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5716Y -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5716Y
CN201155716Y CNU2008200020289U CN200820002028U CN201155716Y CN 201155716 Y CN201155716 Y CN 201155716Y CN U2008200020289 U CNU2008200020289 U CN U2008200020289U CN 200820002028 U CN200820002028 U CN 200820002028U CN 201155716 Y CN201155716 Y CN 2011557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aforementioned
light emitting
described light
ho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0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守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0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57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57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57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有一玻璃壳体,前述玻璃壳体内设一金属散热组件,其具有一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之本体及一设于该本体内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其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可在通电后发光,其运作所产生热量可通过上开结构有效散热,且其外形小巧,并以玻璃取代传统金属壳体以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尤其关于一种高散热低成本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1至图13,分别揭露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图、立体分解图、以及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其包括有:
碗形壳体(91),是由金属制成,其具有容置空间,且形成有开口(未标号),于其底部则形成有通孔(911);其中在该开口内缘等分设有多个螺孔(911);
底板(92),设置于所述壳体(91)的容置空间中,其上可供设置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图中未示),且设置有一对导线(921),该导线(921)可供向外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图中未示);
散热组件(93),是由金属所制成,其具有圆盆形本体(931)且形成有容置空间,该本体(931)主要具有圆筒部,以及封住该圆筒部的一个开口的底部所构成,该底部上形成有多个穿孔(未标号);
并且,所述本体(931)的圆筒部的另一开口径向向外延伸出圆屏板(932),并且从所述本体(931)的圆筒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延伸有多个散热鳍片(933);所述散热鳍片(933)露出于所述壳体(91)的开口外,以利于所述散热鳍片(933)发挥散热效果;该散热组件(93)螺固于所述壳体(91)开口内缘的螺孔(911)上;
基板(94),具有顶面与底面,其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93)的容置空间中,所述底面与所述散热组件(93)本体(931)的底部相对,所述基板(94)上设有电路(图中未示),该电路与所述导线(921)形成电连接;
发光二极管(95),设置于所述基板(94)顶面上,并且与所述基板(94)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并通过所述导线(921)供电而发光。
通过上述结构,该发光二极管(95)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将通过所述散热组件(93)散发排除。
然而,由于所述碗形壳体(91)与散热组件(93)均由金属制成,整体成本极高,可能降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发光二极管(95)是以树脂材料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使该发光二极管(95)所产生的热量不易向外传达,也不易有效地进行散热。因此当该发光二极管(95)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时,可能因为不能有效散热而发生故障。
此外,为使所述散热组件(93)发挥散热效果而使其露出于壳体(91)开口外的结构设计使该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体积变大,从现代以小巧精简的工业设计风潮的观点看来,也可能有碍于其产品的竞争力,而实际使用时也可能因其较大的体积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具有高散热效果,外形小巧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成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之技术手段系令该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包括有:
一玻璃壳体,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形成有一开口;
一散热组件,是由金属所制成,其具有一圆筒形本体,且于该本体内部另设有一同为圆筒形且与该本体同轴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该本体外周壁上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且所述散热鳍片所构成之外形系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之容置空间,使之可被装设于其中,以缩小本实用新型之外形;又由于前述玻璃壳体本身亦得传热,因此所述散热鳍片在散热时可通过该玻璃壳体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无需露出于该玻璃壳体之外即可有效散热;由于玻璃壳体成本较金属壳体为低,该结构有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总体之成本;
一发光二极管,系设置于前述散热组件之容置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可接受电力而发光;该发光二极管除可采用包括有至少一封装于一树脂材料之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外,亦可令之形成为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以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效果,而得以配合高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之应用而获得更好的发光照明效果。
由上述可了解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通过该结构本实用新型得确实达成高散热效果,同时兼具外形小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之优点。当配合采用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所构成之发光二极管时,则进一步加强了散热效果与发光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侧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可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侧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剖面图。
图11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玻璃壳体        (10’)玻璃壳体
(11)连通部          (111)通孔
(20)散热组件        (21)本体
(22)散热鳍片        (23)容置部
(231)穿孔           (30)基板
(30’)基板          (32)导线
(32’)导线          (33)中央孔
(40)发光二极管          (40’)发光二极管
(41)散热柱              (42)接脚
(42’)接脚              (50)镜片
(60)散热组件            (61)本体
(62)散热鳍片            (63)容置部
(64)凸出部              (70)散热组件
(71)本体                (72)散热鳍片
(73)容置部              (75)散热组件
(76)本体                (761)连通空间
(77)容设部              (78)散热鳍片
(79)基座                (791)衔接空间
(792)该透孔             (793)止滑件
(794)连接部             (795)套座
(91)壳体                (911)通孔
(92)底板                (921)导线
(93)散热组件            (931)本体
(932)圆屏板             (933)散热鳍片
(94)基板                (95)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揭露有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侧剖面图、以及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系一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有一玻璃壳体(10)。该玻璃壳体(10)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朝前方形成有一开口(未标号)。请配合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玻璃壳体(10)之底部另向后延伸有一连通部(11),该连通部(11)上设有至少一通孔(111)。
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中设置有一散热组件(20)。该散热组件(20)是由金属所制成,由一圆筒形本体(21)及设于该本体(21)外周壁上的多散热鳍片(22)所构成。
该本体(21)外周壁上的多散热鳍片(22)系径向朝外延伸而出,且所述散热鳍片(22)所构成的外形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使所述散热鳍片(22)可被装设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中。
由于前述玻璃壳体(10)本身由玻璃材质构成,因此亦具有得以传热之性质。当前述散热鳍片(22)进行散热时,可通过该玻璃壳体(10)向外散热而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就本实施例而言,前述散热鳍片(22)无需为了散热效果而设置成露出于该玻璃壳体(10)之外的实施例,可如前述装设于前述玻璃壳体(10)之容置空间中,让本实施例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不但能有效散热,且令其总体外形更为小巧精致。又由于玻璃材质所制成之玻璃壳体(10)成本低于金属制成之壳体,上述结构亦有助于节约经费、降低制造成本。
又,该本体(21)内部另设有一同为圆筒形且与该本体(21)同轴之容置部(23)。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1)之内周壁向内延伸成一环片而与该容置部(23)之外周壁相连结,藉以固定该容置部(23)与本体(21)之间的相对位置。
前述容置部(23)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圆筒形容置部(23)之二开口分别朝向前方与后方,其中朝向后方之开口系封闭而形成为一底部,于该底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231)。
在前述容置部(23)之底部与前述玻璃壳体(10)之连通部(11)之间设置有一基板(30)。该基板(30),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其中该顶面系朝前对应于前述容置部(23)之底部,而其底面系相对于前述玻璃壳体(10)之连通部(11)。该基板(30)上设有一电路(图中未示)与一对导线(32),该导线(32)与前述基板(30)上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可供向外电连接于一外部电源(图中未示);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线(32)系穿过前述连通部(11)之通孔(111)并向后方延伸。另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板(30)中央系形成有一中央孔(33)。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另包括有一发光二极管(40)。该发光二极管(40),系设置于前述散热组件(20)本体(21)之容置部(23)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
该发光二极管(40),可接受电力之供应而发光;该发光二极管(40)一般常见之结构系包括有至少一树脂材料(图中未示)以及一封装于该树脂材料之发光二极管芯片(图中未示)。然而树脂材料虽便于大量制造,其散热效果不彰,若以前述之既有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配合采用高功率之发光二极管芯片,则该发光二极管芯片在运作时所产热量未能散去,将有引起故障或损坏之虞;但若以本实用新型之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配合采用高功率之发光二极管芯片,则得以令该发光二极管(40)所产热量更有效率地散去。
除上述结构外,亦可令该发光二极管(40)形成为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以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效果。通过此结构,该发光二极管(40)将得以配合采用高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而获得更佳发光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除配合高功率之发光二极管芯片,令该发光二极管(40)采用此结构之外,更进一步于该发光二极管(40)设置一有助于散热之散热柱(41),从而增进本实施例中之发光二极管芯片所产之热量能以更高之效率散发。
前述发光二极管(40)具有二接脚(42),在本实施例中该二接脚(42)系设置于前述散热柱(41)旁,其主要系供电连接前述基板(30)上之电路;如第二及四图所示,该二接脚(42)系于穿过前述容置部(23)之穿孔(231)后再装设于该基板(30)上,而该散热柱(41)则系穿过前述容置部(23)之穿孔(231)后,复自该基板(30)之中央孔(33)穿过该基板(30)而露出于该基板(30)后方,以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
又,本实施例另包括有一镜片(50),其系设置于前述发光二极管(40)之前方,以对该发光二极管(40)所放射之光线进行聚焦或散射等不同之调整,由此获取各种光线照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镜片(50)系设置于前述容置部(23)朝向前方之开口,除如前述具有获致光线照明效果外,更具有保护发光二极管(40)之功用。
请参阅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系概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其相异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之散热组件(60)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之散热组件(20)同样具有本体(61)、设于本体(61)外周壁之散热鳍片(62)以及同轴于本体(61)之容置部(63),但该本体(61)另具有一朝前凸设之凸出部(611),使装设于容置部(63)中之发光二极管(40)所除了散热组件(60)本身可提供之散热效果之外,由于该凸出部(611)向前凸出之结构,可得较佳之通风效果,因而更提升了散热之效率。
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可行实施例中,该散热组件(60’)之本体(61’)内周壁系形成朝向容置部(63)内收之圆锥面。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前述第一实施例系统括于同一创作概念之下,其散热组件(70)同样具有本体(71)、设于本体(71)外周壁之散热鳍片(72)以及同轴于本体(71)之容置部(73),但其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之间存在有可见之差异。前述本体(71)前端系形成为内凹弧面之容设部(未标号),而前述容置部(73)系设于该于该本体(71)之底部;另一方面,于该本体(71)之容设部之外形系匹配于一玻璃壳体(本图中未示),该玻璃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一通孔以供前述容置部(73)穿设于其中,且令设于该容置部(73)之发光二极管(本图中未示)所发出之光线可通过该玻璃壳体之反射而达到较佳之照明效果。除此之外,该本体(71)之外周壁上向外径向延伸出多散热鳍片(72)以助散热,使前述发光二极管在运作时所产之热量可经由该玻璃壳体传导至该散热组件(70)之本体(71),再经由该本体(71)上之散热鳍片(72)散发。
请参阅图9及图10,分别揭露有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及侧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系概同于前述第三实施例,其相异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之散热组件(75)除包括有一本体(76)之外,尚包括有一连接于该本体(76)后端之基座(79)。其中该本体(76)之前段外周壁设有散热鳍片(78),该本体(76)之后段则向后延伸而略呈球状且匹配于前述基座(79);而于该本体(76)前端则同轴设有一容设部(77),以供设置一玻璃壳体(10’);该本体(76)内部则设有一连通空间(761)以供容置一基板(30’)及自该基板(30’)延伸而出之导线(32’)。
前述玻璃壳体(10’)底部装设一发光二极管(40’);该发光二极管(40’)后端延伸出至少一接脚(42’),该接脚(42’)系通过前述导线(32’)电连接于前述基板(30’)。又,于其它可行之实施例态样之中,亦可采用具有散热柱(本图中未示)之发光二极管以及与之相匹配之基板、导线及玻璃壳体。
前述基座(79)中形成有一衔接空间(791),该衔接空间(791)系可供前述本体(76)后段装设于其中,且于接近该基座(79)前端处系形成有多透孔(792);该透孔(792)系供设置一止滑件(793)以对前述本体(76)进行限位;该止滑件(793)是由橡胶等具有止滑功能之材料所制成,其可分别设于前述多透孔(792)上,亦可相连成一环绕于该基座(79)之衔接空间内缘之形态;于该基座(79)后端向后延伸出一连接部(794),以供配置前述导线(32’),并令所述导线(32’)向外电连接至一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又可令该连接部(794)外套设一套座(795),且将前述导线(32’)先电连接于该套座(795)上,再通过该套座(795)向外电连接至外部电源。
本实施例之结构有如前述第三实施例,有利于前述发光二极管(40’)所发出之光线可通过该玻璃壳体(10’)之反射而达到较佳之照明效果之外,通过本体(76)之散热鳍片(78),前述发光二极管(40’)在运作时所产之热量可经由该玻璃壳体(10’)传导至该散热组件(75)之本体(76),再经由该本体(76)上之散热鳍片(78)散发。
此外,由于该本体(76)之后段系衔接于该基座(79)之衔接空间(791)之中,且为前述止滑件(793)限位于其中,使该本体(76)可在该基座(79)之衔接空间(791)进行一定程度之转动或偏转,以改变该本体(76)与该基座(79)之间的相对角度。
通过上述结构,即使前述基座(79)系固设于壁面或其它不易移动之物上,使用者亦可轻易地转动该本体(76)以改变发光二极管(40’)射出光线之照射角度,具有极高之使用便利性。
由上述实施例可了解本实用新型之具体结构,通过该结构本实用新型得以达成高散热效果,同时兼具外形小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之优点。当配合采用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所构成之发光二极管时,则进一步加强了散热效果与发光照明效果,确实可改善既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之缺点而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Claims (15)

1、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玻璃壳体,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形成有一开口;
一散热组件,是由金属所制成且形状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其具有一圆筒形本体,且于该本体内部另设有一同为圆筒形且与该本体同轴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该本体外周壁上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
一发光二极管,系设置于前述散热组件之容置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壳体之底部另延伸形成有一连通部,该连通部上设有至少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有至少一树脂材料以及至少一封装于该树脂材料之发光二极管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发光二极管形成为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进一步设置有一散热柱。
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容置部之底部与前述玻璃壳体之连通部之间设置有一基板;该基板上设有一电路与一对导线,该导线与前述基板上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可供向外电连接于一外部电源;
该基板中央系形成有一中央孔;前述散热柱系穿过前述容置部之穿孔后,复自该基板之中央孔穿过该基板而露出于该基板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6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线系穿过前述连通部之通孔并向后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一设置于前述发光二极管前方之镜片。
9、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该镜片设置于前述容置部朝向前方之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散热组件本体另具有一朝前凸设之凸出部,前述容置部系设置于该凸出部之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所构成之外形系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之容置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组件之本体前端形成有一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之容设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
该散热组件之本体之容设部系形成为内凹弧面,而前述容置部系设于该于该本体之底部;
前述玻璃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一通孔,且前述容置部系穿设于该通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容设部系同轴于该本体;
该本体之前段外周壁设有散热鳍片,该本体之后段则向后延伸而略呈球状且匹配于一基座,且该本体内部则设有一连通空间;
前述基座中形成有一供前述本体后段装设之衔接空间,于该基座之衔接空间内缘设有至少一止滑件;且该基座后端向后延伸出一连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项所述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前端处系形成有多透孔,前述止滑件系设于所述透孔上。
CNU2008200020289U 2008-01-02 2008-01-02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7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0289U CN201155716Y (zh) 2008-01-02 2008-01-02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0289U CN201155716Y (zh) 2008-01-02 2008-01-02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5716Y true CN201155716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02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716Y (zh) 2008-01-02 2008-01-02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571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4178A1 (en) * 2009-02-23 2010-08-2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e Co., Ltd. Lighting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for uniform heat dissipation
CN102606995A (zh) * 2011-01-25 2012-07-25 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灯具散热器及其散热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4178A1 (en) * 2009-02-23 2010-08-2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e Co., Ltd. Lighting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for uniform heat dissipation
CN102606995A (zh) * 2011-01-25 2012-07-25 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灯具散热器及其散热方法
CN102606995B (zh) * 2011-01-25 2013-09-04 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灯具散热器及其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707C (zh) 大功率led路灯
CN203215308U (zh) 带灯头的灯及照明器具
US20080219000A1 (en) Lampshade with at least one LED
CN202598184U (zh) 灯泡形灯以及使用该灯泡形灯的照明器具
EP3040610B1 (en) Led streetlamp
CN201897148U (zh) 一种led射灯结构
CN201155716Y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CN206072780U (zh) 全向出光led灯
CN201265812Y (zh) 一种led射灯
CN202203807U (zh) Led筒灯及其灯体
CN105841041B (zh) 一种led镜前灯
CN202419183U (zh) Led玉米灯
CN201934984U (zh) 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led灯具
CN201069132Y (zh) 一种节能灯具
CN203036275U (zh) 灯泡
CN106949421B (zh) 一种带有可分离式反光杯的led汽车车灯
CN201072110Y (zh) Led灯
CN104565901A (zh) 灯头体组装结构
CN104728781B (zh) 集成式角度调整自带防压线结构led灯管
CN202938165U (zh) 一种射灯
CN202152935U (zh) 一种led灯
CN201851922U (zh) 具有散热装置的led灯具
CN202253137U (zh) 一种插式led杯灯
CN101191596A (zh) 大功率led路灯及其壳体
WO2014195891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lumina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