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2009Y -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 Google Patents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2009Y
CN201112009Y CNU2007201767158U CN200720176715U CN201112009Y CN 201112009 Y CN201112009 Y CN 201112009Y CN U2007201767158 U CNU2007201767158 U CN U2007201767158U CN 200720176715 U CN200720176715 U CN 200720176715U CN 201112009 Y CN201112009 Y CN 2011120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slotted eye
outer conductor
sewing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67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革
王念立
王胜军
胡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Railway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Railway Cable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Railway Cable Factory filed Critical Jiaozuo Railway Cable Factory
Priority to CNU2007201767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20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20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20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包覆于内导体外部;外导体,套合于绝缘层外部,外导体上成形有多个漏泄槽孔;外护套,包覆于外导体外部。其中,漏泄槽孔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自第一部分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长度不大于120mm,宽度不大于15mm,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一部分的长度,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该漏泄同轴电缆应用3G频段等高频信号传输时,传输衰减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盲区覆盖距离;并且在高频传输时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小,数据信号传输时误码率小且稳定。

Description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漏泄同轴电缆通过在其外导体上设置开口而向外界辐射并从外界接收电磁波信号,因而兼有信号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主要用于无线电信号传播不良的场合,如隧道、坑道、地下铁路、地下建筑、山区等环境中。现有漏泄同轴电缆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主要用于低频段;另一种是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仅适用于频率为900MHz以下的频段。如果将其应用于频率为1800MHz以上的场合,则电缆传输衰减很大,不能满足3G高频(1800-2400MHz)传输时的使用要求。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属于宽频漏缆,其使用频段宽,但传输衰减与耦合损耗之和(即系统损耗)较大,致使其传输距离较短,不能满足长距离的无线盲区信号覆盖要求。此外,它的耦合损耗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较大,在传输高频(1800-2400MHz)信号时很不稳定,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太大,数据信号传输误码率大。因此,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也不能满足高频段(如3G频段)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应用于3G等高频场合(1800-2400MHz)时传输衰减小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内导体外部;外导体,套合于所述绝缘层外部,所述外导体上成形有多个第一漏泄槽孔;外护套,包覆于所述外导体外部。其中,所述漏泄槽孔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自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不大于120mm,宽度不大于15mm;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不大于20mm,宽度不大于25mm。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之差不大于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导体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外导体的切线方向。
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漏泄槽孔构成一组,且二者的第二部分朝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漏泄槽孔的节距不小于200mm,不大于500mm。
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漏泄槽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内导体外部;外导体,套合于所述绝缘层外部,所述外导体上成形有多个第一漏泄槽孔;外护套,包覆于所述外导体外部。其中,所述第一漏泄槽孔大体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导体的切线方向,所述第一漏泄槽孔的长度不大于120mm,宽度不大于15mm。
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漏泄槽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
优选地,所述外导体上还成形有第二漏泄槽孔,所述第二漏泄槽孔大体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导体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漏泄槽孔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一漏泄槽孔的面积的八分之一,且所述第一漏泄槽孔与所述第二漏泄槽孔间隔地设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由于其漏泄槽孔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尺寸(沿电缆轴线方向的最长长度不大于120mm,沿电缆切线方向的最小宽度不大于15mm),因此可有效降低平行于电缆的横向极化,使横向极化的辐射最小化,因而电缆圆周方向的电场相互叠加,即使得辐射电场集中在电缆圆周方向向前传输,接收天线沿电缆移动时,接收的是电缆圆周方向相互叠加的场,而轴向场相互抵消,即轴向没有辐射能量损失或者损耗很小。因而与现有漏泄同轴电缆相比,该同轴电缆工作于3G频段或更高频率的频段时,传输衰减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盲区覆盖距离;并且在高频传输时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小,数据信号传输时误码率小且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能满足信号在3G高频率传输时对漏泄同轴电缆性能指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漏泄槽孔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漏泄槽孔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漏泄槽孔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漏泄槽孔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位于电缆中央的内导体1,包覆于内导体1外部的绝缘层2,套合于绝缘层2外部的外导体3和包覆于外导体3外部的外护套4。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3和外护套4的材料及厚度均根据公知技术选用,此处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主要用于3G频段,因此,在设计时根据漏泄同轴电缆工作频率下限公式:F=C/(P(1+εr^1/2))及工作截止频率公式:fc=1.91×105/(εr(D+d)),使其工作频率范围为800MHz~2400MHz。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外导体3上成形有多个漏泄槽孔5。漏泄槽孔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51和自第一部分5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的长度L1不大于120mm,宽度B1不大于15mm,第二部分52的长度L2小于第一部分51的长度L1,第二部分52的宽度B2大于第一部分51的宽度B1。由于采用这种结构尺寸的漏泄槽孔,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工作于3G频段或更高频率的频段时,能有效降低平行于电缆的横向极化,而使电缆圆周方向的电场相互叠加,因而接收天线沿电缆移动时,接收的是电缆圆周方向相互叠加的场。因此,与现同轴电缆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衰减大大降低,增加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盲区覆盖距离,并且在高频传输时,其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小,数据信号传输时误码率小且稳定。因此,这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能满足信号在3G高频率传输时对漏泄同轴电缆性能指标的要求。
如图所示,相邻两漏泄槽孔5的第二部分52朝相反方向延伸,该槽孔结构设计,降低了平行于电缆轴的横向极化,从而使横向极化的辐射最小化,并使电缆圆周方向的电场相互叠加,使得辐射电场集中在电缆圆周方向向前传输,因而接收天线沿电缆移动时,接收的是电缆圆周方向相互叠加的场,而轴向场相互抵消,即可使电缆衰减减少至最低。
如图所示,相邻两漏泄槽孔5构成一组,漏泄槽孔5在以组为单位在外导体3均匀分布。漏泄槽孔5之间的节距D1(即相邻两组漏泄槽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00mm,不大于500mm。相邻的两个漏泄槽孔5之间的间距D2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漏泄槽孔间距位于该范围内的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在3G频段时,不仅传输衰减小,而且50%和95%耦合损耗偏差值也小,因而误码率低,可稳定传输和接收信号。
为进一步降低传输衰减,可对所述第二部分52的尺寸进行设计。优选地,第二部分52的长度L2不大于20mm,宽度B2不大于25mm。第二部分52的宽度B2与第一部分51的宽度B1之差不大于10mm。采用这种结构尺寸的漏泄槽孔时,能进一步减小高频传输时信号的衰减,从而增加电缆的无线盲区覆盖距离。
优选地,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相互垂直,这样不仅便于二者的结构尺寸的设计,而且也便于加工。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方向为外导体3的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外导体3的切线方向。
当然,也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第一方向不是沿外导体3的轴线方向,而是与其成30度的夹角;第二方向与外导体3的切线方向成30度夹角。实际上,还可根据需要,将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设计沿其它方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51的长度L1为100mm,宽度B1为10mm;第二部分52的长度L2为15mm,宽度为20mm;相邻两漏泄槽孔5之间的间距为40mm;漏泄槽孔5的节距为280m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进行设计时,可根据电缆的使用频率、适用场合等具体需求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与上述实施方案不同的是,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漏泄槽孔5大体为矩形(图中示出的为矩形,实际制作时,可将矩形的四角加工成圆角),如图所示,其长度方向为外导体3的切线方向。第一漏泄槽孔5的长度L不大于120mm,宽度B不大于15mm。采用这种漏泄槽孔5的漏泄同轴电缆,也可在应用于3G高频段时降低传输衰减,并且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小,从而满足3G高频下对漏泄电缆性能的要求。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相邻的两第一漏泄槽孔5之间的间距D2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漏泄槽孔间距位于该范围内的漏泄同轴电缆工作在3G频段时,不仅传输衰减小,而且50%和95%耦合损耗偏差值也小,因而误码率低,可稳定传输和接收信号。
参见图5,作为对上述实施的进一步改进,外导体3上还成形有第二漏泄槽孔6,第二漏泄槽孔6也大体为矩形(同样,在制作时,也可将矩形的四角加工成圆角),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导体3的轴线方向。即,第一漏泄槽5和第二漏泄槽孔6相互垂直,且二者间隔设置,这样有利于降低平行于电缆的横向极化,并使得电缆圆周方向的电场相互叠加,因而有利于减小衰减。更优选地,第二漏泄槽孔6的面积不大于第一漏泄槽孔5的面积的八分之一。采用这种结构的漏泄槽孔构漏泄电缆,在应用于传输高频信号时能进一步降低信号的衰减,从而更好地满足3G频段信号传输对泄漏电缆的性能需求。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漏泄槽孔5的长度L为100mm,宽度B为10mm,面积为1000mm2;各第一漏泄孔5之间的间距为40mm;第二漏泄槽孔6的面积为100mm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进行设计时,可根据电缆的使用频率、适用场合等具体需求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
因此,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由于漏泄槽孔采用特殊的结构尺寸,因而其在应用于3G工作频段等高频信号传输时,传输衰减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漏泄同轴电缆的无线盲区覆盖距离;并且在高频传输时50%和95%耦合损耗值偏差小,数据信号传输时误码率小且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能满足信号在3G高频率传输时对漏泄同轴电缆性能指标的要求
显然,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指引下,还可作出各种变形和变换,因而所有等同方案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
内导体(1);
绝缘层(2),包覆于所述内导体(1)外部;
外导体(3),套合于所述绝缘层(2)外部,所述外导体(3)上成形有多个漏泄槽孔(5);以及
外护套(4),包覆于所述外导体(3)外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泄槽孔(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51)和自所述第一部分(5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2),所述第一部分(51)的长度(L1)不大于120mm,宽度(B1)不大于15mm;所述第二部分(52)的长度(L2)小于所述第一部分(51)的长度(L1),所述第二部分(52)的宽度(B2)大于所述第一部分(51)的宽度(B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52)的长度(L2)不大于20mm,宽度(B2)不大于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52)的宽度(B2)与所述第一部分(51)的宽度(B1)之差不大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51)和所述第二部分(5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导体(3)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外导体(3)的切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漏泄槽孔(5)构成一组,且二者的第二部分(52)朝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漏泄槽孔(5)的节距(D1)不小于200mm,不大于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漏泄槽孔(5)之间的间距(D2)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
7.一种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包括:
内导体(1);
绝缘层(2),包覆于所述内导体(1)外部;
外导体(3),套合于所述绝缘层(2)外部,所述外导体(3)上成形有多个第一漏泄槽孔(5);
外护套(4),包覆于所述外导体(3)外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泄槽孔(5)大体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导体(3)的切线方向,所述第一漏泄槽孔(5)的长度(L)不大于120mm,宽度(B)不大于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漏泄槽孔(5)之间的间距(D2)不小于10mm,不大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上还成形有第二漏泄槽孔(6),所述第二漏泄槽孔(6)大体为矩形,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外导体(3)的轴线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漏泄槽孔(6)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一漏泄槽孔(5)的面积的八分之一,且所述第一漏泄槽孔(5)与所述第二漏泄槽孔(6)间隔地设置。
CNU2007201767158U 2007-09-13 2007-09-1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20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7158U CN201112009Y (zh) 2007-09-13 2007-09-1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7158U CN201112009Y (zh) 2007-09-13 2007-09-1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2009Y true CN201112009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671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2009Y (zh) 2007-09-13 2007-09-1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2009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2786A (zh) * 2010-11-16 2011-03-02 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泄同轴电缆的仿真装置及其仿真方法
CN102201615A (zh) * 2010-03-23 2011-09-28 索尼公司 捆束式泄漏传送线、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710635B (zh) * 2009-12-09 2012-09-05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三角形及其组合缝隙的漏泄同轴电缆
CN101710636B (zh) * 2009-12-09 2013-01-23 北京交通大学 在周向45°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
WO2018177209A1 (en) * 2017-03-27 2018-10-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adiating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adiating cable
CN112736476A (zh) * 2020-11-19 2021-04-30 东华大学 室分用高增益漏波电缆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635B (zh) * 2009-12-09 2012-09-05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三角形及其组合缝隙的漏泄同轴电缆
CN101710636B (zh) * 2009-12-09 2013-01-23 北京交通大学 在周向45°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
CN102201615A (zh) * 2010-03-23 2011-09-28 索尼公司 捆束式泄漏传送线、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982786A (zh) * 2010-11-16 2011-03-02 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漏泄同轴电缆的仿真装置及其仿真方法
WO2018177209A1 (en) * 2017-03-27 2018-10-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adiating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adiating cable
CN110520941A (zh) * 2017-03-27 2019-11-2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电缆及辐射电缆的制造方法
CN110520941B (zh) * 2017-03-27 2021-04-13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电缆及辐射电缆的制造方法
US11069981B2 (en) 2017-03-27 2021-07-20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adiating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adiating cable with an inner and outer conductor, each having openings
CN112736476A (zh) * 2020-11-19 2021-04-30 东华大学 室分用高增益漏波电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2009Y (zh)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
CN102136634A (zh) 一种Ku/Ka频段线圆极化一体化收发馈源天线
CN201503918U (zh) 一种恒定波束的喇叭天线
EP2169769B1 (en) Radiating cable
CN102195141A (zh) 双极化的反射器天线组件
CN105161862B (zh) 一种一体化六频段多用途复合馈源
CN105958186A (zh) 具有有源和无源馈电网络的天线
CN209561609U (zh) 天线
CN211907694U (zh) 一种垂直双极化mimo漏泄波导
CN114094294B (zh) 漏缆
CN111987464A (zh) Ku/Ka波段双频锥形波束喇叭天线
CN109713440A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CN202019044U (zh) 一种孔槽式变耦自均衡功率漏泄同轴电缆
CN202444055U (zh) 微带阵列天线
CN109473772B (zh) 双极化超宽带天线
CN209056595U (zh) 双极化超宽带天线
CN115458912A (zh) 一种高隔离度的双喇叭天线结构
US20130307747A1 (en) Vehicular antenna
CN203800182U (zh) 一种多频段组合发射天线
CN210350289U (zh) 一种用于usb3.0信号串扰的屏蔽装置
CN204391268U (zh) 天线装置
CN210040531U (zh) 一种pifa定向天线
CN208706875U (zh) 一种基于带状线结构的相控阵功分馈电网络
CN206564330U (zh) 一种紧凑型椭圆弯折环形双极化宽带基站天线
CN114361768B (zh) 一种辐射元件及多频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OZUO RAILWAY CAB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JIAOZUO RAILWAY CABLE FACTOR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4001 No. 8, front road, Jiaozuo, Henan

Patentee after: JIAOZUO RAILWAY CAB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4001 No. 8, front road, Jiaozuo, Henan

Patentee before: Jiaozuo Railway Cable Factory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