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5966Y - 混凝土输送泵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输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5966Y
CN201165966Y CNU2008200031620U CN200820003162U CN201165966Y CN 201165966 Y CN201165966 Y CN 201165966Y CN U2008200031620 U CNU2008200031620 U CN U2008200031620U CN 200820003162 U CN200820003162 U CN 200820003162U CN 201165966 Y CN201165966 Y CN 2011659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ncrete pump
pumping
power sec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31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秀明
杨新华
戴献军
刘永东
贺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31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59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59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59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包括安装于第一框架的泵送部分,以及安装于第二框架并驱动所述泵送部分的动力部分,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分离,所述泵送部分与所述动力部分通过液压油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将将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拆分为泵送部分和动力部分,每一部分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将各个部分分别通过贯笼等输送装置运送至井下作业现场;然后通过简单的组装操作即可将上述各部分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混凝土输送泵。

Description

混凝土输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井下作业的混凝土输送泵。
背景技术
在煤矿或者其它矿井、隧道、地下洞室的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是首要任务。长期以来,上述地下施工过程中大多使用木材作为井下支护材料。
但是,大量使用木材作为井下支护材料将进一步加剧环境的破坏,而近年来木材造价的又持续提高,再加上木材本身具有易燃的特性,因此,目前在井下作业中已经开始应用可泵送的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建造墙体隔离采空区、巷道以及在巷道掘进时在拱形钢梁后做充填。
众所周知,井下工作设备通常都是通过贯笼运输的,同时,井下作业现场的空间通常也都比较狭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输送泵的体积较大、结构也较为复杂,所以,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输送泵很难顺利运送至井下作业现场。
如上所述,由于井下作业现场的空间通常比较狭小,即便是能够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输送泵运送至井下,其庞大的体积也很难适应井下狭小的工作空间;特别是在狭长形的巷道中,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输送泵的宽度更是不利于其顺利展开工作。
此外,施工现场位于地面时,由于空间不受限制,通常将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设备和运输设备分开设置。但是,在地下通道、矿井、隧道等环境下施工时,由于空间狭小,若仍然采用这种分开设置的方式,则较大程度地增加了设备运送及安装的不便,且现有混凝土搅拌设备一般体积较大,在狭小的空间内不但运送不便,而且施工操作灵活性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如何在保留混凝土输送泵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减小其体积,特别是减小其宽度,如何方便地进行混凝土混合、拌制、运输及泵送等作业,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现有的输送方式运送至井下,且比较适宜井下狭长的作业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包括安装于第一框架的泵送部分,以及安装于第二框架并驱动所述泵送部分的动力部分,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分离,所述泵送部分与所述动力部分通过液压油管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管道为易于弯折的软管。
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管道通过快换接头连接所述泵送部分和/或动力部分。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输送泵进一步包括为所述泵送部分提供混凝土的搅拌送料部分,所述搅拌送料部分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泵送部分,并由所述动力部分驱动。
优选地,所述搅拌送料部分包括横向设置的拌料筒;所述拌料筒的顶部连通干料承接斗,其内部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叶片。
优选地,所述叶片沿混凝土输送方向依次为螺旋输送叶片、螺旋混合叶片以及搅拌叶片。
优选地,所述动力部分的电机为防爆电机,且其电控柜为防爆电控柜。
优选地,所述泵送部分具有全液压换向系统。
优选地,所述泵送部分的混凝土输送缸直径的范围为120mm至230mm。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输送缸的行程范围为800mm至2100mm。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将其泵送部分和动力部分相分离地设置,并通过液压油管道将两者连接;将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拆分为泵送部分和动力部分,可以显著减小拆分后每一部分的体积,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将各个部分分别通过贯笼等输送装置运送至井下作业现场;然后通过简单的组装操作即可将上述各部分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混凝土输送泵。
可以适当缩减上述泵送部分和动力部分的宽度,并将两者前后设置;此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可以更好地适应井下通常较为狭长的作业空间。
进一步将搅拌送料部分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泵送部分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即可以集混凝土混合、拌制、输送等功能于一体,不但简化了操作,而且克服了混凝土现场拌制以及井下运输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混凝土输送泵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搅拌送料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搅拌送料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现有的输送方式运送至井下,且比较适宜井下狭长的作业空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混凝土输送泵的俯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包括泵送部分1,其作用是将已经拌制完成的混凝土输送至浇注现场。可以将其固定安装于第一框架(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中,从而使其成为一相对独立的结构。
泵送部分1包括接料斗11,用于承接搅制装置输送的混凝土。接料斗11分别连通第一混凝土输送缸121以及第二混凝土输送缸122;第一混凝土输送缸121和第二混凝土输送缸122之中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混凝土活塞(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混凝土活塞(图中未示出);两混凝土活塞进而连接第一主油缸131以及第二主油缸132,并且可以在第一主油缸131以及第二主油缸132的带动下沿着上述两混凝土输送缸的轴向做往复运动。
在主阀组14的作用下,上述第一混凝土活塞以及第二混凝土活塞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也即在工作过程中,两者之中总有一者将其所在的混凝土输送缸中的混凝土通过分配阀15以及出料口16泵出。混凝土活塞行进至行程终点时,主阀组14自动换向,第一主油缸131、第二主油缸132以及摆动油缸(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也换向,泵送部分1进入下半个工作周期。如此,即可以实现所述混凝土输送泵的连续泵送。
泵送部分1可以采用全液压换向,避免采用电磁阀,有利于安全防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还包括动力部分3,其作用是为泵送部分1提供动力来源;由于整个泵送部分1均采用液压动力,因此其作用也即向泵送部分1提供液压油。可以将动力部分3固定安装于第二框架(图中未添加附图标记)中,从而使其成为与泵送部分1以及第一框架相对独立的结构。
动力部分3具体包括电机31以及电控柜32,由于井下作业对防爆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电机31最好采用防爆电机,电控柜32也最好采用防爆电控柜。主油泵33可以在电机31的驱动下向外提供压力油。
上述泵送部分1与动力部分3通过液压油管道2连接,具体地说,是泵送部分1的第一主油缸131以及第二主油缸132通过液压油管道2与动力部分3的主油泵33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将其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相分离地设置,并通过液压油管道2将两者连接;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结构,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的体积(特别是宽度)可以显著减小,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将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分别通过贯笼等输送装置运送至井下作业现场;然后通过简单的组装操作即可将上述各部分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混凝土输送泵。
可以适当缩减上述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的宽度。比如,可以将泵送部分1的第一混凝土输送缸121和第二混凝土输送缸122直径范围设置为120mm至230mm,因此,混凝土输送泵的宽度进一步减小。井下巷道对设备的长度并无太大限制,因此可以将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沿着巷道前后设置,虽然混凝土输送泵整体的长度增长,但其宽度显著减小。所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可以更好地适应井下通常较为狭长的作业空间。
最好同时将第一混凝土输送缸121以及第二混凝土输送缸122的行程范围设置为800mm至2100mm。
此外,可以进一步将液压油管道2设为柔性软管,这样泵送部分1和动力部分3可以相对成一定角度地设置,有利于将混凝土输送泵设置于狭长而曲折的通道内。
为了便于液压油管道2的拆装操作,可以进一步在其一端与泵送部分1或者动力部分3之间设置快换接头。比如,可以在液压油管道2靠近泵送部分1的端部设置第一单向阀,同时在泵送部分1的适当位置设置第二单向阀,上述第一、第二单向阀构成所述快换接头;两者可以方便地拆装。
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即可将液压油管道2与泵送部分1连通;需要将液压油管道2与泵送部分1拆卸时,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相分离,液压油管道2中以及泵送部分1中的液压油不能通过上述单向阀,因此不但拆装方便,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液压油造成污染。
当然,上述快换接头也可以设置于液压油管道2与动力部分3之间;还可以在液压油管道2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快换接头。
请参考图3、图4以及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搅拌送料部分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搅拌送料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进一步包括搅拌送料部分4。搅拌送料部分4的作用,是拌制并向泵送部分1提供混凝土;其动力也可以来源于动力部分3。
搅拌送料部分4包括位于顶部的干料承接斗41,用于承接并暂存拌制混凝土的干粉原料。干料承接斗41的底部连通拌料筒42,拌料筒42大体为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其中置搅拌轴43。搅拌轴43可以由螺旋马达44驱动。
搅拌轴43固定连接有若干叶片,沿粉料运动方向,上述叶片依次为螺旋输送叶片451、螺旋混合叶片452、以及搅拌叶片453。螺旋输送叶片451的作用是将自干料承接斗41落下的粉料向前输送;螺旋混合叶片452的作用是将所述粉料以及由供水管46加入的水混合并进行初步搅拌;搅拌叶片453的作用则是将所述粉料以及由供水管46加入的水充分搅拌,进而拌制为混凝土成品。
搅拌送料部分4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泵送部分1的上方,且其卸料口47正对泵送部分1的接料斗11。拌制完成的混凝土成品自卸料口47下落,恰好落入接料斗11,从而可以由泵送部分1泵出。
进一步将搅拌送料部分4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泵送部分1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即可以集混凝土混合、拌制、输送等功能于一体,不但简化了操作,而且克服了混凝土现场拌制以及井下运输困难的问题。
同时,由于搅拌送料部分4系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泵送部分1,在向井下运送设备时可以将两者拆分,因此并无运输障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包括安装于第一框架的泵送部分,以及安装于第二框架并驱动所述泵送部分的动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分离,所述泵送部分与所述动力部分通过液压油管道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管道为易于弯折的软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管道通过快换接头连接所述泵送部分和/或动力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为所述泵送部分提供混凝土的搅拌送料部分,所述搅拌送料部分可拆分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泵送部分,并由所述动力部分驱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送料部分包括横向设置的拌料筒;所述拌料筒的顶部连通干料承接斗,其内部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叶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沿混凝土输送方向依次为螺旋输送叶片、螺旋混合叶片以及搅拌叶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分的电机为防爆电机,且其电控柜为防爆电控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部分具有全液压换向系统。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部分的混凝土输送缸直径的范围为120mm至23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缸的行程范围为800mm至2100mm。
CNU2008200031620U 2008-02-13 2008-02-13 混凝土输送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59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1620U CN201165966Y (zh) 2008-02-13 2008-02-13 混凝土输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31620U CN201165966Y (zh) 2008-02-13 2008-02-13 混凝土输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5966Y true CN201165966Y (zh) 2008-12-17

Family

ID=4019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316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5966Y (zh) 2008-02-13 2008-02-13 混凝土输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596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044A (zh) * 2012-10-17 2013-01-16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全液压控制的矿用混凝土输送泵
CN10937271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泵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044A (zh) * 2012-10-17 2013-01-16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全液压控制的矿用混凝土输送泵
CN109372712A (zh) * 2018-11-06 2019-02-22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泵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1963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mixing and injection of foamed cement grout
CN200978675Y (zh) 一种新型井巷用混凝土湿喷工艺装备
CN104047615B (zh) 一种井巷用混凝土湿喷设备
CN101215976A (zh) 井下矸石泵送充填系统及方法
CN201208969Y (zh) 混凝土搅拌运输矿车
CN201165966Y (zh) 混凝土输送泵
CN203321540U (zh) 矿用远距离自动配料多用途湿喷机
CN201148949Y (zh) 井下用搅拌混凝土泵
CN110885227B (zh) 空桩段泥浆硬化处理的固化剂及制备方法及施工方法
CN101392657A (zh) 一种防治煤炭自燃的制浆系统
CN203765794U (zh) 一种连续出料矿用混凝土搅拌机
CN203905963U (zh) 一种井巷用混凝土湿喷设备
CN2906065Y (zh) 一种地下管道掘进机
CN201407040Y (zh) 自动攉煤机
CN203335092U (zh) 转子式混凝土湿喷机组
CN203317548U (zh) 一种矿用连续出料式混凝土搅拌机
CN207711075U (zh) 一种底盘取力混凝土搅拌泵送装置
EP3497398B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lling boreholes in blasting operations
CN201661435U (zh) 自吸式液压水泥砂浆泵
CN201483651U (zh) 混凝土搅拌、输送机
CN105626140A (zh) 固体膏体结合充填系统及充填方法
AU2013202336A1 (en) Bulk Grout System
CN207549145U (zh) 全液压矿用水泥发泡机
CN211116035U (zh) 喷浆辅助矿车
CN201148950Y (zh) 井下用混凝土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02

Address after: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after: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Sanyi Heavy Industr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