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7781Y - 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7781Y
CN201087781Y CNU2007201767887U CN200720176788U CN201087781Y CN 201087781 Y CN201087781 Y CN 201087781Y CN U2007201767887 U CNU2007201767887 U CN U2007201767887U CN 200720176788 U CN200720176788 U CN 200720176788U CN 201087781 Y CN201087781 Y CN 20108778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gp
groove
light
optical textur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67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国柱
张庆辉
徐启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Nano Electro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Nano Electro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Nano Electro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767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778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778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778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至少包括有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二个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的第一、二侧面,以及一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且与入光面相对的第三侧面,该底面及出光面设有成X、Y方向排列的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三侧面任一面、任二面或三面设有一个或以上可破坏光行进路径的调光组件,以使光源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经由侧面的调光组件,可将光线形成反射或散射作用,可改善导光板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以增加整体出光辉度。

Description

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种可改善习有导光板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可有效增加整体出光辉度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按,一般应用在信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可以依照实际设计的需求,而选择利用直下式或者是侧光式的背光模块架构;如图1所示,即为一侧光式背光模块架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1包括有入光面11、一与该入光面11相交的底面12、一与该底面12相对的出光面13,二个与底面12以及出光面13相交的第一、二侧面14、15,以及一与底面12以及出光面13相交且与入光面11相对的第三侧面16,且该导光板底面12设有平行排列的光学结构17,而该导光板出光面13设有垂直排列的光学结构17。
其中,该光源21设置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1,而导光板1下方亦设置有一反射片22,使光源21的光线得以自该入光面11射入,再由导光板1正面的出光面13射出,以达到光源显示的效果;然而,该光源21的部分光线射入第一、二、三侧面14、15、16时,因各侧面为平直的结构体,其光线容易由各侧面散出,造成光线的损失,且使侧面产生暗线的现象,进而使整体光线亮暗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习有导光板各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可有效增加整体出光辉度的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技术方案为:该导光板至少包括有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二个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的第一、二侧面,以及一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且与入光面相对的第三侧面,该底面及出光面设有成X、Y方向排列的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三侧面任一面、任二面或三面设有一个或以上可破坏光行进路径的调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光源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经由侧面的调光组件,可将光线形成反射或散射作用,可改善导光板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以增加整体出光辉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B、C、D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B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B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导光板1        入光面11
底面12         出光面13
第一侧面14     第二侧面15
第三侧面16     光学结构17
光源21         反射片22
导光板3        入光面31
底面32         出光面33
第一侧面34     第二侧面35
第三侧面36     光学结构37
光源41         光学膜片42
液晶面板43     反射片44
网点51         沟槽52
第一斜边521    第二斜边522
第一夹角523    第二夹角5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主要针对侧光式背光模块架构中导光板加以改良,如图2及图3所示,其导光板3至少包括有入光面31、一与该入光面31相交的底面32、一与该底面32相对的出光面33,二个与底面32以及出光面33相交的第一、二侧面34、35,以及一与底面32以及出光面33相交且与入光面31相对的第三侧面36,且该底面32及出光面33设有成X、Y方向排列的光学结构37,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光学结构37可以为沟槽,而该导光板底面32的光学结构37朝平行方向排列,该出光面33的光学结构37朝垂直方向排列。
其中,一个或以上的光源41设置于对应该入光面31的一侧,其光源4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或灯管,使光线得以自该入光面31射入,再由导光板3正面的出光面33射出,以达到光源显示的效果;当然,该导光板出光面33上方亦可进一步依序设置有复数光学膜片42及液晶面板43,而该导光板底面32下方亦可设有一反射片44,其中复数光学膜片42可以为扩散片及棱镜片。
本案的重点在于:该第一、二、三侧面任一面设有复数调光组件,如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于第三侧面36设有复数调光组件,如图所示,该调光组件可以为网点51,而该网点51凸出第三侧面36的表面,当光源41的光线由入光面31进入导光板3时,该光线可经由网点51,如图3所示,改变光线的行进路径,可将光线形成反射或散射作用,可改善导光板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以增加整体出光辉度;当然,该网点51亦可凹入第三侧面36的表面,如图4的第二实施例所示。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于第一侧面34设有复数调光组件,如图所示,该调光组件可以为沟槽52(可为V型沟槽),该沟槽52凹入第一侧面34的表面,而各沟槽52间具有固定间距,且各沟槽52成纵向排列。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该底面32的光学结构37朝平行方向排列,该出光面33的光学结构37朝垂直方向并旋转一角度排列,其于第一、二侧面34、35设有复数调光组件,如图所示,该调光组件可以为沟槽52(可为U型沟槽,或者可参杂有V型沟槽),该沟槽52凸出第一、二侧面34、35的表面,而各沟槽52间的间距由入光面31朝第三侧面36递减。
如图7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该底面32的光学结构37朝平行方向并旋转一角度排列,该出光面33的光学结构37朝垂直方向并旋转一角度排列,其于第一、二、三侧面34、35、36设有复数调光组件,如图所示,各调光组件可以为沟槽52(可为T型沟槽,或者可参杂有V型沟槽或U型沟槽),该沟槽52凹入第一、二、三侧面34、35、36的表面,而各沟槽52间的间距由入光面31朝第三侧面36递增;当然,各调光组件亦可以为网点51,如图7B所示,该网点51凸出于第一、二、三侧面34、35、36的表面;再者,该第一、二、三侧面34、35、36上的调光组件可以为不同形式,如图7C所示,该第一、二侧面34、35的调光组件为沟槽52,而第三侧面36的调光组件为网点51,且该沟槽52具有朝相向方向倾斜第一、二斜边521、522,如图7D所示,而第一、二斜边521、522与第二侧面35形成第一、二夹角523、524,其第一、二夹角523、524的角度不相同。
如图8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该第一侧面34的调光组件为沟槽52(可为V型沟槽),该沟槽52凹入第一侧面34的表面,各沟槽52间具有固定间距,且各沟槽52成横向排列,而第三侧面36的调光组件为网点51;当然,该导光板3的形式亦可以为楔型,如图8B所示。
如图9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各侧面34、35、36上的复数调光组件可以为不同形式,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其设有复数不同排列方向的沟槽52(可为V型、U型或T型沟槽任一或相互参杂),包含有纵向以及横向排列的沟槽52(该纵向及横向可以形成为90度或非90度的夹角),且各沟槽52为直线延伸;当然,各侧面34、35、36上亦可设有三种不同形式的调光组件,如图9B所示,其设有复数不同排列方向的沟槽52以及网点51,且各沟槽52为曲线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上各个实施方式,其皆于导光板的侧面上形成复数个可破坏光行径路径的调光组件(包括有:网点、沟槽),改善习有导光板侧面光线损失的问题,使光线由侧面的调光组件,可将光线形成反射或散射作用,可改善导光板侧面产生暗线的问题,以增加整体出光辉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侧光式背光模块架构另一较佳可行的导光板结构,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其导光板至少包括有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交的底面、一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二个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的第一、二侧面,以及一与底面以及出光面相交且与入光面相对的第三侧面,该底面及出光面设有成X、Y方向排列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侧面及/或第二侧面及/或第三侧面设有复数调光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调光组件凸出或凹入侧面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调光组件为网点或沟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为V型、U型或T型沟槽任一或相互参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间具有相同间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间具有间距,该间距由入光面朝第三侧面递减或递增。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具有朝相向方向倾斜第一、二斜边,而第一、二斜边与侧面形成第一、二夹角,其第一、二夹角的角度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形成纵向或横向排列。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为直线或曲线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底面的光学结构朝平行方向排列,而该导光板出光面的光学结构朝垂直方向排列;或该导光板底面的光学结构朝平行方向并旋转一角度排列,而该导光板出光面的光学结构朝垂直方向并旋转一角度排列。
CNU2007201767887U 2007-10-23 2007-10-23 导光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778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7887U CN201087781Y (zh) 2007-10-23 2007-10-23 导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67887U CN201087781Y (zh) 2007-10-23 2007-10-23 导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7781Y true CN201087781Y (zh) 2008-07-16

Family

ID=3963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678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7781Y (zh) 2007-10-23 2007-10-23 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7781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2139A (zh) * 2014-01-20 2014-05-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330920A (zh) * 2014-11-07 2015-02-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WO2018072069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出光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2139A (zh) * 2014-01-20 2014-05-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330920A (zh) * 2014-11-07 2015-02-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WO2016070496A1 (zh) * 2014-11-07 2016-05-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WO2018072069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出光装置
CN108603650A (zh) * 2016-10-18 2018-09-28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出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2788B (zh) 一种导光板、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1437963U (zh) 导光板结构改良
CN200976055Y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CN101661188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3901528B (zh) 面光源装置及其导光板
CN201673274U (zh) 导光板防侧漏光结构
CN201122185Y (zh) 导光板的结构改良
CN201087781Y (zh) 导光板
CN101725913A (zh) 高效率增亮的背光模组
CN200976054Y (zh) 导光板的结构改良
CN201007769Y (zh) 背光模块的结构改良
CN103487867A (zh) 导光板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CN2802545Y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导光结构
CN101042493A (zh)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201000493Y (zh) 导光板的结构改良
CN201100869Y (zh) 导光板
CN201083930Y (zh) 背光模块结构改良
CN201050739Y (zh) 导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1078650Y (zh) 导光板
CN104678479A (zh) 导光板
CN1881026A (zh) 背光模组的光源均化结构
CN201072481Y (zh)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CN2938145Y (zh) 导光板的结构改良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06081A (zh) 聚光模块及背光模组
CN201035178Y (zh) 导光板结构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IPU PHOTOELECTRIC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TAIWAN

Effective date: 201011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NO.16, DONGYUAN ROAD, ZHONGLI CITY, TAOYUAN COUNTY, TAIWAN, CHINA TO: TAICHUNG COUNTY, TAIWAN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03

Address after: Taichung County, Taiwan

Patentee after: Fuxia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of Zhongli City, East Road No. 16

Patentee before: Taiwan Nano Elector-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