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7798Y -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7798Y
CN201017798Y CNU2007200674480U CN200720067448U CN201017798Y CN 201017798 Y CN201017798 Y CN 201017798Y CN U2007200674480 U CNU2007200674480 U CN U2007200674480U CN 200720067448 U CN200720067448 U CN 200720067448U CN 201017798 Y CN201017798 Y CN 2010177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iode
rotary encoder
those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74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Microwave Ove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Microwave Ove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Microwave Ove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Microwave Ove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674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77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77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77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且节省空间。其技术方案为:该旋转编码器包括:固定卡座;旋转轴,内设两通孔,外置上轴套;上电极基座,连接在旋转轴底部,基座呈圆环状,边缘凸起至少一个第一滑块,中心设有第二滑块;下电极基座,安装在上电极基座的下方并与其相适配,下电极基座呈圆环状,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以便与上电极基座的第一滑块旋转接触,数量与第一滑块的数量相同且各第一接触点之间留有空隙,圆环中心设置一第二接触点,与上电极基座的第二滑块接触;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旋转轴上,正负极上电极基座的第一滑块其中之一与该第二滑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旋转编码器。

Description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编码器,尤其涉及一种与发光二极管一体化安装的旋转编码器。
背景技术
在微波炉或者其他电器的旋转按钮设计中,可将旋转的快慢以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强弱程度显示出来。例如,当旋转速度快的时候,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度相应增大;当旋转速度慢的时候,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度相应减少。这一方式目前是通过在旋转编码器上独立安装发光二极管来实现的。
图1示出了现有的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现有的旋转编码器由旋转轴10、上电极基座(未图示)、下电极基座(未图示)、上轴套11、下固定支架12以及固定卡座13构成,在下电极基座的接触点还引出三个用于电气连接的引脚14。
图2示出了现有的旋转编码器与发光二极管的组合结构,即在旋转编码器1的周围独立安装多个发光二极管2,这些发光二极管与旋转编码器1均安装在印刷线路板3上。
对于现有的这种组合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在旋转编码器周边设置发光二极管,这样的照明发光位置偏向一边。为了弥补不足,要增加围绕在旋转编码器周围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使得成本过高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且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旋转编码器包括:
一固定卡座;
一旋转轴,内部设有两通孔,外面套设一上轴套;
一上电极基座,连接在该旋转轴的底部,该上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凸起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圆环中心设有一第二滑块;
一下电极基座,安装在该上电极基座的下方并与其相适配,该下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以便与上电极基座的该些第一滑块旋转接触,第一接触点的数量与第一滑块的数量相同且各第一接触点之间留有空隙,圆环中心设置一第二接触点,与上电极基座的该第二滑块接触;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该旋转轴上,正负极分别通过旋转轴的两通孔与底部的上电极基座的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与该第二滑块电性连接。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为贴片式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为插脚式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第二滑块连接。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第二滑块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连接。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些第一滑块在上电极基座的圆环边缘是均匀设置的,对应地,该些第一接触点在下电极基座的圆环边缘也是均匀设置的。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旋转轴的转动带动该些第一滑块与该些第一接触点相接触以形成脉冲。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些第一接触点其中之一为公共接触点,可引出一引脚作为旋转编码器的的控制引脚。
上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中,该些第一接触点中除公共接触点之外的其他接触点与该第二接触点分别引出一引脚作为电气连接的引脚。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旋转编码器的轴端增加发光二极管使光引导的实现变得更为简单美观,且通过增加发光二极管提高了集成度,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旋转编码器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旋转编码器与发光二极管的组合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的组合结构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图。
图5是图3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图。
图6A、图6B分别是具有控制引脚的旋转编码器的部分结构图和电路图。
图7A、图7B分别是不设置控制引脚的旋转编码器的部分结构图和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的组合结构,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的部分结构。请同时参见图3至图5,该旋转编码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件:固定卡座23、下固定支架22、旋转轴20、上轴套21、上电极基座26、下电极基座27和发光二极管25。
下固定支架22安装在固定卡座23上,支架中央安装了旋转轴20。在旋转轴20的外面套设一个上轴套21,且在旋转轴上安装发光二极管25,用于旋钮指示,较佳地是安装在旋转轴的顶部。发光二极管25的结构可为贴片形式也可为直插式。旋转轴20的内部设有两个通孔201a、201b。
上电极基座26连接在旋转轴20的底部,上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均匀凸起至少一个滑块261,在本实施例中示为3个,这三个滑块261各自成120度角。圆环中心设置一滑块262。发光二极管25的正负极引线251a、251b各自通过通孔201a、201b连接3个滑块中的其中一个滑块261与中心滑块262。应理解,连接可以两种方式实现:发光二极管25的正极引线251a通过通孔201a连接其中一个滑块261,负极引线251b通过通孔201b连接滑块262;或者发光二极管25的正极引线251a通过通孔201b连接滑块262,负极引线251b通过通孔201a连接其中一个滑块261。
下电极基座27安装在上电极基座26的下方且与其相适配,下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均匀设置至少一个接触点以便与上电极基座26的至少一个滑块261旋转接触,因此接触点的数量与滑块261的数量相同,且各接触点之间留有空隙。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点为272a~272c,分别对应上电极基座26的三个滑块261。并且,这三个接触点272a~272c之间的空隙成锯齿状。在圆环中心设置了接触点271,与上电极基座26的滑块262接触。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引线连接滑块261,负极引线连接滑块262。滑块261与接触点272a~272c旋转接触,滑块262与接触点271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在旋转轴20转动时,滑块261也随之转动,滑块261在接触点272a~272c之间旋转接触以形成矩阵波,且接触点272a、272b两处的矩阵波波形有相位差,根据脉冲波的相位差控制发光二极管25的光强变化,从而指示旋转快慢。
同理,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引线连接滑块262,负极引线连接滑块261也以上述过程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图6A、图6B分别示出了具有控制引脚的旋转编码器的部分结构和电路。请同时参见图6A和图6B,下电极基座27的四个接触点271、272a~272c各自引出一个引脚9,其中接触点272c作为公共接触点,其引脚作为旋转编码器的控制引脚,可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关闭。其他引脚均作为与外接电气的电性连接引脚。
图7A、图7B分别示出了不设置控制引脚的旋转编码器的部分结构和电路。请同时参见图7A和图7B,下电极基座27的三个接触点272a、272b和271各自引出一个引脚10,这些引脚10均作为与外接电气的电性连接引脚。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编码器包括:
一固定卡座;
一旋转轴,内部设有两通孔,外面套设一上轴套;
一上电极基座,连接在该旋转轴的底部,该上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凸起至少一个第一滑块,圆环中心设有一第二滑块;
一下电极基座,安装在该上电极基座的下方并与其相适配,该下电极基座呈圆环状,圆环边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接触点以便与上电极基座的该些第一滑块旋转接触,第一接触点的数量与第一滑块的数量相同且各第一接触点之间留有空隙,圆环中心设置一第二接触点,与上电极基座的该第二滑块接触;
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在该旋转轴上,正负极分别通过旋转轴的两通孔与底部的上电极基座的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与该第二滑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为贴片式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为插脚式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第二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该第二滑块连接,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该些第一滑块其中之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滑块在上电极基座的圆环边缘是均匀设置的,对应地,该些第一接触点在下电极基座的圆环边缘也是均匀设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的转动带动该些第一滑块与该些第一接触点相接触以形成脉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接触点其中之一为公共接触点,可引出一引脚作为旋转编码器的的控制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接触点中除公共接触点之外的其他接触点与该第二接触点分别引出一引脚作为电气连接的引脚。
CNU2007200674480U 2007-02-16 2007-02-16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77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4480U CN201017798Y (zh) 2007-02-16 2007-02-16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4480U CN201017798Y (zh) 2007-02-16 2007-02-16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7798Y true CN201017798Y (zh) 2008-02-06

Family

ID=3905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74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7798Y (zh) 2007-02-16 2007-02-16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779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452A (zh) * 2010-09-02 2011-01-12 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带八向开关的编码器
CN103823398A (zh) * 2014-03-12 2014-05-28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编码器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4452A (zh) * 2010-09-02 2011-01-12 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带八向开关的编码器
CN101944452B (zh) * 2010-09-02 2012-05-30 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带八向开关的编码器
CN103823398A (zh) * 2014-03-12 2014-05-28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编码器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23398B (zh) * 2014-03-12 2017-01-04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编码器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67890Y1 (ko) 휴대 전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조명 설비
CN201017798Y (zh) 带有发光二极管的旋转编码器
CN205664243U (zh) 一种远程遥控可旋转的led吊灯
CN104766750A (zh) 旋钮编码开关
CN208332162U (zh) 一种可供多路电源切换的导电转盘
CN106068049B (zh) 一种led灯电路及led灯插座
CN110906291B (zh) 一种带有自动断电组件的节能开关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40195U (zh) 一种简易smd支架
CN206459106U (zh) 一种led吸顶灯
CN212510997U (zh) 一种任意串并的高功率基板灯珠
CN206739199U (zh) 一种新型led灯泡
CN202469736U (zh) 一种4.5w玻璃灯杯led射灯
CN202580792U (zh) Led大功率集合光源灯
CN205746066U (zh) 一种散热led灯
CN201386674Y (zh) 具有显示切换功能的发光风扇
CN204756809U (zh) Cob光源固定座
CN205372416U (zh) 一种具有光电感应功能的旋转式led灯
CN206786356U (zh) 一种具有调节角度和亮度功能的led灯
CN215892286U (zh) 高效率供电一体化智能灯具电源
CN207162184U (zh) 一种手电筒
CN202992792U (zh) Led灯具
CN207716237U (zh) 一种跳舞机的踏板灯
CN213362085U (zh) 一种可隐藏的灯具
CN208983027U (zh) 可调节亮度的led灯
CN207796901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6