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31100Y -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1100Y
CN201131100Y CNU2007203055552U CN200720305555U CN201131100Y CN 201131100 Y CN201131100 Y CN 201131100Y CN U2007203055552 U CNU2007203055552 U CN U2007203055552U CN 200720305555 U CN200720305555 U CN 200720305555U CN 201131100 Y CN201131100 Y CN 2011311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slot
embedd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055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金发
彭珍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ZH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Z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Z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ZH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3055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11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11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11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包括:定位座设在车内椅背,插槽两侧设卡制部;公连接器设在插槽底部,以第一缆线与车内影音播放装置电性连接;显示器设嵌入体;母连接器设在嵌入体前端面,第一、第二排插孔内母端子凸伸在插孔后端面;控制电路板设在嵌入体内,前端设第一、第二讯号接点,控制电路板前端面嵌入第一、第二排母端子尾端接脚与其呈电性连接;第二缆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延伸出嵌入体而连接至显示器;一对弹性定位片设在嵌入体两侧;微动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触控端与其中一弹性定位片接触,嵌入体置入/退出插槽时,控制电路板开启/关闭;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由控制电路板第一、第二讯号接点作侦测模组,显示器倒立时自动翻转影像。

Description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LCD)是以嵌入结合方式固定在椅背上,且该显示器可以呈朝上直立或以翻转倒立方式连接使用,以适应后座乘客不同观赏角度需要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器(LCD)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低价格,因此,已经普遍地安装在汽车上使用。如果显示器是安装在前座,安装的方式通常为固定在前方面板上,或嵌入面板内,当使用时才自面板内抽出,如果显示器是安装在后座,安装的方式通常为固定在前座的中央扶手处,或固定在车顶下,当使用时才由车顶下掀开。
如果显示器是安装在车顶下,且掀开来给后座乘客使用,特别是在汽车行进中,将导致驾驶者无法从后视镜看到后方的完整视野。另外,如果显示器是安装在前座中央扶手处,将使汽车原本狭窄的空间变得更小。
于是,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头枕式显示器10乃因应而生,其是将显示器(10)嵌套在头枕11背面。此类型专利见诸于申请人自己所拥有的中国台湾证书第M287769、M253523、M206303、M3102679号专利,以及忆声电子的中国台湾证书第M255814号专利;另外,美国专利第7,044,546及7,245,274号也揭露此类型的头枕式显示器(HEADREST-MOUNTED MONITOR)及申请人所有的美国第6,956,628及6,739,654号等专利。头枕式显示器虽有不占空间也不会影响到驾驶者经由后视镜视线的优点,但是其最大缺点是无法调整高度,致使如图2所示,当后座乘客为小孩18时,其视线必须上仰,虽然显示器10可以调整倾斜角度,可仍然无法改变其不能调整高度的事实,而长时间抬头观看萤幕,人的脖子会很酸,此外,头枕式必然会破坏头枕11的完整性,且如图3所示,其电缆线12必穿过支撑杆件13内部,按装上较为不便。况且诸如Mercedes-BenZ等的车款,其头枕的支撑杆件13为实心,无法提供电缆线12的穿伸,致使电缆线12必须外露,从而影响美观。
其次,如图4所示,为现有一种将显示器14按装在椅背15的示意图,此类型专利见诸于美国第5,267,775及5,507,556号等专利中。但是,此种椅背式显示器14的使用如图5所示,其高度或许适合小孩视线角度,但对于大人17而言,必须低头观看,看久了也是很累。故,现有头枕式或椅背式显示器各有优缺点,都存在未尽完善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显示器能以嵌入结合方式固定在椅背上,且该显示器可以朝上而呈直立状态固定,可以提高观赏角度,且可以翻转180度而呈倒立方式连接而固定在椅背上,从而降低观赏角度,适合后座乘客不同的需求,达到最佳观赏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借助母连接器上下双排插孔,使显示器在直立或者倒立时可以不同排的插孔与公端子典型连接,利用接脚讯号判别显示器是呈直立或者倒立状态,且可以自动翻转影像,使得后座乘客无论是使用何种高度观赏,显示器所呈现的影像始终为朝上状态,且乘客仍可正常操作使用该显示器,具有使用方便且又人性化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该显示器不须嵌套置入头枕或椅背内,所以不会破坏座椅的完整性,安装更为便捷,而且方便拆装,在下车时可以带走或收存,实用性能及安全性能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定位座,装设在车内椅背上,其具有一插槽,该插槽两侧设有卡制部;
一公连接器,是设在该插槽底部,其由多支公端子成水平排列构成,且其以一第一缆线与车内的影音播放装置呈电性连接;
一显示器,其背部设有一可置入该插槽并结合的嵌入体;
一母连接器,是设在该嵌入体的前端面,其对应于该公端子设有可正、倒向分别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一排插孔及第二排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母端子,且各母端子尾端呈上、下水平排列凸伸在该插孔后端面;
一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该嵌入体内,其前端正、背面对应于该第一、第二排插孔的母端子尾端,分别设有第一讯号接点及第二讯号接点,且该控制电路板前端面是嵌入该第一、第二排母端子尾端接脚,并且分别与其呈电性连接;
一第二缆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且延伸出该嵌入体而连接至显示器;
一对弹性定位片,是相向对应设在该嵌入体的两侧,且其自由端外侧面凸露在该嵌入体左右两侧面,并具有卡勾,该嵌入体置入该插槽电性连接时,借助卡勾而扣在该插槽两侧的卡制部;
一微动开关,是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其触控端与其中一弹性定位片接触,嵌入体置入/退出该插槽时,该控制电路板开启/关闭(ON/OFF);
一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是由该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讯号接点作为侦测模组,判别该母连接器的第一排母端子或第二排母端子何者与该公端子电性连接,进而得知该显示器是呈直立或倒立状态,并在该显示器为倒立时,自动翻转影像。
前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中定位座固定在该椅背顶面之头枕支撑杆件上。
前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中嵌入体包括一底壳及一盖体,其尾端设成与显示器枢接的中空枢转体,使嵌入体可展开呈垂直状或收折贴靠在显示器背面。
前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中弹性定位片内侧设有一弹片。
本实用新型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的有益效果,其包括:一定位座,是装设在车内椅背上,其具有一插槽,该插槽两侧设有卡制部;一公连接器,是设在该插槽底部,其由多支公端子成水平排列构成,且其以一第一缆线与车内的影音播放装置呈电性连接;一显示器,其背部设有一可置入该插槽并结合的嵌入体;一母连接器,是设在该嵌入体的前端面,其对应于该公端子设有可正向、倒向分别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一排插孔及第二排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母端子,且各母端子尾端呈上、下水平排列凸伸在该插孔后端面;一控制电路板,是设置在该嵌入体内,其前端正、背面对应于该第一、第二排插孔的母端子尾端,分别设有第一讯号接点及第二讯号接点,且令该控制电路板前端面嵌入该第一、第二排插孔的母端子尾端接脚,并分别与其呈电性连接;一第二缆线,是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延伸出该嵌入体,而连接至该显示器;一对弹性定位片,是相向对应设在该嵌入体的两侧,且其外侧面是凸露在该嵌入体左右两侧面,并具有卡勾,用以当该嵌入体置入该插槽电性连接时,借助该卡勾可以扣在插槽两侧的卡制部;一触控开关,是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其触控端与其中一弹性定位片接触,用以当嵌入体置入/退出该插槽时,令该控制电路板开启/关闭(ON/OFF);一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是由该控制电路板上的讯号接点作为侦测模组,判别该母连接器的第一排母端子或第二排母端子何者与该公端子电性连接,进而得知该显示器是呈直立或倒立状态,并在该显示器为倒立时,自动翻转影像。后座乘客无论是使用何种高度观赏,显示器所呈现的影像始终为朝上状态,且乘客仍可正常操作使用该显示器,具有使用方便且又人性化的功效,另,该显示器不须嵌套置入头枕或椅背内,所以不会破坏座椅的完整性,安装更为便捷,而且方便拆装,在下车时可以带走或收存,实用性能及安全性能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头枕式显示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头枕式显示器结构侧视图。
图3为现有头枕式显示器使用状态图。
图4为现有椅背式显示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椅背式显示器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母连接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7所示公、母连接器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嵌入体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公、母连接器组合过程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公、母连接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母连接器与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型态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型态组合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型态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型态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型态组合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型态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方块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公、母连接器另一可行实施例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1头枕、13支撑杆件、15椅背、16顶面、20定位座、21插槽、22卡制部、30公连接器、31公端子、32第一缆线、33车内影音播放装置、40显示器、41凹陷部、50母连接器、51第一排插孔、52第二排插孔、51a第一排母端子、52a第二排母端子、60嵌入体、61底壳、62盖体、63中空枢转体、70控制电路板、71第一讯号接点、72第二讯号接点、73第二缆线、731芯线、74微动开关、741第一接脚、742触控端、743第二接脚、80弹性定位片、81卡勾、82弹片、90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91侦测模组、92切换模组、93影像翻转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6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括有:
一定位座20,是装设在车内椅背15上,本实施例中是固定在椅背顶面16的头枕11支撑杆件13上,即该定位座20是利用原有的支撑杆件13进行固定,此为最佳模式,但不限定于此。该定位器20具有一插槽21,该插槽21两侧设有卡制部22。
一公连接器30设在该插槽21底部,如图7、图7A所示,其由多支公端子31成水平排列所构成,且其以一第一缆线32与车内的影音播放装置33(如图17所示)呈电性连接。所述影音播放装置33包括DVD、VCD、数字电视盒等。本实施例的公端子31为12支(Pin),但不限定于此,也即,24支(Pin)或其他规格都可,故不赘述。
一显示器40,其可为液晶显示器(LCD),其背部设有一可置入前述插槽21的嵌入体60,即该嵌入体60是配合插槽21的尺寸而设成,使其可顺利置入且固定,更能形成电性连接,所以该嵌入体60的前端面是设有一母连接器50。
该母连接器50对应于该公端子31设有可正、倒向分别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一排插孔51及第二排插孔52,且为配合前述公端子31为11支(Pin),所以第一、第二排插孔51、52各为12孔。接着,如图7A所示,上述两排插孔51、52内具有母端子51a、52a,且各母端子尾端呈上、下水平排列凸伸在该插孔51、52后端面。即该第一、第二排插孔51、52的母端子51a、52a间,恰好形成一结合空间,可供一控制电路板70嵌入。
该控制电路板70,是设在该嵌入体60内,其前端正面及背面对应于该第一、第二排插孔51、52的母端子51a、52a尾端,分别设有第一讯号接点71及第二讯号接点72与其呈电性连接。例如:第一、第二排母端子51a、52a分别各为Pin 1至12及Pin 13至24,则该第一、第二讯号接点71、72也对应分别为12个,使得母连接器50无论是第一排插孔51或第二排插孔52都与控制电路板70呈电性连接。
一第二缆线73,是与该控制电路板70电性连接,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是配合24孔母连接器50,其芯线为12条,且将其中一条芯线731同时与第一、第二讯号接点71、72的接地端(GND)电性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为pin6 and 19。而该第二缆线73尾端则延伸出该嵌入体60至显示器40内部。
一微动开关74,其第一接脚741是与控制电路板70上的接地GND(pin 6and 19)连接,第二接脚743则与pin 7and 18连接。此外,其具有一触控端742,当该触控端742受到触发时,即可令该控制电路板70开启(ON)或是关闭(OFF)。
一对弹性定位片80,是相向对应设在该嵌入体60的两侧,且其自由端外侧面凸露在该嵌入体60左、右两侧面,并具有卡勾81,用以当嵌入体60置入插槽21电性连接时,该卡勾81可以扣在插槽21两侧的卡制部22,如图9A、图9B所示,当该嵌入体60欲置入该定位座20的插槽21时,该对弹性定位片80自由端两侧受到槽面作用力而内缩,当其到达预定位置时,则借助弹力而向外推,进而使其卡勾81扣在卡制体22。此时,母连接器50已经与该公连接器30形成电性连接。
前述弹性定位片80的弹力来源,可通过内侧所设的V字形弹片82产生,但不限于此,也即该弹性定位片80也可借助本身形体及材质而具有弹性力。
该嵌入体60,如图8所示,包括一底壳61及一盖体62所构成,其前端面供该母连接器50容置,而尾端设成可与显示器40呈枢接的中空枢转体63,前述的第二缆线73则由此中空枢转体63任一端而延伸至显示器40内部,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显示器40背面设有一凹陷部41,使嵌入体60收折时可贴靠收合,且当其展开时与显示器40呈L字形垂直状,可置入该插槽21,借助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及其增进的功效,阐述如后:
首先,如图10至图13所示,该显示器40呈朝上直立状态与该定位座20结合固定。就使用者而言,该定位座20已被固定在椅背顶面16,并与车内影音播放装置33呈电性连接;因此,其仅须将嵌入体60置入插槽21,即可使母连接器50与插槽21底部的公连接器30电性连接,从而成为第一种观赏状态,此时该显示器40约在头枕11后方的高度。且因插入体60在置入插槽21的过程中,其中一侧的弹性定位片80因内缩而触发微动开关74,如图9A、9B及图10所示,于是该控制电路板70呈开启(ON)状态。且,当显示器40抽出时,会再次触发微动开关74,则令控制电路板70呈断路而关闭(OFF)。
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该显示器40呈倒立状态与该定位座20结合固定,其操作方式与前述相同,差异仅在显示器40朝下倒立,使其位于椅背15后侧的高度,成为第二种观赏状态。故,后座乘客可依需求随时变化其观赏高度,非常方便。
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40无论是直立或倒立,其影像会自动翻转,乘客勿须另外调整,即,该控制电路板70包括设有一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90,其是利用该母连接器50的第一、第二排插孔51、52平行对称的设计,使得显示器40直立时,是由第一排插孔51与公端子31电性连接,而倒立时,则由第二排插孔52与公端子31电性连接,此时该控制电路板70以其正、背面的第一讯号接点71及第二讯号接点72作为一侦测模组91,判别该母连接器50的第一排母端子51a或是第二排母端子52a何者与该公端子31电性连接,进而得知该显示器40是呈直立↑或倒立↓状态,且可在该显示器40为倒立时,由一切换模组92令一影像翻转模组93自动翻转影像,使得该显示器40无论是朝上呈直立↑或是翻转180度呈倒立↓插置在椅背的定位座20时,都可正常操作及观赏。至于,影像翻转模组93是公开技术,诸如:Windows Movie Maker等,故不再进行赘述。
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母连接器30、50另一可行实施例,即其公端子31为24支(Pin),而对应的母连接器50的第一、第二排插孔51、52则各为24孔,其技术特征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进行赘述。
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公连接器30设在定位座20插槽21内,而母连接器50设在显示器40背面的嵌入体60,使得其方便在椅背上拆装,且更可利用上、下排插孔的不同讯号接触,使输出影像始终配合显示器40的使用型态而翻转,让后座乘客可依需求调整该显示器40于不同高度观赏,确具实用性,且人机操作介面简便,使用上更为人性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定位座,装设在车内椅背上,其具有一插槽,该插槽两侧设有卡制部;
一公连接器,是设在该插槽底部,其由多支公端子成水平排列构成,且其以一第一缆线与车内的影音播放装置呈电性连接;
一显示器,其背部设有一可置入该插槽并结合的嵌入体;
一母连接器,是设在该嵌入体的前端面,其对应于该公端子设有可正、倒向分别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一排插孔及第二排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母端子,且各母端子尾端呈上、下水平排列凸伸在该插孔后端面;
一控制电路板,设置在该嵌入体内,其前端正、背面对应于该第一、第二排插孔的母端子尾端,分别设有第一讯号接点及第二讯号接点,且该控制电路板前端面是嵌入该第一、第二排母端子尾端接脚,并分别与其呈电性连接;
一第二缆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且延伸出该嵌入体而连接至显示器;
一对弹性定位片,是相向对应设在该嵌入体的两侧,且其自由端外侧面凸露在该嵌入体左右两侧面,并具有卡勾,该嵌入体置入该插槽电性连接时,借助卡勾而扣在该插槽两侧的卡制部;
一微动开关,是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其触控端与其中一弹性定位片接触,嵌入体置入/退出该插槽时,该控制电路板开启/关闭;
一影像自动翻转调整单元,是由该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讯号接点作为侦测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固定在该椅背顶面之头枕支撑杆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体包括一底壳及一盖体,其尾端设成与显示器枢接的中空枢转体,使嵌入体可展开呈垂直状或收折贴靠在显示器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片内侧设有一弹片。
CNU2007203055552U 2007-11-22 2007-11-22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11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55552U CN201131100Y (zh) 2007-11-22 2007-11-22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055552U CN201131100Y (zh) 2007-11-22 2007-11-22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1100Y true CN201131100Y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055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31100Y (zh) 2007-11-22 2007-11-22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110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5451A1 (zh) * 2009-03-14 2010-09-23 Su Yuanzhi 一种车载影音播放器的固定基座
CN102196710A (zh) * 2010-02-11 2011-09-21 李尔公司 电连接器和散热器
CN103065562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上海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器
CN104249622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显示屏布置和组装方法
CN108698543A (zh) * 2015-11-02 2018-10-23 Nsv集团 带悬挂架的载具娱乐中心总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5451A1 (zh) * 2009-03-14 2010-09-23 Su Yuanzhi 一种车载影音播放器的固定基座
CN102196710A (zh) * 2010-02-11 2011-09-21 李尔公司 电连接器和散热器
CN102196710B (zh) * 2010-02-11 2015-09-09 李尔公司 电连接器和散热器
CN103065562A (zh) * 2011-10-18 2013-04-24 上海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器
CN104249622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显示屏布置和组装方法
CN108698543A (zh) * 2015-11-02 2018-10-23 Nsv集团 带悬挂架的载具娱乐中心总成
CN108698543B (zh) * 2015-11-02 2021-07-27 Nsv集团 带悬挂架的载具娱乐中心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1100Y (zh) 车内显示器的连接构造
US20090137155A1 (en)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image and antenna signals of an automotive display
CN201131101Y (zh) 车内显示器影像及天线的连接构造
CN214164854U (zh) 一种智能折叠屏汽车内后视镜
CN212353983U (zh) 一种立式多媒体座椅桌板结构
CN201347013Y (zh) 一种汽车座椅多方位调节及位置记忆装置
CN113891039A (zh) 一种车载环视系统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KR200207307Y1 (ko) 자동차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2933828U (zh) 汽车传感器综合实训教学系统
GB2455306A (en) Vehicle display connection arrangement inverting image if required
US20090135363A1 (en)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an automotive display
CN202641530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
US11857087B2 (en) Seating furniture chassis
CN203111042U (zh) 车内后视镜载多媒体导航系统
CN204833389U (zh) 多画面分体式智能行车记录仪
GB2455305A (en) Vehicle display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image and antenna signals
CN201058587Y (zh) 汽车后视镜
CN210111139U (zh) 一种防水暗藏地插的旋转机构
TWM332614U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vehicular inner monitor display
CN206465859U (zh) 一种汽车盲区消除结构
CN214647961U (zh) 一种电动折叠式汽车后视镜
CN220147187U (zh) 儿童座椅安装的通讯装置和车辆
CN215921978U (zh) 安全座椅
CN216331759U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后视镜角度调节装置
CN216310876U (zh) 一种新型自动泊车立体传感行车记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