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8499Y - 一种容器用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8499Y
CN201158499Y CNU2008200551521U CN200820055152U CN201158499Y CN 201158499 Y CN201158499 Y CN 201158499Y CN U2008200551521 U CNU2008200551521 U CN U2008200551521U CN 200820055152 U CN200820055152 U CN 200820055152U CN 201158499 Y CN201158499 Y CN 2011584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enclosing cover
inner cap
container
gr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551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泰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SI PLASTIC PRODUCT CO Ltd KUNSHAN
Original Assignee
XI'ANSI PLASTIC PRODUCT CO Ltd KUN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SI PLASTIC PRODUCT CO Ltd KUNSHAN filed Critical XI'ANSI PLASTIC PRODUCT CO Ltd KUNSHAN
Priority to CNU2008200551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84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84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84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器用盖,改善盖子内部结构使其不容易被儿童或者操作方法不熟练的人员所开启。其技术方案为:该容器用盖包括:内盖,与容器结合,在该内盖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阶梯状的卡钩部,该卡钩部分为上部卡钩和下部卡钩,其中该下部卡钩比该上部卡钩更为向外突出;外盖,设于该内盖的外侧,与该内盖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安设,可上下移动与该内盖密接,在该外盖内部设有一侧向该内盖倾斜形成的多个叉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内装物的不必要的浪费,还能事前防止盐酸、农药等对人体非常有害的药品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用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用盖,尤其涉及一种只有在按压盖子的操作后才能开启容器的容器用盖。
背景技术
一般泵式喷雾器是将容器中储藏的内装物抽吸并喷射,为此在容器的上端设有喷雾装置。图1示出了以往泵式喷雾器的外观。
请参照图1,以往泵式喷雾器是具备储藏液状、糊状化妆品或其他内装物的容器1,与容器1的瓶颈2可拆装式结合的盖4,设于其盖4上部并通过控制杆7将液状内装物按定量抽吸并喷雾的喷雾装置6等。
容器1的瓶颈2部位外周配有螺栓3,盖4的内部配有螺母5。将盖4向一侧转动并与容器1的瓶颈2结合,螺栓3与螺母5将会旋紧,根据这样的结构,喷雾装置6设在容器1的上部。
与此相反,如需倒掉容器1内的内装物或者在容器1内补充内装物时,将盖4向相反方向转动,以此解开螺栓3与螺母5的结合,将喷雾装置6从容器1中分离。
但是,类似具备上述结构的以往泵式喷雾器,按动力不足的儿童也能容易去打开。由于儿童不注意或好奇心作怪等,有可能去打开盖后饮用内装物或者撒掉,因此,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时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容器内装有盐酸、农药等对人体非常有害的药品时,对儿童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致命的危险。
并且,在打开盖时的安全处理问题上,对于那些要求非常严格的容器来说,如果盖是非常容易开启,那么有可能导致使用者处理大意等问题。因此对以往技术有必要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容器用盖,改善盖子内部结构使其不容易被儿童或者操作方法不熟练的人员所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容器用盖,其中,包括:
内盖,与容器结合,在该内盖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阶梯状的卡钩部,该卡钩部分为上部卡钩和下部卡钩,其中该下部卡钩比该上部卡钩更为向外突出;
外盖,设于该内盖的外侧,与该内盖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安设,可上下移动与该内盖密接,在该外盖内部设有一侧向该内盖倾斜形成的多个叉部;
其中在该外盖未被按下的情况下,当操作该外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该外盖的该些叉部抵住该内盖的该些上部卡钩,带动该内盖也向旋紧方向转动,当操作该外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该外盖的该些叉部在该内盖的该些上部卡钩的表面滑动,形成空转;在该外盖已被按下的情况下,该外盖的该些叉部抵住该内盖的该些下部卡钩,当操作该外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带动该内盖也向开启方向转动,当操作该外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带动该内盖也向旋紧方向转动。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上部卡钩与该下部卡钩是一体成型的。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外盖上设有一弹性部,为按动的该外盖还原到原来位置提供弹性还原力。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弹性部的一侧从该外盖的上部内周面延长,另一侧与该内盖的顶面接合。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外盖中设有至少一个卡钩槽,该内盖上在对应该卡勾槽的位置上设有突起,在该上盖被按动时该突起插入到该卡钩槽内。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外盖外侧设有把持部。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内盖外周面上设有螺丝扣。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在该些叉部与该些上部卡钩的接点上形成滑行部。
上述的容器用盖,其中,该内盖上端设有槽。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锁住容器的内盖,仅以通常的开启操作是不会向开启方向转动,只有依赖于转动之前的按动操作,才可以使得盖子向开启方向转动。所以,对操作方法不熟练的人或达不到按动操作力量的儿童来说,具备了不容易开启的特征。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用盖,可以防止儿童不注意或好奇心作怪去打开容器用盖,并饮用内装物或撒掉。因此,不仅防止内装物的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以事前防止由盐酸、农药等对人体非常有害的药品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用盖的过程中,为打开容器应同时进行进一步的按动操作和转动操作。所以,对于那些开启时要求安全处理的容器,可达到让使用者格外注意并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喷雾器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用盖的较佳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盖与容器相结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剖割斜视图。
图5和图6是图2所示的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剖割斜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盖被按动后,向开启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放大斜视图。
图8是图2中按照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按动图8所示的盖时,显示其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按照B-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用盖的斜视图,图3是图2中的盖与容器结合状态的剖面图。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容器用盖100包括内盖110和外盖120。内盖110与容器20相结合,在内盖110的外周面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卡钩部140。外盖120设于内盖100的外侧,与内盖110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安设,可上下移动,与内盖110可密接。在外盖120内部设有一侧向内盖110倾斜而成的多个叉部130。
内盖110的下端开口呈圆桶型,上端形成了用作插入喷雾装置10的喷嘴的槽111。这种内盖110与容器20的上端相结合,并在其内部形成螺丝扣112,使容器20与螺丝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容器20可以是在泵式喷雾器上具备,这种容器20内储藏通过喷雾装置10喷射出的内装物。
外盖120设于内盖110外侧。外盖120与内盖110的形状相同,仍然是下端开口的圆桶型,并裹住内盖110。这种外盖120是使用者手握操作的部分,为了让使用者更容易握住并转动,由形成多数突起及槽的把持部121形成在其外周面。
为了向下方移动的外盖120能重新移动回到上方,在外盖120上形成可提供弹性还原力的弹性部122。弹性部122的一侧是从外盖120的上部内周面延长,使其他侧面能与内盖110上部面接合。该弹性部122在外盖120的上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通过使用者的按动操作,外盖120向下方移动时,由于其按动力度,这一弹性部122变形为其他侧面向内盖110中心滑行移动的形态。然后解除其按动力度时,其弹性部122变形的形态还原至原状态,提供使外盖120重新移动到上部的弹性还原力。
图4为图2所示的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剖割斜视图,图5和图6为图2所示的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剖割斜视图,图7为按动图2所示的盖之后,向开启方向转动时,显示其状态的部分扩大斜视图。
首先,参照图4,叉部130是在外盖120内部中形成。该叉部130的一侧比其他侧面更向内盖11突出,其一侧向内盖110倾斜而成。这种叉部130可以随着外盖120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
并且,卡钩部140是由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在叉部130的一侧131旋紧到位,待外盖120按动后,在转动时旋紧到位至叉部130的一侧131或其他侧面132而形成。这种卡钩部140是随着内盖110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包括上部卡钩141及下部卡钩142。
上部卡钩141是以突出于内盖110外周面的形态形成。这时,上部卡钩141突出于内盖110外周面,如果假设叉部130和上部卡钩141置于垂直直线时,叉部130的一侧131与一定部分将重叠突出,与叉部130的一侧131相比,相对突出较少的叉部130的其他侧面132,几乎不出现重叠突出。
这样的上部卡钩141由于如上所述以突出形态在内盖110的外周面形成,因此,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与外盖120一同转动的叉部130,其一侧131旋紧到位至上部卡钩141。另外,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如图5及图6中所图示,叉部130将上部卡钩141的表面滑行移动并通过。
这里,旋紧方向是指按照本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与容器20向旋紧方向转动,下述开启方向转动是指按照本实施例容器用盖100与容器20向开启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为使滑行移动容易形成,叉部130的一侧131与其他侧面132之间,换句话说,叉部130与上部卡钩141的接点上可以形成滑行部133。并且,上部卡钩141上、叉部130的其他侧面132或者与滑行部133相接部分可以形成倾斜面141a。
根据这样的结构,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叉部130和卡钩部140之间将会出现自然的滑行操作,但外盖120不会将内盖110向开启方向转动,而会在内盖110之上空转。与此相反,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叉部130的一侧131旋紧到位至上部卡钩141,随之,内盖110随着外盖120的转动方向向旋紧方向转动。
也即,内盖110是只有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才能够一同转动,而由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外盖120在内盖110上空转,所以内盖110与外盖120只可能向旋紧方向转动,开启方向的转动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上部卡钩141的下部形成下部卡钩142,该下部卡钩142在内盖110的外周面与上部卡钩141以一体形成,并且比起上部卡钩141更向外突出。于是,各个卡钩部140,如图7所示,总体上呈现阶梯形状。
下部卡钩142在上部卡钩141的下部,比上部卡钩141更为向外侧突出。如果外盖120以按动状态转动,不受外盖120转动方向的影响,旋紧到位至叉部130的一侧131或其他侧面132。
也就是说,在外盖120的按动状态下,由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为旋紧到位至叉部130的一侧131,而由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为旋紧到位至叉部130的其他侧面131,下部卡钩142在上部卡钩141的下部形成。
所以,内盖110通过如上所述形成的下部卡钩142,在外盖120的按动状态下转动时,在旋紧方向或开启方向中,可以向任意方向按照外盖120的转动方向跟着旋转,因此,与容器20的旋紧及开启都可以进行。
图8为按照A-A的剖面图,图9为图8所示的盖的按动状态剖面图,图10为按照B-B的剖面斜视图。
请参照图8,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上具备的外盖120中,还可以形成卡钩槽123,该卡钩槽123根据外盖120内部上端的外盖120外周面形成有多个。
与此对应,内盖110中也可以更多地形成突起113,该突起113于内盖110的顶面形成,并可以设在外盖120中形成的与卡钩槽123相对应的位置。在这种突起113与卡钩槽123隔离安设的状态下,外盖120按动时插入于卡钩槽123,将内盖110与外盖120相结合。
此时,由于突起113与卡钩槽123的结合而被决定的内盖110与外盖120的结合位置,较佳的是与卡钩部140的下部卡钩142和叉部130的其他侧面132旋紧到位的位置大致上相统一。按照这一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由使用者将外盖120按动后进行转动操作时,在叉部130和卡钩部140的旋紧力之上,将再加上突起113和卡钩槽123的旋紧力度,所以,不必担心外盖120在内盖110上空转,本实用新型正是起到可以正确并安全地进行开启或旋紧操作的效果。
以下,参照图3至图10,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容器用盖的起动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容器用盖100,例如,为旋紧或开启泵式喷雾器容器20而形成,因此,可以在喷雾装置10之间形成。根据这样的容器用盖100,将内盖110结合于容器20的上端,而内盖110外侧由外盖120裹住内盖110。
根据本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由使用者握住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如图4所示,叉部130一侧131旋紧到位至卡钩部140的上部卡钩141,将内盖110与外盖120相互锁紧。照此内盖110随着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将容器20上端锁紧。
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握住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叉部130如图5所示,该其他侧面132与卡钩141的倾斜面141a相接合;如图6所示,叉部130的滑行部133与上部卡钩141的倾斜面141a之间产生滑行移动现象。于是,外盖120不会将内盖110向开启方向转动,而会在内盖110上进行空转。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由使用者握住外盖120向下按动时,如图7所示,叉部130向下移动而位于下部卡钩142,与此同时,内盖110上部面形成的突起113,如同图8所示的状态下,通过外盖120的向下方移动,如图9所示,内盖110顶面上形成的突起113插入于外盖120内部上端而形成的卡钩槽123。
与此相同,由使用者握住外盖120向下按动的情况下,将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如图7所示,随着外盖120向下移动的叉部130其他侧面132旋紧到位至卡钩部140的下部卡钩142,由此内盖110与外盖120相互接合。由此一来,内盖110随着外盖120向开启方向转动,从而将容器20上端打开。
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使用者握住外盖120向下按动的情况下,将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叉部130的一侧132旋紧到位至下部卡钩142,所以,内盖110与使用者没有向下按动外盖120的情况相同,随着外盖120向旋紧方向转动,从而将容器20上端开启。
最后,当使用者结束操作,手离外盖120时,外盖120通过弹性部122的弹性还原力,还原到原来的位置。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容器用盖100,通过如上述的结构及起动,锁住容器20的内盖110仅靠通常的开启操作是不会向开启方向转动,只有根据追加的按动操作,才可以向开启方向转动,所以,对于不熟悉操作法的人,或者按动操作力度不足的儿童来说,无法轻易地开启容器,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因此,该容器用盖100可以防止儿童由于不注意或好奇心作怪,去开启容器盖,并饮用内装物或被撒掉,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内装物的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以事前防止盐酸、农药等对人体非常有害的药品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为了开启容器20,要同时进行追加按动和旋转操作,所以对那些开启时要求安全操作的容器,可以起到让使用者更为注意并对容器能够进行安全操作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盖,与容器结合,在该内盖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阶梯状的卡钩部,该卡钩部分为上部卡钩和下部卡钩,其中该下部卡钩比该上部卡钩更为向外突出;
外盖,设于该内盖的外侧,与该内盖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安设,可上下移动与该内盖密接,在该外盖内部设有一侧向该内盖倾斜形成的多个叉部;
其中在该外盖未被按下的情况下,当操作该外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该外盖的该些叉部抵住该内盖的该些上部卡钩,带动该内盖也向旋紧方向转动,当操作该外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该外盖的该些叉部在该内盖的该些上部卡钩的表面滑动,形成空转;在该外盖已被按下的情况下,该外盖的该些叉部抵住该内盖的该些下部卡钩,当操作该外盖向开启方向转动时,带动该内盖也向开启方向转动,当操作该外盖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带动该内盖也向旋紧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上部卡钩与该下部卡钩是一体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外盖上设有一弹性部,为按动的该外盖还原到原来位置提供弹性还原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的一侧从该外盖的上部内周面延长,另一侧与该内盖的顶面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外盖中设有至少一个卡钩槽,该内盖上在对应该卡勾槽的位置上设有突起,在该上盖被按动时该突起插入到该卡钩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外侧设有把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内盖外周面上设有螺丝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在该些叉部与该些上部卡钩的接点上形成滑行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盖,其特征在于,该内盖上端设有槽。
CNU2008200551521U 2008-01-28 2008-01-28 一种容器用盖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84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1521U CN201158499Y (zh) 2008-01-28 2008-01-28 一种容器用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51521U CN201158499Y (zh) 2008-01-28 2008-01-28 一种容器用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8499Y true CN201158499Y (zh) 2008-12-03

Family

ID=4010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5515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8499Y (zh) 2008-01-28 2008-01-28 一种容器用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8499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959A (zh) * 2009-07-08 2012-05-23 雷克萨姆卫生保健包装有限公司 具有叠置位置的儿童阻止闭合件
CN105026279A (zh) * 2014-01-22 2015-11-04 株式会社衍宇 侧压式安全盖
CN107000901A (zh) * 2014-12-15 2017-08-01 强生消费者公司 容器的防儿童开启闭合件
CN109125779A (zh) * 2017-06-15 2019-01-04 Kisco株式会社 挥发容器
CN110236962A (zh) * 2019-07-31 2019-09-17 郭芮 一种祛痘祛斑精华液面膜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959A (zh) * 2009-07-08 2012-05-23 雷克萨姆卫生保健包装有限公司 具有叠置位置的儿童阻止闭合件
CN102470959B (zh) * 2009-07-08 2014-03-12 雷克萨姆卫生保健包装有限公司 具有叠置位置的儿童阻止闭合件
CN105026279A (zh) * 2014-01-22 2015-11-04 株式会社衍宇 侧压式安全盖
CN107000901A (zh) * 2014-12-15 2017-08-01 强生消费者公司 容器的防儿童开启闭合件
CN107000901B (zh) * 2014-12-15 2019-11-22 强生消费者公司 容器的防儿童开启闭合件
CN109125779A (zh) * 2017-06-15 2019-01-04 Kisco株式会社 挥发容器
CN109125779B (zh) * 2017-06-15 2022-08-23 Kisco株式会社 挥发容器
CN110236962A (zh) * 2019-07-31 2019-09-17 郭芮 一种祛痘祛斑精华液面膜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58499Y (zh) 一种容器用盖
USD596487S1 (en) Dispensing bottle cap
US4345691A (en) Child resistant bottle closure
KR101479069B1 (ko) 측면 가압식 안전캡
US4732288A (en) Child-resistant molded plastic container lid for open head containers
JPS60500169A (ja) 安全蓋付き容器
CN202124200U (zh) 防盗压旋瓶盖
US10154719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evaporation of cosmetic contents in cosmetic refill case
CN101374732A (zh) 容器密封装配件
DE112007001340T5 (de) Öffnungsfähiger und schließbarer Sicherheitsbehälter für einen Gefahrstoff
KR101012929B1 (ko) 건강식품 혼합용 병 또는 용기의 탑재형 뚜껑.
US8235616B2 (en) Safety closure for nail polish bottle
US3690495A (en) Security closure for a screw type container
WO2005037659A3 (en) Child-resistant package
KR200467260Y1 (ko) 견고하게 밀봉되는 액체용기용 마개
CN203246701U (zh) 防盗防爆易取锁扣包装盒
WO2006115425A3 (en) Receptacle connectable on top of a cap closure
CN204979683U (zh) 防盗瓶
US20060273110A1 (en) Safety caps for aerosol spr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637370Y (zh) 非直启式包装容器
CN2207351Y (zh) 一种安全瓶盖
KR200374679Y1 (ko) 튜브용기 뚜껑
KR200390898Y1 (ko) 약병용 안전 캡
CN202784194U (zh) 一种防止误开的瓶盖
CN202201279U (zh) 一种塑料瓶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