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4146Y - 挤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挤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4146Y
CN201124146Y CN 200720045064 CN200720045064U CN201124146Y CN 201124146 Y CN201124146 Y CN 201124146Y CN 200720045064 CN200720045064 CN 200720045064 CN 200720045064 U CN200720045064 U CN 200720045064U CN 201124146 Y CN201124146 Y CN 2011241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driving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glu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200450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强尼·鲍瑞那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200450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414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41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41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胶装置,包括支撑胶棒的壳体,用来挤胶的活塞杆,与活塞杆滑动配接的U型驱动件,以及一个绕Y轴旋转的凸轮,其圆周面为凸轮面,所述驱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为驱动部和锁紧部,凸轮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凸轮面把能量传递至驱动部和活塞杆,实现挤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挤胶装置的结构简单,零件制造、装配也简单,而且整个挤胶装置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Description

挤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胶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7063240公开了一种挤胶装置。在该装置内部设置有两个凸轮,用来驱动驱动杆和活塞杆。但是这两个凸轮的凸轮面设在凸轮的轴向面上,这样导致加工该凸轮比较复杂,而且凸轮前后放置使得整个挤胶装置的体积加大,重量增加,操作不方便。
美国专利US4264021和日本专利JP2005145564也公开了一种挤胶装置,把凸轮的凸轮面设置在凸轮的圆周面上,这样就减小了挤胶装置的体积,但是由于零件较多,装配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装配简单且稳定可靠的挤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挤胶装置,包括支撑胶棒的壳体;可沿自身轴线移动来进行挤胶的活塞杆;与活塞杆滑动配接的驱动件;以及一个旋转驱动所述驱动件的凸轮,该凸轮的旋转轴线Y垂直于活塞杆轴线X,所述凸轮的圆周面为凸轮面,所述驱动件为U形件,包括在未受力状态下大致平行的驱动部和锁紧部,以及连接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且相对壳体固定的中间部,所述驱动部抵接在凸轮的圆周面上,凸轮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凸轮面把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部。
所述凸轮的凸轮面由一个上升面和一个下降面组成,所述的上升面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增的圆周面,所述的下降面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减的圆周面。
所述凸轮包括至少一对相位差为180度的凸轮面。
所述驱动件为弹性件,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可以相对于中间部发生弹性变形。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设置在凸轮旋转轴线Y的两侧,所述锁紧部也抵接在凸轮的圆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上分别冲压成型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错开设置在轴线X的两侧,且凸轮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接触部先于第二接触部抵接到上升面。
另外,凸轮还可以固接一个制动轮,两者共轴线Y旋转,该制动轮包括有一个能滑动驱动所述锁紧部的制动凸面,所述制动凸面为制动轮的一部分圆周面,其直径大于制动轮的其他圆周面,此时所述驱动部抵接在凸轮的圆周面上,而锁紧部抵接在制动轮的圆周面上。
所述制动凸面与凸轮面的上升面之间有相位差。制动轮的最小处直径大于凸轮的最大处直径。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设置在凸轮旋转轴线Y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和锁紧部上分别冲压成型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在凸轮的圆周面上,第二接触部抵接在制动轮的圆周面上。
上述的轴线X与轴线Y共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驱动部和锁紧部为驱动件的两个端部,且整个驱动件为一个整体的弹性件,所以挤胶装置的零件较少,结构、装配也简单,使整个挤胶装置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挤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件的正视图。
图2b是图2a中的驱动件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H-H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L-L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处于挤胶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M-M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处于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N-N的剖视图。
其中,
1壳体            2活塞杆          21活塞盘
3驱动件          3a驱动部         3b锁紧部
32a第一接触部    32b第二接触部    3c中间部
4输出轴         5凸轮            51上升面
52下降面        6胶棒            62出胶口
7扳机           8制动轮          80制动凸面
X 活塞杆轴线    Y 凸轮旋转轴线   Z 凸轮转动方向
P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挤胶装置,其壳体1上设有容纳胶棒6的空间,胶棒6的最前端为一个出胶口62,胶棒6的前端靠在壳体1的前端上使出胶口62伸出于壳体1外。有一沿活塞杆轴线X延伸的活塞杆2可活动地设置在挤胶装置的壳体1上,且能够相对于壳体1滑动,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活塞盘21,该活塞盘21与胶棒6的后端接触,胶棒的后端能相对胶棒6运动,从而通过按压扳机7驱动活塞杆2,实现将胶从出胶口62挤压出来。
如图2所示,与活塞杆2滑动配接有一个U形的驱动件3。所述驱动件3为弹性件,其两个端部分别为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分别可以相对于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中间部3c发生弹性变形,而所述中间部3c被固定在壳体1上以确保整个驱动件3不会产生沿轴线X方向上的位移。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在初始状态未受力时呈大致平行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整个驱动件3由弹性平板状金属片制成,所以该驱动件3能产生弹性变形。驱动部3a、锁紧部3b与活塞杆2之间的配接关系与传统的挤胶装置一致,采用通孔套接方式。
结合图2a、2b所示,在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上还分别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分别为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冲压成型,且相互错开设置在轴线X的两侧。
在挤胶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凸轮5,由输出轴4驱动、绕垂直于X轴的Y轴旋转。所述的输出轴4由挤胶装置的马达(图中未示)驱动旋转。所述凸轮5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对凸轮面,两个凸轮面之间的相位差约为180度。任意一个凸轮面都由一个上升面51和一个下降面52组成,所述的上升面51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增的圆周面,所述的下降面52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减的圆周面。
所述的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设置在轴线Y的两侧。当挤胶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上的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同时抵接在凸轮5的圆周面上,并且此时驱动件3处于初始的未受力状态。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绕图2中的Z方向旋转后,凸轮的其中一个凸轮面的上升面51会率先接触并作用到第一接触部32a。而此时由于第一接触部32a与第二接触部32b相互错开具有相位差的原因,另一个凸轮面的上升面51还未接触到第二接触部32b。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绕Z方向旋转时,由于凸轮5的凸轮面直径不断地增加,使驱动部3a产生摆动,从而实现与活塞杆2之间的卡接。当输出轴4继续带动凸轮5绕Z方向旋转时,驱动部3a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力就能带动活塞杆2沿X轴方向前进。
当凸轮5其中一个凸轮面的下降面52开始接触到第一接触部32a时,另一个凸轮面的上升面51也已经起作用到第二接触部32b了。当输出轴4继续带动凸轮5绕Z方向旋转时,驱动部3a会慢慢回复到初始位置,而锁紧部3b会产生如图2中的摆动,从而实现与活塞杆2之间的卡接。这样,活塞杆2就不会因为驱动部3a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力而后退了,该原理类似于目前市场上的手动挤胶装置的锁紧机构。
这样凸轮5重复地交替作用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使活塞杆2能沿着X轴前进,从而使胶能从出胶口62被挤压出来。
图4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点在于凸轮5上设置了3对凸轮面,每两个相对的凸轮面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度,而第一接触部32a与第二接触部32b偏置设置。同样的,当凸轮5其中一个凸轮面的下降面52开始接触到第一接触部32a时,另一个相对的凸轮面的上升面51也已经起作用到第二接触部32b了。由于相邻的凸轮面之间的圆周距离变短,使得上升面51驱动第一接触部32a的时间间隔变短,使挤胶装置的出胶连续性增强。
图5-图10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同前两个实施例一样,凸轮5由输出轴4驱动绕Y轴旋转。不同在于凸轮上还固定连接一个制动轮8,该制动轮8包括有一个制动凸面80。所述的制动凸面80是制动轮8的一部分等径的圆周面,较其他圆周面直径稍大。所述凸轮5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凸轮面,同前例一样该凸轮面由一个上升面51和一个下降面52组成。所述制动轮8的最小处直径大于凸轮5的最大处直径。所述制动凸面80与凸轮面的上升面51之间有相位差,如图6所示,制动凸面80的起点到旋转轴线Y的连线与上升面51的起点到旋转轴线Y的连线之间的夹角P大约为150度。
同前两个实施例一样,与活塞杆2滑动配接有一个驱动件3,所述驱动件3的两个端部分别为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在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上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设置在Y轴的同一侧,且都设置在轴线X的轴向上。
当挤胶装置处于该初始状态时,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部3a的第一接触部32a抵接在凸轮5的圆周面上,而锁紧部3b的第二接触部32b抵接在制动轮8的圆周面上,此时驱动件3处于初始的未受力状态。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和制动轮8绕Z方向旋转后,凸轮5的上升面51会率先接触并作用到第一接触部32a。
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挤胶装置处于挤胶状态。此时,凸轮5的上升面51已作用到第一接触部32a,而此时制动轮8的制动凸面80还未接触到第二接触部32b。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和制动轮8绕Z方向旋转时,由于凸轮5的凸轮面直径不断地增加,使驱动部3a产生如图7中的摆动,从而实现与活塞杆2之间的卡接。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和制动轮8继续绕Z方向旋转时,驱动部3a与活塞杆2之间的摩擦力就能带动活塞杆2沿X轴方向前进,进行挤胶。
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挤胶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此时,凸轮5的下降面52开始接触到第一接触部32a,而此时制动轮8的制动凸面80也已经起作用到第二接触部32b,使锁紧部3b产生如图9中的摆动,从而实现与活塞杆2之间的卡接。当输出轴4带动凸轮5和制动轮8继续绕Z方向旋转时,由于下降面52的原因,驱动部3a会慢慢回复到初始位置,而由于锁紧部3b与活塞杆2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活塞杆2不会产生后退的运动,该原理同样类似于目前市场上的手动挤胶装置的锁紧机构。
这样凸轮5重复地作用到驱动部3a,及制动轮8重复地作用到锁紧部3b,使活塞杆2能沿着X轴前进而使胶能从出胶口62被挤压出来。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实用新型中凸轮的旋转轴与活塞杆的轴线共平面,也可以设置成空间交错。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挤胶装置,包括支撑胶棒(6)的壳体(1);可沿自身轴线移动来进行挤胶的活塞杆(2);与活塞杆(2)滑动配接的驱动件(3);以及一个旋转驱动所述驱动件(3)的凸轮(5),该凸轮的旋转轴线Y垂直于活塞杆轴线X,所述凸轮(5)的圆周面为凸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U形件,包括在未受力状态下大致平行的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以及连接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且相对壳体(1)固定的中间部(3c),所述驱动部(3a)抵接在凸轮(5)的圆周面上,凸轮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凸轮面把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部(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的凸轮面由一个上升面(51)和一个下降面(52)组成,所述的上升面(51)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增的圆周面,所述的下降面(52)是与凸轮旋转轴线Y的距离递减的圆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包括至少一对相位差为180度的凸轮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一弹性件,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可以相对于中间部(3c)发生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设置在凸轮旋转轴线Y的两侧,所述锁紧部(3b)抵接在凸轮(5)的圆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上分别冲压成型有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相互错开设置在轴线X的两侧,且凸轮(5)在转动过程中第一接触部(32a)先于第二接触部(32b)抵接到上升面(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固接有一个制动轮(8),两者共轴线Y旋转,该制动轮(8)包括有一个能滑动驱动所述锁紧部(3b)的制动凸面(80),所述制动凸面(80)为制动轮(8)的一部分等径的圆周面,其直径大于制动轮(8)的其他圆周面,所述锁紧部(3b)抵接在制动轮(8)的圆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凸面(80)与凸轮面的上升面(51)之间有相位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8)的最小处直径大于凸轮(5)的最大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设置在凸轮旋转轴线Y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a)和锁紧部(3b)上分别冲压成型有第一接触部(32a)和第二接触部(32b),所述第一接触部(32a)抵接在凸轮(5)的圆周面上,第二接触部(32b)抵接在制动轮(8)的圆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线X与轴线Y共平面。
CN 200720045064 2007-11-07 2007-11-07 挤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414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45064 CN201124146Y (zh) 2007-11-07 2007-11-07 挤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45064 CN201124146Y (zh) 2007-11-07 2007-11-07 挤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4146Y true CN201124146Y (zh) 2008-10-01

Family

ID=3999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20045064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4146Y (zh) 2007-11-07 2007-11-07 挤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414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270B (zh) * 2007-11-05 2011-05-1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挤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270B (zh) * 2007-11-05 2011-05-1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挤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8856C (fi) Slaganordning foer spikar och motsvarande faestelement.
CN107088846A (zh) 具有肘杆传动机构的钳
CN201124146Y (zh) 挤胶装置
CN101428270B (zh) 挤胶装置
CN116080054A (zh) 扩管工具
CN202716924U (zh) 转向管柱调整锁止机构、转向管柱总成以及车辆
JP4917612B2 (ja) 固定エレメントをセッ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8518150A (zh) 一种电动撑杆
CN218817766U (zh) 驱动杆、螺旋平动装置、电子机械制动器以及车辆
CN216545534U (zh) 一种单向传动花鼓结构以及自行车
CN218294297U (zh) 一种螺旋式阻尼缓冲装置
CN216636245U (zh) 头靠组件以及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EP3546796A1 (en) Differential, and vehicle
CN201124140Y (zh) 胶枪的驱动机构
CN212725799U (zh) 一种电动车可弹出式充电接口
CN212898029U (zh) 应用于机械式门把手的控制结构及机械式门把手
CN201172026Y (zh) 挤胶装置
CN221900666U (zh) 管状电机刹车结构及管状电机
CN205810718U (zh) 一种断路器电操机构的单向传动装置
US20120195028A1 (en) Disassembly / assembly tool
CN100390434C (zh) 弧面摩擦式超越离合器
JP2004138240A5 (zh)
CN221195823U (zh) 一种单向传动机构
CN221170478U (zh) 一种车辆及其正反转离合器
CN219918624U (zh) 自行车的马达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