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7517Y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直下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7517Y
CN201107517Y CNU2007200759898U CN200720075989U CN201107517Y CN 201107517 Y CN201107517 Y CN 201107517Y CN U2007200759898 U CNU2007200759898 U CN U2007200759898U CN 200720075989 U CN200720075989 U CN 200720075989U CN 201107517 Y CN201107517 Y CN 2011075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fluorescent tube
mode set
back plate
down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59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品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759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75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75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75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的下方;背板,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下方;在所述背板上有背板向下弯折形成的多个背板凹槽,所述背板凹槽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或者在所述背板上有多个背板开口,所述背板开口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有效减小了背板和灯管之间由于寄生电容而产生的感应电流,保证了灯管的发光效率以及灯管两端发光的均匀性,同时又减小了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

Description

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能有效减小由于寄生电容而产生感应电流的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在信息社会,电子显示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电子显示设备被用在各种各样的产品上。另外,为了满足日益进步的信息社会,新功能的电子显示设备被实用新型。通常电子显示设备为人类提供信息,电子显示设备把从各种电子设备输出的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被人们看到接收,电子显示设备是人类和电子设备的中间沟通桥梁。
电子显示设备有两种: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型电子显示设备主要包括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PDP(plasma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器),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被动型电子显示设备主要包括LCD(液晶显示器),EPID(electrophoretic image display;电泳显示器)等。
近年来,由于LCD设备具有体积小,轻薄,低耗能等优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又由于LCD设备是被动式电子显示设备,它需要一个背光模组来提供亮度以显示图象,背光模组根据光源的位置不同又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
图1是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扩散板12置于光学膜片11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13放置于扩散板12的下方,反射片14放置于灯管13和金属背板15之间,灯管13和金属背板15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C1。当一个高压电加到灯管13上时,由于存在寄生电容C1而产生一个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与驱动高压电的相位存在相差,相差为π/2,感应电流消减了驱动灯管的电流强度,从而使灯管的发光效率降低,也会因灯管不同位置的电流不同,导致灯管高压端和低压端辉度差距过大。
金属背板15与灯管13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相当于平板电容,平板电容公式C=εs/4πkd,其中ε是介电常数;s是平板的正对面积;k是静电系恒量;π是常数;d为平行板的距离。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增加d即增加金属背板15与灯管1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减小它们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C1,进而可以减少产生的感应电流,阻止因其而产生的灯管发光效率低,灯管辉度不均的问题。
但是,增加金属背板15与灯管13之间的距离会使背光模组的厚度变厚,不利于液晶显示器的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解决因背板和灯管之间寄生电容过大而导致感生电流大导致灯管的发光效率降低和灯管高压端和低压端的辉度差距过大问题,同时又可减小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的下方;背板,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下方;在所述背板上有背板向下弯折形成的多个背板凹槽,所述背板凹槽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
所述背板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者矩形,或者弧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的下方;背板,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下方;在所述背板上有多个背板开口,所述背板开口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
将所述反射片上的与背板开口对应的位置涂黑。
在所述反射片上与背板开口对应的位置贴上绝缘不透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有效减小了背板和灯管之间由于寄生电容而产生的感应电流,保证了灯管的发光效率以及灯管两端发光的均匀性,同时又减小了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背板凹槽的两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若干张光学膜片110;一扩散板120,置于光学膜片110的下方;若干只平行排列的灯管130,放置于扩散板120的下方;一反射片140,放置于灯管130的下方;一背板150,放置于反射片140的下方,用于固定支撑反射片140。
将每个灯管130下方的背板150向下弯折形成背板凹槽15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背板凹槽151位于灯管130的正下方,所述背板凹槽15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背板凹槽15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做成矩形、弧形等其他形状。向下弯折形成背板凹槽151使背板150与灯管130的产生寄生电容的距离增加,这样就能减小背板150与灯管130之间的寄生电容。
为避免背板150和灯管130之间寄生电容过大而导致感生电流大,使灯管发光效率降低和灯管两端发光不均,灯管130的中心到底部的距离为灯管直径的1~2倍,并且灯管130的最低点到背板凹槽151底部的距离不小于1.5mm。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将背板150的平整部152向上移,即背板150的平整部152与灯管130距离变小;背板150上一些其他部件(图中未示出),比如Inverter,PCB就可以放在各个背板凹槽151之间的平整部152上。这样,通过减少背板凹槽151的深度,就可以减小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
图3是图2中背板凹槽的两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背板凹槽151沿着灯管130的长度方向的分布可以是连续的一个长形凹槽,如图3(a)中所示;也可以是如图3(b)中所示的不连续的凹槽,即每个灯管130的下方有多个不连续的凹槽构成。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每个灯管130下方的背板150切割掉形成背板开口15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背版开口153位于各个灯管130的正下方,这样使灯管130和背板150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无限远,使灯管130和背板150之间的寄生电容减到最小。
将背板150向上移,即背板150与灯管130距离变小,从而可以减小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
为了防止背板开口153漏光,可以在反射片140上的与背板开口153对应的位置143涂黑,也可以在反射片140上与背板开口153对应的位置143贴上一层绝缘不透光片,例如:麦拉(Mylar)。
背板开口153沿着灯管130的长度方向的分布与图3中的背板凹槽151类似,可以是一个长形开口,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个开口构成。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这些修改或替换应该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的下方;背板,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上有背板向下弯折形成的多个背板凹槽,所述背板凹槽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凹槽位于各个灯管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凹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者矩形,或者弧形。
4、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下方;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反射片,放置于所述灯管的下方;背板,放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上有多个背板开口,所述背板开口位于各个灯管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开口位于各个灯管的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射片上的与背板开口对应的位置涂黑。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片上与背板开口对应的位置贴上绝缘不透光片。
CNU2007200759898U 2007-11-26 2007-11-26 直下式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75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59898U CN201107517Y (zh) 2007-11-26 2007-11-26 直下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59898U CN201107517Y (zh) 2007-11-26 2007-11-26 直下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7517Y true CN201107517Y (zh) 2008-08-27

Family

ID=3995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598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7517Y (zh) 2007-11-26 2007-11-26 直下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7517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8562A1 (zh) * 2009-09-30 2011-04-07 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直下式超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927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WO2013063825A1 (zh) * 2011-11-04 2013-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包含有该背光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03760716A (zh) * 2014-01-22 2014-04-3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TWI507767B (zh) * 2012-05-09 2015-11-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及用於製造其之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8562A1 (zh) * 2009-09-30 2011-04-07 深圳帝光电子有限公司 直下式超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92759A (zh) * 2011-03-22 2012-09-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CN102692759B (zh) * 2011-03-22 2015-01-2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WO2013063825A1 (zh) * 2011-11-04 2013-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及包含有该背光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US8814413B2 (en) 2011-11-04 2014-08-2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I507767B (zh) * 2012-05-09 2015-11-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及用於製造其之方法
CN103760716A (zh) * 2014-01-22 2014-04-3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4879B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构造
CN100462801C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1107517Y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3384787U (zh) 薄型化直下式led背光模块
CN101493213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3017031B (zh) 发光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708858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2537882B (zh) 背板及相应的背光模组
US20130256705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bar structure
CN101162325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3363863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813043U (zh) 一种led背光源
CN102313188A (zh) 集成显示器外壳和智能控制的lcd背光模组
CN2049866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526189A (zh) 超薄节能灯箱
TWI265351B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0395635C (zh) 背光模块及包括其的液晶显示器
CN201107516Y (zh) 侧光式背光模组
US7055985B2 (en) Light source assembly of a backlight module
CN202469772U (zh) 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1779554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203147631U (zh) 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434226Y (zh) 具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1547615U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201487704U (zh)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