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4050Y -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4050Y
CN201084050Y CNU2007200669340U CN200720066934U CN201084050Y CN 201084050 Y CN201084050 Y CN 201084050Y CN U2007200669340 U CNU2007200669340 U CN U2007200669340U CN 200720066934 U CN200720066934 U CN 200720066934U CN 201084050 Y CN201084050 Y CN 20108405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ebook computer
frame
magnetic element
displa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6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守田
刘育苗
黄海勇
汤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066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405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405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405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该闭合机构在显示器或者基座边框内,安装有磁性元件;与该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相对的基座或者显示器的边框内,安装有能够被上述磁性元件吸合的元件。优选地,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为远离铰接轴的边框。优选地,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具体是显示器边框;相对的,所述安装能够被该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的边框为基座边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闭合机构利用磁铁的吸力,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部分和基座的有效闭合。由于无需设置凸出于外部的卡钩,使笔记本电脑外观更加简单明快,同时,由于不存在凸出的卡钩,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卡钩易于损伤、疲劳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电脑市场的主流产品。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数分为显示器、以及包含键盘和主机的基座两大部分。两部分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并可以围绕铰链相对旋转。当笔记本电脑未使用时,可以将显示器部分围绕铰链旋转到与基座表面相闭合的位置,使笔记本电脑易于携带。当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则将显示器向远离基座的方向旋转到适当位置即可。
为了使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位置时显示器能够扣紧在基座上,现有技术采用了专门的闭合结构。
图1示出处于闭合状态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图2示出该笔记本电脑单独的显示器部分,图3示出该笔记本电脑的基座部分。
图中示出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11、基座12。所述显示器11以中间线为轴心对称安装有两处卡钩13,该卡钩13垂直伸出显示器11一段距离,并且在末端具有钩状部分。该卡钩13可以在其安装槽中左右移动。一般情况下,该卡钩13受安装在显示器11边框内部的弹簧的挤压,处于较左的位置;同时,该卡钩3可以受安装在显示器11中间位置的扳机1 5的控制,随着扳机15的向右移动而移动到安装槽的右侧。所述基座12上与所述卡钩13对应的位置开有卡槽14,该卡槽14靠近出口的边缘有台阶。图1中示出卡钩13嵌入卡槽14,此时卡钩13的钩状部分勾住卡槽14边缘的台阶,使显示器11不会脱离基座12。当需要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可以向右扳动所述扳机15,所述卡钩13的钩状部分将与卡槽14的台阶脱离,从而可以将该显示器12向上方旋转。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
1、卡勾、卡槽、扳机成为外观设计不得不考虑的部分,妨碍了笔记本的美观和外观的简约。尤其是卡钩、扳机位于外侧,影响了美观。
2、卡勾由于高于显示器面板,其位置突出,容易损伤;卡槽低于键盘面板,容易集灰,脏污。
3、由于闭合时,卡钩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冲击力,使卡钩存在疲劳失效的风险。
4、当打开显示器部分时,获得的手感是卡勾与卡槽脱扣的瞬时感觉,这种感觉不具备持续性和连续变化性。
此外,现有技术下,笔记本电脑闭合时,为了关闭显示器电源,需要另外设置显示器电源开关。如图4所示,该显示器开关16设置在靠近铰链的一边。由于与上述闭合机构分离,需要在基座壳体的两个位置分别制造和安装,给生产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该机构不包含突出的卡钩部分,使笔记本电脑的外形更加简洁,同时不存在疲劳失效的风险;同时,该机构也不包含卡槽,因而不至于集灰、脏污。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闭合机构可以方便的与显示器的开关部分结合,获得更易于安装的显示器开关。此外,使用该机构打开笔记本电脑时,具有持续性的、连续变化性的手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闭合机构,具体是在显示器或者基座边框内,安装有磁性元件;与该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相对的基座或者显示器的边框内,安装有能够被上述磁性元件吸合的元件。
优选地,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为远离铰接轴的边框。
优选地,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具体是显示器边框;相对的,所述安装能够被该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的边框为基座边框。
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共有两处,以中心对称方式安装在所述远离铰接轴的显示器边框两侧,位置靠近边框的两端;基座边框中与上述磁性元件相对应地安装两处能够被该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外包覆有磁导率大于空气的保护层,在靠近贴合面的一侧,该磁性元件部分露出该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磁性元件为磁铁。
优选地,相应的,所述能够被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为铁片。
优选地,在所述安装铁片的边框中,同时安装有干簧管;该干簧管的安装位置在所述铁片受到磁性元件感应而产生磁性时的磁力线范围内,并且,当该铁片感应而产生磁性时,其两个簧片受磁力作用而吸合;当所述铁片没有磁性时,其两个簧片分离;当该干簧管吸合时,控制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断电;当该干簧管簧片分开时,控制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得电。
优选地,所述干簧管的两个簧片闭合时,向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闭合的信号,使电源管理器控制显示器失电;所述干簧管的两个簧片分离时,向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打开的信号,使电源管理器控制显示器得电。
优选地,相应的,所述能够被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是相对位置的极性与上述磁铁相反的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闭合机构利用磁铁的吸力,实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部分和基座的有效闭合。由于无需设置凸出于外部的卡钩,使笔记本电脑外观更加简单明快,线条更加简洁。同时,由于不存在凸出的卡钩,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卡钩易于损伤、疲劳的缺陷。由于没有卡槽,也不会产生积累脏污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在所安装的磁铁周围用高导磁率的材料包覆磁铁,使磁力线不会外泄,使磁力线对外部可能与笔记本电脑近距离接触的银行卡、公交卡等磁卡的影响降到最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闭合机构的铁片附近,利用干簧管作为显示器的开关。这种结构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并且由于干簧管与闭合机构安装在同一边,使制造、安装都更易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处于闭合状态的笔记本电脑;
图2是现有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部分;
图3是现有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基座部分;
图4是现有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开关;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闭合机构的笔记本电脑;
图6-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电脑的俯视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电脑的正视图;
图7是图6-2所示切面B-B的左视图;
图8是该切面B-B的局部位置A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笔记本电脑侧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切面B-B的视图;
图11是图10中局部位置D的剖视放大图;
图12是图9中切面位置C-C的视图;
图13是图12中局部位置C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方法。
请参看图5-图8,上述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闭合机构的笔记本电脑,图5为该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时的正面立体图。图示的较长的边为远离显示器11和基座12的铰接轴的边框。从图5可以看出,该笔记本电脑边框的外表面上,无论是显示器11,还是基座12部分,均不包含任何可见的外部机构(例如图1所示笔记本电脑的扳机15),使该笔记本电脑外观平整,美观。
图6-1、图6-2分别示出该笔记本电脑处于闭合状态的俯视图和正视图。该图同样可以看出该笔记本电脑正面的框架边上不存在任何机构,使该笔记本电脑外形光滑。同时,图6-2示出切面B-B所在的位置。
图7就是图6-2所示切面B-B的左视图。由图6可以看出,在该笔记本电脑远离铰接轴的正面边框内设置有机构,该机构是该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为清楚说明该闭合机构,图8示出该切面的局部位置A的放大图。
如图8所示,在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11的远离铰接轴边框内部,靠近远离铰接轴的前端位置安装有截面为方形的磁性元件81,图8同时示出该磁性元件81的三面被保护层82包围,只有正对基座12的一边露出并高于所述保护层82。所述保护层82由磁导率高于空气的材料制成,确保磁性元件81的磁力线不会外泄,以使磁性元件81的磁力线不致于外泄,而影响可能与笔记本电脑近距离接触的磁卡等生活用品,同时,使所述磁性元件81的磁力基本上集中在正对所述基座12的方向上。所述磁性元件81可以选择各种永磁性材料,优选地,采用磁铁。
同样如图8所示,该笔记本电脑的基座12的框架内,安装有能够被上述磁性元件81吸合的铁片83,实际上,也可以安装其他能够被磁性元件81吸合的材料制成的元件。该铁片83靠近框架前端的一侧向下弯曲嵌入框架,以实现该铁片83的固定。该铁片83主体部分与所述显示器11、基座12的贴合面平行,其所在位置与所述磁性元件81正对。该图8示出该铁片83完全在框架内,实际上,该铁片83的主体部分也可以露出框架,而作为所述基座12上与显示器11的贴合面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闭合机构,以下图9-13示出该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电脑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9示出该笔记本电脑的侧视图,该图示出该笔记本电脑处于打开的状态。该图9还示出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11的一个切面位置B-B,以及基座12的一个切面位置C-C。
图10为所述切面B-B的视图,该图上两处位置为局部剖视。由图10可知,所述磁性元件81及其保护层82组成的磁性组件共有两个,对称的安装在远离铰接轴的边框内,其位置靠近该边框的两端。为清楚说明该闭合机构,图11示出该切面图B-B的局部位置D的剖视放大图。
如图11所示,磁性元件81与显示器11、基座12的贴合面平行的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由夹持元件111夹持,该夹持元件111采用磁导率大于空气的材料制成;其宽度方向上两侧为所述保护层82夹持。由于磁性元件81四周都被磁导率高于空气的材料包围,因此,其磁力线将集中通过该与贴合面平行的面,使磁性元件81的磁力集中在该方向上,使该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11与基座12闭合时能够获得较大的闭合力。
图12为图9中切面位置C-C的视图。该图具有两处局部剖视位置,可以看出,所述铁片83共有两处,对称的安装在远离铰接轴的基座12的边框内,其位置靠近该边框的两端。图中位于下端的一个铁片83的位置,其下部还安装有干簧管121。为清楚说明该机构,图1 3示出该切面图C-C的局部位置C的剖视放大图。
如图13所示,该铁片83的下部安装有干簧管121。干簧管的特性在于,当有磁场作用时,其内部的两个簧片吸合;当磁场消失时,两个簧片放开。该干簧管121的两个簧片连接信号线,用于向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器发送信号。当该笔记本电脑闭合时,由于铁片83受到磁场作用而带磁,其周围形成磁场。所述干簧管121由于磁场作用,其内部的两个簧片吸合,向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闭合信号,电源管理器据此关闭显示器电源;当笔记本电脑打开时,由于铁片83的磁场消失,干簧管121的两个簧片放开,向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信号,电源管理器据此打开显示器电源。
以上所述的是采用磁性元件实现笔记本电脑闭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实际上,在磁性材料实现笔记本电脑闭合的基本思路下,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
例如,该实施例中,采用干簧管121作为控制是否向显示器121供电的信号开关,实际上,也可以不使用干簧管,而采用现有技术的电源控制方式。
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81安装在显示器11的边框上,铁片83安装在基座12上,实际上,两者的位置也可以对调。但是,如果采用干簧管121控制显示器11电源的开、闭,则采用本实施例的布置方式,更利于干簧管121的连线。
本实施例中,基座12上安装铁片,以便与安装在显示器11上的磁性元件81配合产生磁力。实际上,也可以采用相对位置上的极性与上述磁性元件81相反的磁性元件,但此时由于磁场始终存在,因此,不能使用干簧管控制显示器电源开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元件81的5面均包围有保护层82,实际上,没有保护层亦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但是,考虑到磁性元件81的磁力线外泄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最佳方案是采用可靠的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采用磁导率大于空气的材料即可,最好采用高磁导率的材料,如铁磁材料,以获得较好的屏蔽效果。另外,该保护层82还可以将磁力线集中在贴合面方向上,从而使磁力更强。
本实施例中,磁性元件81和铁片83均位于框架内部,实际上,磁性元件、铁片的朝向贴合面的部分也可以露出框架。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磁性元件、铁片等安装于远离铰接轴的边框上,实际上,也可以安装在与铰接轴相邻的两个边框的远离铰接轴的位置,即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基座的侧边的远离铰接轴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或者基座边框内,安装有磁性元件;与该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相对的基座或者显示器的边框内,安装有能够被上述磁性元件吸合的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为远离铰接轴的边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磁性元件的边框具体是显示器边框;相对的,所述安装能够被该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的边框为基座边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共有两处,以中心对称方式安装在所述远离铰接轴的显示器边框两侧,位置靠近边框的两端;基座边框中与上述磁性元件相对应地安装两处能够被该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外包覆有磁导率大于空气的保护层,在靠近贴合面的一侧,该磁性元件部分露出该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所述能够被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为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铁片的边框中,同时安装有干簧管;该干簧管的安装位置在所述铁片受到磁性元件感应而产生磁性时的磁力线范围内,并且,当该铁片感应而产生磁性时,其两个簧片受磁力作用而吸合;当所述铁片没有磁性时,其两个簧片分离;当该干簧管吸合时,控制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断电;当该干簧管簧片分开时,控制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得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簧管的两个簧片闭合时,向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闭合的信号,使电源管理器控制显示器失电;所述干簧管的两个簧片分离时,向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器发出笔记本电脑打开的信号,使电源管理器控制显示器得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所述能够被磁性元件吸合的材料是相对位置的极性与上述磁铁相反的磁铁。
CNU2007200669340U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405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69340U CN201084050Y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69340U CN201084050Y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4050Y true CN201084050Y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69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4050Y (zh) 2007-01-29 2007-01-29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405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981A (zh) * 2013-11-04 2014-0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脑
CN105987562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981A (zh) * 2013-11-04 2014-0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脑
CN105987562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4050Y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闭合机构
CN206540582U (zh) 一种阀控物联网水表
CN107016801A (zh) 一种可自动关门的智能收件柜
CN206638716U (zh) 一种电力计量箱防窃电装置
CN215267208U (zh) 挂杆式电源综合柜
CN201754257U (zh) 壁挂式自助设备
CN206789453U (zh) 一种环网柜接地操作孔与下门联锁装置
CN2127230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雷击计数器
CN209087325U (zh) 智能路标柱
CN203838791U (zh) 一种旋转板式金融自助设备出钞闸门
CN204614096U (zh) 多媒体显示器及自动售货机
CN10446083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固定装置
CN208836450U (zh) 一种非wifi远程控制操作装置
CN201850879U (zh) 液晶显示器防盗装置
CN206363298U (zh) 一种计算机防漏电装置
CN206293813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
CN201383136Y (zh) 一种红外触摸显示器
CN215730070U (zh) 一种自助发卡机
CN202548081U (zh) 磁铁漏装及磁极方向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07611989U (zh) 一种弱电箱
CN214623747U (zh) 一种内设无线标签的医生客户端用电子胸牌
CN212276718U (zh) 一种平面广告显示器
CN214504868U (zh) 一种太阳能电子信息牌
CN219716197U (zh) 一种用于用电安全隐患监测的预警装置
CN204214915U (zh) 一种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