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8666Y -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8666Y
CN201068666Y CNU2007201484680U CN200720148468U CN201068666Y CN 201068666 Y CN201068666 Y CN 201068666Y CN U2007201484680 U CNU2007201484680 U CN U2007201484680U CN 200720148468 U CN200720148468 U CN 200720148468U CN 201068666 Y CN201068666 Y CN 2010686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ellet shot
slingshot
control device
action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84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GL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484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86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86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86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车辆的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在锁套上,与所述锁套的轴线平行地成型有一个滑道孔;在所述滑道孔朝向锁芯的一侧开有一个与锁芯安装孔贯通的弹子孔;在所述锁芯的侧壁上成型有一个锁定凹,所述锁定凹位于所述锁芯在施放位置时与所述弹子孔对应的位置;一个操作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孔中,所述操作杆朝向所述锁芯的一侧成型有一个释放槽,所述操作杆受到一个使所述释放槽偏离所述弹子孔的偏压力;一个弹子设置在所述弹子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地防止因误操作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Description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车辆的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这种机构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背景技术
具有中控装置的车辆,在停放时需要通过中控装置将车轮或转向机构锁定以达到防盗的目的,然而,这种具有中控装置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发生误操作,将中控装置碰到锁定状态,而使车轮或转向机构被锁定时则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了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各种损害,人们想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但大都是通过改变锁内部的结构来达到防止误操作的功能,如在专利文献CN2604489Y中公开了一种固定式编码防误锁,所述防误锁包括一个机械闭锁机构和一个状态识别机构,其中,机械闭锁机构包括一个锁杆,锁杆上具有锁舌单向卡槽,锁杆上还装有弹簧,锁体内有一个与锁舌孔垂直连通且贯穿锁体的锁杆孔,锁杆孔内有锁杆弹簧限位台阶,所述状态识别机构由位于挡块孔中的挡块弹簧、位于锁杆上的挡块定位凹缺组成,挡块孔与锁杆孔和定位杆孔相互垂直连通,挡块朝向定位杆孔的端面上具有高度稍大于定位杆孔径的缺口,由于上述机构所述固定编码防误锁实现了防止误操作的功能,然而,如果将这种固定式编码防误锁用于具有中控装置的车辆,就非常不适宜了,存在诸如锁内零部件多、操作复杂、装配麻烦且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锁套上,与所述锁套的轴线平行地成型有一个滑道孔;在所述滑道孔朝向锁芯的一侧开有一个与锁芯安装孔贯通的弹子孔;在所述锁芯的侧壁上成型有一个锁定凹,所述锁定凹位于所述锁芯在施放位置时与所述弹子孔对应的位置;一个操作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孔中,所述操作杆朝向所述锁芯的一例成型有一个释放槽,所述操作杆受到一个使所述释放槽偏离所述弹子孔的偏压力;一个弹子设置在所述弹子孔中,所述弹子沿所述弹子孔轴向的尺寸适于当弹子卡在所述弹子孔和锁定凹之间时,所述操作杆处于未被锁定状态,也适于当弹子卡在弹子孔和释放槽之间时,所述锁套和锁芯处于未被锁闭状态。
所述滑道孔为一个盲孔,在所述滑道孔的盲端与所述操作杆的内侧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对所述操作杆施加偏压力弹簧。
所述滑道孔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凸台,在所述凸台与所述操作杆的内侧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对所述操作杆施加偏压力的弹簧。
所述弹簧为推力弹簧。
所述操作杆与所述锁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所述锁定凹的形状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圆台形。
所述释放槽为一个圆滑过渡的凹槽。
所述弹子为一个钢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对所述弹子孔、锁定凹与释放槽位置的设定及对所述弹子的尺寸的设定,使得所述弹子在中控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能锁定锁芯和锁套,从而避免了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结构简单,装配和操作简便,而且加工成本比较低,非常适合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被更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将锁芯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解除对锁芯的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锁套、2-滑道孔、3-锁芯、4-弹子孔、5-弹子、6-锁定凹、7-操作杆、8-推力弹簧、9-释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锁套1上,与所述锁套1的轴线平行地成型有一个滑道孔2;在所述滑道孔2朝向锁芯3的一侧开有一个与锁芯3安装孔贯通的弹子孔4;在所述锁芯3的侧壁上成型有一个锁定凹6,所述锁定凹6位于所述锁芯3在施放位置时与所述弹子孔4对应的位置;一个操作杆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孔2中,所述操作杆7朝向所述锁芯3的一侧成型有一个释放槽9,所述滑道孔2为一个盲孔,在所述滑道孔2的盲端与所述操作杆7的内侧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对所述操作杆7施加偏压力推力弹簧8;一个弹子5设置在所述弹子孔4中,所述弹子5为一个圆形钢球,其沿所述弹子孔4轴向的尺寸适于当弹子5卡在所述弹子孔4和锁定凹6之间时,所述操作杆7处于未被锁定状态,也适于当弹子5卡在弹子孔4和释放槽9之间时,所述锁套1和锁芯3处于未被锁闭状态;所述操作杆7与所述锁套1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以防止操作杆7从滑道孔2中脱离。另外,所述锁定凹6的形状最好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圆台形,这样的形状有利于所述弹子5从锁定凹6中脱离,同样的道理,所述释放槽9的形状最好为一个圆滑过渡的凹槽。
在上述结构中,对操作杆7施加偏压力的不仅可以是推力弹簧8还可以是别的装置,如拉力弹簧、能够利用同名磁极产生斥力的装置或者利用橡胶套管产生弹力的装置等。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要使用车辆时,用钥匙转动所述锁芯3以带动所述联动部件解除各锁定部位的拉紧力,当所述锁芯3上的所述锁定凹6对准所述弹子孔4时,由于所述操作杆7受推力弹簧8的作用从而使弹子5受到一个向上的偏压力,在所述偏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弹子5的一端脱离释放槽9的底部,另一端则插入所述锁芯3上的锁定凹6中,从而将所述锁芯3及所述联动部件锁定,有效地防止了因误操作转动锁芯3而导致的所述联动部件的锁定,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参见图1。
当需要锁车时,推动突出于所述滑道孔2的所述操作杆7的那一端,使其上的所述释放槽9与所述弹子孔4对准,此时所述弹子5与所述锁定凹6脱离,落入释放槽9中,从而解除了弹子5对所述锁套1和锁芯3的锁定,此时将钥匙拔出车就被锁住了,参见图2。
另外,在滑道孔2的一端通过设置一个凸台来固定推力弹簧8也可以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固定推力弹簧8,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锁套(1)上,与所述锁套(1)的轴线平行地成型有一个滑道孔(2);在所述滑道孔(2)朝向锁芯(3)的一侧开有一个与锁芯(3)安装孔贯通的弹子孔(4);在所述锁芯(3)的侧壁上成型有一个锁定凹(6),所述锁定凹(6)位于所述锁芯(3)在施放位置时与所述弹子孔(4)对应的位置;一个操作杆(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孔(2)中,所述操作杆(7)朝向所述锁芯(3)的一侧成型有一个释放槽(9),所述操作杆(7)受到一个使所述释放槽(9)偏离所述弹子孔(4)的偏压力;一个弹子(5)设置在所述弹子孔(4)中,所述弹子(5)沿所述弹子孔(4)轴向的尺寸适于当弹子(5)卡在所述弹子孔(4)和锁定凹(6)之间时,所述操作杆(7)处于未被锁定状态,也适于当弹子(5)卡在弹子孔(4)和释放槽(9)之间时,所述锁套(1)和锁芯(3)处于未被锁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孔(2)为一个盲孔,在所述滑道孔(2)的盲端与所述操作杆(7)的内侧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对所述操作杆(7)施加偏压力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孔(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凸台,在所述凸台与所述操作杆(7)的内侧端之间设置有一个对所述操作杆(7)施加偏压力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推力弹簧(8)。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7)与所述锁套(1)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凹(6)的形状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圆台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槽(9)为一个圆滑过渡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子(5)为一个钢球。
CNU2007201484680U 2007-06-06 2007-06-06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86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4680U CN201068666Y (zh) 2007-06-06 2007-06-06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4680U CN201068666Y (zh) 2007-06-06 2007-06-06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8666Y true CN201068666Y (zh) 2008-06-04

Family

ID=39490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846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8666Y (zh) 2007-06-06 2007-06-06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8666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968B (zh) * 2009-01-19 2012-01-04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及一种电子锁
CN107060500A (zh) * 2017-06-13 2017-08-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控制人防门内闭锁用的双向暗锁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0371221A (zh) * 2018-04-12 2019-10-25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锁控装置
CN111236760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968B (zh) * 2009-01-19 2012-01-04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及一种电子锁
CN107060500A (zh) * 2017-06-13 2017-08-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控制人防门内闭锁用的双向暗锁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7060500B (zh) * 2017-06-13 2022-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一种控制人防门内闭锁用的双向暗锁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0371221A (zh) * 2018-04-12 2019-10-25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锁控装置
CN110371221B (zh) * 2018-04-12 2021-04-06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锁控装置
CN111236760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8666Y (zh) 防止车辆中控装置误操作的机构
CN203127019U (zh) 一种公共自行车锁
CN202507227U (zh) 汽车转向主销液压取出器
CN201249813Y (zh) 驾驶室倾翻锁定装置
CN201399765Y (zh) 拆链器
CN203081108U (zh) 锁具
CN207747957U (zh) 电动自行车撑脚锁
CN202923590U (zh) 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
CN201494538U (zh) 车辆锁连动装置
CN201745379U (zh) 一种自锁装置
CN201086758Y (zh) 自行车防盗锁
CN204452671U (zh) 一种摩托车头感应锁
CN101088838A (zh) 一种自行车防盗锁
CN103183047B (zh) 一种用于托架推车的防倒与刹车复合系统
CN2563348Y (zh) 机械锁紧式吊卡销子
CN201180769Y (zh) 密集架传动机构
CN206141666U (zh) 一种自动锁车车撑和自行车
CN202098486U (zh) 一种两轮车车锁装置
CN2029237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前叉锁的安全限位装置
CN201325490Y (zh) 一种新型防盗备胎升降器
CN2774895Y (zh) 防盗灵活车头锁
CN201288458Y (zh) 单向自动摩托车锁
CN202926037U (zh) 防盗门自动锁触发装置
CN2278627Y (zh) 自行车防盗锁
CN201358628Y (zh) 一种锁梁记数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