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5914Y - 电子箱包锁 - Google Patents

电子箱包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5914Y
CN201095914Y CNU2007201845176U CN200720184517U CN201095914Y CN 201095914 Y CN201095914 Y CN 201095914Y CN U2007201845176 U CNU2007201845176 U CN U2007201845176U CN 200720184517 U CN200720184517 U CN 200720184517U CN 201095914 Y CN201095914 Y CN 20109591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bolt
cover plate
retaining spring
snap clos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845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士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1845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591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591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591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箱包锁,主要包括锁壳和控制模块,锁壳上设有与箱包锁扣相配合的锁扣槽孔,箱包锁扣上设有锁扣环孔,锁壳内设有锁舌,锁舌和锁扣环孔呈锁扣配合连接;所述的二个锁舌之间错位设置有锁舌弹簧和锁定机扣,锁定机扣与电磁铁相连接,锁定机扣与电磁铁之间设有电磁铁复位弹簧,控制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启闭;锁舌的下端设有锁舌止退簧,锁舌止退簧包括止退簧卡脚、止退簧压脚和止退簧定位脚,其中止退簧卡脚与锁舌上的锁舌卡槽互相配合,止退簧压脚伸出至锁扣槽孔中。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采用锁舌止退簧结构,锁舌可以采用方形,强度更好,锁定时安全性更好;2.锁扣可以从由锁扣槽孔二个方向压入,使用更加方便;3.减少了干簧管、磁吸开关、磁钢、电机等部件,而采用电磁铁结构,使得成本降低且可靠性更好。

Description

电子箱包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主要是一种电子箱包锁。
背景技术
原有的箱包锁一般采用电动机结构,工作过程为:当锁扣压入锁扣槽孔中,触动干簧管,由磁吸开关驱动电机反转,使锁定机扣旋转一角度抵压在二个锁舌之间,从而达到锁定的目的。其不足在于:1、该结构没有止退结构,锁舌通过外力还是可以拨动,安全性差;2、锁扣槽孔二个方向的开口,锁扣只能从由上向下的一个方向压入,从另一方向则不能工作;2、采用干簧管、磁吸开关、电机等,部件多成本高,且电机通过转向开关驱动,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靠性好、安全性好且成本低的电子箱包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电子箱包锁,主要包括锁壳和控制模块,锁壳上设有与箱包锁扣相配合的第一锁扣槽孔和第二锁扣槽孔,箱包锁扣上设有第一锁扣环孔和第二锁扣环孔,锁壳内设有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分别和第一锁扣环孔、第二锁扣环孔呈锁扣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之间错位设置有锁舌弹簧和锁定机扣,锁定机扣与电磁铁相连接,锁定机扣与电磁铁之间设有电磁铁复位弹簧,控制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电磁铁的启闭;第一锁舌的下端设有第一锁舌止退簧,第二锁舌的下端设有第二锁舌止退簧,第一锁舌止退簧包括第一止退簧卡脚、第一止退簧压脚和第一止退簧定位脚,其中第一止退簧卡脚与第一锁舌上的第一锁舌卡槽互相配合,第一止退簧压脚伸出至第一锁扣槽孔中;第二锁舌止退簧包括第二止退簧卡脚、第二止退簧压脚和第二止退簧定位脚,其中第二止退簧卡脚与第二锁舌上的第二锁舌卡槽互相配合,第二止退簧压脚伸出至第二锁扣槽孔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采用锁舌止退簧结构,锁舌可以采用方形,强度更好,锁定时安全性更好;2、锁扣可以从由锁扣槽孔二个方向压入,使用更加方便;3、减少了干簧管、磁吸开关、磁钢、电机等部件,而采用电磁铁结构,使得成本降低且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舌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舌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舌止退簧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舌止退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舌止退簧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包锁扣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包锁扣部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抽盖板部分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扣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锁壳主体--1,抽盖板--2,后盖板--3,第一锁舌--4,第一锁定块--4-1,第二锁舌--5,第二锁定块--5-1,第一锁舌止退簧--6,第一止退簧卡脚--6-1,第一止退簧压脚--6-2,第一止退簧定位脚--6-3,第二锁舌止退簧--7,第二止退簧卡脚--7-1,第二止退簧压脚--7-2,第二止退簧定位脚--7-3,锁舌弹簧--8,锁定机扣--9,启动开关孔--10,电磁铁复位弹簧--11,电磁铁--12,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抽盖板距离定位螺钉孔--14,抽盖板定位孔--15,启动开关顶点--16,第一锁扣槽孔--17,第二锁扣槽孔--18,箱包锁扣--19,第一锁扣环孔--19-1,第二锁扣环孔--19-2,钢珠--20,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抽盖板距离定位槽--22,抽盖板固定槽--23,第一锁舌卡槽--24,第二锁舌卡槽--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电子箱包锁,主要包括锁壳和控制模块,锁壳包括锁壳主体1、抽盖板2和后盖板3,其中后盖板3与锁壳主体1的后面固定连接,抽盖板2与锁壳主体1的前面呈抽屉式连接,锁壳主体1上设有第一锁扣槽孔17和第二锁扣槽孔18。箱包锁扣19上设有第一锁扣环孔19-1和第二锁扣环孔19-2,锁壳主体1内设有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第一锁舌4上设有第一锁定块4-1,第二锁舌5上设有第二锁定块5-1;第一锁定块4-1和第二锁定块5-1分别和第一锁扣环孔19-1、第二锁扣环孔19-2呈锁扣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之间错位设置有锁舌弹簧8和锁定机扣9,锁定机扣9与电磁铁12相连接,锁定机扣9与电磁铁12之间设有电磁铁复位弹簧11,控制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电磁铁12的启闭;第一锁舌4的下端设有第一锁舌止退簧6,第二锁舌5的下端设有第二锁舌止退簧7,第一锁舌止退簧6包括第一止退簧卡脚6-1、第一止退簧压脚6-2和第一止退簧定位脚6-3,其中第一止退簧卡脚6-1与第一锁舌4上的第一锁舌卡槽24互相配合,第一止退簧压脚6-2伸出至第一锁扣槽孔17中;第二锁舌止退簧7包括第二止退簧卡脚7-1、第二止退簧压脚7-2和第二止退簧定位脚7-3,其中第二止退簧卡脚7-1与第二锁舌5上的第二锁舌卡槽25互相配合,第二止退簧压脚7-2伸出至第二锁扣槽孔18中。
所述的抽盖板2上设有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抽盖板固定槽23和抽盖板距离定位槽22,抽盖板固定槽23与锁壳主体1的底部卡接,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和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呈直线设置,钢珠20设置在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和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内;锁壳主体1上设有抽盖板距离定位螺钉孔14和抽盖板定位孔15,抽盖板距离定位螺钉孔14中连接有螺钉并卡接在抽盖板距离定位槽22中。所述的抽盖板2上设有与启动开关相配合的启动开关顶点16,启动开关顶点16为一斜面结构,锁壳主体1上设有启动开关孔10,启动开关安装在启动开关孔10。抽盖板2打开时,斜面结构就抵压在启动开关上,启动开关发出起动信号。
工作原理:
1、闭锁时,手指由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的外侧二端向内按压,第一锁舌4向右运动,第二锁舌5向左运动,到一定位置时,第一锁舌止退簧6的第一止退簧卡脚6-1弹起卡在第一锁舌卡槽24上,第二锁舌止退簧7的第二止退簧卡脚7-1弹起卡在第二锁舌卡槽25上,同时压缩锁舌弹簧8;
2、箱包锁扣19上设有第一锁扣环孔19-1、第二锁扣环孔19-2分别对准第一锁扣槽孔17、第二锁扣槽孔18放入,分别压在第一止退簧压脚6-2和第二止退簧压脚7-2上,使得第一止退簧卡脚6-1脱离第一锁舌卡槽24,第二止退簧卡脚7-1脱离第二锁舌卡槽25;在锁舌弹簧8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锁定块4-1、第二锁定块5-1分别插入第一锁扣环孔19-1、第二锁扣环孔19-2;
3、电磁铁12从控制模块接获得一闭锁信号后,使得锁定机扣9在电磁铁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抵压在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之间,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不能运动呈锁定状态;电磁铁12从控制模块接获得一开锁信号后,使得锁定机扣9在电磁铁12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脱离锁定状态。控制模块可以采用指纹控制模块构成指纹电子箱包锁,也可以采用密码控制模块构成密码电子箱包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子箱包锁,主要包括锁壳和控制模块,锁壳上设有与箱包锁扣(19)相配合的第一锁扣槽孔(17)和第二锁扣槽孔(18),箱包锁扣(19)上设有第一锁扣环孔(19-1)和第二锁扣环孔(19-2),锁壳内设有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第一锁舌(4)、第二锁舌(5)分别和第一锁扣环孔(19-1)、第二锁扣环孔(19-2)呈锁扣配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5)之间错位设置有锁舌弹簧(8)和锁定机扣(9),锁定机扣(9)与电磁铁(12)相连接,锁定机扣(9)与电磁铁(12)之间设有电磁铁复位弹簧(11),控制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电磁铁(12)的启闭;第一锁舌(4)的下端设有第一锁舌止退簧(6),第二锁舌(5)的下端设有第二锁舌止退簧(7),第一锁舌止退簧(6)包括第一止退簧卡脚(6-1)、第一止退簧压脚(6-2)和第一止退簧定位脚(6-3),其中第一止退簧卡脚(6-1)与第一锁舌(4)上的第一锁舌卡槽(24)互相配合,第一止退簧压脚(6-2)伸出至第一锁扣槽孔(17)中;第二锁舌止退簧(7)包括第二止退簧卡脚(7-1)、第二止退簧压脚(7-2)和第二止退簧定位脚(7-3),其中第二止退簧卡脚(7-1)与第二锁舌(5)上的第二锁舌卡槽(25)互相配合,第二止退簧压脚(7-2)伸出至第二锁扣槽孔(1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箱包锁,其特征是:所述的锁壳包括锁壳主体(1)、抽盖板(2)和后盖板(3),其中后盖板(3)与锁壳主体(1)的后面固定连接,抽盖板(2)与锁壳主体(1)的前面呈抽屉式连接,锁壳主体(1)上设有第一锁扣槽孔(17)和第二锁扣槽孔(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箱包锁,其特征是:所述的抽盖板(2)上设有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抽盖板固定槽(23)和抽盖板距离定位槽(22),抽盖板固定槽(23)与锁壳主体(1)的底部卡接,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和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呈直线设置,钢珠(20)设置在抽盖板关时钢珠定位孔(13)和抽盖板开时钢珠定位孔(21)内;锁壳主体(1)上设有抽盖板距离定位螺钉孔(14)和抽盖板定位孔(15),抽盖板距离定位螺钉孔(14)中连接有螺钉并卡接在抽盖板距离定位槽(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箱包锁,其特征是:所述的抽盖板(2)上设有与启动开关相配合的启动开关顶点(16),启动开关顶点(16)为一斜面结构,锁壳主体(1)上设有启动开关孔(10),启动开关安装在启动开关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箱包锁,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模块采用指纹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箱包锁,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模块采用密码控制模块。
CNU2007201845176U 2007-10-22 2007-10-22 电子箱包锁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591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45176U CN201095914Y (zh) 2007-10-22 2007-10-22 电子箱包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845176U CN201095914Y (zh) 2007-10-22 2007-10-22 电子箱包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5914Y true CN201095914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8451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5914Y (zh) 2007-10-22 2007-10-22 电子箱包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591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8258B (zh) * 2007-10-22 2010-12-22 夏志云 一种电子箱包锁
CN107489307A (zh) * 2017-09-15 2017-12-19 深圳前海毕加索智慧指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8258B (zh) * 2007-10-22 2010-12-22 夏志云 一种电子箱包锁
CN107489307A (zh) * 2017-09-15 2017-12-19 深圳前海毕加索智慧指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2349U (zh) 智能蓝牙箱包锁
CN104806083A (zh) 一种基于智能检测感应的自保护锁具
CN205777964U (zh) 箱包电子锁
CN106677611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06110869U (zh) 便捷型电子锁
CN201095914Y (zh) 电子箱包锁
CN101158258B (zh) 一种电子箱包锁
CN206174675U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锁装置
CN205502774U (zh) 箱包电子锁
CN211058492U (zh) 一种机电锁
CN207863651U (zh) 一种纯电机驱动防撬锁体
CN206681504U (zh) 一种智能锁
CN206477693U (zh) 一种智能橱柜锁
CN201896496U (zh) 一种防盗锁用齿轮件
CN102086718B (zh) 一种带电磁离合器的电子锁眼保护装置
CN211342175U (zh) 门锁控制装置及防盗门锁
CN201007131Y (zh) 一种改进的电子锁
CN211524389U (zh) 锁舌的新型结构
CN114320037A (zh) 自恢复式防水nfc电子挂锁
CN211058491U (zh) 丝杆拨块驱动式锁结构
CN209494345U (zh) 机械电子复合安全锁
CN111550127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07700878U (zh) 电子锁
CN202767675U (zh) 防盗门锁及其锁具系统
CN111485767A (zh) 电子机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