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5985Y - 双回路喷淋塔 - Google Patents
双回路喷淋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85985Y CN201085985Y CNU200720125184XU CN200720125184U CN201085985Y CN 201085985 Y CN201085985 Y CN 201085985Y CN U200720125184X U CNU200720125184X U CN U200720125184XU CN 200720125184 U CN200720125184 U CN 200720125184U CN 201085985 Y CN201085985 Y CN 20108598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body
- reaction tank
- spraying layer
- flue
- circulating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Abstract
一种双回路喷淋塔,设置有左、右两个塔体,左塔体的顶端与进气烟道连接,右塔体的顶端与出气烟道连接,左、右塔体的底部与反应池连为一体,三者的内腔相通;在左、右塔体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喷淋层,各喷淋层内的喷淋管通过第一浆液循环管与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与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右塔体内进行两次喷淋,使烟气与吸收剂浆液在双回路喷淋塔中完成了两次接触,液、气接触时间长,接触充分,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吸收剂浆液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减少了吸收剂的输入。同时,由于吸收剂利用率提高,可减少循环泵的循环次数,有效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具有设计新颖、实施容易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回路喷淋塔,适用于烟气脱硫领域以及通过浆液喷淋吸收气体的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是造成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是通过对燃煤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来达到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目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脱硫技术中,喷淋塔脱硫技术应用比较多。
烟气脱硫喷淋塔技术是利用脱硫剂浆液喷淋含有二氧化硫有害气体的燃煤锅炉烟气,通过脱硫剂浆液和烟气接触反应吸收有害气体来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目前的喷淋塔为圆柱体单塔,在塔体的中上部布置3~4层喷淋层,脱硫剂浆液通过喷淋管向下喷淋,原烟气入口布置在塔体中下部,烟气在增压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喷淋塔后向上流动,与向下喷淋的脱硫剂浆液逆流接触和反应,从而达到吸收二氧化硫的目的。喷淋塔设置不同规格的循环泵不断的将喷淋塔底部反应池中的浆液抽吸至不同喷淋层,以提高脱硫剂浆液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反应池底部设置搅拌器防止浆液沉淀造成吸收塔结垢,一般为侧进式搅拌器。
现有的喷淋塔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脱硫剂浆液和烟气接触时间短,脱硫剂浆液利用率不高等。为了提高脱硫剂浆液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就要增加浆液循环泵的循环次数,从而造成脱硫系统的运行费用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并有效降低脱硫系统运行费用的双回路喷淋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回路喷淋塔,包括塔体、进气烟道、出气烟道、反应池、喷淋层、循环泵、浆液循环管和搅拌器,搅拌器安装在反应池内,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反应池两端的上方设置有左、右两个塔体,左塔体的顶端与进气烟道连接,右塔体的顶端与出气烟道连接,所述左、右塔体的底部与反应池连为一体,三者的内腔相通;在左、右塔体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喷淋层,各喷淋层内的喷淋管通过第一浆液循环管与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与反应池的底部连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循环泵的抽吸作用下,反应池底部的浆液依次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循环泵和第一浆液循环管,进入对应喷淋层内的喷淋管中,由喷嘴向下喷淋;未净化的原烟气通过进气烟道进入左塔体内腔后向下流动,与左塔体内喷淋层下喷的吸收剂浆液顺流接触,吸收剂与气体充分反应;经过左边喷淋塔的一级吸收后,烟气以一定速度向右塔体流动,在右塔体内腔中向上流动的烟气与下喷的吸收剂浆液逆流接触,吸收剂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完成二级吸收反应,净化后的烟气从右塔体上端的出气烟道流出。由于烟气在左、右喷淋塔中与吸收剂浆液完成了两次接触,液、气接触时间长,接触充分,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吸收剂浆液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同时可减少循环泵的循环次数,有效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左、右塔体内喷淋层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左塔体内腔的中上部一般设置有1~2层喷淋层,右塔体内腔的中上部一般设置有2~3层喷淋层,左、右塔体内不同的喷淋层配备不同规格的循环泵,上层喷淋层对应较大功率的循环泵,下层喷淋层对应较小功率的循环泵;在脱硫过程中反应池底部吸收剂(石灰石浆液)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石膏浆液(含有未反应完全的石灰石颗粒)通过循环泵抽吸至对应的喷淋层,以进一步提高吸收剂浆液的利用率。
为了除去净化后的湿烟气中残存的少量酸雾,防止烟道和后续设备发生腐蚀,在上述右塔体内靠近其出口处安装有除雾器,该除雾器位于所述右塔体内喷淋层的上方。
上述搅拌器为顶进式搅拌器,位于反应池内腔的中央,搅拌器可以防止反应池中的石膏浆液沉淀板结导致脱硫塔内管道堵塞以及各部件结垢和腐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右塔体内进行两次喷淋,使烟气与吸收剂浆液在双回路喷淋塔中完成了两次接触,液、气接触时间长,接触充分,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吸收剂浆液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减少了吸收剂的输入。同时,由于吸收剂利用率提高,可减少循环泵的循环次数,有效降低了脱硫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具有设计新颖、实施容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领域或通过浆液喷淋吸收气体的化工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左塔体1、右塔体2、进气烟道3、出气烟道4、反应池5、喷淋层6、循环泵7、第一浆液循环管8、第二浆液循环管8’、搅拌器9和除雾器10等部件构成,左、右塔体1、2为方形,左塔体1的顶端与横向布置的进气烟道3连接,右塔体2的顶端与横向布置的出气烟道4连接,左、右塔体1、2的底部与反应池5连为一体,呈“U”形,三者的内腔相通。在反应池5内腔的中央安装搅拌器9,该搅拌器9为顶进式搅拌器,以防止反应池5中的石膏浆液沉淀板结导致脱硫塔内管道堵塞以及各部件结垢和腐蚀。
从图1中可知,在左塔体1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2层喷淋层6(其中一层备用),每一层喷淋层6内的喷淋管通过第一浆液循环管8与循环泵7的出口连接,循环泵7的进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8’与反应池5的底部连通。在右塔体2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3层喷淋层6(其中一层备用),每一层喷淋层6内的喷淋管也通过第一浆液循环管8与循环泵7的出口连接,循环泵7的进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8’与反应池5的底部连通。左塔体1配备的两台循环泵7(其中一台备用)规格不同,右塔体2配备的三台循环泵7(其中一台备用)规格也不相同,其中同一塔体内上层喷淋层对应较大功率的循环泵7,下层喷淋层对应较小功率的循环泵7,在脱硫过程中反应池5底部反应生成的石膏浆液(含有未反应完全的石灰石颗粒)通过循环泵7抽吸至对应的喷淋层6,以进一步提高吸收剂浆液的利用率。
从图1中进一步可知,在烟气脱硫系统中,为了使反应最初生成的亚硫酸钙变成稳定的石膏产品,通常要向反应池5中充入空气,将亚硫酸钙氧化为二水硫酸钙(石膏);同时,在右塔体2内靠近其出口处安装有两级除雾器10,该除雾器10位于所述右塔体内喷淋层6的上方,用于除去湿烟气中残存的少量酸雾,防止烟道和后续设备发生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循环泵7的抽吸作用下,反应池5底部的浆液依次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8’、循环泵7和第一浆液循环管8,进入对应喷淋层6内的喷淋管中,由喷嘴向下喷淋;未净化的原烟气通过进气烟道3进入左塔体1内腔后向下流动,与左塔体1内喷淋层6下喷的吸收剂浆液顺流接触,吸收剂与气体充分反应;经过左边喷淋塔的一级吸收后,烟气以一定速度向右塔体2流动,在右塔体2内腔中向上流动的烟气与下喷的吸收剂浆液逆流接触,吸收剂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完成二级吸收反应,净化后的烟气从右塔体2上端的出气烟道4流出。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塔体1、2内喷淋层6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Claims (4)
1.一种双回路喷淋塔,包括塔体、进气烟道(3)、出气烟道(4)、反应池(5)、喷淋层(6)、循环泵(7)、浆液循环管(8、8’)和搅拌器(9),搅拌器(9)安装在反应池(5)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池(5)两端的上方设置有左、右两个塔体(1、2),左塔体(1)的顶端与进气烟道(3)连接,右塔体(2)的顶端与出气烟道(4)连接,所述左、右塔体(1、2)的底部与反应池(5)连为一体,三者的内腔相通;在左、右塔体(1、2)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喷淋层(6),各喷淋层(6)内的喷淋管通过第一浆液循环管(8)与循环泵(7)的出口连接,循环泵(7)的进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管(8’)与反应池(5)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喷淋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塔体(1)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1~2层喷淋层(6),右塔体(2)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2~3层喷淋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回路喷淋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塔体(2)内靠近其出口处安装有除雾器(10),该除雾器(10)位于所述右塔体内喷淋层(6)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9)为顶进式搅拌器,位于反应池(5)内腔的中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5184XU CN201085985Y (zh) | 2007-09-10 | 2007-09-10 | 双回路喷淋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5184XU CN201085985Y (zh) | 2007-09-10 | 2007-09-10 | 双回路喷淋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85985Y true CN201085985Y (zh) | 2008-07-16 |
Family
ID=3963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2518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5985Y (zh) | 2007-09-10 | 2007-09-10 | 双回路喷淋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85985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8765A (zh) * | 2010-05-14 | 2011-06-01 | 孙厚杰 | 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
CN102794103A (zh) * | 2012-09-04 | 2012-11-28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双循环u型塔脱硫系统及工艺 |
CN107149837A (zh) * | 2017-06-13 | 2017-09-12 | 湖州博通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除尘器 |
CN109289446A (zh) * | 2018-11-06 | 2019-02-01 | 彭圆 | 一种石油冶炼脱硫系统 |
-
2007
- 2007-09-10 CN CNU200720125184XU patent/CN20108598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8765A (zh) * | 2010-05-14 | 2011-06-01 | 孙厚杰 | 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
CN102078765B (zh) * | 2010-05-14 | 2015-10-28 | 孙厚杰 | 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 |
CN102794103A (zh) * | 2012-09-04 | 2012-11-28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双循环u型塔脱硫系统及工艺 |
CN107149837A (zh) * | 2017-06-13 | 2017-09-12 | 湖州博通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烟气除尘器 |
CN109289446A (zh) * | 2018-11-06 | 2019-02-01 | 彭圆 | 一种石油冶炼脱硫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A029429B1 (ru) |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топочного газ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кислотных хвостовых газ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аммиач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 |
CN204522737U (zh) | 一种混流式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近零排放一体化吸收塔 | |
CN101254392B (zh) | 节能型亚硫酸钠循环脱硫装置及方法 | |
CN101543724A (zh) | 一种适合烧结烟气处理的氨法脱硫方法 | |
CN203564953U (zh) | 一种酸雾净化塔 | |
CN201510842U (zh) | 双回路空塔喷淋、塔体除雾烟道一体化装置 | |
CN1597059A (zh) | 双塔循环电厂锅炉废水洗吸烟气脱硫方法 | |
CN201085985Y (zh) | 双回路喷淋塔 | |
CN205886585U (zh) | 一种脱硫除尘系统 | |
CN209287031U (zh) | 一种基于喷淋鼓泡复合塔的二氧化硫超低排放脱硫装置 | |
CN202576152U (zh) | 喷淋空塔式烟气脱硫废水浓缩装置 | |
CN102210967A (zh) | 两级处理高硫煤烟气湿法脱硫方法 | |
CN201189447Y (zh) |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 | |
CN202161921U (zh) | 氨再生脱硫装置 | |
CN201085987Y (zh) | 双向吸收塔 | |
CN204193780U (zh) | 一种高效脱硫吸收塔 | |
CN201313032Y (zh) |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 |
CN201085986Y (zh) | 双回路双向吸收装置 | |
CN102527223A (zh) | 一种烧结机烟气脱硫工艺及装置 | |
CN202478813U (zh) | 一种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 |
CN205055798U (zh) | 组合式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 |
CN201058277Y (zh) | 烟道内错流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 |
CN203777914U (zh) | 一种脱硫吸收塔 | |
CN204320092U (zh) | 一种带有缩放形孔板的烟气洗涤机构 | |
CN101450279B (zh) | 作为脱硫装置的鼓泡塔及其用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