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1705Y -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1705Y
CN201041705Y CNU2006201726914U CN200620172691U CN201041705Y CN 201041705 Y CN201041705 Y CN 201041705Y CN U2006201726914 U CNU2006201726914 U CN U2006201726914U CN 200620172691 U CN200620172691 U CN 200620172691U CN 201041705 Y CN201041705 Y CN 2010417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furnace
virtual
plc
module
material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726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理德
卢家斌
赵菁
徐岸飞
周卫东
陈申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726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17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17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17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工控机,PLC设有CPU模块(1)、输入输出模块(2)、通讯模块(3)和OSM即光学交换机模板(6);输入输出模块作为远程IO,通过现场总线与CPU模块相连;通讯模块和工控机,通过OSM连接在整个高炉的工业拟太网一高炉环网(5)上;CPU模块内固化有“虚拟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完整系统包括PLC本体、外部物理工艺设备及人机界面三位一体的仿真;“虚拟装置”可以自动模拟工艺设备运行特性,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可对料流运行状况及整个系统在各种工矿下的复杂状态进行仿真,以及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适用的模拟培训和练习。

Description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模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高炉槽下配、上料系统设备众多,状态复杂,却也是高炉自动化的核心环节,其能否稳定高效地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高炉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眼下,在工控领域,均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该系统的基础自动化控制,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站进行操作,而PLC控制系统的调试都是通过现场设备进行空载试车和热负荷试车。但高炉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系统在点火前无法带料试车,也无法对操作人员进行实际生产操作的培训,并且一旦高炉点火,就必须确保整个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这种固有的矛盾往往影响了高炉的顺利投产和迅速达产。在国内最近新建的几座高炉工程中,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一般是将操作人员送到其它同类高炉学习操作,这往往需要将大量人员送到外地进行长达数月的培训,并且即使是同类高炉其运行操作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目前,各大PLC供货商基本上提供的主要是在PC机上对PLC本体包括CPU和存储器的运行进行仿真,因为不能对外部工艺设备的电气特性和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仿真,其防真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进行人工强制发出输入信号来模拟工艺设备的状态,无法用于复杂、庞大的工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大型高炉槽下配、上料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实际的高炉槽下工艺设备,不需任何人工干预,即可模拟高炉槽下配、上料系统各种工艺设备的运行特性,及整个系统运行的各种状态,以便用来测试PLC控制程序和培训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用计算机即工控机、OSM即光学交换机模板,PLC设有CPU模块、输入输出模块、通讯模块。输入输出模块作为远程IO,通过现场总线与CPU模块相连。通讯模块和工控机,通过OSM连接在整个高炉的工业拟太网一高炉环网上。CPU模块内固化有“虚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其一.结合人机界面,能够实现对完整系统包括PLC本体、外部物理工艺设备以及人机界面三位一体的仿真,具有实时性、全面性、可扩展性。
其二.固化在CPU内的“虚拟装置”可以自动模拟工艺设备运行特性,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可对料流运行状况及整个系统在各种工矿下的复杂状态进行仿真。
其三.操作站提供对仿真过程进行监控和操作,监控和操作的方式和实际生产时完全相同。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适用的培训和练习。
其四.CPU内的跟踪功能块可自动对配料状态和料流在上料系统皮带上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跟踪每批料头、料尾所在位置,检验系统的运行是否符合工况要求。如有异常,能够在操作站上及时报警,指出故障类型,并显示出故障发生的位置。
其五.能够模拟各种设备的各种故障,检测PLC系统控制程序和操作人员对各种故障的处理方式是否达到最优。
其六.提供两种仿真模式,“测试模式”和“培训模式”。“测试模式”用于测试PLC系统控制程序是否在各种工矿情况下都能满足高炉的要求,从而解决槽下配、上料控制系统无法带负荷试车的问题。“培训模式”用于操作人员的培训,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站熟悉工艺过程和操作方式。CPU内的功能块可模拟各种工矿,检测操作人员的是否正确,并通过操作站对其进行提示和评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工控机即工业控制用计算机4、OSM即光学交换机模板6。PLC设有CPU模块1、输入输出模块2、通讯模块3,它们装在PLC柜7内。输入、输出模块2作为远程IO,通过现场总线与CPU模块1相连。通讯模块3和工控机,通过OSM连接在整个高炉的工业拟太网-高炉环网5上。CPU模块内固化有“虚拟装置”。
上述工控机作为操作站,具有实现操作和监控功能。
上述通讯模块通过TCP/IP协议或ISO协议访问安装于工控机上的OPC服务器,同样安装于工控机上操作站也访问OPC服务器,从而实现PLC和操作站的数据交换。OPC(Object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为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协议。
上述“虚拟装置”为虚拟的现场的工艺设备,例如:为虚拟的低压电机驱动的皮带和虚拟的四台高压电机驱动的主皮带,为虚拟的给料机和虚拟的震动筛,为虚拟的称量斗闸门和虚拟的称量装置,等等。其以功能块的形式固化在PLC的CPU模块内,可模拟各种工艺设备的电气及运行特性,对控制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作出反馈;但对各工艺设备的控制仍由CPU完成。
上述PLC可选用SIEMENS、施耐德、ABB等系列的PLC,其适用的编程软件为SIEMENS公司的step7、施耐德公司的CONCEPT等,均支持OPC服务器。或者,依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类型的的PLC和编程软件,但该软件需能够支持OPC服务器。
上述工业控制用计算机4,用作操作站(HMI)和OPC服务器,以及编程器。操作站所采用的开发软件可以是SIEMENS公司的WINCC、悉雅特公司的CITECT等;或者,依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同类型的监控开发软件。
仿真过程的监控、显示和操作,与实际生产过程完全一样,都是通过监控站对PLC进行访问。监控站和PLC之间的通信采用工业拟态网,协议采用TCP/IP协议,或ISO协议。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基于WINDOWS的软件都支持OPC,而OPC Server的搭建既可以通过现有的OPC软件,也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
本装置目前采用的PLC为SIEMENS S7系列,操作站为悉雅特公司的CITECT。PLC通过TCP/IP协议和OPC APPLOICATION通讯,操作站以S7NT方式和OPC APPLOICATION通讯建立通讯。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的工作模式:通过用PLC编程语言编制的程序建立被控对象的电气特性仿真模型和料流运行模型,构成电气上的“虚拟装置”。每种模型都被放在相应的功能块中。模型功能块具有输入管脚和输出管脚,用于模拟物理设备接收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并向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反馈信号。
下面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过程,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模式:通过用PLC编程语言编制的控制程序,对PLC输入模块从现场采集来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程序运行后发出的指令,通过PLC的输出模块驱动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动作,最终控制各设备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模式不同,在仿真过程中,基础自动化系统程序发出的指令没有通过PLC的输出模块驱动中间继电器、接触器,而是传给了相应构成“虚拟装置”仿真模型功能块的输入管脚,即将信息传给了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经过特定的处理后,根据“虚拟装置”的电气特性,通过仿真模型功能块的输出管脚发出反馈信号,并将其送至基础自动化系统程序,用来模拟来自现场的各种信号。本装置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仿真模型模拟物理设备,给出初始化状态;
2)基础自动化系统程序运行,根据操作员从操作站发出的操作命令,经过程序处理后,将PLC的输出指令传给仿真模型。
3)仿真模型收到PLC的输出指令后,模拟物理设备的电气特性,发出反馈信号给PLC。
仿真模型的建立:根据工艺设备电气特性,将工艺设备分为若干类,分别对每一类设备建立仿真模型,同时还需要建立料流等工艺过程的仿真模型。仿真模型能够像真实的物理设备一样接收基础自动化系统程序发出的指令,并发出反馈信号,其反馈信号的数量、意义同真实的物理设备完全一样,并能发出故障信号,模拟物理设备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可通过以下方法建立仿真模型
1.基于实际PLC控制器的实施方式
采用实际PLC控制器参与仿真以最大限度的与实际工况相似。外部设备的仿真模块与PLC控制程序在统一环境下编辑。一方面PLC与模拟的现场设备之间可以形成直连;另一方面,PLC循环扫描并询问现场设备状态的工作机制也类似于实际工况。
监控站采用TCP/IP协议,或ISO协议协议和PLC集成环境连接(如STEP7+WINCC),监控站一方面可以显示运行状态使设计人员直观的发现程序运行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可以对现场设备的累积运行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设计人员可以确定PLC控制程序是否需要改动,另外,监控站还可以对一些随机的电气故障和非电气故障进行模拟测试控制程序能否识别。
2.脱离实际PLC控制器的实施方式
当没有条件采用实际PLC控制器时可采用PLC供货商提供的仿真软件如PLCSIM在编程器上对PLC本身的运行进行模拟。这些仿真软件功能比较齐全,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设计人员做二次开发工作。
监控站上的人机界面(HMI)能够直接连接大多数的实际PLC控制器。但是在采用PLCSIM等软件对PLC本体进行仿真时,受到仿真机制的约束,HMI无法建立和模拟PLC之间的通讯。需要搭建OPC Server实现两者之间的正常联络,而且,这种方式的普适性非常好,只要PLC集成环境和HMI都支持OPC,就能实现两者的正常通讯。

Claims (5)

1.一种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用计算机(4)即工控机、OSM即光学交换机模板(6);PLC设有CPU模块(1)、输入输出模块(2)、通讯模块(3);输入、输出模块(2)作为远程I0,通过现场总线与CPU模块(1)相连;通讯模块(3)和工控机,通过OSM连接在整个高炉的工业拟太网一高炉环网(5)上;CPU模块(1)内固化有“虚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装置为虚拟的现场的工艺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的现场的工艺设备,其包括虚拟的低压电机驱动的皮带和虚拟的四台高压电机驱动的主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的现场的工艺设备,其包括虚拟的给料机和虚拟的震动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的现场的工艺设备,其包括虚拟的称量斗闸门和虚拟的称量装置。
CNU2006201726914U 2006-12-28 2006-12-28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7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26914U CN201041705Y (zh) 2006-12-28 2006-12-28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726914U CN201041705Y (zh) 2006-12-28 2006-12-28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1705Y true CN201041705Y (zh) 2008-03-26

Family

ID=3925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726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705Y (zh) 2006-12-28 2006-12-28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170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637A (zh) * 2010-09-26 2011-02-0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槽下供料系统与炉顶布料系统之间的通讯控制方法
CN101604146B (zh) * 2009-07-15 2011-05-0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供料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56141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无钟布料实验自动控制系统
CN107699647A (zh) * 2017-09-29 2018-02-16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146B (zh) * 2009-07-15 2011-05-0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供料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1968637A (zh) * 2010-09-26 2011-02-0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槽下供料系统与炉顶布料系统之间的通讯控制方法
CN101968637B (zh) * 2010-09-26 2012-09-0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高炉槽下供料系统与炉顶布料系统之间的通讯控制方法
CN10456141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无钟布料实验自动控制系统
CN104561417B (zh) * 2013-10-23 2016-06-22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无钟布料实验自动控制系统
CN107699647A (zh) * 2017-09-29 2018-02-16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0253Y (zh) 一种用于测试汽车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
JP2020522812A (ja) ガラス精密加工生産ラインの分散式統合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201780506U (zh) 用于测试电子控制器的测试设备
CN111797521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三维仿真调试及监控方法
US20090088884A1 (e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system components compatibility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with integrated virtual and real environment
CN109483601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功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7886821B (zh) 面向plc教学实验室的仿真试验台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2939592A (zh) 用于测试机器人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测试装置
Martins et al. Shop floor virtualization and industry 4.0
CN201041705Y (zh) 高炉槽下配、上料仿真装置
CN105652841A (zh) 一种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US8170861B2 (en) Method for distributed hybrid emulation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CN110611312B (zh) 一种变电站间隔层全景数据在线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0933565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功能测试系统
CN100415124C (zh) 烟草行业用自控设计教学试验平台
CN106527342A (zh) 基于pc运行的多种plc功能控制卡及其使用方法
CN101340357B (zh) 用于地铁安全门系统的远程监视终端的调试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12581850A (zh) 一种多功能生产线及设备虚拟调试系统
CN112799965B (zh) 自动化装备软件的虚拟调试系统及其调试方法
CN101520660A (zh) 一种通用环境监控传感器信号的模拟装置和模拟方法
CN107402555A (zh) 一种基于动态数学建模的dcs仿真系统
CN201126539Y (zh) 基于现场总线的程序测试模拟设备
Yang et al. On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Based on PLC Data Drive
CN209070816U (zh) 一种plc实验教学设备
CN207337188U (zh) 一种基于plc的伺服电机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MCC Southern Automation (Wuhan) Co., Ltd.

Assignor: WISDRI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6.4.26 to 2016.12.27

Contract record no.: 200842001002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last furnace slot distribution and feeding simulation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1009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6.4.26 TO 2016.12.27;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CHINA METALLURGICAL SOUTHERN CO. ( WUHAN ) AUTOMAT

Effective date: 20081009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