继电器4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接通,即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接通。
当输入端信号断开时,第二延时电路电容器C3放电,第三至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1、Q12、Q13接通,功率开关电路3接通。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器C1放电,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接通,双稳态继电器4线圈通过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回路加电,机械触点断开,即本混合继电器断开。第三延时电路电容C4充电、当达到门限值时,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断开,功率开关电路3断开,双稳态继电器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断开,即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断开。
可见本混合继电器工作时,只需微小的输入端控制信号,便能维持继电器的可靠工作,双稳态继电器4的线圈不必为保持接通或关断状态持续通电,不仅功耗低,且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2的电路如图3所示,其时序控制电路为单片机电路,其余各电路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至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5’、R14~R20,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5、Q16,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Q19,第一至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Q17、Q18、Q20,第一至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5~C7,单片机;第一单片机电路电阻R5’一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的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第一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发射极与第二单片机电路电阻R14和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正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电路电阻R14与二极管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Q15、Q16的正极、第一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的负极连接;第一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5的负极与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电容C5、C6、单片机的正电源端口与复位端口接第三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的发射极;第二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6的负极与第三、第四单片机电路电阻R15、R16第二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7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7的基极与电阻R16连接,电阻R17与单片机的查询端口连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与第六单片机电路电阻R18连接,第六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9连接,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9与单片机的控制端口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口与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20、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C7、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9的负极连接,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20与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的基极连接,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的集电极与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负极连接,第一至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5~C7与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5、R17、R18、R19、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Q19的负极、单片机的地电源端口连接电源地。
本实用新型低功耗混合继电器的实施例2的运行方法如下:
当输入端所加的控制信号超过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所设定的门限时,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Q3、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接通,单片机输出信号、并执行延时程序,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接通,功率开关电路3接通,本混合继电器接通;双稳态继电器线圈加电,其机械触点接通。当达到单片机设定的延时后,功率开关电路3断开,当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C1充电达到电源电压时,双稳态继电器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接通,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接通。
当输入端控制信号断开时,单片机通过查询端口检测电源信号,信号为低时单片机输出信号、并执行延时程序,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接通,功率开关电路3接通,直至电容器C1放电,场效应管Q4接通,双稳态继电器线圈通过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回路加电,其机械触点断开。当达到单片机设定的延时时间时,单片机停止输出信号,功率开关电路3关断,同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端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接通,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电容C5、C6放电,双稳态继电器线圈断电,其机械触点保持断开,本混合继电器保持断开。

Claims (6)

1、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包括功率开关电路(3)和机电式继电器(4),二者的输出端并联为本混合继电器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低功耗控制电路(1)和时序控制电路(2),时序控制电路(2)控制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1)并联,低功耗控制电路(1)输出端与机电式继电器(4)的输入端相连,时序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1)主要由一个设定门限的稳压管、两个三极管和一个控制输出的场效应管及与之相配和的电阻和电容构成;所述时序控制电路(2)主要由延时电路或单片机电路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电式继电器(4)为双稳态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1)包括第一至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1~R4),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Q3),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器(C1)及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第一低功耗控制电阻(R1)与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正电源,第一、第二低功耗控制电阻(R1、R2)与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的负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电阻(R1)经第二低功耗控制电阻(R2)与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3、R4)、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的栅极、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低功耗控制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第三低功耗控制电阻(R3)与第二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一低功耗控制稳压管(Q2)的正极、第四低功耗控制电阻(R4)与第一低功耗控制电容(C1)的负极接地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至第九延时电路电阻(R5~R13),第一至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7、Q8、Q11~Q13),第一至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9、Q10),第一至低三延时电路电容器(C2~C4);第一延时电路电阻(R5)连接低功耗控制电路的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基极,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第一延时电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第二延时电路电阻(R6)、第一、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9、Q10)的正极、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延时电路二极管(Q9)的负极与第四延时电路电阻(R8)连接,第二延时电路二极管(Q10)的负极与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基极、第五延时电路电阻(R9)连接,第四延时电路电阻(R8)与第二延时电路电容(C3)的、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连接,第三延时电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第六延时电路电阻(R10)、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发射极连接,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基极与第六、第七延时电路电阻(R10、R11)连接,第四延时电路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第八延时电路电阻(R12)、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发射极连接,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基极与第八、第九延时电路电阻(R12、R13)、第三延时电路电容(C)4连接,第五延时电路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发射极、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正极连接,第二延时电路三极管(Q8)的基极与第二、第三延时电路电阻(R6、R7)、第一延时电路电容(C2)连接,第二延时电路电容(C3)负极与第五、第七、第九、第三延时电路电阻(R9、R11、R13、R7)、第一、第三延时电路电容(C2、C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2)包括第一至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5’、R14~R20),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5、Q16),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Q19),第一至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Q17、Q18、Q20),第一至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5~C7),单片机;第一单片机电路电阻(R5’)一端与低功耗控制电路的第一低功耗控制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第一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发射极与第二单片机电路电阻(R14)和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正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电路电阻(R14)与二极管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Q15、Q16)的正极、第一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的负极连接;第一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5)的负极与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电容(C5、C6)、单片机的正电源端口与复位端口接第三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的发射极;第二单片机电路二极管(Q16)的负极与第三、第四单片机电路电阻(R15、R16)第二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7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7)的基极与电阻(R16)连接,电阻(R17)与单片机的查询端口连接,三极管(Q18)的集电极与第六单片机电路电阻(R18)连接,第六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9)连接,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9)与单片机的控制端口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口与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20)、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C7)、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9)的负极连接,第八单片机电路电阻(R20)与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的基极连接,第四单片机电路三极管(Q20)的集电极与功率开关电路3控制端负极连接,第一至第三单片机电路电容器(C5~C7)与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单片机电路电阻(R15、R17、R18、R19)、第一、第二单片机电路稳压管(Q14、Q1)9的负极、单片机的地电源端口连接电源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功耗控制电路(1)和时序控制电路(2)以及机电式继电器(4)共同设置在印制电路板(5)上,与底座(7)上的功率组件通过电路相连接,外壳(8)罩在印制电路板(5)与功率组件上,紧固件(6)连接底座(7)与外壳(8)。
CNU2007200826110U 2007-12-18 2007-12-18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73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26110U CN201167303Y (zh) 2007-12-18 2007-12-18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26110U CN201167303Y (zh) 2007-12-18 2007-12-18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7303Y true CN201167303Y (zh) 2008-12-17

Family

ID=4019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8261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7303Y (zh) 2007-12-18 2007-12-18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730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636B (zh) * 2007-12-18 2012-06-20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928264A (zh) * 2014-05-08 2014-07-16 王筱果 新型休眠方式电磁继电器及控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5636B (zh) * 2007-12-18 2012-06-20 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928264A (zh) * 2014-05-08 2014-07-16 王筱果 新型休眠方式电磁继电器及控制装置
CN103928264B (zh) * 2014-05-08 2016-03-30 王筱果 新型休眠方式电磁继电器及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9201U (zh) 电源控制装置
CN103414104B (zh) 一种恒压/恒流自动转换的全固态激光器驱动电源装置
CN205793566U (zh) 一种单火线开关
CN204215965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0959529Y (zh) 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器
CN201167303Y (zh)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
CN201918770U (zh) 一种直流充放电系统
CN101465636B (zh) 低功耗混合继电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11416248B (zh) 一种带遥控器盒的壁挂式空调零功耗待机插座电路
CN212113568U (zh) 预充继电器的保护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2218054U (zh) 一种具有双电池的移动终端
CN203707030U (zh) 一种磁保持型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50594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休眠控制电路和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08738847U (zh) 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智能分配终端
CN208738139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继电器控制装置
CN208707523U (zh) 一种电荷泵
CN208797640U (zh) 电压控制电路及电控永磁控制器
CN208781740U (zh) 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的继电器及其过零检测灭弧电路
CN206672860U (zh) 继电器节能控制电路
CN206379711U (zh) 新型断电输出延时断开电路
CN206272333U (zh) 一种dc‑dc在线式无间断自切换电源管理模块
CN220106365U (zh) 一种降低继电器线圈温升的电路
CN204613629U (zh) 一种功率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17741343U (zh) 一种泳池清洁机快速充电的结构
CN204719212U (zh) 电池电量检测指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