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6142Y - 支撑型转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撑型转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6142Y
CN201096142Y CNU2007201391578U CN200720139157U CN201096142Y CN 201096142 Y CN201096142 Y CN 201096142Y CN U2007201391578 U CNU2007201391578 U CN U2007201391578U CN 200720139157 U CN200720139157 U CN 200720139157U CN 201096142 Y CN201096142 Y CN 20109614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haft structure
turning shaft
fixed axostyle
cr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391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忠勋
郑港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391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614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614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614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撑型转轴结构,包括:一固定件,在一固定板表面突设一对板翼,供一固定轴杆穿越,其两端分别套接一弹性支承组件,该弹性支承组件两端分别接装于固定件及活动撑件;一活动撑件,在两支架端部突设一对各自邻接一弹性支承组件的凸耳,各凸耳由固定轴杆穿越,该固定轴杆两端各邻接一卡掣组件,由一固设于凸耳外侧面的活动扣片,及一供该固定轴杆穿越并定位的固定扣片所构成,该两扣片相对表面径向突设一对活动凸点及一对固定突点,且该固定轴杆两端再行套接至少一弹性组件后,并与一封端件相结合;由扳动该活动撑件,使活动扣片的一对活动突点越过相邻固定扣片的一对固定突点,以解除该活动撑件的收纳状态,而据以形成一工作起始状态。

Description

支撑型转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轴结构,尤其指一种支撑型转轴结构,其可作为一被支撑物背面的支撑架,使该被支撑物具有倾斜角度的调整功能。
背景技术
按人们使用两对象间为相对角度的掀合场合多有所见,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门板而言,即为一例,而此种需具掀合,亦即由掀开或盖合而为可操作状态与非操作状态的物品,亦不乏其例,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等,即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子产品。
这种可调整相对角度的装置,通常经由铰链所组成,当用于前述可携式计算机的场合,则习称这种装置为转轴或枢钮器,不论是转轴或枢钮器,均是为扭力或摩擦力原理的利用,基本上,是在两对象上,分别设有可互为干涉的干涉组件(engagement assembly),例如摩擦构件或凸轮构件,再由其间的相互干涉而为掀合的定位。
近年来,随着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体电视...等,因具备有质轻、薄化及无辐射线等优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笨重的映像管(CRT)监视器。具有转轴结构的支撑结构已成为平面显示器所不可或缺的附属品。通常该支撑结构是在一基座上方设有一支承架,而该转轴结构则设于该平面显示器与支承架之间,使该平面显示器具有倾斜角度的调整功能。
此外,目前亦有以平面显示器作为播放载体的数字相框,其背面大抵设有一可伸展及缩回的支撑脚架,使该数位相框得以一倾斜角度站立于一桌面上。唯该支撑脚架仅由简单的枢接方式连接于该数字相框的背面,且仅提供张开与缩合的功能,因此,对小尺寸的数字相框言尚可因应。然而在大尺寸,例如15时以上的平面显示器,则该支撑脚架因结构过于简陋,例如无弹性支承组件的设置,而无法提供倾斜角度调整功能,该支撑脚架无法适用于大尺寸的平面显示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使其具备收纳与支撑的基本功能外,当对该平面显示器施予适当的外力时,使其所枢接的转轴结构即具有倾斜角度调整功能,乃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型转轴结构,以期能克服前述支撑脚架无法提供自动重新设定倾斜角度调整功能的缺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包括:
一固定件,其在一固定板表面突设一对板翼,供一固定轴杆穿越,其两端分别套接一弹性支承组件,该弹性支承组件两端分别接装于固定件及活动撑件;
一活动撑件,其在两支架端部突设一对各自邻接一弹性支承组件的凸耳,各凸耳由固定轴杆穿越,该固定轴杆两端各邻接一卡掣组件,其由一固设于凸耳外侧面的活动扣片,及一供该固定轴杆穿越并定位的固定扣片所构成,该两扣片相对表面径向突设一对活动凸点及一对固定突点,且该固定轴杆两端再行套接至少一弹性组件后,并与一封端件相结合;
由扳动该活动撑件,使活动扣片的一对活动突点越过相邻固定扣片的一对固定突点,以解除该活动撑件的收纳状态,而据以形成一工作起始状态。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两板翼间一体连接一轴管,其顶面径向开具一穿孔,供一连接组件穿越,而结合该固定轴杆中央的接孔。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各弹性支承组件内设有一中继套管,且该套管供该固定轴杆穿越。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中继套管与相邻的板翼间设有一供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其周缘向内伸出一卡榫,供嵌插于该板翼顶端所凹设的卡槽内。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活动扣片周缘向内突设一扣榫,其嵌插于相邻凸耳周缘开设的嵌槽内。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活动撑件与固定件间设有一角度限制装置,其在该对凸耳周缘各凹设一限位槽,且各凸耳内侧邻接一限位片,其供固定轴杆穿越,且周缘侧向突伸的限位榫伸入并容置于该限位槽内。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限位片与凸耳间设有一供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
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中该活动扣片与固定扣片间设有一供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的转轴结构,当对被支撑物施与外力时,其利用自身重量即可对一转轴结构进行倾斜角度调整,且若该被支撑物施予该转轴结构的外力消失时,其由弹性支承组件的释能,而可将该转轴结构的活动撑件恢复至一工作起始角度,以便重新调整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型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4a及图4b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撑件扳开前、后该卡掣组件作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结合于被支撑物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调整至一工作起始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已调整至一工作最大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型转轴结构是由一固定件1,及一活动撑件2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固定件1是在一固定板11表面突设一对板翼111,其相对开具一长圆形轴孔112,以供一固定轴杆12轴向穿越。如图1所示,该固定板11经由铸造而成型,而为增加该固定轴杆12在两板翼111间结合的牢固度,该两板翼111间一体连接一轴管113,其顶面径向开具一穿孔114,以供一公知连接组件115,例如螺丝穿越,而锁固于该固定轴杆12中央预设的接孔121,使该固定轴杆12不致产生空行程。
该固定轴杆12两端分别套接一弹性支承组件13,例如扭簧,其一端嵌插于板翼111下方的固定簧孔116,另端则嵌插于后叙活动撑件2的活动簧孔223,使该弹性支承组件13除具有支撑被支撑物,例如平面显示器重量外,尚具有蓄能与释能的作用。再者,为避免该弹性支承组件13一端旋转时所造成的偏斜,其内设有一中继套管131,且该套管131供该固定轴杆12穿越。
再者,该固定轴杆12两端进一步穿越该活动撑件2两端轴向突设的凸耳22的耳孔221后,并邻接一卡掣组件14,其由一固设于凸耳外侧面的活动扣片141,及一供该固定轴杆12穿越并定位的固定扣片142所构成。该两扣片相对表面径向突设一对活动凸点141a及一对固定突点142a。如图1所示,该活动扣片141周缘向内突设一扣榫141b,其嵌插于各凸耳22周缘开设的嵌槽222内,使该活动扣片141可随着活动撑件2在固定轴杆12上旋转,从而形成如图4所示,各活动扣片141的一对活动突点141a越过相邻固定扣片142的一对固定突点141b,而解除该活动撑件2的收纳状态,据以形成一工作起始状态。
该固定轴杆12两端再行套接至少一弹性组件15,例如碟形弹片、波形弹片或弹簧,及一压迫垫片16后,该固定轴杆12两端的结合段122分别与一封端件17,例如防脱螺帽相结合,而据以形成一轴向迫紧式的转轴结构。
活动撑件2是在两支架21顶端各自突设一凸耳22,其适当位置开设架孔211,以利用公知连接组件,例如螺丝而锁固于支撑架,以作为造形修饰用。各凸耳22轴向开设的耳孔221供固定轴杆12穿越,其周缘凹陷的嵌槽222则供活动扣片141的扣榫141b嵌插,且另行开设一活动簧孔223则供该弹性支承组件13另一端嵌插。
该活动撑件2与固定件1间设有一角度限制装置,其是在该对凸耳22周缘各凹设一弧形限位槽224,且各凸耳22内侧邻接一限位片18,其供固定轴杆12穿越,且周缘侧向突伸的限位榫181伸入并容置于该限位槽224内,用以限制该活动撑件2于收纳状态至工作最大角度状态间的移动。
此外,该限位片18与凸耳22间,以及活动扣片141与固定扣片142间分别设有一供固定轴杆12穿越的耐磨环19,以避免两相邻片体的过度磨耗。
进一步,为避免该中继套管131对内侧相邻的板翼111因旋转而产生磨耗,两者间另设有一供固定轴杆12穿越的耐磨环19,其周缘向内伸出一卡榫191,供嵌插于该板翼111顶端所凹设的卡槽117,使该耐磨环19固设于各板翼111的外侧面。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该活动撑件2的两支架21与该固定板11呈平行状,且该固定板11结合于一被支撑物,例如平面显示器的背面,而形成如图5所示,该活动撑件2的两限位槽224一端与相邻限位片18的限位榫18相抵,而呈现收纳状态。
如图4a及图4b所示,如欲调整该被支撑物的倾斜角度,仅需将该活动撑件2往外扳,使各活动扣片141随着撑架21旋转,而令其两活动突点141a越过相邻固定扣片142的固定突点142a,此时,即代表该活动撑件2如图6所示,已向后转动至一工作起始角度,而该对弹性支承组件13亦因转动而蓄能。
如图7所示,由对被支撑物的上方施予外力,使其利用自身的重量,可继续调整至最大倾斜角度,此时,该对弹性支承组件13亦因转动,而形成最大的蓄能状态。
如欲重新调整倾斜角度,仅需将该被支撑物上方向前扳回,使该活动撑件2因失外力的作用,而使该对弹性支承组件13释能,而令各活动扣片141的两活动突点141a回转并抵住相邻固定扣片142的两固定突点142a(如图6所示),而形成倾斜角度的重新设定。当然,如欲将该活动突点141a越过相邻固定扣片142的两固定突点142a,即如图5所示的收纳状态。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将一转轴结构直接设于一被支撑物背面,用以取代公知支撑结构的基座及支承架,且不失应有的支撑功能。再者,本实用新型是将一活动撑件于收纳状态经旋转,使该卡掣组件的相对作动,而将该活撑件形成一工作起始角度,接着对被支撑物施予外力,使该活动撑件由被支撑物的重量,而可在该工作起始角度至工作最大角度间调整倾斜角度。如欲重新调整时,仅需将扳动该被支撑物,使该活动撑件脱离该被支撑物的所施予的重量,即可由弹性支承组件的释能,使该活动撑件恢复至工作起始角度,以作为倾斜角度的重新设定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Claims (8)

1、一种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其在一固定板表面突设一对板翼,供一固定轴杆穿越,其两端分别套接一弹性支承组件,该弹性支承组件两端分别接装于固定件及活动撑件;
一活动撑件,其在两支架端部突设一对各自邻接一弹性支承组件的凸耳,各凸耳由固定轴杆穿越,该固定轴杆两端各邻接一卡掣组件,其由一固设于凸耳外侧面的活动扣片,及一供该固定轴杆穿越并定位的固定扣片所构成,该两扣片相对表面径向突设一对活动凸点及一对固定突点,且该固定轴杆两端再行套接至少一弹性组件后,并与一封端件相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板翼间一体连接一轴管,其顶面径向开具一穿孔,一连接组件穿越结合该固定轴杆中央的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弹性支承组件内设有一中继套管,且该套管供该固定轴杆穿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继套管与相邻的板翼间设有一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其周缘向内伸出一卡榫,嵌插于该板翼顶端所凹设的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扣片周缘向内突设一扣榫,其嵌插于相邻凸耳周缘开设的嵌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撑件与固定件间设有一角度限制装置,其在该对凸耳周缘各凹设一限位槽,且各凸耳内侧邻接一限位片,其供固定轴杆穿越,且周缘侧向突伸的限位榫伸入并容置于该限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片与凸耳间设有一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扣片与固定扣片间设有一固定轴杆穿越的耐磨环。
CNU2007201391578U 2007-09-12 2007-09-12 支撑型转轴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614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1578U CN201096142Y (zh) 2007-09-12 2007-09-12 支撑型转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91578U CN201096142Y (zh) 2007-09-12 2007-09-12 支撑型转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6142Y true CN201096142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39157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6142Y (zh) 2007-09-12 2007-09-12 支撑型转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614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4201A (zh) * 2011-11-17 2012-02-29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平板电视支架
CN101661689B (zh) * 2008-08-29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689B (zh) * 2008-08-29 2012-06-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2364201A (zh) * 2011-11-17 2012-02-29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平板电视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0523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ケーブル管理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アーム装置
US20080006751A1 (en) Wall mounting monitor bracket
US7856695B2 (en) Structure of supporting rotation shaft
EP0965786A1 (en) Support, particularly for flat-panel monitors
CN103097978A (zh) 显示器支撑装置
CN101373645A (zh) 平面显示装置的固定架结构
KR20090040752A (ko) 평판 패널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벽걸이용 지지장치
CN201096142Y (zh) 支撑型转轴结构
US10844999B2 (en) Display mounting apparatus
CN201076255Y (zh) 展示架
CN201139224Y (zh) 一种可调面板的电脑桌
CN201138904Y (zh) 具有倾斜锁固功能的支撑结构
CN201090602Y (zh) 转轴结构的止动装置
CN101469740B (zh) 转轴结构的定位装置
CN207349718U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支撑座
CN207846653U (zh) 一种玻璃房框架结构
CN211040271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的球头上下力调节装置
CN101457864B (zh) 具有连杆卡掣功能的支撑结构
CN201330919Y (zh) 电视两用底座
CN208886272U (zh) 锁紧装置及具有该锁紧装置的三脚架悬臂云台
TWM607523U (zh) 可調式鍵盤托架機構
CN201355414Y (zh) 扣环式液晶显示器支架
CN206548235U (zh) 一种新型滚轴货架层板系统
CN201090913Y (zh) 锁固结构的改良
CN213957936U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转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