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1765Y - 折叠式跑步机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跑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1765Y
CN201091765Y CNU2007201953359U CN200720195335U CN201091765Y CN 201091765 Y CN201091765 Y CN 201091765Y CN U2007201953359 U CNU2007201953359 U CN U2007201953359U CN 200720195335 U CN200720195335 U CN 200720195335U CN 201091765 Y CN201091765 Y CN 2010917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platform
pedestal
guiding
runn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5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95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176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17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1765Y/zh
Priority to US12/291,558 priority patent/US20090124466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其包括:一基座,安置在地面上,具有左、右二外侧面;一跑步台,由所述基座往后方延伸,具有左、右二外侧面,所述跑步台的所述左、右二外侧面的前端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的大致正上方或上方外侧;左、右二导引组件,各具有一基座连接部及一导引部,其中,所述基座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导引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左、右二连结组件,各具有一跑步台枢接部、一滑移部及一被导引部,其中,所述跑步台枢接部枢接在所述跑步台上,所述滑移部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前后滑移,所述被导引部与对应的所述导引组件的导引部接合;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连结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Description

折叠式跑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健身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折叠式跑步机。
背景技术
中国第200420064728.2号专利揭示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其跑步台40前端通过一连接装置连接在基座20上(注:编号引自该案,但部分名称重订,下同),前述连接装置主要包含二导引组件71及二连结组件61,二导引组件71分别固接在基座2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弯斜导槽72,二连结组件61分别位于基座2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枢接在跑步台40的枢接部612、一可相对于基座20前后滑移的滑移部611、以及一可沿导槽72滑移的被导引部64。此外,左、右二连结组件61之间连结着一横向连杆62,一升降装置90连接在跑步台40与连杆62之间,可决定跑步台40前端与连杆62之间的距离,以调整跑步台40的使用角度,例如水平或前端仰起。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跑步台40后端往上翻掀,使左、右二连结组件61的滑移部611水平后移,同时,被导引部64沿着导槽72往后往下滑移,使得跑步台40能大致以前端为轴稳定地翻转至直立收折状态。
中国第200420002326.X号专利揭示了另一种折叠式跑步机,类似地,其跑步台50前端通过一连接装置连接在基座30上(注:编号引自该案,但部分名称重订,下同),前述连接装置主要包含二导引组件81及二连结组件71,二导引组件81分别位于基座30的左、右两侧,各将其中一端812枢接在基座30上,二连结组件71分别位于基座30的左、右两侧,各具有一枢接在跑步台50的枢接部712、一可相对于基座30前后滑移的滑移部711、以及一与导引组件81另一端枢接的被导引部74。同样地,左、右二连结组件71之间连结着一横向连杆72,一升降装置100连接在跑步台50与连杆72之间,可调整跑步台50的使用角度。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跑步台50后端往上翻掀,使左、右二连结组件71的滑移部711水平后移,而被导引部74被导引组件81限制在一弧形轨迹上,使得跑步台50能大致以前端为轴稳定地翻转至直立收折状态。
包括前述两种习知结构在内,目前许多「基座维持不动,跑步台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翻转」的折叠式跑步机,实际上都具有整体宽度过大的缺点,其理由如下:跑步台通常具有一由若干金属杆材接合而成的长方形框架,其中包含有左、右二侧边框条;基座通常也是由若干金属杆材接合而成,其中包含有左、右二侧杆;由于前述连结组件及导引组件都是位于跑步台侧边框条的外侧(举例而言,左手边的连结组件及导引组件都是位于左侧框条的左侧面之外),并且连结在基座的内侧或顶侧,因此,基座的侧杆必须比跑步台的侧边框条更靠外侧,而且二者在左右轴向上通常具有适当间距(指侧杆的内侧面还比侧边框条的外侧面更靠外侧),以提供空间给连结在跑步台与基座之间的连结组件及导引组件。
在实际制作中,跑步台的宽度取决于基本需求(例如跑带、跑板的宽度),然而,前述习知结构中的基座宽度又比跑步台更宽(通常左、右两边会各多出约十公分),使得跑步机的整体宽度加大。对使用者而言,前述跑步机在安置使用时会占据较多的室内空间,而且不易搬移及收藏;对业者而言,前述跑步机的包装体积较大,不仅浪费纸箱材料,也会降低仓储及运送时的堆叠效率,特别是对于以货柜为计价单位的陆运、海运而言,前述宽度差距会造成单一货柜最大容纳台数的不小落差,导致营运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其整体宽度较窄,较容易搬移及收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安置在地面上,具有左、右二外侧面;一跑步台,由所述基座往后方延伸,具有左、右二外侧面,所述跑步台的所述左、右二外侧面的前端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的大致正上方或上方外侧;左、右二导引组件,各具有一基座连接部及一导引部,其中,所述基座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导引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左、右二连结组件,各具有一跑步台枢接部、一滑移部及一被导引部,其中,所述跑步台枢接部枢接在所述跑步台上,所述滑移部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前后滑移,所述被导引部与对应的所述导引组件的导引部接合;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连结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导引组件及所述二连结组件均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平行二侧杆,各所述侧杆的外侧面成为所述基座外侧面的一部分;所述跑步台具有一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二侧边框条,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外侧面成为所述跑步台外侧面的一部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前端与所述跑步台的前端之间相差一段距离,使得各所述侧边框条往前的延长线上形成一开放空间,所述连结组件或所述导引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进入所述开放空间。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前端局部镂空,形成一上下敞通的开放空间,所述连结组件或所述导引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进入所述开放空间。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跑步台的前端设有一护盖组,所述护盖组的左、右二外侧面成为所述跑步台前端的外侧面一部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导引组件概呈长条形,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基座连接部及所述导引部,其中,所述基座连接部枢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引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连结组件的所述被导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因为基座宽度不大于跑步台宽度,因此可在跑步台宽度相同的前提下,使跑步机的整体宽度较窄。对一般使用者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跑步机在安置使用时所占据的室内空间较少,而且比较容易搬移及收藏。对业者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跑步机的包装体积较小,可提高仓储及运送时的堆叠效率,特别是对于以货柜为计价单位的陆运、海运而言,前述体积优势可增加单一货柜的最大容纳台数,使营运成本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一使用状态下的左后方立体图,其中的跑步台呈现水平姿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对应于图1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对应于图1状态的仰视图(图中取除跑步台前端的护盖组);
图4是沿图2中IV-IV剖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4中V-V剖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VI-VI剖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VII-VII剖线的剖视图;
图7A是图7中圆圈部份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5中VIII-VIII剖线的剖视图;
图8A是图8中圆圈部份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另一使用状态下的左前方立体图,其中的跑步台以一预定仰角呈现倾斜姿态(图中取除跑步台前端的护盖组);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对应于图9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翻折过程中的左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收折状态下的左后方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收折状态下的左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收折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比例放大),剖线位置对应于图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动作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要事先声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指示,都是对应于使用者在使用状态下的方向认知。此外,文中所谓「外侧」或「内侧」,则是指部件在左右轴向上的空间关系,更详而言之,若想象跑步机定义出一条前后延伸并且位于宽度中央的中线(例如图3中的C),则在左右轴向上愈远离该中线即称为「靠外侧」,反之称为「靠内侧」。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跑步机主要包含有安置在地面上的一基座10、前端与基座10连接的一跑步台20、由基座10向上延伸的一支撑架42、以及装设在支撑架42顶端的一仪表组44与一扶手组46。
如图3、图9及图12所示,基座10是由若干金属杆材焊接而成,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平行二侧杆11,以及各自左右延伸且分别连接二侧杆11前、后两端的平行二横杆14,二侧杆11及二横杆14大致接合成一方形框架,平时保持水平安置在地面上。前、后二横杆14之间另外具有一左右延伸的辅助横杆15,同样地,其相对两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二侧杆11上,可强化基座10的整体结构。
基座10的各侧杆11具有一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平直外侧面12,左、右二外侧面1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基座10的宽度(注:即将侧杆11的外侧面12视同基座10的外侧面)。各侧杆11的内侧形成一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长形凹槽13。
如图1及图9所示,支撑架42由大致直立且相互平行的左、右二支撑杆43所构成,底端分别固接在基座10左、右两侧的前端。仪表组44装设在左、右二支撑杆43的顶端之间,作为跑步机与使用者之间的界面。扶手组46包含有左、右二侧边扶手47及一中央扶手48,二侧边扶手47分别固接在左、右二支撑杆43的顶端,并且由仪表组44的左、右两侧往后延伸,中央扶手48则以左右方向设在仪表组44前端,均可供使用者选择扶握。支撑架42、仪表组44及扶手组46均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重点无关。
如图9所示(注:图中取除跑步台前端的护盖组31),跑步台20的前端通过一连接装置50及一升降装置70可活动地连接在基座10上,由连接装置50及升降装置70的机构功能(后述),跑步台20可在一大致横躺的使用状态(如图1、图2所示)以及一大致直立的收折状态(如图12、图13所示)之间翻转变化,而且,前述使用状态包括跑步台20大致水平(如图2所示)至跑步台20倾斜预定角度(如图10所示,本例仰角约为15度)之间的角度范围。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以下对跑步台20结构的描述,都是以跑步台20大致水平时的状态为准。
如图3及图9所示,跑步台20包含有一由若干金属杆材焊接而成的框架21,框架21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二侧边框条22、连接在二侧边框条22前端之间的一前缘框条24、以及连接在二侧边框条22中段之间的一辅助框条25。框架21左、右两侧的二侧边框条22共同支撑着一矩形跑板26,而且框架21前、后两端分别枢设一横向滚筒27(图中仅显示前方滚筒),前、后二滚筒27之间套设一环状跑带28,跑带28绕经跑板26的顶侧及底侧。框架21的前方设有一受控于仪表组44的驱转装置29,主要是以一马达通过一皮带系统驱转前方滚筒27,使得跑带28能以预定速度循环绕转。本段所述的跑步台20结构均为先前技术。
跑步台20的前端(即框架的前方)设有一护盖组31,共包含一上护盖32、一下护盖33、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二侧边护盖34,用以罩覆设置在跑步台20前端的机械结构及电子装置,例如驱转装置29及其控制电路便完全容纳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1的各侧边框条22是一断面呈矩形的金属管,具有一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平直外侧面23,而且,如图4、图5所示,侧边框条22仅前端与侧边护盖33后端局部重叠接合,换言之,侧边框条22的前端与跑步台20的前端(即护盖组31的前端)相差一段距离,如此,各侧边框条22往前的延长线上便形成一开放空间35,开放空间35的上、下两侧为敞通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侧边框条一直延伸至跑步台的前端,但其前端区段的顶侧、底侧及内侧管壁均被去除,只留下外侧管壁用于连接框架的前缘管材,如此也可在相同位置提供一上下敞通的开放空间。
如图8、图8A所示,跑步台20的侧边框条22外侧面23与基座10的侧杆11外侧面12大致齐平(在同一纵面上)。而且,跑步台20前端左、右两侧的侧边护盖33几乎紧贴着侧边框条22的外侧面23,因此,跑步台20的左右宽度与基座10的宽度大致相等(注:护盖组31的左、右二外侧面,包含上护盖32的外侧面以及侧边护盖33的外侧面,成为跑步台20前端部分的外侧面)。
如图9所示,连接在跑步台20与基座10之间的连接装置50,主要包含二连结组件51及二导引组件61,二连结组件51分别位于基座10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各连结组件51是由一长条状的主板片52,以及焊接在主板片52中央的一副板片57所组成,主板片52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跑步台枢接部53及一滑移部54,其中,跑步台枢接部53以左右轴向枢接在跑步台20框架21的前缘框条24侧端底部,滑移部54固接一水平往外凸伸的轮轴55,轮轴55尾端枢设一滚轮56,滚轮56位于基座10侧杆11内侧的长形凹槽13内,可沿着凹槽13前后滚动。副板片57离主板片52最远的尾端形成一被导引部58,其位置与枢接部53及滑移部54共同构成一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结组件是一体成型的金属零件,而且,其可能制成前述类似「T」字形的板片,或者可能制成类似「L」字形的板片(两端及中央弯折处分别形成前述枢接部、滑移部及被导引部)。
如图9所示,左、右两侧的二连结组件51之间焊接连接一连结横杆59,本实施例是连接在靠近滑移部54的位置,使得连结横杆59可保持在接近地面的高度水平位移。通过连结横杆59的连接,左、右两侧的二连结组件51能更稳定地同步运动。
二导引组件61分别位于基座10的左、右两侧,各呈长条板状,其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基座连接部62及一导引部63,其中,基座连接部62以左右轴向枢接在基座10的侧杆11上,导引部63以左右轴向与对应的连结组件51的被导引部58枢接。
如图7、图7A、图8及图8A所示,各侧边的连结组件51及导引组件61都是位于跑步台20及基座10的外侧面以内,其中,连结组件51又比导引组件61更靠内侧,更详而言之,当跑步台20处于水平的使用状态下,连结组件51的主板片52是大致平行地并列在基座10的侧杆11内侧,而副板片57是由主板片52往上(同时略往外侧弯曲)延伸,通过跑步台20侧边的开放空间35,顶端(即被导引部58)高于跑步台20侧边框条22的顶面。导引组件61介于连结组件51与基座10的侧杆11之间,其较高的一端(即导引部63)平贴并枢接在连结组件51的副板片57顶端外侧面,中段通过开放空间35,较低的一端(即基座连接部62)枢接在基座10的侧杆11内侧。
如图9所示,升降装置70主要包含一马达组71及一伸缩杆72,其中,马达组71通过一壳座(图中未标号)以左右轴向枢接在跑步台20的框架21前端,被包覆在护盖组31内,其马达受控于仪表组44,可驱动壳座内含的一齿轮机构输出转速较慢、扭力较强的出力。伸缩杆72由一螺杆及一螺管同轴螺合而成,杆身穿经下护盖33预设的开口,顶端(本例为螺杆)接驳在马达组71的出力端,底端(本例为螺管)以左右轴向枢接在连结横杆59的中央。由此,当螺杆被马达组71驱动依自身轴向正转或反转时,将会旋入或旋出无法自转的螺管,即伸缩杆72伸长或缩短,使得跑步台20前端与位于接近地面高度的连结横杆59之间的距离增长或缩短。
当使用者要增加跑步台20在使用状态下的仰角时,可通过仪表组44的控制使升降装置70的伸缩杆72伸长,使得跑步台20前端往上远离位于其下方的连结横杆59,在此过程中,因为各连结组件51后端的跑步台枢接部53必须随着跑步台20升高,而且中央的被导引部58又受到导引组件61的牵制,所以左、右二连结组件51前端的滑移部54会与连结横杆59同步地往后滑移(如图10所示)。反之,当升降装置70的伸缩杆62缩短时,跑步台20的前端会被伸缩杆62往下拉低,各连结组件51的前端往前滑移,使连结组件51由图10的倾斜姿态逐渐变回图2的大致水平姿态。
当使用者要收折跑步机时,最好(但非必要)先将跑步台20调整成大致水平的使用状态,然后施力将跑步台20后端往上往前抬推,此时,由于连结组件51相对于跑步台20固定不动,因此跑步台20会大致如同以位于其前端的连结组件51的被导引部58为轴心进行翻转,当连结组件51后端的跑步台枢接部53随着跑步台20被抬升得愈高,连结组件51前端的滑移部54便愈往后滑移(如图11所示)。直至跑步台20翻转至大致直立(本例为80度)的状态,跑步机即成为如图12、图13所示的收折状态,占地面积大致仅剩基座10的长宽乘积。
如图3、图12所示,跑步台20底部中央的辅助框条25与基座10中央的辅助横杆15之间连接着一气弹簧(air spring)80,气弹簧80内部蓄积的空气弹力使其具有伸长倾向。当跑步台20在大致横躺的使用状态下,气弹簧80被压制在短缩状态。当跑步台20由使用状态往收折状态翻转时,气弹簧80的伸展弹力有助于前述翻转动作,由此可让使用者能较省力地掀起跑步台20。当跑步台20由收折状态往使用状态翻转时,气弹簧80的弹力能抵抗及缓冲跑步台20躺下的重力,使得跑步台20不致快速坠地。有关气弹簧的结构及上述应用,均为折叠式跑步机的习知技术。
如图6、图14所示,基座10左侧侧杆11的内侧设有一锁定装置90,可将跑步台20定位于前述收折状态,避免意外翻倒。锁定装置90主要包含一由金属板片制成的杠杆件91,杠杆件91的中央部位枢接在基座10的侧条11内侧,杠杆件91前端形成一半圆形开口朝下的卡扣部92,后端形成一可供使用者踩踏的控制部93,此外,杠杆件91前半段与基座10之间连接着一拉伸弹簧(图中未示),该拉伸弹簧将杠杆件91前端往下拉扯,使杠杆件91平时呈现如图6所示的大致水平姿态。当跑步台20转动至大致直立的收折状态时,横凸在连结组件51前端外侧的轮轴55恰好平移至杠杆件91前端的位置,因此杠杆件91前端会被轮轴55往上挤开之后再往下扣压,而以其卡扣部92嵌合轮轴55(如图14中的实线所示),使得连结组件51前端无法往前滑移,也就是使跑步台20不会往下翻倒。当使用者要将跑步台20由收折状态扳倒至使用状态时,必须先踩踏杠杆件91后端的控制部93,使其前端翘高释放轮轴55(如图14中的假想线所示),连结组件51前端才能再度前移,即跑步台20才能脱离收折状态。锁定装置90的结构及动作也是习知技术。
对本实用新型而言,连结组件51与导引组件61可能以不同的排列方式达到相同或类似的动作,例如:连结组件51的滑移部54可能是位于跑步台枢接部53的后方,而且,被导引部58可能与跑步台枢接部53重叠,或是位于比跑步台枢接部53更远离滑移部54的位置。类似地,导引组件61的基座连接部62可能位于导引部63的前方。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跑步台20框架21的侧边框条22并不一定要利用前述结构(中断或镂空)在前端形成开放空间35供连结组件51及导引组件61通过。实际制作时,侧边框条22也可能是以完整形状(例如本例的矩形断面管材)一直延伸至跑步台20前端,而连结组件51及导引组件61则是再往内侧挪移,也就是位于侧边框条22的内侧面以内。本实施例设计开放空间35的理由,为的是不让连结组件51及导引组件61占用左、右二侧边框条22内侧面之间的空间,以便安装驱转装置29、升降装置70及相关电子设备。
上面提到,在习知的同类折叠式跑步机中,基座的侧杆必须往外侧方向错离跑步台的侧边框条(使二者之间产生能让连结组件及导引组件通过的间隙),换言之,习知结构中的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分别位于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的下方外侧,因此,基座宽度会大于跑步台宽度(约二十公分左右)。再如图7、图7A、图8、图8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连结组件51与导引组件61均位于跑步台20的侧边框条22外侧面23以及基座10的侧杆11外侧面12以内,因此,基座10的侧杆11与跑步台20的侧边框条22能够纵向对齐(以本实施例的侧杆11与侧边框条22杆材宽度略同而言),换言之,跑步台20的左、右二外侧面分别位于基座10的左、右二外侧面的正上方,使得基座10的宽度与跑步台20的宽度大致相等。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基座10的宽度甚至可能比跑步台20略窄,即跑步台20的外侧面位于基座10外侧面的上方外侧。
由以上说明可知,相比于习知的折叠式跑步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跑步机因为基座宽度不大于跑步台宽度,因此可在跑步台宽度相同的前提下,使跑步机的整体宽度较窄。对一般使用者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跑步机在安置使用时所占据的室内空间较少,而且比较容易搬移及收藏。对业者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跑步机的包装体积较小,可提高仓储及运送时的堆叠效率,特别是对于以货柜为计价单位的陆运、海运而言,前述体积优势可增加单一货柜的最大容纳台数,使营运成本得以降低。
最后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前述较佳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50比较类似中国第200420002326.X号专利所揭示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装置也可能采用中国第200420064728.2号专利所揭示的结构,即,导引组件是以其基座连接部固定在基座上,并且具有一导槽形式的导引部,而连接组件的被导引部是被限制在前述导槽内活动。当然,其他类似原理的连接装置也可能套用至本实用新型中,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技术特征而产生前述功效、优点。

Claims (7)

1.一种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安置在地面上,具有左、右二外侧面;
一跑步台,由所述基座往后方延伸,具有左、右二外侧面,所述跑步台的所述左、右二外侧面的前端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的大致正上方或上方外侧;
左、右二导引组件,各具有一基座连接部及一导引部,其中,所述基座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导引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左、右二连结组件,各具有一跑步台枢接部、一滑移部及一被导引部,其中,所述跑步台枢接部枢接在所述跑步台上,所述滑移部可相对于所述基座前后滑移,所述被导引部与对应的所述导引组件的导引部接合;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连结组件均位于所述跑步台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在左右轴向上,所述二导引组件及所述二连结组件均位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二外侧面以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平行二侧杆,各所述侧杆的外侧面成为所述基座外侧面的一部分;所述跑步台具有一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且各自前后延伸的二侧边框条,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外侧面成为所述跑步台外侧面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前端与所述跑步台的前端之间相差一段距离,使得各所述侧边框条往前的延长线上形成一开放空间,所述连结组件或所述导引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进入所述开放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边框条的前端局部镂空,形成一上下敞通的开放空间,所述连结组件或所述导引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进入所述开放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台的前端设有一护盖组,所述护盖组的左、右二外侧面成为所述跑步台前端的外侧面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跑步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引组件概呈长条形,相对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基座连接部及所述导引部,其中,所述基座连接部枢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引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连结组件的所述被导引部。
CNU2007201953359U 2007-11-09 2007-11-09 折叠式跑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176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3359U CN201091765Y (zh) 2007-11-09 2007-11-09 折叠式跑步机
US12/291,558 US20090124466A1 (en) 2007-11-09 2008-11-13 Treadmill having a compact shap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53359U CN201091765Y (zh) 2007-11-09 2007-11-09 折叠式跑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1765Y true CN201091765Y (zh) 2008-07-30

Family

ID=39899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533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1765Y (zh) 2007-11-09 2007-11-09 折叠式跑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176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2987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TWI453049B (zh) * 2012-03-05 2014-09-21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3049B (zh) * 2012-03-05 2014-09-21
CN103892987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3892987B (zh) * 2012-12-25 2015-11-25 上海璟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US10010472B2 (en) 2012-12-25 2018-07-03 Jimho Robot (Shanghai) Co., Ltd. Lower limb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3327B (zh) 行李箱结构
CN105460065B (zh) 一种一步收合到位的婴儿车
CN106347558A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CN101797940B (zh) 脚踏停车架
CN106395645B (zh) 风电臂翻转方法及起重机
CN201091765Y (zh) 折叠式跑步机
CN106515829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4875828A (zh) 纤体箱包电动车
CN203876908U (zh)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103523136A (zh) 一种折叠电动三轮车
CN102525754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轮椅车
CN201545035U (zh) 折叠式婴儿车
CN201172464Y (zh) 四连杆收折车架
CN103263169A (zh) 沙发伸展架
CN206926624U (zh) 车辆辅助支撑装置
CN206885376U (zh) 一种直升机尾桨叶举升装置
CN103587562B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05440704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101362471A (zh) 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CN201481683U (zh) 电动轮椅
CN206664821U (zh) 后脚踏板可折叠的伸缩车架
CN102429790A (zh) 一种电动轮椅车
CN206926682U (zh) 一种管杆移动装置
CN202620033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轮椅车
CN2770716Y (zh) 跑步机的万向滑轮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