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3642Y -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3642Y
CN201023642Y CNU2007201158658U CN200720115865U CN201023642Y CN 201023642 Y CN201023642 Y CN 201023642Y CN U2007201158658 U CNU2007201158658 U CN U2007201158658U CN 200720115865 U CN200720115865 U CN 200720115865U CN 201023642 Y CN201023642 Y CN 20102364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iggyback pod
phantom piece
sealing baff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158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铭钧
季东军
王玉甲
杨立平
吴娟
储定慧
刘晓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U2007201158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364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364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364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它是由安装有电器插座的舱体连接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两个舱体模块,每个主舱体模块的组成包括一个圆筒和两块密封挡板,两块密封挡板通过主模块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圆筒两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圆筒端部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本实用新型为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的水下机器人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水下机器人本体结构在流线式和框架式之间的相互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操作简单。这种水下机器人结构各部分多采用标准件和标准化结构,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构造技术。
(二)背景技术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四大战略空间(陆、海、空、天)中继陆地之后的第二大空间,以其蕴藏的巨大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成为国家战略性开发的重要基地,是最现实、最有发展潜力的空间。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1.8万公里海岸线,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着直接、巨大的支撑作用。所以,对海洋进行广泛深入的开发必将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主题之一。水下机器人具有水下活动范围大、机动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海底地形地貌勘察、海洋资源及地质调查、海洋环境和水文参数测量、生物考察,以及海洋战争中的探雷、灭雷等等,必将作为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有力工具,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及军事领域显示它们多方面的用途。
水下机器人的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为军事、工业、科学考察或者探险、救生等,目前的水下机器人多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建造的,一旦本体结构制造出来就很难甚至无法改变其自身的结构,就其外观结构而言,水下机器人主要有两种结构,即流线式(亦称封闭式)结构和框架式(敞开式)结构两种。顾名思义,流线式结构是将水下机器人所包含的大部分仪器、设备封装在一种流线型的壳体内;而框架式结构是将上述器件分别固定在一个特定设计的框架(或者载体)上,分别与水相接触。这两种结构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因而这两种结构有各自特定的应用领域,由于两者在结构上的不同,使得流线式结构与框架式结构这两种结构之间不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这个不足之处使得水下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也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水下机器人本体结构在流线式和框架式之间的相互转变,转变过程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的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安装有电器插座的舱体连接组成的,至少包括两个舱体模块,每个主舱体模块的组成包括一个圆筒和两块密封挡板,两块密封挡板通过主模块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圆筒两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圆筒端部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
本实用新型还有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的舱体模块包括主舱体模块I,所述的推进机构是动力舱体,2个主舱体模块I相连接构成主干部分,动力舱体安装在主干部分的后端,在主干部分的前端设置有头部舱体,在头部舱体与主干部分的其中1个主舱体模块I之间、2个主舱体模块I之间以及主干部分的另外1个主舱体模块I与动力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舱体;
2、所述的连接舱体包括连接在两相邻舱体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与舱体通过圆周均布的螺钉连接,连接体两端圆周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
3、所述的头部舱体由头部壳体、密封挡板、头部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组成,密封挡板通过头部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头部壳体一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头部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
4、所述的动力舱体由动力舱壳体、密封挡板、动力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舵和舵驱动电机、螺旋桨组成,密封挡板通过动力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动力舱壳体一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动力舱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舵驱动电机通过支座和连轴器与舵连接,螺旋桨为带有驱动电机的螺旋桨,螺旋桨驱动电机的一部分嵌入动力舱壳体尾部、未嵌入的部分由保持架固定,在螺旋桨外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通过竖支柱、横支柱安装在动力舱体上;
5、所述的舱体模块包括主舱体模块II,主舱体模块II包括主舱体模块I和在主舱体模块I的两端分别安装的端盖,端盖上安装有带单向插头的电器插座,所述的推进机构为安装在框架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推进器;
6、所述的框架是由主框架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三通连接管I和三通连接管II组成,三通连接管配合主框架固定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在水下机器人本体结构的设计上引入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从流线式机构与框架式结构都要使用到的共同器件入手,将这两种结构都能用到的主要器件单独封装成模块(即为主模块),将这两种结构各自特有的器件和那些不易于封装到主模块中的器件视实际情况单独封装成模块(即为辅助模块),通过设计一个标准的连接结构将各主模块和辅助模块方便的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功能配置灵活
由于各舱体模块的径向尺寸具有互换性配合,因此可在轴向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功能舱体模块,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的要求,这样通过合理的配置就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功能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2.可重构性好
各舱体模块是由统一的结构安装为一体的,舱体模块之间电器结构也是统一的标准结构,这样在更换模块时,只需要脱开固定相邻舱体模块的内六角螺钉和相关的电器接口即可,不须按照次序拆卸其他模块,这使得整个操作程序快速、简便。
3.密封可靠性好
舱体内部与外界之间的二级密封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由于舱体之间采用的是由防水圆形连接器制成的双向插头或者单向插头连接,所以即使第一级密封失效有水浸入时,也能保证其电器接口的正常工作,这样即保证了各舱体之间的电力输送和数据传输,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
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护
整体结构简单,除各舱体外壳需要设计制造外,其余的零件均采用了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到的标准件,不需要加工复杂的结构和零部件,这样使得从设计制造、整体安装到后期的使用维护都更加简便,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5.机动灵活、携带方便
在运输的过程中,水下机器人整体可拆分成各个不同的舱体单独进行运送,这样就增强了水下机器人的可运输性能,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机动性。
本实用新型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思想的水下机器人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水下机器人本体结构在流线式和框架式之间的相互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操作简单。这种水下机器人结构各部分多采用标准件和标准化结构,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流线式水下机器人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舱体模块I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舱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舱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舱体结构图;
图6、7、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框架式水下机器人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舱体模块II结构图;
图10、11、12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结构体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即流线式水下机器人结构主要是由头部舱体1、连接体3、主舱体模块I4、动力舱体12、双向插头23所组成,具体顺序为头部舱体1、连接体3、主舱体模块I4、连接体3、主舱体模块I4、动力舱体12。各个舱体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统一的连接结构,用三根双向插头23依次连接在头部舱体1与主舱体模块I4、主舱体模块I4与主舱体模块I4、主舱体模块I4与动力舱体12之间。
结合图2-图5,该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主舱体模块I4的两端(图2)的圆周上,在头部舱体2(图4)、动力舱体壳体一端的圆周上(图5),加工连接用阶梯形沉头孔,这些孔均匀分布在360度的圆周上,在连接体3两端开密封槽,并在每一端的两个密封槽之间(共4个密封槽,一端各两个)加工螺纹孔,开孔的位置与个数要与上述的阶梯形沉头孔的位置与个数相对应,连接方式采用两端连接的方式,即将连接体3依次放置于头部舱体1与主舱体模块I4、主舱体模块I4与主舱体模块I4、主舱体模块I4与动力舱体12之间,用内六角螺钉11穿过各个舱体阶梯形沉头孔把合在连接体3所对应的螺纹孔上,连接起来的各舱体之间构成二级密封结构(共3个),即连接舱体(图3),这个结构的第一级密封是由连接体3、O型密封圈I8与主舱体模块I4(图2),或者与头部舱体1(图4),或者与动力舱体12(图5)的端部外圆周,通过内六角螺钉11把紧作用构成,第二级密封是由密封挡板2上的旋转油封II21以及密封挡板2、O型密封圈II9、O型密封圈III10与主舱体模块I4,或者与头部舱体1,或者与动力舱体12的端部内圆周,通过各舱体的拉紧螺杆5、18、22、螺母6和垫片7的拉紧作用构成。其中动力舱体12的舵驱动电机20通过支座17和连轴器19与舵13连接,螺旋桨27的驱动电机的一部分嵌入动力舱壳体尾部,未嵌入的部分通过设置保持架16来固定,在螺旋桨27外设置有导流罩15,导流罩15通过竖支柱25、横支柱26安装在动力舱体12上,舵13的旋转密封用旋转油封I14来实现。各个舱体之间必要的电力、数据传输通过统一的电器接口实现,这个电器接口是由防水圆形连接器制成,其中在各舱体的密封挡板2上均安装防水圆形连接器的电器插座24,将两个防水圆形连接器的插头用导线连接起来构成双向插头23,将双向插头23与相邻的两块密封挡板2上的电器插座24连接把紧,即可实现舱体之间的电力及数据的传输。其中头部舱体1内用于安装对外界磁场干扰敏感的元器件(如电子罗经等),这样头部舱体1即起到了防水舱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屏蔽舱的作用,这有助于提高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其中各舱体的连接部分,即连接舱体,结合图3,该舱体是一个具有二级密封功能的结构,如果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某些器件直接与外部的水环境接触,同时还不能因采用外挂设备而破坏流线式水下机器人的外部流线式形体,那么可以将连接体3做适当的加长,此时的连接舱体失去第一级的密封形成透水舱,在该透水舱内便可以安装需要与水环境直接接触的器件,这时连接舱体的第二级密封仍然有效,舱体之间的电器连接结构本身就具有密封性能,所以水下机器人仍然可以保证正常安全的工作状态,这种结构即没有使水下机器人的排水体积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又保证了水下机器人整体的流线式外形。
实施例2:
结合图6-图8,本实施例即框架式水下机器人是由2个主舱体模块II28、主框架29、4根三通连接管I30、2根三通连接管II31以及四个推进器32组成。
该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带单向插头34的端盖33的一端开两道密封槽,并在两个密封槽之间加工螺纹孔,开孔的位置与个数要与主舱体模块I4两端的阶梯形沉头孔的位置与个数相对应,用内六角螺钉11穿过主舱体模块I4的阶梯形沉头孔把合在端盖33所对应的螺纹孔上,主舱体模块I4的两端均需要装配端盖33,此时主舱体模块I4与装配在两端的端盖33以及O型密封圈I8构成了主舱体模块II28(图9)的第一级密封,第二级密封仍由密封挡板2上的旋转油封II21以及密封挡板2、O型密封圈II9、O型密封圈III10通过主模块拉紧螺杆5、螺母6和垫片7的拉紧作用构成。将2个主舱体模块II28安装在主框架29上,2个主舱体模块II28之间的外部电器连接仍采用双向插头23来连接,将4个推进器32分别安装在三通连接管I30、三通连接管II31及主框架29上(图6、7、8),其他的辅助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安装到主框架29或者三通连接管I30、三通连接管II31上,辅助设备的安装可以提前进行,如果需要框架式结构的水下机器人,可直接从流线式水下机器人上拆下主舱体模块I4,快速组装成主舱体模块II28后固定到主框架29上,即可实现从流线式水下机器人到框架式水下机器人的结构转变,这样的结构使得水下机器人在功能上有很强的选择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框架上安放不同的辅助器件。

Claims (7)

1.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它是由安装有电器插座的舱体连接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两个舱体模块,每个主舱体模块的组成包括一个圆筒和两块密封挡板,两块密封挡板通过主模块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圆筒两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圆筒端部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舱体模块包括主舱体模块I,所述的推进机构是动力舱体,2个主舱体模块I相连接构成主干部分,动力舱体安装在主干部分的后端,在主干部分的前端设置有头部舱体,在头部舱体与主干部分的其中1个主舱体模块I之间、2个主舱体模块I之间以及主干部分的另外1个主舱体模块I与动力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舱体包括连接在两相邻舱体之间的连接体,连接体与各舱体通过圆周均布的螺钉连接,连接体两端圆周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舱体由头部壳体、密封挡板、头部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组成,密封挡板通过头部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头部壳体一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头部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舱体由动力舱壳体、密封挡板、动力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舵和舵驱动电机、螺旋桨组成,密封挡板通过动力舱体拉紧螺杆和螺母拉紧固定在动力舱壳体一端,拉紧螺杆的伸出端设置有旋转油封,密封挡板与动力舱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密封挡板上安装有电器插座,舵驱动电机通过支座和连轴器与舵连接,螺旋桨为带有驱动电机的螺旋桨,螺旋桨驱动电机的一部分嵌入动力舱壳体尾部、未嵌入的部分外由保持架固定,在螺旋桨外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通过竖支柱、横支柱安装在动力舱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模块包括主舱体模块II,主舱体模块II包括主舱体模块I和在主舱体模块I的两端分别安装的端盖,端盖上安装有带单向插头的电器插座,所述的推进机构为安装在框架的前、后、左、右的四个推进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是由主框架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三通连接管I和三通连接管II组成,三通连接管配合主框架固定四个推进器。
CNU2007201158658U 2007-03-30 2007-03-30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364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58658U CN201023642Y (zh) 2007-03-30 2007-03-30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158658U CN201023642Y (zh) 2007-03-30 2007-03-30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3642Y true CN201023642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1586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23642Y (zh) 2007-03-30 2007-03-30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3642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386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
CN104029806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大连理工大学 大型深海环境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40670A (zh) * 2015-11-13 2016-01-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
CN106082053A (zh) * 2016-08-25 2016-11-0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
CN10639483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国家电网公司 水下控制器用密封筒
CN110725563A (zh) * 2019-10-20 2020-01-24 天津瀚洋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式水下破拆器
CN113086135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苏州永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水下耦合巡航机器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386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
CN103231386B (zh) * 2013-04-07 2015-03-1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机械臂
CN104029806A (zh) * 2014-06-05 2014-09-10 大连理工大学 大型深海环境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029806B (zh) * 2014-06-05 2016-05-04 大连理工大学 大型深海环境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9483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国家电网公司 水下控制器用密封筒
CN105240670A (zh) * 2015-11-13 2016-01-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
CN105240670B (zh) * 2015-11-13 2018-03-0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
CN106082053A (zh) * 2016-08-25 2016-11-0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单元水下垂直运输系统
CN110725563A (zh) * 2019-10-20 2020-01-24 天津瀚洋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式水下破拆器
CN113086135A (zh) * 2021-03-30 2021-07-09 苏州永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水下耦合巡航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4080C (zh)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CN201023642Y (zh) 一种可重构的水下机器人结构
CN206552233U (zh) 一种水下多功能载荷平台
CN104682019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铱星与gps组合天线
CN208255062U (zh) 一种水下移动式水质监测系统
CN106926995A (zh) 一种适于海底环境的行走机器人
CN110920809A (zh) 一种深海水下平台中继通讯浮标装置
CN104155148B (zh) 吸尘式动力系统的浅海表层取样器
CN106904257A (zh) 深海探测下潜舱及其应用的深海探测装置
CN111332435A (zh) 一种auv模块化载体结构
CN105161907B (zh) 水下密封舱线缆连接贯穿件
CN109399406B (zh) 一种水下绞车自反馈动力旋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70083U (zh) 深水环境的多功能密封舱
CN110406652B (zh) 一种用于深海多关节潜器的两自由度关节
CN202325242U (zh) 模块式多用途无磁导向钻头
CN201196592Y (zh) 一种带光纤的水下辐亮度探头
CN102556307A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水下压力舱
CN203595886U (zh) 一种水下摄像头密封舱
CN202765272U (zh) 潜水探测器结构
CN109904583A (zh)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用可折叠天线装置
CN201364408Y (zh) 一种密封连接器
CN202721295U (zh) 岸电充电电缆水密接插件
CN206031734U (zh) 一种海洋机器人下视三维成像舱段
CN105636390B (zh) 海底观测设备集成适配器
CN205221002U (zh) 一种水下浮标及深海用北斗卫星通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