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8419Y -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8419Y
CN201068419Y CNU2007200528677U CN200720052867U CN201068419Y CN 201068419 Y CN201068419 Y CN 201068419Y CN U2007200528677 U CNU2007200528677 U CN U2007200528677U CN 200720052867 U CN200720052867 U CN 200720052867U CN 201068419 Y CN201068419 Y CN 2010684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enturi tube
air
mixolimn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528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晓军
陈思莉
顾晓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U2007200528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84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84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84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水混合系统,反冲洗系统(10),承托层(11),生物填料层(12)和出水堰(13),曝气生物滤池柱(16)下端设有气水混合层(8),气水混合层(8)与文丘里管(5)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5)与输送水泵(2)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5)设有吸入空气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氧源的吸入口(6)。本实用新型气水混合系统采用文丘里管吸收一定量的空气,利用文丘里管对气水进行高效混合,改进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气系统,在无曝气风机的情况下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提供氧源,同时还减少了安装曝气管、曝气头等安装难度较大的部分,能有效的减少基建和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特别是涉及改进曝气系统,气水混合效率高,基建费用低,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主要应用于低浓度的污水、受污染原水处理中,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低浓度工业污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自来水厂原水处理等。该技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欧洲、北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应用。它是一种微生物接触生长系统,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的吸收、降解、氧化、合成等作用,去除可生物降解和利用的溶解性物质。该方法集污水处理曝气池和受污染原水快滤池的特点于一体,高比表面积的粒状填料的使用不仅增大了微生物量,而且微生物的活性高,同时使得废水能同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充分有效地接触,因而使得曝气生物滤池较一般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有更高的处理效率。曝气生物滤池的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
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分为布水系统、布气系统、承压层、生物填料、等四个部分。其中布气系统包括正常运行时曝气所需的曝气系统和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时的供气系统两部分。保持曝气生物滤池中足够的溶解氧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内生物膜高活性、对有机物和氨氮的高去除率的必备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充氧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一般曝气生物滤池采用鼓风曝气的形式,因此电费是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运行成本,如何改进曝气系统就成为节省运行成本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在于改进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系统,提供一种气水混合效率高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装置。该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同时也具有基建费用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提高氧气利用效率,有效减小运行费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水混合系统,反冲洗系统,承托层,生物填料层和出水堰,曝气生物滤池柱下端设有气水混合层,连接反冲洗系统的反冲洗曝气管深入气水混合层中,气水混合层上端依次设有承托布水板、生物填料和出水堰;所述气水混合系统包括输送水泵、文丘里管和气水混合层;气水混合层与文丘里管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与输送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设有吸入空气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氧源的吸入口。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述文丘里管与输送水泵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所述出水堰与出水阀门连接;出水阀门的进水端设有连接旁路,连接旁路通过第四阀门与进水水泵的进水管道连通。
所述承托布水层为钢板,在钢板上按间隔150mm安装内径为30mm滤头。
所述出水堰还与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出水阀门连接。
所述气水混合层与文丘里管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改进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布气系统,使得气水混合效率高,该气水混合系统采用文丘里管吸收一定量的空气,利用文丘里管对气水进行高效混合,再通过气水混合层释放吸入空气,使得在无曝气风机的情况下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微生物提供氧源,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保证曝气生物滤池高效的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基建费用低,减少了安装曝气管、曝气头等安装难度较大的部分,使得曝气生物滤池结构更简单;减少曝气风机,同时可减少了风机运行时的噪音污染问题,可以有效的减少基建成本和进行废水处理的整体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水混合系统,反冲洗系统10,承托层11,生物填料层12和出水堰13,曝气生物滤池柱16下端设有气水混合层8,连接反冲洗系统10的反冲洗曝气管9深入气水混合层8中,气水混合层8上端依次设有承托布水板11、生物填料12和出水堰13;气水混合系统包括输送水泵2、文丘里管5和气水混合层8;气水混合层8与文丘里管5通过管道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7,文丘里管5与输送水泵2通过管道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4,指示进水流量,流量计4与输送水泵2之间还设有第二阀门3,通过第二阀门3与第三阀门7可调整文丘里管的压差,从而保证与调节文丘里管5吸入足够的空气与臭氧的量,文丘里管5还设有吸入口6,可吸入空气。废水利用进水泵2,依次通过第一阀门1、输送水泵2、第二阀门3、流量计4,文丘里管5、第三阀门7,沿切线方向高速流入曝气生物滤池柱16下端的气水混合层8中。所述出水堰13分别与出水阀门15和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出水阀门14连接,正常出水时关闭反冲洗阀门14,反冲洗时关闭出水阀门15;出水阀门15的进水端设有连接旁路,连接旁路通过第四阀门17与进水水泵2的进水管道连通。通过阀门17调节回流量,可保证气水比,达到最佳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输送水泵2的进水端还与第一阀门1连接。
承托布水层为钢板,在钢板上按间隔150mm安装内径为30mm滤头。承托布水层也可为水泥板。生物填料层12由陶粒、活性炭、蜂窝陶瓷、沸石或火山岩颗粒组成。
该装置处理废水、受污染原水时,待处理水利用水泵2泵入,依次经过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3、流量计4、文丘里管5、同时在文丘里管5的吸入口6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再通过第三阀门7进入气水混合层8达到布水的作用,布水以后待处理水上升经过承托布水板11,同时气体也从气水混合层8逸出,经过承托布水板11补充生物所需氧源,使得待处理水在生物填料层12中进行好氧反应降解,填料高度按反应时间0.5~4小时设计,反应出水经出水堰13出水。
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对废水、受污染原水进行处理,也可以和其他工艺进行组合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或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包括气水混合系统、反冲洗系统(10)、承托层(11)、生物填料层(12)和出水堰(13),曝气生物滤池柱(16)下端设有气水混合层(8),连接反冲洗系统(10)的反冲洗曝气管(9)深入气水混合层(8)中,气水混合层(8)上端依次设有承托布水板(11)、生物填料(12)和出水堰(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系统包括输送水泵(2)、文丘里管(5)和气水混合层(8);气水混合层(8)与文丘里管(5)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5)与输送水泵(2)通过管道连接,文丘里管设有吸入空气作为曝气生物滤池氧源的吸入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13)与出水阀门(15)连接;出水阀门(15)的进水端设有连接旁路,连接旁路通过第四阀门(17)与进水水泵(2)的进水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布水层(11)为钢板,在钢板上按间隔150mm安装内径为30mm滤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13)还与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出水阀门(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层(8)与文丘里管(5)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7)。
CNU2007200528677U 2007-06-18 2007-06-18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84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28677U CN201068419Y (zh) 2007-06-18 2007-06-18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28677U CN201068419Y (zh) 2007-06-18 2007-06-18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8419Y true CN201068419Y (zh) 2008-06-04

Family

ID=3948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5286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8419Y (zh) 2007-06-18 2007-06-18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841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879A (zh) * 2017-12-08 2018-06-08 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气体增效系统
CN108408821A (zh) * 2018-05-02 2018-08-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净水栏杆
CN114538617A (zh) * 2022-03-17 2022-05-27 湘潭大学 一种用于污/废水深度脱氮的全自动处理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879A (zh) * 2017-12-08 2018-06-08 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气体增效系统
CN108128879B (zh) * 2017-12-08 2021-06-08 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气体增效系统
CN108408821A (zh) * 2018-05-02 2018-08-1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净水栏杆
CN108408821B (zh) * 2018-05-02 2024-04-30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净水栏杆
CN114538617A (zh) * 2022-03-17 2022-05-27 湘潭大学 一种用于污/废水深度脱氮的全自动处理装置
CN114538617B (zh) * 2022-03-17 2024-01-23 湘潭大学 一种用于污/废水深度脱氮的全自动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6759A1 (zh) 一种a/o塔生物处理含cod、氮有机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CN204939086U (zh) 单级多功能曝气生物滤池
WO2010133177A1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4045205B (zh) 一种低耗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01070216A (zh) 一体式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01068419Y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
CN201614333U (zh)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CN108585174A (zh) 一种仿生增氧微电解人工湿地
CN102010062A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01914974U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40996Y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射流布水布气装置
CN207845421U (zh) 一种生物生态净水器
CN106986506B (zh) 一体化工业净水器
CN203033860U (zh) 微氧膨胀颗粒污泥床-钢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CN201825822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baf集成反应装置
CN209619000U (zh) 一种高浓度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0176666U (zh) 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机
CN104355493B (zh) 一种一体化好氧深度处理装置
CN203187456U (zh) 一种改良型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
CN203256094U (zh) 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4848587U (zh)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28825U (zh) 处理污水并实现再生用水的aooc组合设备
CN206438000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CN207121457U (zh) 一种地埋式强化净水微电解装置
CN101462795A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成套生活污水处理及臭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