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9674Y -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9674Y
CN201139674Y CNU2007201959707U CN200720195970U CN201139674Y CN 201139674 Y CN201139674 Y CN 201139674Y CN U2007201959707 U CNU2007201959707 U CN U2007201959707U CN 200720195970 U CN200720195970 U CN 200720195970U CN 201139674 Y CN201139674 Y CN 2011396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plate
sliding seat
preventing snoring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59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959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967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96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96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以使降低睡眠止鼾装置的噪音。包括:基板、活动板以及上垫体,其中活动板组设于基板上,上垫体则组设于活动板上呈可左右位移,活动板通过马达及连动件的组配而能左右位移作动,基板与活动板界定形成有对应使用者头颈部靠放位置的头颈部对应区域;止鼾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模块,通过传感器感测睡眠者的打鼾声,再通过控制电路模块产生控制信号以启动马达;活动板与基板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之间,相对设有呈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及导动滑轨,滑动座及导动滑轨的相对作动方向与活动板的左右位移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使得移动更加平稳顺畅,有效防止噪音产生而大幅提升睡眠止鼾装置质量。

Description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酣眠止鼾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存在有一些人睡眠时鼾声过大,而影响旁人的问题,因而研究者研发出一种止鼾装置产品以解决这一问题。其原理上主要是通过声音传感器感应睡眠者鼾声,然后自动驱使一摇动机构运作带动枕头产生左右摇晃,而能促使睡眠者头部左右摇动而停止打鼾。
至于所述止鼾装置的现有结构型态,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86221244的《使睡眠者停止打鼾的装置》。在该现有结构中,就其作动结构部份而言,是由其基座上一偏侧处组设二支架,该二支架之间设有上、下二滑杆,以供二滑块滑设组合,以使枕头的上罩体与该二滑块相结合同动;另外,该其中一侧滑块与一马达输出端的一曲动柄相配合。借此,当该曲动柄被马达带动旋转时,即可带动所述滑块连同枕头的上罩体产生左右位移。但是,此种习知结构型态在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问题:
由于以传动所述上罩体的相关构件(包括滑块、滑杆、支架)均为组设于整体枕头一偏侧位置(即偏向头顶侧位置)的结构型态,因此其传动上罩体时,施力点会着重在该上罩体的局部偏侧区域。然而,使用者头部躺靠于枕头上时,一般是对应于上罩体的中间区域或靠近颈部的该侧边。如此一来,由于所述滑块的滑动支撑点与使用者头部躺靠部位根本不相对应,将造成上罩体左右移动时颇不顺畅、产生过大噪音的问题。而由于所述止鼾装置是作为枕头使用,若产生噪音分贝量过大,显将影响使用者睡眠质量而不符合其实用性、舒适性的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有待相关业者再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酣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以使降低酣眠止鼾装置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所述睡眠止鼾装置包括有一基板、一活动板以及一上垫体,其中所述活动板组设于基板上,上垫体则组设于活动板上呈可左右位移,所述活动板通过马达及连动件的组配而能左右位移作动,且所述基板与活动板界定形成有对应使用者头颈部靠放位置的头颈部对应区域;所述止鼾装置还包括有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模块,通过所述传感器感测睡眠者的打鼾声,再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产生控制信号以启动马达;
所述活动板与基板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之间,相对设有呈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及导动滑轨,且所述滑动座及导动滑轨的相对作动方向与活动板的左右位移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马达组设定位于基板一偏置处,马达的输出端组设有一圆型块体,且所述圆型块体设有一偏心孔供马达的输出端插组;所述活动板对应马达位置处设有一凸壳部,所述凸壳部上设有一穿口,所述穿口一侧壁缘上凸设有一柱体;所述连动件为一板片型态,其一端设第一连接孔供前述圆型块体枢组配合,另一端设第二连接孔与前述柱体枢组配合。
其中,所述活动板上组设有一抵压式电源启动片,其与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当所述抵压式电源启动片受压时方开启所述控制电路模块、马达、传感器运作所需的电源。
其中,所述滑动座可为一长形座体型态,滑动座底部置中处枢设有外凸于滑动座二侧的滚轮组,滑动座顶端则设有螺固孔,活动板供滑动座组设位置设有穿设孔与所述螺固孔相对位,而通过螺栓穿组螺锁令滑动座定位;所述导动滑轨的断面为凸字形状而界定出二侧向凹沟,供滑动座的二侧滚轮组嵌滑其中。
其中,所述活动板底面供滑动座组设位置设有框座部,供滑动座嵌入配合。
其中,所述基板、活动板、上垫体的外周设有罩组一套体。
其中,所述上垫体底部设有插置槽供传感器插入其中。
其中,所述止鼾装置外部设有一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该活动板与基板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之间,相对设有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及导动滑轨,且所述滑动座及导动滑轨的相对作动方向是与活动板的左右位移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当该活动板左右位移作动时,可通过所述滑动座及导动滑轨配置上,能够对应于使用者头颈部躺靠区域的独特设计,令使用者头部更能够获得较为平稳的承靠性,进以达到移动更加平稳顺畅、有效防止噪音产生而大幅提升睡眠止鼾装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构件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与导动滑轨结构部位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第4图所示结构部位的另一侧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作动状态平面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作动状态平面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与导动滑轨结构部位作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与导动滑轨结构部位作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和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但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睡眠止鼾装置A包括有一基板10、一活动板20以及一上垫体30;其中,该活动板20组设于基板10上,该上垫体30则组设于活动板上呈可左右位移,所述上垫体30可为海绵、发泡材质构成,以令使用者头部躺靠于其上时具有柔软舒适感;该活动板20通过马达40及连动件50的组配而能左右位移作动。并且,该基板10与活动板20界定形成有对应使用者头颈部靠放位置的头颈部对应区域B(如图2所标示)。
该睡眠止鼾装置A并包括传感器60(为声音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模块70,以通过所述传感器60感测睡眠者的打鼾声,再通过该控制电路模块70产生控制信号以启动马达40。另外,该睡眠止鼾装置A的外部如图1所示,可以设有一控制器71与前述控制电路模块70相连接,可透过该控制器71进行睡眠止鼾装置A功能的操控;且其中:
该活动板20与基板10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B之间,相对设有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80及导动滑轨90,且所述滑动座80及导动滑轨90的相对作动方向与活动板20的左右位移方向相同;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滑动座80及导动滑轨90为四组间隔分布于活动板20与基板10中间区域的态样。
其中,所述马达40可组设定位于基板10一偏置处,马达40的输出端41并组设有一圆型块体42,且该圆型块体42设有一偏心孔43供马达40的输出端41插组;另外,该活动板20对应马达40位置处设有一凸壳部21,该凸壳部21上设有一穿口22,该穿口22一侧壁缘上凸设有一柱体23;以使所述连动件50为一板片型态,其一端设第一连接孔51以供前述圆型块体42枢组配合,另端设第二连接孔52以与前述柱体23枢组配合。
其中,该活动板20上并组设有一抵压式电源启动片24,其与控制电路模块70相连接,当该抵压式电源启动片24受压时,方开启该控制电路模块70、马达40、传感器60运作所需的电源。
其中,所述滑动座80可为一长形座体型态,滑动座80的底部置中处枢设有外凸于滑动座80二侧的滚轮组81,滑动座80顶端则设有螺固孔82,活动板20供滑动座80组设位置则设有穿设孔25与该螺固孔82相对位,而能通过螺栓26穿组螺锁令滑动座80达成定位状态;所述导动滑轨90的断面如图5所示,可为一凸字形状而界定出二侧向凹沟91,以供滑动座80的二侧滚轮组81嵌滑其中。该活动板20的底面供滑动座80组设位置,并可设有框座部27,以供滑动座80顶端部位嵌入配合而形成。
其中,如图1所示,该基板10、活动板20、上垫体30的外周并可再罩组一套体100(如布套),通过该套体100以将该基板10、活动板20、上垫体30等内部构件加以包覆隐藏,且得以将睡眠止鼾装置A整体外观包装成有如一般枕头的舒适美观态样。
其中,如图2所示,该上垫体30底部并可设有插置槽31,以可供传感器60插入其中,以令传感器60获得适度的限位导引效果。
通过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
请对照图6、7所示,所述睡眠止鼾装置A使用上,使用者头部躺靠于该上垫体30(请配合图1和图2所示)时,活动板20上的抵压式电源启动片24将被抵压而开启电源,如此控制电路模块70、马达40、传感器60才会进行运作,而当传感器60感测到使用者所发出的打鼾声时,控制电路模块70会产生控制信号启动马达40运转,此时该马达40的输出端41会带动该圆型块体42产生偏摆式的旋转运动,进而传动该连动件50产生位移运动,而由于该连动件50的第二连接孔52与活动板20的凸壳部21上所设一柱体23枢组,因此将带引该活动板20产生左右摇晃的往复位移运动。当然,此一往复位移运动得按照控制电路模块70的默认值于预设时间到达时自动停止,待传感器60下一次再感应到打鼾声时再启动运作。
另一方面,该活动板20产生往复位移运动时,所述滑动座80与导动滑轨90的相对作动状态如图8、9所示,滑动座80二侧的滚轮组81将于导动滑轨90的侧向凹沟91内往复滚动滑移。借此,对该活动板20形成一种滚动式支撑效果;加上所述滑动座80及导动滑轨90呈面状分布设置于活动板20与基板10临近其头颈部对应区域B的型态,而能与使用者头颈部正常躺靠位置相对应契合,让使用者头部能够获得最为平稳的承靠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该活动板与基板之间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之间相对设有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及导动滑轨的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而言,当该活动板左右位移作动时,将可通过所述滑动座及导动滑轨配置上正好对应于使用者头颈部躺靠区域的设计,令使用者头部更能够获得较为平稳的承靠性,进以使活动板达到作动更加平稳顺畅、有效防止噪音产生而能大幅提升止鼾装置质量。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是用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且文中虽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当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的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如后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范畴中。

Claims (8)

1、一种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所述睡眠止鼾装置包括有一基板、一活动板以及一上垫体,其中所述活动板组设于基板上,上垫体则组设于活动板上呈可左右位移,所述活动板通过马达及连动件的组配而能左右位移作动,且所述基板与活动板界定形成有对应使用者头颈部靠放位置的头颈部对应区域;所述止鼾装置还包括有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模块,通过所述传感器感测睡眠者的打鼾声,再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产生控制信号以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板与基板对应其头颈部对应区域之间,相对设有呈间隔面状分布设置的复数组滑动座及导动滑轨,且所述滑动座及导动滑轨的相对作动方向与活动板的左右位移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设定位于基板一偏置处,马达的输出端组设有一圆型块体,且所述圆型块体设有一偏心孔供马达的输出端插组;所述活动板对应马达位置处设有一凸壳部,所述凸壳部上设有一穿口,所述穿口一侧壁缘上凸设有一柱体;所述连动件为一板片型态,其一端设第一连接孔供前述圆型块体枢组配合,另一端设第二连接孔与前述柱体枢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上组设有一抵压式电源启动片,其与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当所述抵压式电源启动片受压时方开启所述控制电路模块、马达、传感器运作所需的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可为一长形座体型态,滑动座底部置中处枢设有外凸于滑动座二侧的滚轮组,滑动座顶端则设有螺固孔,活动板供滑动座组设位置设有穿设孔与所述螺固孔相对位,而通过螺栓穿组螺锁令滑动座定位;所述导动滑轨的断面为凸字形状而界定出二侧向凹沟,供滑动座的二侧滚轮组嵌滑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底面供滑动座组设位置设有框座部,供滑动座嵌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活动板、上垫体的外周设有罩组一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体底部设有插置槽供传感器插入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装置外部设有一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
CNU2007201959707U 2007-11-23 2007-11-23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96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9707U CN201139674Y (zh) 2007-11-23 2007-11-23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9707U CN201139674Y (zh) 2007-11-23 2007-11-23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9674Y true CN201139674Y (zh) 2008-10-29

Family

ID=4006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597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9674Y (zh) 2007-11-23 2007-11-23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967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9281A (zh) * 2011-11-16 2014-09-10 MiNaCon有限公司 使打鼾停止的头垫
CN106263919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王千南 一种枕头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9281A (zh) * 2011-11-16 2014-09-10 MiNaCon有限公司 使打鼾停止的头垫
CN104039281B (zh) * 2011-11-16 2015-09-02 Nitetronic控股有限公司 使打鼾停止的头垫
CN106263919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王千南 一种枕头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89932A1 (en) Pillow to prevent snoring
CN213664547U (zh) 一种家用按摩养生床垫
CN201139674Y (zh) 睡眠止鼾装置结构改良
CN101019804B (zh) 一种带有足底保健按摩装置的理疗床
CN108887996A (zh) 弹性可调模块、家居产品及家居产品的控制方法
CN208243343U (zh) 颈部保健枕头
CN103462402B (zh) 一种椅子
CN201094475Y (zh) 多功能高度可调保健枕头
CN201472209U (zh) 一种立体组合的汽车脚垫
CN208658407U (zh) 一种植物纤维多硬度调节独立袋装弹簧床垫
CN209474211U (zh) 弹性可调模块及家居产品
CN208582061U (zh) 一种海藻纤维3d多区护脊床垫
CN210185113U (zh) 一种杠杆调节升降式枕头床垫
JP2006000245A5 (zh)
CN2328259Y (zh) 带有振动器的座椅
CN2936237Y (zh) 智能动态按摩床
CN2458934Y (zh) 双面床垫
CN200942170Y (zh) 带有按摩装置的坐垫内垫
CN218791451U (zh) 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床垫
CN201048745Y (zh) 一种床垫上用衬垫
CN213524613U (zh) 一种律动按摩床垫
CN2619533Y (zh) 一种枕头
CN202820465U (zh) 透气按摩垫
CN210696834U (zh) 一种贴合人体的可调节沙发靠背
CN201790386U (zh) 多功能海绵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