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1717Y -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 Google Patents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1717Y
CN201051717Y CNU2007200384134U CN200720038413U CN201051717Y CN 201051717 Y CN201051717 Y CN 201051717Y CN U2007200384134 U CNU2007200384134 U CN U2007200384134U CN 200720038413 U CN200720038413 U CN 200720038413U CN 201051717 Y CN201051717 Y CN 2010517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central processor
processor cpu
controllabl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84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384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171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17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17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属于电子电器技术,该技术可以用于振动样品磁强计(简称:VSM)上使用的《大功率扫描电源》。它适合于自动、快速、较精密、可计算机控制的用二进制变压器的电压调节,如:线圈和电磁铁磁场稳定调节、交流电的稳压等。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电源监测和存储器、反馈信号电路、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驱动单元电路、可控硅阵列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单片计算机,是由一片MCS51型的单片计算机来操作、逻辑控制的;过零信号电路,前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后与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相连接。

Description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属于电子电器技术,该技术可以用于振动样品磁强计(简称:VSM)上使用的《大功率扫描电源》。它适合于自动、快速、较精密、可计算机控制的用二进制变压器的电压调节,如:线圈和电磁铁磁场稳定调节、交流电的稳压等。
背景技术
目前,二进制变压器调压是用的继电器结构,它优点是无须手动、调节范围较大、精度也较细;缺点是1、调节速度慢,因为是继电器切换,过渡时间相比无触点电路,要长的多。由其是功率型继电器的切换更慢,一般都在毫秒级甚至于秒级;2、有断电点,触点跳变,路过当中的行程必然会有一瞬间断电过程;3、机械触点间易产生火花拉弧,使得设备干扰大、控制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解决了大功率扫描电源的特殊要求:
1、功率大、控制要求严密。VSM系统在电磁铁上的功率是3KW-15KW,大电流、低中高压都有,功率和本身功耗都很大。后端扫描电源相当于本电源的负载,好的、高级的一些扫描电源是高压大电流恒流源,为了它的工作,需要前端电源提供的电压电流跟踪扫描电源的工作状态;
2、调节跟踪速度要求快。因为扫描电源的工作状态是动态的,即电流、电压是不断变化着,所以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的输出要随着负载的变化而跟踪、调节输出;
3、本实用新型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联机,并与系统所有的机器共同受计算机操作控制。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电源监测(看门狗)和存储器(串行EEPROM)、反馈信号电路、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驱动单元电路、可控硅阵列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
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单片计算机,是由一片MCS51型的单片计算机来操作、逻辑控制的,将需要的状态、条件、目的等编为程序输入至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中,再由单片机自动控制。
过零信号电路,前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后与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相连接。过零信号电路采用CA3059可控硅触发集成块,交流信号由信号输入端输入,驱动输出接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该芯片不但有过零信号电路,也包含了驱动电路(见下面驱动单元电路)。
反馈信号电路包括A/D转换器、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电路。A/D转换器,前接负载监测端,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口。它测量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电压,转换成数字反馈信号给中央处理器CPU,与输出形成闭合链的方式。反馈信号电路芯片采用ADC系列,如ADC0805。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反馈信号是用在直流负载的情况下,前接负载,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将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正负电压信号,通过隔离转输给中央处理器CPU,采用数显表头集成电路ICL7107等,取它的正负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如用4N25)转输至中央处理器CPU。
电源监测(看门狗)和存储器(串行EEPROM):电源监测(看门狗)前接中央处理器CPU工作电源正端,后接CPU的复位端(RST脚);存储器(串行EEPROM)数据线接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输出(I/O口)端。
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互锁的单元组信号,前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端口,后接驱动单元。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数字调压信号,经过数字电路或可编程逻辑器件,转换成每组只能是(1,0)或(0,1)的互锁信号,1代表可控硅导通,0代表可控硅截止,同组可控硅(相当于一组继电器的常闭、常开触点)不可能同时导通。
驱动单元电路设有若干组,上接互锁触发信号的输出端,下接可控硅阵列中的大可控硅触发端,提供一定功率、带相位的触发信号至大可控硅触发端。
可控硅阵列电路包括大功率变压器、若干个大功率可控硅。原理图为附图二,交流电输入至大功率变压器,大功率变压器有多组输出,每组输出接一组二只可控硅,多组形成一可控硅阵列,也是机器整体交流电的输入、切换、交流电的输出,每组可控硅的触发端G+、G-接驱动单元电路。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CPU信号输出端相接,中央处理器CPU提供控制信号输入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前后接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采用ULN2003集成块或驱动三极管S8050等。由中央处理器CPU得到的正负信号要求,输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可控硅切换直流的正负向。
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采用大功率桥式整流模块,滤波电路采用大容量电介电容。
串行接口电路采用中央处理器CPU串行接口,CPU的RXD、TXD脚输出,232口用max232等芯片、485口用max1487等芯片,与外部仪器、设备、计算机等联机。
工作原理如下:
继电器和无触点两种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的控制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本技术能够实现,并应用到实际当中的关键。继电器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用线路自动调压还未在资料上见过,资料只提过用波段开关选定电压,这是因为它固有的缺陷所决定。而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不但没有这些缺陷,控制方面可采取逻辑线路和计算机(单片机)等的快速控制,具体如下:
1、三路负载调节信号输入CPU:
(1)、A/D转换器是负载的电压大小测量,根据这个值的大小和储存在CPU中所需应该电压比较,CPU的I/O口输出一个与调节负载电压大小对应的数字信号;
(2)、由交流电和元器件检测出交流电过零信号,目的是调节负载电压大小对应的数字信号输出时的相位,对应于交流电零相位,即可控硅零电压触发。
可控硅导通采用了过零触发方式,虽然此处不用过零触发方式有时也可工作,但有以下几个问题使得机器不可靠:
a、同组可控硅会一个未关断,另一个便会同时导通而形成短路烧器件。
b、不在零点触发,可控硅会在交流电峰值或瞬态电压较高时触发导通,电流、电压从0直接跳至较高或很高,对后部线路和电器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3)、正负信号只用在直流负载中使用,它输入至CPU,CPU产生正负切换信号,驱动换向继电器或可控硅,给负载提供所需正或负向的电压。
2、由CPU输出的调节负载电压大小对应的数字信号,需要转换为互锁的单元组信号,才能连接到可控硅驱动单元电路,再去触发可控硅阵列。
同组可控硅常开、常闭的互锁:
G+是T1、T3、----、T13可控硅奇数触发端G1、G3、----、G13,触发相当于常开可控硅;G-是T2、T4、----、T14可控硅硅偶数触发端G2、G4、----、G14,是由奇数触发端信号通过数字电路倒相成偶数触发端信号,触发相当于常闭可控硅;因此每组可控硅的触发是由一组奇偶(信号互异)触发端触发,它们不可能同时被触发导通。
3、驱动单元电路是将触发信号(TTL信号)产生驱动电流,可控硅我们采用两种触发方式:可控硅I象限触发(交流触发)和可控硅I、III象限触发(直流触发)。
I象限触发(交流触发):触发信号通过光耦隔离传输,触发小功率双向可控硅,小功率双向可控硅产生的交流电流,去触发大可控硅;
I、III象限触发(直流触发):触发信号通过光耦隔离传输,触发三极管,产生的直流电流触发大可控硅。
4、可控硅阵列即图二部分,它输出的交流电就可接交流负载,通过常规整流、滤波和由CPU控制的正负切换、便可接直流负载。
5、电源监测(看门狗)和存储器(串行EEPROM)在一个芯片中,电源监测(看门狗)对CPU工作电源和程序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当工作电源异常时,及时处理电路的工作和数据的保存。当程序运行状态不正常时或跑飞时,通过(看门狗)将CPU重新初始化,使程序运行正常;(串行EEPROM)可以存储程序初始数据和运行数据。
6、各种电压的实现、稳定电压的方式和自动跟踪负载的调节:
在本技术中,由于是可用计算机控制,控制信号的产生较容易,因此一些特殊控制信号可以使电压调节范围是可变的,例如:上面举例是1→128V,如果需要1→159V,则变压器的最后再加一组输出电压是31V线圈即可。31V不是二进制电压,这里已延拓出二进制概念,又譬如级数(电压间隔)不一定是1V,中间线圈电压也不一定是二进制电压,可以等级数调压,也可非线性电压调整。
使用A/D转换器与输出形成闭合链,电压、电流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至CPU,CPU再根据电压、电流范围的选择,产生可调节输出的控制信号,快速跟踪了输出电压、电流,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成为优良或特别的设备、仪器。譬如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的稳定电源:交流稳压器等。
当负载需要直流正负电压变换,如扫描电源由零电流→(扫描至)最大正电流→零电流→最大负电流→零电流的连续变化,A/D转换器与输出形成闭合链,配合正负信号输入CPU,CPU便会知道自动切换;再如负载有几级,其中一级通过A/D转换器对电压进行控制,可使整机的功耗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大功率恒流源的恒流管端电压反馈控制便如此。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特点:
1、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可适应很多负载功率大、负载电压需要跟踪场合,并可与输出形成闭合环,对负载能起到一定范围的自动调节和监控作用。
2、由无触点电子电路组成,控制运行速度快、无接触不良、无机械触点的易损耗和火花干扰。
3、可适应交流、直流或双向直流等的各种负载,并且电源自身不会产生谐波、杂波和干扰等,是干净优质的电源。
4、计算机控制,可以有数码或液晶显示、先进的输入方式等优异的人机界面,还可有数据或运行设置的存储空间或大存储空间等等。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的与其它机器或计算机联网、通信,形成高档的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或仪器。
5、电压调节范围的灵活性和较精细性,调节最大范围是变压器最小电压线包至变压器线包电压总和,级数1V、2V、0.5V等等…,甚至于根据需要不选级数,由于计算机控制,可以在任意时刻跳至最大调节范围内的任意电压。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继电器二进制变压器调压原理图。
图2是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的可控硅阵列电路原理图。
图3是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的电子线路原理框图。
图4是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的分立器件可控硅I象限触发的驱动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现有的继电器二进制变压器调压原理图,其原理是利用交流电二进制电压1V、2V、4V、8V、16V、32V、64V的各种组合,形成各间隔最小为1V,从1V至128V的可调电压输出。例如我们需要17V交流电源,通过1V+16V两个的组合输出达到目的(图一中J1、J5常开闭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可控硅替代继电器进行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的调压,是本技术的关键,可控硅的线路接法见附图2,二个可控硅为一组代替一个继电器,上一个可控硅相当于继电器常开触点,下一个相当于常闭触点,只是这组触点非常快,是微秒级的,且无机械触点的固有缺陷。
参照附图2、3、4,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电源监测(看门狗)和存储器(串行EEPROM)、反馈信号电路(A/D转换器电压大小反馈和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驱动单元电路、可控硅阵列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
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单片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是线路的核心,由一片MCS51型的单片计算机来操作、逻辑控制的,将需要的状态、条件、目的等编为程序输入至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中,再由单片机自动控制。
线路的核心中央处理器CPU是由一片MCS51型的单片计算机来操作、逻辑控制的,将我们需要的状态、条件、目的等编为程序输入至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中,再由单片机自动控制。
CPU我们用的是Atmel公司的89系列,如89C51,或者其它系列单片机,在此内含类似于CPU有编程、智能功能的芯片,甚至于计算机本身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也都可以采用;
过零信号电路,前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后与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相连接。过零信号电路采用CA3059可控硅触发集成块,交流信号由信号输入端输入,驱动输出接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该芯片不但有过零信号电路,也包含了驱动电路(见下面驱动单元电路)。过零信号电路,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电路,它包括取样信号和零信号产生,取样信号由降压变压器或电阻网络组成。
反馈信号电路包括A/D转换器、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电路。A/D转换器,前接负载监测端,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口。它测量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电压,转换成数字反馈信号给中央处理器CPU,与输出形成闭合链的方式。反馈信号电路芯片采用ADC系列,如ADC0804,A/D转换器有多种可用,有的单片机本身带有A/D转换器,工作方式是相同。反馈信号电路中:A/D转换器采用ADC0804集成块,前接负载电压,后输出转换过的电压数字信号给CPU;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电路采用数显表头集成电路ICL7107,取它的正负信号通过光耦隔离转输至中央处理器CPU。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反馈信号是用在直流负载的情况下,前接负载,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将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正负电压信号,通过隔离转输给CPU,采用数显表头集成电路ICL7107等,取它的正负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如用4N25)转输至CPU。
电源监测(看门狗)和存储器(串行EEPROM):电源监测(看门狗)前接CPU工作电源正端,后接CPU的复位端(RST脚);存储器(串行EEPROM)数据线接CPU的输入/输出(I/O口)端。采用双功能合一的,美国Xicor公司的X5045芯片,也可采用其它功能分开的芯片,如看门狗MAX813或直接包含看门狗的CPU和25、93等系列的串并行EEPROM。看门狗监控CPU电源开与关、程序异常和程序跑飞,EEPROM存储程序初始化数据和运行数据;
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互锁的单元组信号,前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端口,后接驱动单元。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数字调压信号,经过数字电路或可编程逻辑器件,转换成每组只能是(1,0)或(0,1)的互锁信号,1代表可控硅导通,0代表可控硅截止,同组可控硅(相当于一组继电器的常闭、常开触点)不可能同时导通。采用数字电路如4041有Q、Q互锁输出即可。用一组中Q是CPU直接输出(也可加锁存器74HC373等),Q用反向器4069、4502等输出。或可编程逻辑器件如GAL系列,经过编程为同上面所指等效的数字电路。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采用数字集成电路如4502,将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数字可控硅触发信号转换为互锁触发信号,后接入驱动单元电路。
驱动单元电路设有若干组,上接互锁触发信号的输出端,下接可控硅阵列中的大可控硅触发端,提供一定功率、带相位的触发信号至大可控硅触发端。驱动单元电路采用双向可控硅97A6、光耦4N25分立件,采用可控硅I象限触发(交流触发)。
具体的触发信号有以下几点:
1、可控硅I象限触发(交流触发),见附图4,P+、P-接互锁信号进来,接光耦U6、U7将前级信号部分与可控硅部分隔离,然后触发97A6:双向小功率可控硅Q2、Q3,产生交流从G+、G-去触发大可控硅。下部还有一些阻容件、整流二极管是给驱动单元提供触发电流。
2、可控硅I、III象限触发(直流触发),每组是用二只三极管提供直流触发大可控硅的,其它与1、基本相同。
3、集成电路电路直接过零触发大可控硅,上过零信号电路已叙述,采用CA3059,能产生过零信号,也可直接过零触发大可控硅。功能相同集成电路KC-08等也可以用。大可控硅和触发电路的组合,即可以用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集成电路、大可控硅等的组合模块,特别是本身具有过零触发(内含CA3059等集成电路)的固态继电器用在此处更方便,只需要弱信号触发,当然成本要略高一些。这时过零信号不接入CPU,隔离光耦、过零信号、功率驱动、大可控硅为一体,CPU只产生一触发电平通过隔离光耦控制可控硅的导通关闭;
可控硅阵列电路包括大功率变压器、若干个大功率可控硅。原理图为附图2,前已述叙,交流电输入至大功率变压器,功率变压器有多组输出,每组输出接一组二只可控硅,多组形成一可控硅阵列,也是机器整体交流电的输入、切换、交流电的输出,每组可控硅的触发端G+、G-接驱动单元电路。可控硅可采用双向的如:3CTS系列、单向如3CT系列组合成双向可控硅方式,也可用可控硅模块、固态继电器等。可控硅阵列电路采用多组电压的变压器和多组由3CTS双向可控硅组成的阵列电路,交流电由变压器输入端接入,可控硅阵列电路的输出调压后的交流电。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CPU信号输出端相接,中央处理器CPU提供控制信号输入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前后接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采用ULN2003或驱动三极管S8050等。由中央处理器CPU得到的正负信号要求,输出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可控硅切换直流的正负向。
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采用大功率桥式整流模块,滤波电路采用大容量电介电容。
串行接口电路采用中央处理器CPU串行接口,CPU的RXD、TXD脚输出,232口用max232等芯片、485口用max1487等芯片,与外部仪器、设备、计算机等联机:传递数据、受外部控制或控制外部设备、联动操作、组成大的控制系统等等。

Claims (7)

1.一种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电源监测和存储器、反馈信号电路、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驱动单元电路、可控硅阵列电路、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
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单片计算机,是由一片MCS51型的单片计算机来操作、逻辑控制的;
过零信号电路,前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后与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相连接;
反馈信号电路包括A/D转换器、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电路,A/D转换器,前接负载监测端,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口,它测量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电压,转换成数字反馈信号给中央处理器CPU,与输出形成闭合链的方式;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反馈信号,前接负载,后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入端,将负载或后面需监测、控制的正负电压信号,通过隔离转输给中央处理器CPU;
电源监测和存储器,电源监测前接中央处理器CPU工作电源正端,后接中央处理器CPU的复位端;存储器数据线接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输出端;
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前接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端口,后接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电路设有若干组,上接互锁触发信号的输出端,下接可控硅阵列中的大可控硅触发端;
可控硅阵列包括大功率变压器、若干个大功率可控硅,大功率变压器有多组输出,每组输出接一组二只可控硅,多组形成一可控硅阵列,每组可控硅的触发端G+、G-接驱动单元电路;
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器CPU信号输出端相接,中央处理器CPU提供控制信号输入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前后接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直流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采用中央处理器CPU串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可控硅阵列电路采用多组电压的变压器和多组由3CTS双向可控硅组成的阵列电路,交流电由变压器输入端接入,可控硅阵列电路的输出调压后的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过零信号电路采用CA3059可控硅触发集成块,交流信号由信号输入端输入,驱动输出接中央处理器CPU中断引脚,该芯片有过零信号电路,也包含了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反馈信号电路中:A/D转换器采用ADC0804集成块,前接负载电压,后输出转换过的电压数字信号给CPU;直流输出正负电压信号反馈电路采用数显表头集成电路ICL7107,取它的正负信号通过光耦隔离转输至中央处理器CP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互锁触发信号的产生电路采用数字集成电路4502,将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数字可控硅触发信号转换为互锁触发信号,后接入驱动单元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电路采用双向可控硅97A6、光耦4N25分立件,采用可控硅I象限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其特征在于直流输出正负切换电路采用ULN2003集成块或驱动三极管S8050。
CNU2007200384134U 2007-07-09 2007-07-09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5171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84134U CN201051717Y (zh) 2007-07-09 2007-07-09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84134U CN201051717Y (zh) 2007-07-09 2007-07-09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1717Y true CN201051717Y (zh) 2008-04-23

Family

ID=3933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841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51717Y (zh) 2007-07-09 2007-07-09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1717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26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6125815A (zh) * 2016-07-22 2016-11-16 张其发 一种电压调整器
CN108964564A (zh) * 2018-05-21 2018-12-07 武汉豪岩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转换器
CN113359020A (zh) * 2021-06-18 2021-09-07 江阴市懿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工作参数自动监测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8226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CN106125815A (zh) * 2016-07-22 2016-11-16 张其发 一种电压调整器
CN108964564A (zh) * 2018-05-21 2018-12-07 武汉豪岩照明电子有限公司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转换器
CN108964564B (zh) * 2018-05-21 2023-09-29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三相异步电机交流转换器
CN113359020A (zh) * 2021-06-18 2021-09-07 江阴市懿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工作参数自动监测装置
CN113359020B (zh) * 2021-06-18 2023-12-22 江阴市懿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工作参数自动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943B (zh) 电源变换器及开关电源装置
US4251735A (en) Dual speed control circuit for power flow through an inverter
CN103501006B (zh) 微电网集中控制方法
CN106452280B (zh) 一种高速电动机控制用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CN205911961U (zh) 开关电源的副边控制电路
CN106301072A (zh) 一种压电能量收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33131U (zh) 一种多电源供电电压调节器
CN201051717Y (zh) 无触点二进制变压器调压电源
CN101369808A (zh) 开关调整控制电路
CN105356825A (zh) 混合系统储能装置
CN105846678A (zh)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开关电源变换器的次环控制系统
CN107959421A (zh) Buck-boost型直流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88869U (zh) 一种利用模糊算法的mppt光伏充放电控制器
CN102611164A (zh) 利用模湖算法的mppt光伏充放电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34217A (zh) 一种cpu功耗管理装置
CN202043085U (zh) 基于振荡环电路的全程可调数字脉宽调制器
CN105871207A (zh) 电源转换器
CN107769552A (zh)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变换器
CN207135003U (zh) 有源整流器
CN107276457A (zh) 一种异步电动机软启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50803U (zh) 一种调压稳压装置
CN106406409A (zh) 一种基于双向计数控制的稳压电路
CN205753586U (zh)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
CN201904863U (zh) 分布式机顶盒电源系统
CN105988498B (zh) 一种低电压自适应的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