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44415Y -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44415Y
CN201144415Y CNU2008200428368U CN200820042836U CN201144415Y CN 201144415 Y CN201144415 Y CN 201144415Y CN U2008200428368 U CNU2008200428368 U CN U2008200428368U CN 200820042836 U CN200820042836 U CN 200820042836U CN 201144415 Y CN201144415 Y CN 20114441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building body
building
piston
intelligent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28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振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428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4441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4441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4441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名称为一种水上智能建筑,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适用范围更广的水上智能建筑。该建筑包括位于水面的建筑主体以及固定于水底的支撑框架,建筑主体与支撑框架之间为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并且,还可在建筑主体与支撑框架间设置驱动建筑主体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架设于湖泊、河流以及海洋之上,整个建筑稳定可靠,建筑主体高度可根据水面高低灵活调节,不受涨潮、洪水的影响,适应范围更加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随水位高低自动升降的水上智能建筑。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实际时我们人类将面临环境污染、健康、资源缺乏以及其他各种关系人类生存的问题。由于污染的日益加剧,地球表面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气温越来越高,南极、北极以及其他冰川的积雪逐渐熔化,大海的水位正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上涨,陆地可用面积越来越少。在地球表面,加上海洋、河流以及湖泊近三分之二是水,如此广泛的面积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于是,申请人于2007年11月8日申请了名称为《一种水上建筑群》实用新型专利,该申请申请号为2007200593977。该申请虽然提出了一种增加水面利用率的方案,但是在水面高度变化时,会出现由于水位过高而淹没居住区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适用范围更广的水上智能建筑。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包括位于水面的建筑主体以及固定于水底的支撑框架,建筑主体与支撑框架之间为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建筑主体下部设置有一连接套件,连接套件套于支撑框架上。为了便于建筑主体相对支撑框架移动,在连接套件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建筑主体相对支撑框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于建筑主体下方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安装有一活塞,活塞位于支撑框架内,活塞与支撑框架内壁之间为液密封的紧密接触,在活塞下方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密封座,密封座与活塞之间形成液压缸,在密封座中还设置有向液压缸内注射高压液体的液压泵以及驱动液压泵动作的马达。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改进,上述的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主体下方的电机以及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齿轮,在支撑框架内壁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内齿圈,内齿圈呈螺旋状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再另一种改进,上述的驱动机构为磁力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框架内壁的电磁线圈以及固定于建筑主体下方的磁铁,电磁线圈为并列设置的多个,电磁线圈两级分别与磁铁两级对应,各电磁线圈分别与线圈控制器联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建筑主体下方设置有一将建筑主体衬托于水面上的充气装置。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在建筑主体下方固定有一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一齿轮,在支撑框架内壁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内齿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架设于湖泊、河流以及海洋之上,整个建筑稳定可靠,建筑主体高度可根据水面高低灵活调节,不受涨潮、洪水的影响,适应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建筑主体可以旋转,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案包括位于水面上的建筑主体1以及固定于水底的支撑框架2,在建筑主体1底部固定有一连接套件11,连接套件11活动套于支撑框架2上,使建筑主体1相对支撑框架2上下滑动。为了增加建筑主体1整体美观效果,建筑主体1上方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看起来类似水泡浮于水面上。
在本方案中,建筑主体1下方采用质地较轻可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制成,或者,在建筑主体1下方设置有一将建筑主体1衬托于水面上的充气装置,当水面上升或下降时,建筑主体1可随之升高和降低,连接套件11与支撑框架2则起到稳定建筑主体1位置的作用。
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所述方案的改进,除了包括实施例一中方案的基本结构外,在建筑主体1和支撑框架2之间设置有驱动建筑主体1上下移动的液压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建筑主体1下方的活塞杆31,活塞杆31下端安装有活塞32,在活塞32下方的支撑框架2内设置有密封座33,活塞32与支撑框架2内壁之间为液密封,密封座33与支撑框架2内壁之间也为液密封,密封座33与活塞32之间形成液压缸34。在液压座33中还设置有向液压缸内注射高压液体的液压泵35以及驱动液压泵35动作的马达36,在密封座下方设置有存储工作液体的存储腔37。
当需要使建筑主体上升时,通过控制马达36使液压泵35工作,并向液压缸34中注入高压液体,使建筑主体1向上移动,当需要降低建筑主体1高度时,反之即可。
实施例三:如附图3所示。该方案同样是对实施例一中方案的一种改进,除了包括实施例一中方案的基本结构外,在本方案中,为了实现建筑主体1主动的上下移动,在建筑主体1与支撑框架2之间安装有一齿轮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安装于建筑主体1下方的电机41,在电机41输出轴上安装有一大齿轮42,而在支撑框架2内壁上设置有与齿轮42啮合的内齿圈43,并且内齿圈43呈螺旋状设置。启动电机41后,电机41输出轴上的齿轮42旋转同时与内齿圈43保持啮合状态,从而使建筑主体1上移或下移,其方向可通过改变电机41旋转方向实现。
实施例四:如附图4所示,该方案也是对实施例一中方案的改进,除了包括实施例一中方案的基本结构外,在本方案中,在建筑主体1与支撑框架2之间增设了一可使建筑主体1主动上下移动的磁力驱动机构。该机构采用了现在先进的磁悬浮技术,该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框架内壁的电磁线圈51以及固定于建筑主体1下方的磁铁52,电磁线圈51为并列设置的多个,形成可使磁铁52沿支撑框架2轴向移动的导轨,并且各电磁线圈51分别与线圈控制器53联接控制。线圈控制器53采用现有技术,通过线圈控制器53的控制,在磁铁52移动的轨迹上形成变化的磁场,驱动磁铁52移动,从而带动建筑主体1上移或下移。
实施例五: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增加了一可驱动建筑主体1相对支撑框架2旋转的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在在建筑主体1下方的电机51,电机51输出轴上设置有一齿轮52,在支撑框架2内壁设置有与齿轮51啮合的内齿圈53。电机51动作时,齿轮51相对内齿圈53转动,驱动整个建筑主体1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二~五中,可增设感知水位高度检测部件,检测部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线圈控制器或马达或电机的控制电路中,当水位超过预设高度时,检测部件发出信号控制马达等部件动作,驱动建筑主件1向上移动;当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检测部件再发出信号控制马达等部件停止动作或者反向动作,驱动建筑主件1向下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控制,可更显智能化,方便了使用。

Claims (8)

1.一种水上智能建筑,包括位于水面的建筑主体(1)以及固定于水底的支撑框架(2),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与支撑框架之间为可上下移动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建筑主体下部设置有一连接套件(11),连接套件套于支撑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套件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建筑主体相对支撑框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于建筑主体下方的活塞杆(31),活塞杆下端安装有一活塞(32),活塞位于支撑框架内,活塞与支撑框架内壁之间为液密封的紧密接触,在活塞下方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密封座(33),密封座与活塞之间形成液压缸(34),在密封座中还设置有向液压缸内注射高压液体的液压泵(35)以及驱动液压泵动作的马达(3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主体下方的电机(41)以及安装于电机转轴上的齿轮(42),在支撑框架内壁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内齿圈(43),内齿圈呈螺旋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磁力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框架内壁的电磁线圈(51)以及固定于建筑主体下方的磁铁(52),电磁线圈为并列设置的多个,电磁线圈两级分别与磁铁两级对应,各电磁线圈分别与线圈控制器(53)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建筑主体下方设置有一将建筑主体衬托于水面上的充气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建筑主体下方固定有一电机(51),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一齿轮(52),在支撑框架内壁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内齿圈(53)。
CNU2008200428368U 2008-01-10 2008-01-10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441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28368U CN201144415Y (zh) 2008-01-10 2008-01-10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28368U CN201144415Y (zh) 2008-01-10 2008-01-10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44415Y true CN201144415Y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8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283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44415Y (zh) 2008-01-10 2008-01-10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4441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33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自升式平台升降的螺旋升降装置
CN103967322A (zh) * 2014-05-29 2014-08-06 李明超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
CN106948613A (zh) * 2016-09-23 2017-07-14 伊诺卡谱 一种多功能房屋
CN113847533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泰州市华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区块链的杆体伸缩控制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833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自升式平台升降的螺旋升降装置
CN103967322A (zh) * 2014-05-29 2014-08-06 李明超 一种多用途地上人造水库
CN106948613A (zh) * 2016-09-23 2017-07-14 伊诺卡谱 一种多功能房屋
CN113847533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泰州市华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区块链的杆体伸缩控制系统
CN113847533B (zh) * 2021-09-30 2022-04-29 广西师范大学 利用区块链的杆体伸缩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4415Y (zh) 一种水上智能建筑
CN109696294B (zh) 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
CN203361102U (zh) 浮动出水堰门
CN101529088A (zh) 波能转换器
CN102524124A (zh) 浅海海底营养盐注气提升装置及方法
CN205059974U (zh) 一种仿生机构驱动的海上航行器
CN104663087B (zh) 沉水植物种植机
CN108482669A (zh) 海空两栖航行器
CN201212458Y (zh) 海浪汲水装置
CN102200091A (zh) 以伞状装置吸收海浪能量的发电的方法与装置
CN103452794A (zh) 一种潮汐能的自动泵水装置
CN101839226A (zh) 风力抽水机
CN212473837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0538265U (zh) 一种新型智能增氧机
CN111847651A (zh) 一种智慧城市湖水生态修复用浮岛
CN203214231U (zh) 一种浮体发电装置
CN204900904U (zh) 净水器用电磁阀
CN208924999U (zh) 一种太阳能增氧机
CN205154574U (zh) 双流道换水式污水泵
CN211257119U (zh)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CN211546098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203441687U (zh) 海洋潮汐落差泵水装置
CN115028271A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设备
CN102718334A (zh) 增氧耕水机
CN209689705U (zh) 一种水利用水位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