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1434Y -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1434Y
CN201061434Y CNU2007200632596U CN200720063259U CN201061434Y CN 201061434 Y CN201061434 Y CN 201061434Y CN U2007200632596 U CNU2007200632596 U CN U2007200632596U CN 200720063259 U CN200720063259 U CN 200720063259U CN 201061434 Y CN201061434 Y CN 2010614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psticks
spoon
centilitre
groove
ser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32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632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143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14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14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包括公勺、公筷和温度计,公勺由勺头和勺柄构成,公筷由筷头和筷身构成。其特征是:勺柄正面有一个凹槽I,温度计可以自由插入此凹槽;在勺柄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凹槽III,公筷的每根可以分别自由地插入此两凹槽,巧妙方便地将公勺与公筷组合在一起,构成方便取放、勺筷一体结构;在勺柄中后部位有防滑紧固开关,勺柄末端有“公勺”识别标志;在筷头夹食端有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在筷身手持端有防滑设计,在筷身末端有“公筷”识别标志。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家庭、亲友团聚和餐饮业等公共用餐场合,其勺筷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分开,结构合理、特征明显、卫生方便、功能齐全。

Description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公共用餐场合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增强,许多人都有一种使用“公勺公筷”的意识,使用公勺公筷可以避免乙肝、流感等传染病毒病菌通过私勺私筷粘到公共食物而传染给他人。公勺公筷已成了人们在公共用餐场合必须使用的餐具。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少有专门的公勺公筷。因此人们通常用汤勺、普通筷子当作公勺、公筷使用。这样,由于特征不明显,常易造成与私勺私筷混用。特别是,目前的勺子与筷子是分开的,这样在就餐前,需要刻意花时间分别准备当作公勺、公筷使用的汤勺、筷子,给准备餐具带来不便,大大限制了公勺公筷的使用。除此之外,用汤勺普通筷子当作公勺公筷使用,明显存在一些使用上与功能上的不足:如汤勺不能有效地测知汤等食物的温度,勺柄靠在汤碗檐上易滑入汤中;筷子的手持端容易滑动,夹食端对易滑、圆形等食物不易夹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勺子与筷子是分开的,用汤勺、普通筷子当作公勺公筷使用,易与私勺私筷混用以及一些使用上与功能上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公共用餐场合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该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勺筷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分开,结构合理、特征明显、卫生方便、功能齐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包括公勺、公筷和温度计,公勺由勺头和勺柄构成,公筷由筷头(包括夹食端)和筷身(包括手持端)构成。其中在所述勺柄正面有一个凹槽I,勺柄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凹槽III,勺柄中后部位背面有一个防滑紧固开关,防滑紧固开关由定叶、转动轴、防滑片、紧固开关片构成,在勺柄凹槽I末端有一正面凸出的凸点,在凸点左右两勺面有一系列凹点所组成的公勺识别标记;其中所述公筷的筷头的夹食端有一系列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在筷身的手持端有防滑设计,在筷身末端分别有一系列凹点所组成的公筷识别标记。
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勺头固定连接在勺柄上,结合成勺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舀汤等食物的作用;筷头固定连接在筷身上,结合成棒状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夹食物的作用。
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在勺柄的正面有一个凹槽I,温度计可以自由插入此凹槽I,温度感应端伸入勺头凹面处,且在凹槽I两边的勺面上,一边刻有与温度计对应0~100℃的刻度,另一边醒目刻有食物最适入口温度30~50℃的刻度,其功能是方便有效地测知汤等食物的温度以及是否达到最适入口温度;在勺柄的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凹槽III,公筷的每根可以分别自由插入凹槽II凹槽III,巧妙方便地将公勺、公筷组合在一起,功能是起勺筷一体、方便取放的作用;在勺柄中后部位背面有一个防滑紧固开关,它由定叶、转动轴、防滑片(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紧固开关片(且其上面有凸钉)构成,其中定叶与一侧勺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侧勺沿上相应位置有两个与紧固开关片上两个凸钉配套的凹点,防滑紧固开关的功能是:将公筷插入凹槽II、凹槽III后,当关闭防滑紧固开关,即紧固开关片上凸钉与凹点套紧时,可压紧公筷,防止公筷滑动或掉落,同时当勺柄靠在汤碗檐上,由于防滑片与汤碗檐接触,可防止勺柄滑入汤中,当其打开时,可以自由取出公筷,用来夹菜或对公筷进行洗涤;在勺柄凹槽I的末端有一与温度计末端小孔配套的凸点,可以将温度计末端小孔自由地套在此凸点上,功能是固定温度计,防止温度计滑动或掉落;在勺柄凹槽I末端凸点的左右两侧的勺面上分别有一系列凹点所形成的“公勺”字样,作为公勺识别标记,其目的是防止公勺与私勺混用。对公筷,其筷头的夹食端有一系列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夹食端从下至上,分别为夹食端1/4长度的螺旋纹夹食端、锯齿形夹食端、双曲面夹食端(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波浪条纹夹食端,其功能是对易滑、圆形等食物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用公筷往嘴里送食;在筷身手持端为旋转单叶双曲面(且其表面为波浪条纹),其功能是防止筷身手持端滑动,当公筷插入凹槽II、凹槽III后,关闭防滑紧固开关,共同起到防止公筷滑动或掉落的作用,同时解决将公筷靠在碗檐上易滑入菜中的问题;在公筷的末端,有一系列凹点所形成的“公筷”的字样,作为公筷识别标记,其目的是防止公筷与私筷混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巧妙有机地将公勺公筷组合在一起,构成勺筷一体结构,方便取放;其独特的公勺、公筷识别标记,有效地解决了易与私勺私筷混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一系列用汤勺、普通筷子当作公勺公筷使用,其在使用上与功能上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家庭、亲友团聚和餐饮业等公共用餐场合,并且其勺筷可以自由组合和分开,结构合理、特征明显、卫生方便、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公勺勺柄正面往背面的投影,主视图)
图2:表示图1的后视图(背视图)
图3:表示温度计、公筷分别从凹槽取走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公勺的结构示意图(从公勺勺柄的勺沿往另一勺沿方向看的投影,左视图)
图4:表示图3的俯视图
图5:表示图3的仰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公勺的勺柄的A-A剖面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公勺的勺柄中后部位背面的防滑紧固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公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勺,2、公筷,3、温度计,4、勺头,5、勺柄,6、防滑紧固开关,7、凹槽I,8、凹槽II,9、凹槽III,10、凸点,11、勺沿,12、勺面,13、公勺识别标记,14、定叶,15、转动轴,16、防滑片,17、紧固开关片,18、凸钉,19、波浪条纹,20、筷身,21、筷头,22、公筷识别标记,23、手持端,24、旋转单叶双曲面,25、波浪条纹,26、夹食端,27、螺旋纹夹食端,28、锯齿形夹食端,29、双曲面夹食端,30、波浪条纹夹食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为解决现有的勺子与筷子是分开的,用汤勺、普通筷子当作公勺、公筷使用易与私勺、私筷混用以及一些使用上与功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优选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包括公勺(1)、公筷(2)和温度计(3);如图3至图5所示,公勺(1)由勺头(4)和勺柄(5)构成;如图8所示,公筷(2)由筷头(21)和筷身(20)构成。如图6所示,勺柄上有三个凹槽:凹槽I(7)、凹槽II(8)、凹槽III(9);如图4所示,其中在所述勺柄(5)正面有一个凹槽I(7),在勺柄凹槽I(7)末端有一正面凸出的凸点(10),在凸点(10)左右两勺面(12)有一系列凹点所组成的公勺识别标记(13);如图5所示,勺柄(5)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8)、凹槽III(9),勺柄中后部位背面有一个防滑紧固开关(6);如图7所示,防滑紧固开关(6)由定叶(14)、转动轴(15)、防滑片(16)、紧固开关片(17)构成;如图8所示,其中所述公筷(2)的筷头(21)的夹食端(26)有一系列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在筷身(20)的手持端(23)有防滑设计,在筷身(20)末端分别有一系列凹点所组成的公筷识别标记(22)。其中,公勺(1)可用不锈钢为材料,通过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工艺加工制造;其中,公筷(2)可用不锈钢为材料,通过铸造、锻造、冲压、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工艺加工制造;其中,温度计(3)可在市面上选用合适的。
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勺头(4)固定连接在勺柄(5)上,结合成勺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舀汤等食物的作用;筷头(21)固定连接在筷身(20)上,结合成棒状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夹食物的作用。
在形状、结构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在勺柄(5)的正面有一个凹槽I(7),温度计(3)可以自由插入此凹槽I(7),温度感应端伸入勺头(4)凹面处,且在凹槽I(7)两边的勺面(12)上,一边刻有与温度计对应0~100℃的刻度,另一边醒目刻有食物最适入口温度30~50℃的刻度,其功能是方便有效地测知汤等食物的温度以及是否达到最适入口温度;在勺柄(5)的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8)、凹槽III(9),公筷(2)的每根可以分别自由插入凹槽II(8)凹槽III(9),巧妙方便地将公勺(1)、公筷(2)组合在一起,功能是起勺筷一体、方便取放的作用;在勺柄(5)中后部位背面有一个防滑紧固开关(6),它由定叶(14)、转动轴(15)、防滑片(16)[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19)]、紧固开关片(17)[且其上面有凸钉(18)]构成,其中定叶(14)与一侧勺沿(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侧勺沿上相应位置有两个与紧固开关片(17)上两个凸钉(18)配套的凹点,防滑紧固开关的功能是:将公筷(2)插入凹槽II(8)、凹槽III(9)后,当关闭防滑紧固开关(6),即紧固开关片(17)上凸钉(18)与凹点套紧时,可压紧公筷(2),防止公筷滑动或掉落,同时当勺柄(5)靠在汤碗檐上,由于防滑片(16)与汤碗檐接触,可防止勺柄(5)滑入汤中,当其打开时,可以自由取出公筷(2),用来夹菜或对公筷(2)进行洗涤;在勺柄凹槽I(7)的末端有一与温度计末端小孔配套的凸点(10),可以将温度计末端小孔自由地套在此凸点上,功能是固定温度计,防止温度计滑动或掉落;在勺柄凹槽I(7)末端凸点(10)的左右两侧的勺面(12)上分别有一系列凹点所形成的“公勺”字样,作为公勺识别标记(13),其目的是防止公勺与私勺混用。对公筷(2),其筷头(21)的夹食端(26)有一系列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夹食端(26)从下至上,分别为夹食端(26)1/4长度的螺旋纹夹食端(27)、锯齿形夹食端(28)、双曲面夹食端(29)(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波浪条纹夹食端(30),其功能是对易滑、圆形等食物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用公筷往嘴里送食;在筷身(20)手持端(23)为旋转单叶双曲面(24)[且其表面为波浪条纹(25)],其功能是防止筷身手持端(23)滑动,当公筷(2)插入凹槽II(8)、凹槽III(9)后,关闭防滑紧固开关(6),共同起到防止公筷(2)滑动或掉落的作用,同时解决将公筷(2)靠在碗檐上易滑入菜中的问题;在公筷(2)的末端,有一系列凹点所形成的“公筷”的字样,作为公筷识别标记(22),其目的防止公筷与私筷混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动态结构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使用公筷(2)时,可打开勺柄(5)背面的防滑紧固开关(6),将公筷(2)从凹槽II(8)、凹槽III(9)中取出,使用公筷来夹取食物:用正确的持筷方法握住手持端(23),因为手持端(23)为旋转单叶双曲面(24)[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25)],就能更好的与手的持筷部位接触,且能增大摩擦,起到防止筷身手持端滑动的作用,当夹取一般的食物时,可用螺旋纹夹食端(27)来夹取;当夹取海带等易滑的食物时,可用锯齿形夹食端(28)来夹取,同时由于锯齿形设计可阻碍用餐者用公筷直接往嘴里送食;当夹取花生等圆形状的食物时,可用双曲面夹食端(29)(且其表面有波浪条纹)夹取,筷头的夹食端(26)的这一系列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进食设计,共同起到对易滑、圆形等食物防滑助夹且阻碍直接用公筷往嘴里送食的作用;在使用中,当需使用公勺(1)时,可通过温度计(3)的指示和勺面(12)上的刻度,得知汤等食物的温度,当达到食物最适入口温度30~50℃时,可握住勺柄(5)中后部的防滑片(16)和勺沿(11)来舀取食物,舀完食物后,可将勺柄(5)靠在汤碗檐上,由于防滑片(16)[其表面有波浪条纹(19)]与汤碗檐接触,从而起到防止勺柄(5)滑入汤中的作用。同样,当需对公勺(1)、公筷(2)、温度计(3)进行洗涤时,可自由打开勺柄(5)中后部位背面的防滑紧固开关(6),可将公筷(2)从凹槽II(8)凹槽III(9)中取出;可用手将温度计末端的小孔从勺柄凹槽I(7)末端的凸点(10)拔出,然后使温度计(3)从凹槽I(7)取出,然后分别进行洗涤、消毒,最后又可将温度计(3)插入公勺(2)的凹槽I(7),将公筷(2)的每根分别插入凹槽II(8)、凹槽III(9),并关闭防滑紧固开关(6),自由方便地将三者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如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整体放入餐具容器中,方便下次用餐前准备公勺公筷,在用餐前,将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整体取出放上餐桌供用餐者使用。这样,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勺筷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分开,结构合理、特征明显、卫生方便、功能齐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不锈钢、白银等金属为材料配备与之配套的温度计,利用餐具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批成批生产,以供家庭、亲友团聚和餐饮业等公共用餐场合所需,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Claims (5)

1.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包括公勺(1)、公筷(2)和温度计(3),公勺(1)由勺头(4)和勺柄(5)构成,公筷(2)由筷头(21)和筷身(20)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勺柄(5)的正面有一个凹槽I(7),温度计(3)可以自由插入此凹槽I(7);所述勺柄的背面有两个凹槽:凹槽II(8)、凹槽III(9),公筷(2)的每根可以分别自由插入凹槽II(8)、凹槽III(9),巧妙方便地将公勺(1)、公筷(2)组合在一起,构成勺筷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其特征是:所述勺柄(5)中后部位背面有防滑紧固开关(6),它由定叶(14)、转动轴(15)、防滑片(16)和紧固开关片(17)构成,定叶(14)与一侧勺沿(1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另一侧勺沿相应位置有两个与紧固开关片(17)上两个凸钉(18)配套的凹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其特征是:所述凹槽I(7)的末端有一与温度计末端小孔配套的凸点(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其特征是:所述公筷(2)筷头(21)的夹食端(26)从下至上,分别为夹食端(26)1/4长度的螺旋纹夹食端(27)、锯齿形夹食端(28)、双曲面夹食端(29)、波浪条纹夹食端(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其特征是:所述公筷(2)筷身(20)的手持端(23)为旋转单叶双曲面(24),且其表面为波浪条纹(25)。
CNU2007200632596U 2007-05-15 2007-05-15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143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32596U CN201061434Y (zh) 2007-05-15 2007-05-15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32596U CN201061434Y (zh) 2007-05-15 2007-05-15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1434Y true CN201061434Y (zh) 2008-05-21

Family

ID=3944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32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1434Y (zh) 2007-05-15 2007-05-15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143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102A (zh) * 2019-06-27 2019-09-10 夏金安 一种智能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24334A (zh) * 2020-06-04 2020-08-11 王轶林 一种基于入口报警公筷的防止公筷入口的方法
CN114129028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殷建华 一种餐具套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5102A (zh) * 2019-06-27 2019-09-10 夏金安 一种智能筷子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24334A (zh) * 2020-06-04 2020-08-11 王轶林 一种基于入口报警公筷的防止公筷入口的方法
CN114129028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殷建华 一种餐具套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8981A (en) Tableware with utensil support
CN201061434Y (zh) 多功能组合公勺公筷
USD531860S1 (en) Spoon
USD530987S1 (en) Fork
USD482930S1 (en) Handle for kitchen utensil
KR20140015882A (ko) 숟가락 속에 젓가락 젓가락 속에 빨대
CN201710024U (zh) 一种双头餐具
CN201612444U (zh) 一种防滑餐勺
CN201888733U (zh) 多功能汤勺
CN201167786Y (zh) 便捷碗具
CN202168700U (zh) 多功能筷子套
CN20980791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筷子
CN201147104Y (zh) 多用途碗
CN201104742Y (zh) 一种组合式巧克力煮具
CN201139339Y (zh) 新式碗具
CN200973577Y (zh) 多功能餐具
CN213551040U (zh) 一种组合餐具
CN2870662Y (zh) 拨叉式分餐餐具
CN2875230Y (zh) 叉勺
CN201243881Y (zh) 中西两用餐具
CN201571856U (zh) 公筷式取食器
TWI364267B (en) Spoon combined with fork
CN2604935Y (zh) 带齿儿的汤匙
CN201108273Y (zh) 卡接式火锅勺
CN201360865Y (zh) 多功能餐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Xiao M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